官道 第1105章 弄虛作假

作者 ︰ 我是韓曉

向天亮還真的是踫上了難事,而且是大難事。

每年的市農業工作會議,無非是總結今年的成績,和確定明年的工作目標。

市里領導是看不到下面的實際情況的,領導能看到的,是各縣的總結報告上的一串串統計數據。

每個縣區都要上交一份年度總結和明年計劃,作為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向天亮要在年度總結和明年計劃上簽字,年度總結和明年計劃才能正式生效。

所謂明年計劃,向天亮並不關心,還沒發生的事,怎麼胡吹都可以的。

向天亮關心的是今年的年度總結,那上面的數據應該怎麼填寫。

說起來還真是好笑,濱海縣的農業年度總結報告上,所有的數據都還沒有填寫上去。

統計數據是門學問,在官場上屬于高深而又奧妙的學問。

這話是向天亮的恩師易祥瑞說的。

在大學讀書期間,易祥瑞曾經拿全國各地的破案率統計為例子,論述過數據的重要性,其中絕大部分的破案率,總是比上一年要高或持平,這就是成績,而有成績,是官員晉升的必需條件。

向天亮沒有想到,現在這數據成績論還派上了用場。

濱海縣窮,窮在它是以農業和漁業為主,每由于大部分土地屬堿性,濱海縣的可種植耕地不多,可耕地的畝產量也遠低于清河市其他縣,所以雖然號稱農業大縣,但每年生產的糧食也不夠自給,每年都需要吃國家的返銷糧,而且還佔到全縣年所需糧食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在清河市的七個縣里,濱海是唯一不向國家提供商品糧的縣。

向天亮也想升官,也需要政績,也需要一系列的數據幫他說話。

本來,這個問題不成為問題,有陳美蘭和楊碧巧,他完全可以當個「甩手掌櫃」。

可這次陳美蘭和楊碧巧商量好了似的,不但不管不顧,還美其名曰,要培養向天亮的「獨立思考」能力。

而縣長陳樂天是根本不管的,他現在和向天亮處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他不干涉向天亮的工作,向天亮怎麼處理這些數據,根本不需要他去傷腦筋。

向天亮會玩心眼,把秘書丁文通帶到清河,是要派用場的,他交給文通的任務,就是打探其他各縣區的上報數據,學一學人家是如何弄虛作假的。

可惜,丁文通苦著臉無功而返,別人也是吃干飯長大的,在把總結報告上交給市里之前,統計數據都是絕對保密的。

向天亮沖著丁文通破口大罵,能想到的罵人話全都從肚子里倒了出來。

丁文通哭笑不得,只能落荒而逃。

領導永遠是正確的,丁文通深知這一點,喊了聲「我回濱海去了」,就不見了人影。

明天上午會議正式開始前,年度總結報告就要上交,向天亮對著手上的年度總結報告愁眉苦臉,年度總結報告上的一個個空著的地方,正需要他用筆寫上對應的數據。

手機鈴聲的響起和打來電話的人,幫了向天亮一個大「忙」。

打來電話的人,是向天亮的老領導,分管全市文教科衛的副市長高興。

向天亮夾著公文包,急忙來到了高興的辦公室。

人逢喜事精神爽,高興有喜事,見到向天亮當然很高興。

高興的喜事,是他受到了省委組織部長的接見,別的領導見高部長只有幾分鐘,高興卻被高部長留了十幾分鐘,這足以讓高興更加自信。

高玉蘭姓高,高興也姓高,五百年前肯定是一家人。

讓高興更加高興的是,高玉蘭用他能听得懂的話,「明確」表示,以後可以在清河市乃至東江省內「罩」著高興,這也就是說,從此以後,他高興有了正式的靠山。

大樹底下好乘涼,高興對自己的仕途充滿了信心,以他的年齡和學歷,只要有人提攜,工作上不出庇漏,三五年後進入市常委會應該不成問題。

高興也知道,向天亮在省委組織部待過三個月,是高玉蘭在清河市的第一親信,與向天亮搞好關系,就相當于與高玉蘭搞好關系。

「天亮,今晚去我家吃飯,咱們倆好好喝上幾杯。」

「吃飯?」向天亮笑看著高興,「老高,你有好事?」

「明知故問。」高興拿手指了指向天亮,笑著說,「高部長已經把什麼都告訴我了,咱以以後就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向天亮聳了聳雙肩,「難道,我們不早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嗎?」

「噯,現在和以前可不一樣。」高興一本正經地說,「今天以前,我只是這條船上的客人,而現在,我也是這條船上的船員,這不一樣嘛。」

向天亮笑道︰「老高,那我們以後可要同舟共濟了。」

「不錯,同舟共濟,同舟共濟。」高興連聲道。

「至于吃飯麼就算了。」向天亮道。

不去高興家吃飯,是因為向天亮「害怕」高興的老婆焦春,焦春是個「那方面」很強烈的女人,早就想「吃」了向天亮,向天亮豈敢輕易去高興家吃飯,要是因為吃飯而被「吃」,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高興收起了笑容,「天亮,你不會看不起我吧,吃飯怎麼了,吃頓飯都不行嗎?」

「呵呵……老高你誤會我了。」向天亮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材料,遞到了高興的手里,「這是我們濱海縣今年的農業工作總結報告,你幫我把這份材料上的空格填上最恰當的數字,就等于請我吃了十頓大餐了。」

高興翻了翻材料,忍住又笑了起來,「你搞什麼名堂,這年度總結報告上,怎麼沒有統計數據啊?」

向天亮又從公文包里拿出一張紙,「這是我濱海縣前三年的農業統計數據,你幫我一個忙,根據前三年的農業統計數據,在這份年度總結報告上填上合適的數據,包括糧食的單產、總產,及各項增長率,等等,等等。」

「什麼什麼……你的意思是要弄虛作假?」高興楞住了。

「差不多,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向天亮涎著臉笑道。

「你是說……讓我幫你弄虛作假?」

「呵呵……不錯,就是這個意思。」向天亮壞壞地笑了。

高興急忙搖手,「不行不行,這可不行,一個副市長幫一個副縣長弄虛作假,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向天亮瞅著高興道︰「老高,你別說你沒干過弄虛作假的事哦。」

高興有些不高興,「胡說,我幾時弄虛作假過了?」

「你沒有嗎?我舉個例子吧,你在任市民政局長期間,曾經對外宣稱,今年上半年全市安排了一千三百多名殘疾人就業,其中我們濱海縣就安排了一百七十八名殘疾人就業,可是,我問過當時分管濱海縣民政工作的楊碧巧副縣長,據她告訴我,今年上半年濱海縣實際上只安排了一百零三名殘疾人就業,兩者相差七十五,我想問問你老高,到底哪個數據才是真的?你多出來的七十五名就業殘疾人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啊?」

高興又楞住了,「天亮,你這是……你這是門兒清啊,把我的底兒給模透了。」

向天亮呵呵地笑了,「老高,我這人嘴重手輕,數字出政績,數據能升官,這個道理我是懂的,但我就是不知道怎麼玩數字,所以你得教教我,你是我的老領導,亦師亦友,你不幫我的話,誰還能幫我呢?」

「你啊你。」高興搖著頭笑道,「要讓我幫忙就說好了,何必東拉西扯呢?」

向天亮特別認真地問道︰「那你說說,如何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才能讓上上下下都覺得雖然有點假,卻又說不出假在哪里呢?」

高興說道︰「這個就有得說了,每一個行業的數據都有不同的特點,都有不同的弄虛作假的辦法,比方說你負責的農業方面,在數據統計上就有自身的特點,象耕地面積總數,應該是逐年減少的,因為這是建設的需要,還有拋荒現象的日益嚴重,象糧食畝產量,必須是逐年增高,否則就是你的工作沒有做好,但象你們濱海縣,因為土壤問題,每畝每年能增產十斤十幾斤就很不錯了,要是說增產幾十斤,那就沒人相信了,綜上所述,那你們的總產,就只能是穩中有升,升幅不能太大,還有,只要一來台風,損失方面的數據就可以盡量多報,報少了補助就少,報多了上面才能多補助給你……總而言之,你們農業方面的相關數據,只要根據上一年度的數據,該減的減,該增的增,你的年度總結報告就算完成了。」

向天亮看著高興笑道︰「老高,你說得頭頭是道,果然是弄虛作假的老手啊。」

「沒辦法,大家都這樣干,這樣干了不但領導滿意,運氣好的還能加官晉爵,你不這樣做就得吃虧喲。」

「所以,我這點事你得幫我辦了,輕車熟路嘛。」向天亮笑道。

高興無奈地笑了,「行行行,我幫你辦了,不過,下不為例啊。」

向天亮壞壞地笑起來,「快點快點,我還要將年度總結報告送到姚市長那里去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最新章節 | 官道全文閱讀 | 官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