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 第四十七章 兵變

作者 ︰ 水木四

()就是因為崇禎的戒煙令,在山海關不遠永平府管轄下的撫寧縣發生了兵變。指揮使也被嘩變的兩千士兵給綁了起來。這一急報得已暢通無阻地報知崇禎。

畢竟永平府轄下的撫寧縣臨近b ij ng,事關重要,稍有變故就會危及京城啊。而且又近山海關,要是牽涉到山海關,會令得關防松懈,從而讓關外的韃子有機可乘!所以事關重要啊!

有消息稱,滿清有人潛入了兩千人中要煽動他們投降滿清。是的!那是孔有德的手下。皇太極私自召見過孔有德,讓他暗授計宜,孔有德依計而行,這一次的撫寧縣士兵嘩變就是在滿清j ng心策劃之下的產物,目標直指張必武。

崇禎明白一扯到了滿清,必須要盡快地平息才行。

崇禎為此事急得團團轉,雖然說兵變的主要原因是索餉,可是他們听聞了禁煙令後開始嘩變,這是導火索啊。

事關重大!一旦有邊兵嘩變以叛敵開了個頭的話,那麼事情就接二連三的發生了,到時就難以制止了。

何況在崇禎四年時,孔有德發動了吳橋事變,直到崇禎六年才平定,最終孔有德卻去投了後金,還帶去了紅夷大炮、火器等先進的武器,讓滿清得已研究,並且開發出紅夷大炮和火器等,使明軍失去了火器的優勢。

崇禎想到此處,他又怎麼能不擔憂呢?他可不能再讓這一件事發生了!變得和孔有德一樣不可收拾。

高起潛想到張必武沒有听他的話,反而想為盧象升翻案,他就想乘現在張必武還沒成氣勢,乘此良機把他給除了,何況高起潛也受了滿清的很多好處,他非得害張必武不可,他立即開始了行動。

崇禎急忙下令︰「令前鋒右營副將吳三桂立即調兵剿滅這兩千人!」

高起潛急忙奏報︰「皇上!不可啊!煽動作亂的只是少數人!要是一嘩變就立即剿滅的話,恐怕以後有士兵一旦嘩變,他們就會同崇禎元年時固原兵變一樣造反了!賊寇之首李自成原本是我大明之卒,可是自從兵變之後,他就造反了,成了我大明最為嚴重的禍害!」

高起潛說到這看了一眼崇禎,崇禎是在思考被說動了,高起潛便繼續說︰「由此可知,兵士要是一嘩變就立即全部斬殺的話,那麼以後要是再有士兵嘩變,他們就不會再听大明的,反而會造反啊!此舉萬萬不得啊!」

崇禎听了高起潛的話認為極有理,點了下頭便問︰「是的!愛卿,你說得不錯!朕此舉只殺元惡,其他的一律赦免!混入軍中的東虜ji n細無論如何都得查出來才可以!」

高起潛便贊道︰「皇上聖明!只有用雷霆手段才能止住嘩變之風,也能讓皇上的禁煙措施得到實行!」

一語說中了崇禎的心,因為他對百姓普遍說著「吃煙」等同于吃燕非常痛惡,禁煙之舉勢在必行!加上崇禎擔心在福建的莆田和福州、廣東的廣州和惠州、海南等都是不種莊稼而種煙草,萬一佔用太多的耕地和人力,沒有南方的糧食供應怎麼辦啊?糧食非常重要啊!就是因為糧食不足,民眾沒有了吃的,才會聚眾造反。

禁煙必須實行!不能有一絲的松懈!崇禎想到此,他對于鎮壓嘩變的兩千人,不能是赦免,還要殺人以立威!

崇禎說︰「對!就算是平息了兩千人的嘩變,我也要殺一些人才行!畢竟恩威並重,這才是明君治國之道啊!」

高起潛又是高興,這套是越套越牢了,只要他再努力一把,索命繩就能套到張必武的脖子上了。畢竟還要殺人,誰想,變兵一知,張必武想平定他們就難了!就算是暫時地平定,或許還會有大的變故呢!

高起潛便接連稱贊皇上聖明,哄得崇禎十分地高興。

高起潛話鋒一轉,說︰「皇上,微臣認為要派一個智能雙全的人前去,兵不血刃就平息嘩變!這是最好的!要是起刀兵,死的都是皇上的兵!消耗的都是我大明的實力啊!」

崇禎看著高起潛問︰「愛卿,你認為朕該派誰去呢?」高起潛回答︰「張必武!張必武屢敗清軍,他是有膽有謀之人!而且他急于立功,皇上可以派他前去!以示皇上對他的寵愛和恩典啊!必須要快!晚的話,就來不及了!」

崇禎高興了,他也想再試試張必武,他便接連點頭,說︰「對!張必武!好!立即下旨給張必武,讓張必武去平定這一兵變吧!」

高起潛一听心里那個高興啊︰「嘻嘻!真是沒有想到事情進行得這麼順利,如此簡單就說服了皇上!張必武啊,此劫你能躲過嗎?只要你一到了兵變的軍中,那你就死定了!哈哈!」

等高起潛一走,王承恩便上前來說︰「皇上,你不認為派張必武去很危險嗎?要是這一次扯上建虜的話,張必武殺死建虜的大將親王,建虜一定想要殺死張必武的!」

崇禎嘆氣了,然後說出真心話︰「注王伴伴啊!朕何嘗不懂,張必武此去平息兵變很難!很難啊!可是高起潛和楊嗣昌都是朕的寵臣,朕諸方面還要倚仗他們呢!朕就不得不稍微地偏袒他們啊!加上,朕也覺得張必武要是有才能的話,他一定能平息此次事變的!」

「這算是朕給他的考驗!要是他失敗了,被殺死了,那也沒有什麼可惜了!畢竟他沒大將之材啊!要是他成功了,朕給他一個游擊將軍,而且如他所願,讓他得到盧氏、閿鄉、靈寶三地的守備!畢竟朕听說三地有闖賊在此啊!那就得有一個能將來監視來殲滅闖賊!」

「當賀人龍要率軍來支援京師的時候,就是因為接到情況闖逆突襲潼關,賀人龍才不得不留下,當然其中也有賀人龍部士兵嘩變,不願前來勤王!」

「要張必武真有本事,我還想靠他治治這些悍將!讓這些悍將乖乖的听話!當然我也得小心張必武成為這樣的悍將啊!曹伴伴,你就去提醒一下張必武吧!就說,只要他完成任務,朕會給他三地守備,朕是信任他的!堅信他會完成任務!」

注明朝皇帝為了表示對宦官的信任,一般會稱呼其為伴伴。如姓曹,就稱為曹伴伴。王承恩自然是被稱呼為王伴伴。

………………

張必武接到了聖旨,要他速去平定這一次兵變,他有勇有謀?就怕張必武一到了撫寧縣的話,此事也就完了!就算沒完,有吳三桂在,吳三桂也能完成的啊!為什麼非要他去呢?

王承恩見到張必武為難的樣子,他便一笑,說︰「必武啊,皇上大可派別人來宣旨,可卻派我來,其中的深意,你知道嗎?」

張必武搖頭,說︰「天意難測!微臣不懂!」心中在想︰「崇禎在想什麼啊?這個多疑皇帝用意是什麼?」張必武確實擔心。

王承恩便把崇禎對張必武的信任,這一次是試驗並且要等張必武完成此事後就實授張必武為游擊將軍,而且還讓他擔任三地守備。

張必武一听興奮了,他的目的就要實現了!所以說,這一次兵變很難討平,可也必須要去辦才行!風險雖大,收益也大啊!

張必武懂得他還要靠姚東照,他是地頭蛇,熟悉一切,他可以先幫自己查清楚情況,那樣,張必武就能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于是,張必武便給了姚東照一封書信,拜托他幫忙,姚東照是很爽快地答應了,並且立即去執行。

在去之前,張必武先到楊嗣昌那領銀子,可是沒有想到楊嗣昌只給了他四萬兩,這四萬兩離變兵要求的給回他們所欠的半年軍餉還差得遠!根本就不能撫平變兵,說不定只拿出四萬兩銀子,反而會讓變兵發火,那麼張必武就會被殺死的。

張必武皺眉了,可是楊嗣昌明說,就只給四萬兩,至于所拖欠的軍餉,兵部和戶部會盡量去想辦法,盡快湊足,讓張必武只拿著四萬兩先行去安撫兵變的士兵。

四萬兩啊四萬兩,這不是以「四」來明示讓張必武去死嗎?

楊嗣昌在旁說︰「你知道啊!現在朝廷困難!實在拿不出多余的銀子。這四萬兩還是省吃儉用,才拿得出來的!必武啊,你就速速先拿四萬兩銀子去吧!余下的定當發放!」

張必武也不多說了,既然楊嗣昌和高起潛合謀,要逼他上絕路,他多說無益,只好是提著四萬兩白銀上路了。此去凶險異常,可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最可怕的並不是敵人多強大,而是內部的不團結互相傾軋。

張必武和黃起走的時候,沒有想到的是高起潛又去稟報了崇禎,崇禎想要恩威並施,那不派軍隊去是不行的,立即請下一道聖旨給吳三桂,讓吳三桂起關寧鐵騎在其後。

高起潛就是想著只要張必武一到,吳三桂在後面領著大軍一來,那樣就會讓變兵起疑,從而害死張必武。何況變兵之中混進的人就是在五里河炮台守將的李計友、李惟觀二人已潛入了嘩變的軍中,他們在上一年清軍入關之時就已經是潛伏了。

而與他們一起的還有孔有德的大將李政明,他們仨正是煽動兵變的罪魁禍首,正等著張必武的到來,從而殺死張必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烽火最新章節 | 明末烽火全文閱讀 | 明末烽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