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 第二十九章 尼堪出動

作者 ︰ 水木四

以前多爾袞總認為南方的戰局只要有變的話,他就能對已盤踞于山西和河南之地的張必武進行攻擊,可是現在廣西丟了,湖廣的沈永忠也難以久守,湖廣也會丟的。那樣在蜀地、與陝西一部的吳三桂就有可能再次反叛。

吳三桂擁有重兵,他一旦反叛的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西北沒了,蜀地也沒了,南方也有數省沒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有利于滿清的形勢,在李定國佔據廣西之後全都變了。

洪承疇和範文程等都來了,畢竟廣西失守之事重大,蜀地的吳三桂就成了舉足輕重的,要是吳三桂再在蜀地也再次打出擁護明朝的旗幟,那麼一切都完了。

多爾袞看著範文程,他想听听他們的意見,如今該怎麼辦才好。

範文程和洪承疇互視,他們心中已是籌劃好了計策,便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吳三桂素懷大志,他野心極大,可是有一點,他非常睿智,他知道現在的形勢,他剛剛攻進了蜀地,在蜀地立足未穩呢!

要是他倉促地舉兵以表示擁護明朝的話,那樣就受制于大順、大西、永歷、包括張必武。

似此,他想要發展是很難的,說不定最後連他的本錢也會蝕光光,畢竟受制于人啊!人們對于他引大清入關,就是心懷怨恨的,他到了明朝那一邊,就算是能保命不死,可是權力就會被剝奪,作為一名野心家來說,權力就是代表一切。沒有了權力什麼也不是!

他只有通過剿滅各路的反清勢力以壯大自己。最後才能一聲吼。希望實現他奪取天下的野心。

為了表示朝廷沒有放棄他吳三桂,朝廷只能是先以出兵剿滅李定國,恢復廣西為主,再度打通到達蜀地的道路。吳三桂一听,他就不會做出背叛的行為來。

可是現在的張必武蠢蠢y 動,大有一番想要乘亂而起的架勢,就不得不先布置重兵以對付張必武了,能派出的悍將就十分有限了。

在蒙古派兵出擊陝西。以威脅西安,從而讓賊軍向張必武求救,張必武與李自成殘部是關系密切的,他就不得不出兵以救。似此,就不能讓張必武把戰火燒到北直隸了。

不說能恢復陝西,就是拖住張必武也是好的。如果上天保佑能恢復陝西,這更是好中之好!

這些南明和賊人的殘余勢力,並不團結,集中就表現在孫可望和李定國之間。如今孫可望能指揮各路軍隊來抗擊我大清,無非是因為他挾天下以令諸侯。很多人都不服他呢!

孫可望與李定國有仇,這是世所皆知的一件事。如今李定國立下大功,要是再得大功的話,他的地位更高,聲望更高了。就會威脅到孫可望的地位。試想,仇敵的強大,孫可望又怎麼能坐得定呢?

挑動孫可望和和李定國狗咬狗,這就是我大清反戈一擊,最終能獲得勝利的關鍵啊!

……………………

這就是範文程和洪承疇的觀點,他們的觀點是切中了要害!

多爾袞一听,他是接連點頭︰「對!要想讓形勢好轉,我們絕對不能放棄吳三桂,也不能放棄廣西和湖廣之地!

多爾袞想了想,說︰「豫親王不能率軍去攻打,就讓英親王去攻打陝西!以前就是他辦到的!豫親王畢竟這段時間,身體有些小病,不能動用他啊!而南方得派誰呢?」

多爾袞想到這,他是頭疼了,他在考慮著想要一個合適的人選呢!李定國能逼得孔有德**而死,就不簡單,要是派了個差的人,反而會壞事,更壯李定國的聲勢呢。

對于選將,範文程和洪承疇可沒有決定權啊,還是看看多爾袞怎麼決定!

多爾袞想了好久,他便是拍板決定了︰「九老,就勞煩你立即率軍到南方去,以為我大清鎮住南方!而討伐李定國的大將,我就決定是敬謹莊親王尼堪了!他屢立戰功,這一次,他也不會讓人失望的!我將任尼堪為定遠大將軍,率領三貝勒、八固山共十五萬j ng兵以克期討伐李定國!同時,廣東一帶的尚可喜、耿繼茂等都听從他的調遣!」

範文程和洪承疇听後,他們也不敢再多說些什麼,畢竟多爾袞已是下了決定,誰又能出聲呢?只能是希望這一戰真能戰勝!

滿清把洪承疇給放出去,並且還讓尼堪來率領大軍出征,還從蒙古由英親王攻打陝西的消息傳到了張必武這里。

張必武听聞了,他就知道這是滿清要應對李定國所造成的聲勢的影響,如今他要的就是擴大戰果,可是陝西這一邊的大順軍又不能不幫。黃起等還在繼續地協助李定國呢!

張必武想到一點,要能勸說吳三桂反清的話,整個局面都活起來了,他立即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去給吳三桂,但願當初的交情能讓吳三桂幡然醒悟,迷途知返,不再為滿清效力了。

張必武在這上面還是想得太過于天真了。他派去的使者被吳三桂派人囚禁起來,並且要押解到b ij ng,他表示故主已去,只會專心地忠誠于新主。當然使者並沒有被解去,因為吳三桂說路途遙遠,且被隔離。

從這個方面可以看出,吳三桂雖然是表示忠于清廷,卻沒有最終地與反清勢力劃清界限,他還是能回到反清這一邊的。

張必武知道這一點,他就得再次偷偷地派人再送信給吳三桂,不求吳三桂出兵和反清,最起碼呆在蜀地不亂動,不添亂,這就是最好的。不然的話,他們就要與吳三桂兵戎相見了。

吳三桂是鬼靈j ng的,他當然不會出兵,把自己的實力都給耗光了,他只會坐山觀虎斗。況且誰也不幫,他既能給滿清一個交待,又能對張必武有個交待,兩邊都討好,又能保存實力,何樂而不為?

可接下來,要如何是好呢?滿清在北方的兵力還很強,要是張必武出兵,未必能佔得了多大的便宜,他是被滿清給嚴密地監視著。

如今張必武能做的就是盼望著李定國能大破尼堪,要是破了尼堪,張必武就能再度出軍,整個聲勢又會大起來了。

相對于希望李定國能勝的張必武,孫可望可不這麼想了,他認為李定國大勝了,聲勢大了。他也得做出一些舉動來,讓他的聲勢也大。

他做的卻是一件蠢事,孫可望去逼永歷帝,非要讓永歷帝封他為秦王不可。

以前張獻忠有過一段時間是稱秦王的,雖說主體還是以大西,八大王為主,可是稱過秦王,現在孫可望便又走回張獻忠的老路也就不足為奇了。

永歷帝可不想封孫可望為秦王,可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孫可望非逼著你封不可,加上永歷帝是在孫可望的掌控之下,你又能有什麼資格不听孫可望的呢?

永歷帝在逼迫無奈之下,只好是冊封了孫可望為秦王。孫可望得到了秦王的封號,他還不滿呢!

因為李定國的聲望是越來越大了,要破掉李定國才行。如今尼堪起兵來攻,要是讓李定國被尼堪所擊敗的話,那麼李定國就死定了!

雖說讓滿清得勢,可是能除掉李定國遠比丟掉湖廣和廣西還要有利得多呢!

孫可望想到這的時候,他y n笑起來了,他可不想再理會那麼多了,是說干就干了。

孫可望是密令馮雙禮,只要李定國有什麼計劃的話,就立即是飛馬回報于他。

這不,馮雙禮便把李定國對于來勢洶洶的尼堪的對敵之策制定戰略告知了孫可望。

原來李定國是進行了周密的布署︰大西軍暫退出長沙,引誘清兵渡湘江,將馮雙禮、馬進忠部埋伏白杲市,待清兵過衡山,李定國從蒸水(衡山西南)正面攻擊,馮、馬二將背後出擊,兩軍相夾,合殲尼堪。

孫可望就電令馮雙禮立即退出埋伏,這樣的話,就能令得李定國的計策不成,李定國極有可能會被敵人所擊滅的。

李定國根本就沒有料到這一點,他反而還按著原定的計劃前進著。跟在他身邊的是黃起等部也是與李定國緊密地會合。

尼堪快速出兵,他躊躇滿志的,因為長久已來,尼堪都是作為部將或者是副將,很少有機會能獨當一面,現在他可以獨當一面了,他就非要立下一個大功,以顯示自己的才能不可!

其實尼堪也不是傻瓜,他也多處派人以偵探情況,他也得到了情報,李定國和黃起部合在一起,在蒸水一帶。而其他各部的人馬早已退去,似此,李定國就危險了!要殲滅李定國並不是一件難事呢!

尼堪不由是笑了,說︰「李定國啊,你萬萬沒有想到馬進忠和馮雙禮二將都棄你不顧了?只要我的大軍迅猛進軍,就能將你給全部消滅掉!從而為定南王報仇雪恨!同時,我也要把黃起的人頭給取下,從而送給張必武,讓他知道我尼堪不會再是以前在襄陽坐困之時,被他玩弄的尼堪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烽火最新章節 | 明末烽火全文閱讀 | 明末烽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