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 第五十八章 獲勝

作者 ︰ 水木四

戰馬飛馳!近了!近到清兵的跟前了!清兵驚恐之中,他似乎看到的是一個死亡騎兵,是的!一位已經死亡的騎兵驅使著他的座騎沖上來!

他是舉起了馬刀就要砍下來!「呃啊!」清兵不由是怕得用雙手緊抱著頭,死亡的恐懼已經襲佔了他的心魂.

他原本以為自己死定了,他只听到「 」的一聲,然後是「得噠」的響聲,隨之是一聲「轟」的巨響,然後是哀號聲︰「啊呀!」

他感覺身上一點疼痛也沒有,他不由睜開眼,想要看看發生了什麼。他看到了原來想舉刀砍他的明騎兵身中十數箭,他是在強催著最後的力氣沖過來的,最後他還是不能再堅持了。這不,在舉起馬刀之時,他就摔落馬來。

難怪剛才清兵能看到他的眼楮已是無神,整個人像是死氣沉沉,就像是一具尸體瞪著眼騎在馬上一樣。原來他早就死了!或許是他的英魂在驅使著戰馬向前,最少也要拉個墊背了。

而他的戰馬因為受到主人的驅使還在往前直沖著,與不遠處的一清騎兵相撞在一起,清騎兵被壓在馬下,剛才的哀號是他發出來的。是的!明騎成功了!英魂可以安息了!因為真拉了一個墊背的。

清兵最後看到了死去的明騎身上時,魂都嚇飛了!因為他似乎看到了明騎忽然立了起來,向著他瞪著,還舉起刀要把他的腦袋一劈為二!

「啊呀!」清兵嚇得一就跌坐在了地上,他再看著明騎確實已死!只是他怎麼覺得明騎就算是人死了,可他的靈魂沒有死,是的!像他這樣的英烈靈魂永存!英魂依舊捍河山!

五百勇士迅速地將清軍攔腰截斷,打擊著清軍的信心,讓清軍認清真相,他們所遇到的不再是如羊般的明軍,而是個個是虎賁之士!

趕到了!張必武的主力殺到了,大殺特殺,再加上周遇吉也來了,同樣也殺得清軍是大潰的。

「大明萬歲!明軍威武!」一聲聲從地平線上咆哮著,氣勢磅礡地滾滾震蕩在阿巴泰的耳朵。

阿巴泰叫道︰「怎麼回事啊?為什麼會亂成一鍋粥的?哪里來的明軍?」阿巴泰竭力裝作一副鎮定的樣子,同時也在觀察著一切。

一騎快報︰「大將軍,這是張必武所率領的人馬!」阿巴泰頓時嚇了一大跳,他又听到了東南方有喊聲起,東南處塵頭喧囂。

這是白廣恩所部人馬前來參戰了,白廣恩令他本部軍兵緩慢行進的,听到了張必武兩面夾擊,取得了勝果,他當然是命令本軍快速地前進,而且是大張聲勢,這樣勝利的果實也少不了他的一份。

在兩萬多人的沖擊之下,阿巴泰也無法止住了他的敗局。

這不,敗退著的清騎快速地而行,這時,被攆著跑的清軍見到了在前方出現了一道大大的長長的橫溝,這是幾時挖出來的?他們怎麼不知道啊?

橫溝是由百姓連夜連曰不休息挖出來的,在他們的面前有這一橫溝就能阻止敵軍的敗逃,讓清軍掉入溝中自相踐踏死者無數,還能讓從另一邊而來的敵軍也難以支援。

這一條橫溝長達十幾里,深約二丈,近六米,寬一丈,不知是動用了多少的人力才完成的。在上面只是用草來蓋住,都是割新鮮的草,似此,清兵就看不見了前面有溝。

直到清軍毫不提防地往前逃的時候,「嘩啦啦」的一排排的沖在最前面的騎兵一咕腦全掉到了溝里。

要麼先是人先著地,要麼就是馬著地,人先著地就被後面的馬所壓著,先著地的戰馬也會把人給拋出去。這不,一個清騎是下巴碎裂。上半身著地並且緊粘著土壁,而下半身卻是高高地翹起對著天。他的身體椎骨折斷了,他是動也動不了。

就算是人不被拋出去,接下來掉下去的人與馬也會把馬背的人騎兵給壓著。也難怪有一個清騎掉下來,驚魂未定之時,他忽覺得天地為之一暗,他抬頭一看,上方是連人帶馬壓向他來!

「啊」他的喊聲剛剛落下,「 」的一聲,他的頭顱就被戰馬一給坐下,從而頭顱爆裂了。

有一個清騎腳被戰馬給壓著了腳,他拼命地想要把摔傷得動彈不得的戰馬給推開,可他力氣不夠,沒用。

就在這時,他听到呼嘯聲,知道從上方又有連人帶馬落下來了。他用滿語大叫著︰「啊!不要!」可是沒有用,「 」的一下,並沒有落到他的這邊,他不由是長松口氣,臉上剛剛露出了笑容,不過他這一笑容露出得太快了!因為緊接著落下的正好砸中了他,把他給砸死。

從溝里傳出了痛苦的申吟聲和哀號聲,他們都在苦苦地請求著能救他們。

在溝前的清騎發現有長溝,他們想要不同前面的幾排的戰友那樣的命運,可是他又要如何去止住飛奔著的戰馬呢?

「嘩啦啦」再伴隨著一聲聲地痛苦地長叫︰「不要啊!停下來!」然後是一排排的清兵連人帶馬掉到溝下去了。

有人幸運地勒停了戰馬,真是懸崖勒馬,好不歡喜!可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在後面還有飛奔著的沒有能止住戰馬的騎兵飛撞過來了,把他給撞下溝去。

在後面沖過來的騎兵是听到了前面的喊聲︰「前面有長溝,快停下來!停啊!」後面的騎兵是心有余力不足,想停也停不了。

他們還是沖了過來,要是減慢了的,就把前面的騎兵給撞下溝去,速度快的,減不下來的,那自然就撞飛了前面的騎兵。

要麼是高高地撞飛再落到溝里,要麼就是撞到溝的另一邊,並沒有落到溝中,這也算是幸運的。

似此情況之下,整座長溝就像是成了埋尸溝,把人和馬埋在其中。

在層層疊疊的間隙之中有一只手伸了出來,在搖著,似乎在求人快速地救他。可是又能有誰救得了他呢?最後這只手一垂就垂下,再也不動了……

兵敗如山倒,似此情況,清軍損失將會越來越大,幸得早就有所防備的費揚果率領著人馬來擋住張必武。

不止如此,還有碩托和阿達禮兩叔佷帶著人馬殺來了,他們大叫著,說不出睿親王所料,所以他們能預先做好準備,能與費揚果一起共同抵御著張必武,保護著各軍不至于遭受到大的損失。

費揚果和碩托、阿達禮叔佷的死戰,無疑給了阿巴泰很好的機會和時間來安定軍心。

阿巴泰有機會再組織起反擊以及退卻,並且能應付一切情況。清軍都是訓練有素的,他們一听到了費揚果會同碩托等一起來戰,他們又听見了阿巴泰的命令,他們自然就能鎮定下來,還能組織起像樣的抵抗,或者是撤退,不至于像剛才那樣慌亂了。

雖然阿巴泰是吃了敗仗,他損失的並不多,主力部隊還在。

被擄來的人至少被張必武軍乘勢解救將一半,不過就是他們所擄來的金銀財寶,大多還在清軍的掌握之中。

清軍在敗仗之下,並沒有全線潰散,相反潰敗的清兵就算是與大部隊失散了,也會零零散散地組織在一起,甚至于有些軍團還保持著陣容,一點也不像是潰敗的軍隊。不得不佩服清軍的組織姓非常地強。

清軍雖吃此一敗仗,遭奇襲,死傷慘重,主力尚在,張必武也不敢與已經鎮定下來,並且急y 復仇,已成哀兵的清軍作戰。

有此勝果也能讓崇禎龍顏大悅了!果然,捷報傳來,崇禎非常地高興,他快活極了。

自清兵入寇已來,他難得是展顏而喜,現在得此大捷,更是歡喜不已!便下旨要褒獎張必武與周延儒。

為什麼要褒獎周延儒呢?因為周延儒在听聞了張必武率軍要與清軍一戰的時候,他就已經寫好了兩份奏折,一份是推卸責任的,另一份則是搶功的,就說此次的大捷,他是策劃的,張必武不過是實行者。

反正他為了討皇上的歡心,他就捏造了很多的勝利捷報,現在再做這麼一個大單的,要比以前要好得多了。

這不,周延儒的奏折就比張必武的捷報先一步呈上到了崇禎的御案上,然後才是張必武的捷報。這就等同了主次之分了,作為主的周延儒先上報,後到是居于次者地位的張必武上報了。

得到了周延儒把張必武他們的功勞給奪走,張必武全軍上下不由全都是憤慨了,他們非常氣惱,周延儒躲在行轅里,連屁不敢放一個,到了搶功勞比誰都要快呢!將士們是咽不下這口氣,他們覺得應該找張必武,讓張必武好給周延儒一些厲害。

可是張必武自有他的打算,他想的是只要周延儒能听他的話,從而與他一起對已是喪膽氣衰的清軍展開攻擊的話,使這一支清軍不能從明境中平安地返回遼東。

當然清軍經此一敗,這消息早就傳到了皇太極的耳朵里,皇太極立即令分散在明境內的各個殲細開始活動,務必保證他的這一支遠征軍能夠平安無事地回到遼東。)

..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烽火最新章節 | 明末烽火全文閱讀 | 明末烽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