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 第一百七章 李自成發威

作者 ︰ 水木四

宋獻策還說了一個例子作為佐證︰「崇禎元年十月間,紫禁城中御花園有一棵李樹開花,按五行說,此系‘木眚,出在紫禁城內,對崇禎頗不吉利。然李為麾下姓氏,實預兆麾下將開花于紫禁城內。可憐崇禎滿朝文武,莫解李樹十月開花之故!所以一切都預兆著李將滅朱,奪取明朝天下!」

宋獻策見到李自成以及他的手下們都面露喜s ,他趁熱打鐵繼續說︰「在多年前流傳著這個說法,‘流入順河干,陷于十八灘,若要上雲天,起自雁門關。’將軍開始起義就是馬上稱王,定國號為闖,已經驗證了這種說法。所謂的流入順河干,和陷入十八灘不就是說大明將亡于十八子的李姓嘛,順河,或許正是指十八子立國的國號啊!現在按‘起自雁門關’一語,將軍起義就是從現在開始啊!」

李自成聞之大喜,他心里想的是︰「流入順河干,陷于十八灘。順河?順!順從十八!對!就是順從我李姓!哈哈!順字真好!要是我真能做皇帝的話,我把國號定為順,那可是一大好事啊!」李自成心中有這念頭了,只是他沒有說出來。

李自成又想到張必武稱宋獻策為軍師,李自成知道像宋獻策這樣的能人,可不能讓別人搶了去,必須給予厚遇,從而讓宋獻策死心塌地地為他效力。于是李自成拜宋獻策為軍師。

宋獻策備言李自成將取得天下,不止李自成大喜,就連他的將士們也是大受鼓舞的,這表明他們跟著李自成會得到榮華富貴,最終勝利的人是他們!

此時之間,宋獻策獻讖給李自成,李自成當為天下之主,取代明朝的消息是不翼而走,傳遍了整個饑民群,還傳遍了每個將士。

將士們為此是敲鑼打鼓的,他們還燃放了鞭炮,因為他們覺得跟著李闖王總會否極泰來,他們也能為此建功立業,享盡榮華富貴的。

宋獻策還向李闖王舉薦了一個人——名門公子,被杞縣附近的人親切地稱呼為「李公子」的李岩,李岩本名李信,只是後來造反之後,不想再用本名,改信為岩。由于江湖上賣藝的紅娘子被逼得無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把李岩給擄入軍中。

李岩從紅娘子處逃回來,自首,他以為官府不會把他怎麼樣,沒想到官府將李岩投入了大獄,無奈之下,紅娘子救他,饑民也隨之響應,一起攻破了杞縣,殺死了知縣以解救李岩。當然為了救李岩,李岩的宗族中也有不少人參與其中。李岩無奈只好是隨紅娘子一起造反了。

如今的李岩已無回頭之路,他與朝廷是恩斷義絕了,要是讓李岩成為一方之主,李岩辦不到!他只能是依附他人,投于李闖王是十拿九穩的事。

李自成一听,他更是高興不已,因為李岩的大名,他早就听說過了,他一定要把李岩收入帳下。他要去迎接李岩,只要再得李岩等,他的實力就會更強了。李自成準備向外攻擊了,他將要顯示出他超強的實力來!

他的目標就是永寧,永寧封有一個郡王名字叫做朱采輕(輕前面是有個金字旁的,金+輕。為簡化,故打輕字),要是能抓住朱采輕並且斬殺的話,對大明皇朝是一個很大的震憾,起義軍自起義已來都沒有能殺死過一個王,哪怕是郡王,所以李自成想要先開開封,殺死明朝的封王。

此事已被張必武的密探偵知,迅速地報到了張必武那里。張必武一愣,他嘆氣了,李自成勢力強大,就像是他帶兵前去,也不能阻止,歷史還是按著其既定的軌道行進呢!

殺萬安王朱采輕只是一個開始,可是張必武自己卻是不知能不能逃過此次大劫,他生怕會被崇禎治罪,張必武曾經有過一個又一個的奏章送呈京師,可是卻像石沉大海一般,根本就沒有回復,或許有人特意扣下了張必武的奏章了。

可現在張必武是一點法子也沒有的,他只能是不斷地密切關注著李自成的動態。

顧炎武和張必武也一直在想著什麼辦法能度過難關,可是他們都是想不出來。

這時,得到了確切的消息了,李自成攻宜陽,殺知縣唐啟泰。隨之猛攻永寧城,以雲梯,而且不計死傷地猛攻!一定要快速地攻下永寧,李自成的士卒人人爭鋒,人人敢以向前。

就算是知縣武大烈與曾任過四川巡撫的張論並力守城,張論和他的兒子張鼎延、張祚延、張中等,主簿魏國輔、教諭任維清、守備王正己、百戶孫世英等都是奮勇守城,可只守了三r ,永寧城就被攻破了。

只有張鼎延躲在枯井里,他才避過一劫,沒有被搜出殺死。武大烈因為是李自成的同鄉,李自成想要讓其活命的,可是讓他投降,他不肯,讓他交出官印,武大烈也不肯,最後被燔灼而死。

李自成在擒了萬安王,然後當著百姓的面把萬安王給斬首示眾。萬安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孫,明太祖二十五子伊厲王朱?的後人,與崇禎宗族離得太遠了,且又僅僅是一個郡王,不是親王,而且永寧又是一個小城。永寧的失陷,並沒有讓整個大明為之震動,對海內的影響也沒有多巨大。

不過李自成殺死了郡王,這是自起義已來沒有過的事,也算是給了崇禎當頭棒喝了!崇禎定是很惱火的!

而且李自成自破了永寧還不會罷休的,因為他接下來要攻偃師,還要攻汝州,他就將劍指河南省城——開封!開封一旦被攻破,就會造成極大的政治影響啊!不說攻破開封就是攻打開封,都能讓全國震驚!

而且李岩在李自成提出「殺一人如殺我父,y n一人如y n我母」,李岩編有「迎聞王,不納糧」的歌謠,並提出「均田免糧」等口號。這些也使義軍軍紀肅然。百姓聞之迎闖王軍如迎親人,義軍迅速發展壯大。

張必武一听到這消息,他更是無奈地直搖頭,他聚眾商議,因為他知道皇上派來要捉拿他的緹騎可能就快到了!

他就得為自己考慮後路,像趙大用和趙大為就力勸張必武,不要再為**無能的朝廷效力了,迅速地去投李闖王,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林翔鳳、張攀等則不想張必武做朝廷的叛臣,而且他們也認為大明兩百多年的江山不可能一下子就會崩潰的,大明還能再撐下去。李自成是成不了事的!就算是在韃子的夾擊下,大明像南宋、東晉偏安一隅也能再延幾十年的國祚呢!

黃起則不出聲,他是看著張必武的,他認為張必武怎麼決定,他就絕對听從張必武的全命令。顧炎武則在思考,不知他在考慮些什麼。

張必武看著顧炎武便問︰「忠清,你現在是我的謀士,你認為應該怎麼辦?」

顧炎武說︰「我不願意主公你去投李自成!畢竟現在朝廷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朝廷也不見到民心盡失啊!李自成能真心待我們嗎?就算他能,可他帳下的諸將可以嗎?還有一點,我們苦心經營了三縣之地以為根本,要是背叛了朝廷,就失去了這一切!而且主公最大的願望不是同室c o戈,是與滿清韃子一決雌雄!」

「對!」張必武大叫一聲,說︰「忠清,你所說的正是我所想的!要是我投了李自成,處境說不定比現在還艱難!而且我最為擔心的就是滿清!滿清真的讓人無法放心得下啊!我想皇上不會殺我的!大不了可能我會被關押!我相信自己不會死!還有王承恩也會幫我的!」

張必武說這一番話的時候,他心中是沒底的,可是他真的不想投了李自成,他想阻止韃子勢力地迅速強大,雖然他並不討厭李自成。

就在他們相互商議的時候,皇上的和御使來了!這一下,眾人臉s 大變!

張必武急忙說︰「你們全都給我出去!不要出現在這里!」可是遲了,因為人已經到了!他們只能是出去迎接!

張必武便說了一句︰「都給我記住,不管發生什麼,你們都不能管我!不能救我!哪怕這是我第二次坐上囚車到b ij ng!你們誰也不準亂說亂動!」

黃起、趙大為、趙大用面面相覷的,他們又看著張必武的表情,他們知道只好是听從張必武的話。

張必武與眾人急忙出到外面,但見來讀旨的太監宣讀聖旨,查張必武玩忽職守之罪,因為他不上奏朝廷南陽府李自成勢力猛漲,致使李自成連破名城,藩王被戮。

張必武一听,他是嘆氣了,看來他接連上的幾道奏章都沒有一封落到崇禎的手上啊!要是落到崇禎的手上該多好啊!張必武嘆氣了,他知道他只能是乖乖就擒,希望王承恩真能幫他,就算是削職為民,只要保住這一條命,那麼一切都能有轉機的。

錦衣衛上前抓住了張必武,給他上了枷鎖,這是張必武第二次到囚車里了,上一次相隔沒有多久,沒有想到現在又一次地遭遇到不幸!看來崇禎十三年,張必武真是流年不利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烽火最新章節 | 明末烽火全文閱讀 | 明末烽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