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 第九十一章 襲擊張獻忠老營

作者 ︰ 水木四

張攀便又嘆氣說︰「可以嗎?這樣做真的能保住三縣之地?」顧炎武嘆氣了,說︰「其實我心里也沒準啊!還有,快點給守備大人去信,告訴他這一情況!畢竟我也擔心,要是發生了民變的話,當然我們三縣之地的民眾是不會出現這種事的,可是涌來的饑民……唉!」

張攀嘆氣了,他知道現在要做的就是按顧炎武所說的。

顧炎武則在想著到底是誰在散布著謠言?唯獨天下不亂啊?一定要把三縣之地攪亂,這才能安心!

顧炎武最為擔心的就是民變問題,而這民變問題真的是發生了!

從各地涌來的難民是越來越多的,他們也得不到救濟,唯一的方法就是去興修水利。就算是他們乞討,因為饑荒之年,很多人家自己都沒有得吃,還怎麼拿出來救濟他人呢?

就算是有人被派去興修水利,蓄水庫等等。三縣之地一帶是山多,水少,流經這三地的水源少,要想有都江堰這樣,鄴城背靠黃河這樣水利相便,就沒有了,能做到的就是起碼有水還能灌溉下農田。

顧炎武大修蓄水庫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真的是旱災發生了,起碼還有蓄水庫里的水來灌溉,加上又近ch n了,那時農耕用水啊!而且農耕期間可不能大量地動用民力。興修更顯急迫。

不過隨之頭疼的一件事,那就是饑民多,種田也沒有用,饑民會把苗子等全部給吃掉,就草根、樹皮都不會放過!似此,想待來秋獲得糧食,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正如顧炎武所料的一般,涌入三縣之地的饑民也不少,雖然顧炎武已想著用方法來止住謠言,從而是制止更多的饑民進入三縣之地。

可饑民更多,就算是讓他們去興修水利,那也是讓一部分人,還有很多的人沒有能去興修,從而獲得糧食。而且就算是興修的也多有怨言,極想不勞而獲,不像現在辛苦地勞作才能獲得糧食。這些人將會是作亂,令得三縣根本動搖的可能。

顧炎武當然是知道,可他又沒有辦法,還是得多征集些練勇吧,畢竟新增的五百還不足,再增五百。

世上的事往往就是這樣,顧炎武越是擔心的事就越會成為了事實,興修水利的饑民在滿清的ji n細的煽動之下作亂了!一時之間,局面失控!而且還是在以攻擊官府,爭奪糧食為號召之下,響應者雲集!

要是官府的糧食被搶,三縣之地的百姓也無法得到糧食的分配了,場面就更加地艱難了。

饑民們所組成的人很快地就圍向了靈寶縣城。這些饑民有三千多人,他們將靈寶縣城是層層地圍住的,非要獲得糧食不可。

似此,顧炎武陷入了絕境,同時,他也知道張必武的處境也不好……顧炎武沒有主意了,難道張必武托付的三縣之地就丟了嗎?

在這個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如此就解了靈寶之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回過頭來再敘述張必武隨左良玉征戰瑪瑙山的事,然後再敘述回,靈寶之圍是怎麼得以解決的。

回過頭來講述,左良玉見到官軍猛攻瑪瑙山並沒有能佔到便宜,一次次的攻擊都被義軍給打退了。他卻氣定神閑地,說︰「收兵!明天再來攻取瑪瑙山!」

「啊?」張必武不明白地看著左良玉,不懂左良玉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左良玉笑了,說︰「國雄啊!你看著好了!只要那一邊得勝,我這一邊就能大破義軍!義軍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說不定還能擒獲了張獻忠呢!哈哈!」

張必武心想︰「那一邊?左良玉說的那一邊是怎麼回事啊?」不過他也不便多問,到時候就會明白了。

在翌r ,一大早,左良玉不但把自己的人馬給召集起來,還讓秦軍也跟著一起起來,說是立功的時候到了。

左良玉在等,他耐心地等待,他望著山頭,雖然天空未亮,可是山頂上燈火通明,就知義軍並沒有放松j ng惕。

忽然間,山後方喊殺聲震天,而且火光沖天。左良玉笑了,說︰「好!我想劉國能應該是得手了!大家做好準備!一鼓作氣攻下此城!給我大叫,張獻忠被擒住了!張獻忠的老營被我襲取了!」

張必武听到,他這才明白,原來左良玉早派了一支軍前去襲取張獻忠的老營,難怪他會這麼鎮定,昨天攻不下,就收兵,這是在迷惑張獻忠啊!

頓時,左良玉本部軍兵和賀人龍、李國奇的秦軍更是大受鼓勵,他們呼嘯著殺過去。

義軍見到老營被襲,他們早就是慌作一團了,現在又見到官軍來勢很猛,和昨天是不同的。義軍抵擋不住,而且他們也知道張可旺已然是率軍去支援老營了,軍心渙散,自然是無法抵擋得了官軍的攻擊。

瑪瑙山就被左良玉給攻佔了,他也隨之查看戰果。雖然沒有能擒拿張獻忠,卻殺死了義軍三千五百多人,還把張獻忠所隨身攜帶的鐫有「天賜飛刀」字樣的大刀繳獲了,那是因為襲擊張獻忠老營時,張獻忠還在睡覺,來不及佩戴上他的天賜飛刀,就急速地出來應戰,結果後來為了逃命,這把愛刀也顧不上要了。

而且刻有「西營八大王承天澄清川岳」字樣的虎符、鏤金龍棍,令旗、令箭、卜卦用的金錢以及妻妾敖氏、高氏等七口都被官軍擄獲。十反王楊友資投降。獻忠的軍師潘獨鰲躲在樹林里也被官軍搜獲。

至于張獻忠在谷城時就私自令人刻印官府的巡撫、督師、總兵、兵備道、府、州、縣等等方面的印綬等東西在張可旺軍中,所以未曾被左良玉所繳獲,這些東西在張獻忠以後襲破襄陽的時候,起了關鍵作用,這是後話。

張必武的守備印要不是比正常的尺寸小一點,張獻忠用私造的張必武三縣守備印印在書信上,真是會害死了張必武。

好了!轉回正題。張獻忠幸而得到眾親兵死戰突圍,而且張可旺率軍殺來,救了張獻忠。而張獻忠的軍師徐以顯則是身受重傷,幸而還保得一條命。張獻忠的四個義子還在,他的大將也沒有散失,他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張獻忠經此一敗,官軍士氣正旺,官軍是乘勝追擊。在三月初九r ,陝西官軍賀人龍、李國奇部在韓溪寺又大敗張獻忠起義軍。

起義軍陣亡一千三百人,獻忠部將左營一條龍(薛成才)、右營順天王(賀國現)領著兩千多人投降。次r ,官軍追到鹽井,起義軍又損失六百五十一人,前營二隻虎帶著一千多人投降。

在西撤途中將四川官軍張令部六千人包圍在柯家坪,直至湖北官軍趕到後,獻忠才解圍而去。三月十五r ,陝西官軍又追殺起義軍于木瓜溪,義軍戰士犧牲了一千二百多人。

張獻忠一敗再敗他便逃入興、歸山中,後又入興安、房縣境,這些地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利于戰敗後的張獻忠喘息。他又以錢財來給山中居民,讓居民充當他的耳目,如此一來,官軍也不知道張獻忠藏身于何處了,山勢奇險無比,官軍又害怕傷亡,自然也不敢對張獻忠進行攻擊。

楊嗣昌本來以為三個月內左良玉是不能擊敗張獻忠的,可是沒有想到現在反而把張獻忠打得大敗,張獻忠的妻妾和謀士還有一眾人等都被擒獲了。像原本是大明的監軍道張大經和馬廷寶、徐起祚等都在左良玉的襲擊之中死于亂軍。

既然左良玉大敗張獻忠,那自然是得上奏朝廷,讓崇禎皇帝好好地高興高興。被捉住的敖氏、高氏和潘獨鰲關進襄陽監獄,飛章向朝廷報捷。當然楊嗣昌也是表示自己的計謀成功了,方有此大捷。

崇禎得報後自是欣喜異常,頒發賞銀等物,還令兵部尚書陳新甲制定將領立功賞格,催促楊嗣昌乘勝進軍消滅張獻忠。

同時,崇禎也把刀磨得更利,他非要李國瑞把錢給吐出來不可!李國瑞是孝定太後的佷子,他因為崇禎要他交軍餉,他不交,他有的是錢,就連鞋子都有幾雙珍珠鞋,一雙都值上百兩。更別說其它價值連城的珍奇古玩了,可偏偏他又吝嗇成x ng,一個子也舍不得捐出來,這才惹怒了崇禎,把他關入了大獄。

皇親國戚們用盡方法與崇禎抗爭,不想捐餉,就是讓李國瑞死頂,可是李國瑞最後還是畏罪,知道斗不過,自盡了。

崇禎似此更不放過李家,下令抄家,發現李家財產百萬以上,他要的錢財,李家完全可以拿得出來,這令崇禎更惱火了!看來這麼多哭窮的皇親國戚,他們的家產多不勝數,非得逼他們拿出餉銀不可。

崇禎共有七個兒子,其中三個夭折了。寵愛的第五子朱慈煥才五歲就生病了,不久之後就歸天了。而第五皇子的死更加地離奇!非常詭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烽火最新章節 | 明末烽火全文閱讀 | 明末烽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