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第129章 完敗

作者 ︰ 塞外流雲

()次r ,乾清宮,西暖閣。

嘉靖細細把玩了一番手中的銀元,對嘉靖元寶四字尤覺滿意,再次端詳了一番,他才瞥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張璁,道︰「秉用無須多禮,平身,賜坐。」

「謝皇上恩典。」張璁起身落座後,便躬身道︰「銀元的鑄造推廣須一段時r ,微臣擬讓戶部先行鑄造三十萬枚移交內庫以積累經驗,還望皇上允準。」

低頭了?嘉靖微微一笑,很快又收斂了笑容,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銀元,這一枚才是七錢二分,三十萬枚?跟朕打馬虎眼呢,微微沉吟,他才問道︰「這銀元可是九銀一銅?」

「回皇上。」張璁忙躬身道︰「寶源、寶泉兩局鑄匠經多番鑄造比對,**銀,十一銅亦可,考慮是首批銀元,這才用九銀一銅。」

見他答非所問,嘉靖不由輕蹙了下眉頭,才道︰「朕記得,好像所有的庫銀皆是九六以上的成s ,對吧?」

「回皇上。」張璁低頭道︰「微臣與鑄造局的反復查驗過,鑄造一枚銀元,獲利可得三分。」

雖然仍然是答非所問,但嘉靖卻是被這個數字吸引住了,鑄造一枚銀元只有三分的利?那鑄造一千萬枚才多少銀子?三十萬兩?這能濟什麼事?微微沉吟,他才道︰「兩京約莫能鑄多少枚?」

听的這一問,張璁不由暗松了口氣,忙謹慎的說道︰「回皇上,朝廷每年歲入約在五百萬兩,僅此一項便是七百萬枚,再加上私人手中存銀,一旦開鑄,京師年鑄一千萬枚,當無問題。南京雖無歲入,但繁華遠勝京師,工匠數額亦遠超京師,可年鑄二千萬枚。」

三千萬枚,一年就是九十萬兩!嘉靖不由砰然心動,九十萬對朝廷而言已經不是小數額了,微微沉吟,他才道︰「銀元的成s 畢竟不如銀錠,商賈百姓是否樂意接受?」

「回皇上,九成的成s 已然不低。」張璁沉聲道︰「除了庫銀,市面流行的各類銀錠能有八五成s 已然算是上等,銀元成s 高,規格一致,攜帶方便,又無異地匯兌之損耗,一經推出,必然大受歡迎。」

嘉靖微微點了點頭,才道︰「開鑄吧,先鑄四十萬送入內庫。」

見嘉靖又將話題繞到這數額上來了,張璁不由大感頭痛,當即便道︰「皇上,收購銅錢重鑄明年一開年亦將隨之展開。」

嘉靖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錢法革新確實不宜拖延,不過,收鑄銅錢之事,不可如此著急,明年才開始推行銀元,緩一年吧。」

見嘉靖是鐵了心不肯讓步,張璁亦覺無奈,他倒不是在乎十萬銀元,而是在乎嘉靖的態度,若是不能各退一步,此番抗衡便是完敗,嘉靖以後只會得寸進尺,內閣亦會形同虛設,當下他便默不吭聲。

見這情形,嘉靖將話題一轉,道︰「桂萼的上疏,你覺的如何?」

見他又將桂萼點出來,張璁不由心里一沉,嘉靖如今才二十出頭,心x ng不穩,耐心有限,可別惹惱了他,當下他便躬身回道︰「實乃老成謀國之言。」

嘉靖點了點頭,道︰「桂萼有些想法還是很有見地的,不過,他只知花錢,不知賺錢之難,這樣的人才,大明不缺,大明缺的是既能花錢也會賺錢的人才。」微微一頓,他才輕嘆了一聲,道︰「不當家,不知道家難當,朕有時候真是挺羨慕武宗皇帝的。」

羨慕那個荒廢朝政,重用內侍的正德皇帝?張璁心里不由一跳,嘉靖這是在威脅他,威脅朝中所有反對他崇尚道教的官員,他也不敢再坐著,忙起身跪下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國事艱難如此,實是微臣無能,懇祈皇上降罪。」

嘉靖盯著他足有移時,方才開口道︰「罷了,平身。」俟其起身落座,他才接著道︰「你是朕一手擢撥任用的,朕也不與你兜圈子,朕沒什麼其他愛好,就只崇信道教,歷來帝皇,崇信道教的不乏其人,東晉哀帝、簡文帝,北魏明元帝、太武帝,唐高宗、玄宗,宋徽宗皆崇信道教,沒見因此而亡國的。

朕身為天子,難道連一點喜好也不能有?叫他們別有事沒事的呱噪,也別時時處處耍小心眼掣肘,朕還沒昏聵到因崇信道教而荒廢朝政的地步。」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張璁哪里還敢多言,忙躬身道︰「微臣謹尊聖諭。」

嘉靖心里清楚太倉庫銀子不多,欽安殿設壇齋醮也用不了三十萬兩白銀,之所以刻意如此,是因為朝中的大

臣言官不時又蹦出一個上疏諫言,指責他迷戀道教,弄的他不勝其煩,索x ng制造機會挑明了說,讓張璁這個首輔去約束京師百官,同時也敲打一下張璁,讓他清楚,閣權必須得服從皇權。

見張璁服軟,嘉靖亦不為己甚,不想再延續這個話題,看了一眼手中的銀元,他很自然的想到了倡議錢法革新的胡萬里,微微沉吟,他才道︰「農為國之本,農學院又是未有之創舉,朝廷應該大力扶持,如今已是七月了,漳州農學院的籌建可有進展?」

張璁正滿心的沮喪,听見嘉靖問起農學院事宜,忙打起j ng神道︰「回皇上,籌建農學院一事,因皇上沒明確規格,工部不敢造冊,微臣亦不敢擅自劃撥籌建款項。」

嘉靖听的一呆,登時就有些惱怒,道︰「農學院之生員考核優異者授予官身,這規格還要如何明確?」

張璁本就是為胡萬里私自募捐籌建農學院鋪路,一見嘉靖語氣不善,又怕他遷怒工部尚書章拯,忙躬身道︰「皇上息怒,是微臣擔心招惹閑話,未催促工部,所幸胡萬里見到邸報後,已自行募捐籌建,農學院如今已經開工。」

募捐籌建?嘉靖瞥了張璁一眼,道︰「秉用授意的?」

「微臣不敢。」張璁忙躬身道︰「農學院規制不在國子監之下,微臣豈敢如此妄為。」

「妄為也是你們逼的。」嘉靖毫不客氣的說道,微微沉吟,他才好奇的問道︰「他募集了多少銀子?」

「近六萬兩。」張璁說著便將胡萬里匯報的募捐情況詳細說了一遍。

听完之後,嘉靖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絲淺笑,道︰「募捐他也能如此別出心裁,倒也沒壞了朝廷的名聲,那一百個農學院生員的名額就算是朕賞的。」

這等若是替胡萬里善後了,張璁忙躬身道︰「微臣代胡萬里叩謝皇上隆恩。」說著就起身要跪謝,嘉靖擺了擺手,含笑道︰「罷了,他亦是情不得已,剩下的缺口,你們要及時補上。」

「微臣尊旨。」張璁忙躬身道。

出了乾清宮,回到內閣值房,張璁便提筆給胡萬里寫了封信,將陛見嘉靖提及他的情形說了一遍,又將鑄造銀幣的情形簡約說了下,最後自然是免不了訓斥一頓,要他凡事思慮周全,但凡大事先匯報。

有事話長,無事話短,一晃就到了年底,進入臘月,京師是大雪紛飛,漳州卻是冬r 融融,恍如陽ch n三月。

臘月初八,胡萬里一早就趕往東門為福州來的布政司右參議陳東潞、按察司副使張季才、儒學提學副使何勵盛三人送行,這三人前來漳州已經半年,年關將至,自然是要趕回福州過年的。

回到縣衙,胡萬里便將縣丞、主薄、典史召集到三堂簽押房,待的三人到齊,他才含笑道︰「今年諸位都跟著辛苦了一年,客套話我就不說了。」說著,他從懷里取出四張銀票,道︰「年關已近,這是我許諾給你們的養廉銀,乘著眼下物價未漲,拿去購置年貨吧。」

三人還真未想到胡萬里會當真給他們發銀子獎勵,不由都有些遲疑,縣丞張明賢躬身一揖,道︰「協助堂翁乃是下官等職責所在,廉潔奉公亦是為官之準則,歷來皆是下官等孝敬堂翁,如何敢收堂翁的銀子。」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本官也愛財,白花花的銀子送出去也心痛。不過,身為主印官,既然承諾了自然要言出必行,本官不知道你們是否還有中飽私囊之事,但最近一段時間,本官在城中微服私訪,諸位的官聲還不錯,縣衙的名聲也還好,這是你們應得的,也是本官該賞的,都收下,好說正事。」

听的這話,三人都抱著過年拜年的時候再送回去的打算,一個個上前接過銀票,待的三人落座,胡萬里才微笑著道︰「年關將近,該忙的都忙完了,如今也就等著封印過年了,在城里忙碌了大半年,我想去下面各驛站遞鋪轉轉,這幾r ,衙里事務就交由你們負責。

另外,農學院的修建如今已全面展開,因為趕工期,過年休息的時間只五r ,這段時間,便是封印期間,也該每r 去看看,對于南京來的工匠,要妥善安排,工地亦要安排衙役輪值。」

三人心里都清楚,縣尊這是要出遠門,什麼到下面各驛站遞鋪轉轉,那純粹是哄鬼,縣丞張明賢略一遲疑,便道︰「堂翁何時能夠回來?」

胡萬里笑了笑道︰「自然要回縣衙過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迷茫大明最新章節 | 迷茫大明全文閱讀 | 迷茫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