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第381章 缺錢了

作者 ︰ 塞外流雲

賣火器?給一眾海商賣火器?薛良輔、嚴力、吳亦有三人都有些發蒙,東興港能夠稱霸海上,號令大明海商,憑借的就是強大的火器,一旦海商都武裝起來,擁有大量的火器,誰還會乖乖听話?

吳亦有沉不住氣,率先道︰「少爺,若是給海商大量售賣火器,日後怕是難以掌控,再則,依附東興港的船隊難免也會有想法。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賣火器不過是個噱頭。」胡萬里含笑道︰「一則數量不會大,二則,賣的都是淘汰的舊式火槍和中小號弗朗機炮,不會引發失控的局面。」

舊式火槍?東興港又研發出新火槍了?嚴力、吳亦有心里都是一喜,胡萬里瞥了二人一眼,呷了口茶,緩緩說道︰「讓朝廷大舉移民小琉球,東興港是花了極大的代價,因此,運輸移民的事情,你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移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護衛隊的快速擴張,就咱們東興港眼下這點兵力,即便擁有再好的火器,也成不了氣候,自保都夠嗆,我為什麼不選擇在小琉球立國?為的就是大明的移民,只有大明才能提供如此大量的移民,也唯有大明才能快速的移民小琉球。

東興港護衛隊要想快速壯大,唯有快速移民這一條路可以走,萬里港如今登記的戶頭已經超過五千,新征入伍的新兵已經達到二千,這還遠遠不夠,東興港至少要有三五萬兵力才足以立穩腳跟,向外擴張。」

听的這話,嚴力、吳亦有都是大為振奮,胡萬里這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一旦實力足夠。就會海外立國,向外擴張,真要有這一天,他們兩家必然是受益匪淺,二人忙躬身道︰「少爺放心。屬下等必定全力以赴,安排好移民的運送事宜。」

「嗯。」胡萬里微微頜首道︰「還沒見家人的吧,你們難得在家吃頓飯,我就不留飯了。」

如今嚴、吳兩家的一家老小盡皆移居東興港,一年到頭確實難得團聚一次,听的這話。嚴力、吳亦有忙起身一揖告退。

薛良輔卻是坐著未動,臉上也沒有什麼興奮之色,胡萬里遲早要走上海外立國這條路,這一點,他是極為清楚的,東興港的這一切跟大明根本就格格不入。不自立才怪,眼見嚴力、吳亦有二人出了房間,他才道︰「少爺,朝廷怕是不會輕易讓東興港壯大起來,這移民會不會有什麼貓膩?」

「貓膩肯定有。」胡萬里頜首道︰「一年三萬戶,一戶征一兵,那是奢望。朝廷再怎麼不厚道,十戶一兵應該是沒問題的,東興港一年上繳朝廷近百萬兩白銀,他們不敢太過份,他們損失不起這筆銀子。」

「近百萬兩銀子?」薛良輔滿臉驚愕,這手筆也太大了,雖說銀子來的容易,可也經不住如此折騰。

「這是算的總賬。」胡萬里含笑道︰「小琉球一年的賦稅、金礦、戰艦什麼的都折算在內,七七八八加起來,一年將近百萬了。」

暗暗松了口氣。薛良輔才接著道︰「十戶一兵,一年豈非才三千兵?少爺這賬怎麼算的?虧的也太大了!」

「賬不能這麼算。」胡萬里看了他一眼,這才含笑道︰「這個交易為期五年,表面來看,咱們是吃了大虧。但實際上,咱們並不虧,即便朝廷在移民上動手腳,咱們也不虧,首先,咱們贏得了最為寶貴的三到五年的發展時間,這是最重要的。

其次,咱們可以借著朝廷大力開發小琉球的幌子,大力從兩廣福建浙江自行移民,有這個幌子,咱們只要不是做的太過份,沿海幾省地方官員不會太抵制,朝廷也不好過分干涉。

再則,就是從長遠看,數十萬的移民,以後能夠為東興港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而且,小琉球也得到了大力開發。」

按這個算法,倒是虧的不大,不過,這怕是有些一廂情願,略微思忖,薛良輔才沉聲道︰「少爺千萬別小瞧了朝廷,不論是今上,還是朝中大員,皆非易與之輩,少爺能夠想到的,他們未必想不到,焉知朝廷是否借少爺之手來開發小琉球?朝廷掌握了風帆戰船和鑄炮技術,艦隊的發展速度遠甚于東興港。」

「借我之手來開發小琉球?」胡萬里不屑的道︰「嘉靖若真要存著這個念頭,可就打錯算盤了,三年時間,東興港護衛隊能夠輕松擴充到二萬,甚至是三萬,火炮也能夠完成更新,照樣能夠壓著朝廷水師打。」

見胡萬里信心滿滿,薛良輔也不好再多言,他清楚這段時間胡萬里一直都泡在作坊里,想來又是著研發新的火器,在這方面,他對胡萬里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他一直都沒琢磨明白,胡萬里一個二甲進士,為何在火器方面有如此高的天分,不僅是火器,他還隨口指點工匠改進了許多工具工藝,而且在煉鐵方面造詣也相當的高,如此東興港工匠提及胡萬里,那都是發自骨子里的尊敬。

稍稍沉吟,薛良輔才遲疑著道︰「如今跟朝廷有了這個交易東興港是否還有必要遠征安南?」

「征,安南必須的征。」胡萬里毫不遲疑的道︰「僅是訓練,練不出好兵,必須的上戰場,唯有通過實戰訓練,護衛隊才能快速的成長起來,安南,就是東興港護衛隊的練兵地,再則,火器也需要實戰來檢驗,再則,安南生產稻米,人口也稠密,難得的是奉旨征討,豈能放棄?」

「朝廷允許東興港在廣西招募兵丁?」薛良輔允許奇怪的道︰「否則,東興港哪來的兵力?護衛隊馬上就面臨快速擴兵,需要大量的老兵充任教官和骨干。」

微微搖了搖頭,胡萬里才道︰「恩師已經來信,皇上不允許東興港在廣西私募兵丁,朝廷許諾的五千兵丁從沿海各省的衛所抽調。至于征安南的兵力,有二千已經足夠了,咱們不貪功,先佔據佔城港再說。」

六日後,胡萬里帶著一個龐大的船隊緩緩的抵達小琉球南端的漢武港。簡易碼頭上,參將李世杰、宋一夫、游擊馮德清、何燦、雲燁、蘇浩蒙率領著小琉球總兵府一干將領披掛整齊,甲冑鮮亮的恭候著。

眼見龐大的船隊緩緩進港,游擊馮德清長嘆了一聲,道︰「大帥親率如此大的船隊前來,看樣子是準備在漢武港建城了。不奢望其他的,能多點人,也鬧熱點。」

他身旁的雲燁瞥了他一眼,道︰「先別急著高興,雖說商船多,但戰船也不少。指不定是路過,順道來看看咱們。」

「路過?」馮德清搖頭道︰「不可能,朝廷已經開始大規模移民小琉球了,這地方可是總兵府所在地,肯定要借這機會建城。」

蘇浩蒙接著道︰「大帥親來,應該是準備建城,錯不了。」

「別扯這些沒用的。」雲燁皺眉道︰「朝廷如今大規模開發小琉球。似乎對東興港的態度有變化,這征安南的計劃會不會有變化,宋參戎,李參戎,二位找個機會探探大帥的語氣,呆在這鬼地方打土著,末將寧願去安南博取一份戰功。」

這話倒是說到幾人心里去了,馮德清、何燦紛紛附和,呆在這鬼地方,還真不如去安南博取一份戰功。李世杰微微頜首道︰「這事本將比你們更急,放心,會問的。」

一艘戰船緩緩的靠上了碼頭,一隊隊荷槍實彈的護衛隊兵丁列隊下船,很快就在碼頭上列成整齊的方隊。

看著兵丁們背在肩上上著刺刀的燧發槍。一眾將領眼楮都是一亮,一眨不眨的看了半晌,才紛紛低聲議論︰「那是什麼火槍?」

「還用問,東興港新出的火槍罷。」

「有了刀,這火槍可以當長槍了。」

「槍托也改了,好像槍管也長一些。」

「不止那麼簡單,發現沒有,這些火槍都沒有火繩。」

「那怎麼開火?」

「不知道,應該能夠開火,否則不成了長槍?」

「不知道威力有多大?」

「肯定比咱們手上的好,還別說,這一裝上刀,這火槍威風多了。」

「乖乖,東興港真是不簡單,這該是才從弗朗機人手里買來的新槍吧,真他娘的有錢。」

「都站好,大帥的船到了。」

胡萬里仍舊是一身長衫,緩步踏上碼頭,一眾將領忙迎上前來,單膝跪地,躬身道︰「末將李世杰、宋一夫等拜見大帥。」

胡萬里微微抬手,道︰「免禮。」

「謝大帥。」眾將轟然說道,這才起身,胡萬里略微打量了下碼頭,才道︰「漢武港一共修建了幾個糧倉?」

見胡萬里開口就問糧倉,眾人心里都是暗喜,果然是準備建城了,李世杰忙回道︰「回大帥,已經建了三個,還有兩個正在建。」說著,他一伸手,禮讓道︰「軍營就在不前面山腳,請大帥上馬入營。」

就在碼頭的正北方向,有一座山,高約二三百米,佔地甚廣,山上林木茂密,綠樹茵茵,軍營建在山下,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他不由頜首道︰「地方選的不錯。」

宋一夫含笑道︰「大帥,這山的北面,也有一處天然良港,只是不及漢武港大,作為軍港倒是足夠了。」

「哦,那倒是要好好勘察一下。」胡萬里說著一指山頭,道︰「山上可構築有炮台?」

「沒有。」李世杰干脆的道︰「弗朗機炮射程有限,若是架在山頭,效果不大,末將等在港口入口的兩處高地修築了炮台。」

「好,不錯。」胡萬里輕贊了一聲,見軍營距離碼頭並不遠,不過兩里,他便擺了擺手,道︰「不騎馬了,走走。」說著,便邁步前往軍營,一路走,一路問道︰「跟當地土著可有交手?」

「小打過幾次。」李世杰沉聲道︰「他們懼怕火器,如今在港口周圍已經很難看見土著人。」

「傷亡大不大?」

「只傷了幾個,都是輕傷,無甚大礙。」

「沒想辦法接觸?」

李世杰搖頭道︰「沒法接觸,一則語言不通。二則他們對咱們極端仇視。」

仇視?胡萬里停下腳步回身看了一眼遠處的莽莽群山,天知道這山里有多少土著,剿是不理智的,太耗時間,也費兵力。最好的辦法是和平相處,慢慢同化他們,邊想邊行,快到軍營大門,他才開口道︰「漢武港馬上就將迎來大批的移民,不能一味的打。得想法子招撫,否則,移民的生命沒有保障。」

听的這話,宋一夫遲疑著道︰「大帥,那些個土著,語言不同。見面就打,根本沒法招撫。」

胡萬里不悅的道︰「土著也是人,知道善惡,分得清好壞,先給他們送東西,大米、布匹以及一些新奇的玩意,在他們出沒的地方。放下東西,離遠點守著,用手勢用笑容消除他們的敵意,慢慢來,不要急。」

「末將等遵命。」李世杰忙躬身道。

隨著胡萬里一行的到來,漢武港隨即熱鬧起來,總鎮小琉球總兵府設在漢武港,這意味著,漢武港將會成為小琉球的行政中心,至少是府城的規模。當小琉球大力開發漢武港的消息一傳開,廣東、福建、浙江甚至是江西的商賈立時聞風而動,在商人的鼓動支持下,工匠百姓也開始紛紛涌來。

也就在這段時間,第一批山東移民開始陸續抵達漢武港。大量的海船在漢武港進出,一批接一批的人群在碼頭登陸,繁忙景象絲毫不亞于之前的萬里港,負責漢武港建設的吳長森一日到頭忙的腳不沾地。

雖然累是跟狗似的,但吳長森卻是甘之若飴,一天到晚精神奕奕,他是吳亦有的ど叔,雖說比吳亦有高一輩,但比吳亦有大不了幾歲,今年也才三十七,正是精力旺盛之時,他很清楚,能被胡萬里任命為漢武港的總管,這不僅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機遇,也是吳家的機遇,一旦胡萬里在小琉球立國,他以及吳家的地位立刻就會炙手可熱。

因此,再苦再累,他也是事事躬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他手下都是月港謝家、嚴家以及新歸附的大海商家族中的一眾子弟,有不少子弟還是有著秀才的功名,當然都是科考無望的,指望來小琉球博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人人都知機會難得,都踏踏實實的做事,積累經驗,他們都清楚小琉球還有大把的建府建縣的機會。

胡萬里則是帶著一幫工匠四處勘察,為火炮作坊、火槍作坊、煉鐵作坊、造船廠進行選址,造船廠的位置他倒是沒操多大的心,漢武港足夠大,綿延十數里,隨便選一處地方都是上好的地段,其他幾個需要利用水力的作坊卻是讓他費神不已。

漢武港附近不是沒有水力資源,而是水力資源太豐富了,左挑右選令他頗為費神,足足三個月時間,才初步定了下來,這時節,朝廷抽調的五千衛所兵丁也陸續在漢武港集結。

對于這批從各個衛所抽調而來的所謂的精兵,胡萬里絲毫沒有訓練他們的興趣,直接就讓他們在軍港外修築軍營,在屏山(胡萬里命名的)構築炮台,以節省勞力。

直到收到東興港鴿信,听聞孫光輝、蔡克廉來東興港之後,他才匆匆趕回東興港。

十月初一,胡萬里回到東興港,才踏上碼頭,薛良輔就迎了上來,見禮之後,他也不寒暄,直接就苦著臉道︰「少爺,萬里港、漢武港相繼開發,移民的開支亦是驚人,這銀子每日里跟淌水一樣,嘩嘩的往外流,朝廷又在催要今年的貿易款,而且是要一年的,說是西北開支浩大,國庫空虛,希望東興港體諒。

可如今咱們的存銀已經不多了,若是再給朝廷五十萬,銀庫可就見底了,眼下遠征安南在即,沒銀子可不成。」

孫光輝、蔡克廉二人是來討要銀子的?看來張璁年底日子難過了,待的薛良輔訴完苦,胡萬里才開口道︰「銀子的事情不要急,國華、佐卿在哪里?」

見胡萬里絲毫不急,薛良輔暗松了口氣,道︰「二位大人都安置在的東春園北院。」說完,他仍是不放心的道︰「少爺,如今萬里港基本不需要什麼銀子,但漢武港和移民,特別是移民,每日都要開支的,東興港少說也要留存二三十萬兩銀子備用。」

移民開支大,胡萬里是早有預料的,船只運送、安置、口糧、種子、農具、耕牛還有借貸一一落實下來,是筆不小的開支,微微沉吟,他才問道︰「移民一項,每月要多少銀子,可有統計?」

「有,一月在五萬兩左右。」薛良輔飛快的道︰「看起來不多,但這是每月都要固定支出的,一年六十萬,再加上給朝廷上繳的賦稅和貿易款,就是一百一十萬。」

胡萬里看了他一眼,含笑道︰「別擔心銀子,護衛隊可不是白養的,咱們去搶,南洋那麼多小國,先搶一遍再說。」

薛良輔苦笑著道︰「搶倒是可以應急,但卻不是長久之計,再說也影響東興港聲譽。」(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迷茫大明最新章節 | 迷茫大明全文閱讀 | 迷茫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