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第332章 兩手準備

作者 ︰ 塞外流雲

()大同兵變!又是大同兵變,殺總兵官?嘉靖臉色登時就是一沉,嘉靖三年大同兵變,連番殺了兩名大同巡撫,一個總兵一個參將,這事他記憶猶新,如今又是兵變殺了總兵,他如何不惱?

細細看完軍報,嘉靖強壓下心頭的怒火,沉吟半晌,才開口道︰「三日時間,四十里壕溝,大同駐扎四萬余兵丁,如何能激起兵變?」

听的這話,張璁低著頭,不敢接話,大同總兵李瑾是嘉靖一手擢拔的,跟他可沒有什麼關系,說好說歹都不妥,不過,這‘三日時間,挖浚四十里壕溝。冰@火!中文’的任務是大同總制——兵部侍郎劉源清下達的,這人可是他前幾個月才舉薦上任的。

一轉念,他已是反應過來,嘉靖這話是有意為李瑾開月兌,不,不是為李瑾開月兌,嘉靖這是不想背負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的名聲!看來,嘉靖這次對大同兵變不會是以撫為主了!

見他不語,嘉靖接著緩聲道︰「總兵李瑾原系大同左衛參將,今年初才以邊功升任大同總兵,素聞此人勇而有謀,性孝友,善與士卒同甘苦,怎會因挖浚區區四十里濠溝而激起兵變?」

張璁听到這里不敢再沉默,連忙沉聲道︰「此事確實蹊蹺,如今土默特小王子屯兵大同塞外,外有重兵虎視眈眈,內有亂兵擾亂軍心,微臣竊以為,應以雷霆手段平息亂兵,確保大同無恙,再行嚴查!深挖亂源!」

「準奏。」嘉靖沉聲道︰「傳旨,命大同總制劉源清率兵征討平亂,確保大同!」

一陣忙碌之後,見太監奉旨出閣,嘉靖才稍稍松懈,不想張璁又躬身道︰「稟皇上,還有一份福建五百里加急戰報。永寧、鎮海、泉州三衛,在澎湖與東興港海賊激戰一晚,大敗。」說著,躬身呈上戰報。

看到傷亡兵丁一萬一千余,嘉靖亦不由為之動容,沉聲道︰「東興港海賊如此凶悍?」

「回皇上,福建沿海衛所軍丁嚴重失額。永寧三衛傷亡數額或有夸大虛報之嫌,不過,東興港海賊戰船火炮威力強大,實是不能等閑視之。」

听的這話,嘉靖不由半晌無語,他並非是不知兵。對于軍政,他素來較為關注,畢竟軍政是直接關乎大明江山,關乎他皇位的安穩,他豈能不上心?地方衛所兵丁逃亡嚴重,屯地大量荒蕪亡失,屯糧的大量喪失。這些情況他皆有所聞,卻是苦無良法,自宣德之後,軍屯制度就日趨破壞,到他手中,他頗有種無力回天的感覺。

他也無心責備永寧三衛虛報戰損,他清楚,三衛之所以如此虛報。是為圍剿月港、東興港做準備,這也是變相的提醒朝廷,福建兵力空虛,微微沉吟,他才問道︰「三衛的總兵力應是多少?」

「回皇上,應在三萬左右。」張璁謹慎的道︰「微臣暗自琢磨,這份傷亡數額。並非完全是三衛的缺額,實際兵丁缺額應該還要高,當在五成左右。」

缺額一半!大明的兵制已經敗壞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嘉靖暗嘆了一聲。他如今實在是沒勇氣對兵制開刀,不僅是沒銀子,西北韃靼也沒給他這個機會,從京師到地方的文武大員怕是也沒幾個會真心支持革新兵制,軍屯制度敗壞,這些個文武官員都是受益者。

沉吟半晌,嘉靖才緩聲問道︰「如何處置東興港海賊,可已有了商議結果?」

「回皇上。」支持躬身道︰「微臣等商議了半日,竊以為,上策乃是招撫。」

「招撫?」嘉靖不由大為意外的看了他一眼。

「皇上,招撫東興港海賊對朝廷最為有益。」張璁忙緩聲解說道︰「朝廷若是不聞不問,不免有損朝廷的威嚴,有損朝廷聲譽,發兵征剿,一則難以全殲,二則損耗必大,三則會激怒東興港海賊,一旦東興港海賊糾集海商騷擾沿海,東南數省亦會因之動蕩不安,眼下朝廷應以西北為重,東興港海賊目前來看,不過是疥癬之患。」

「這可不是疥癬之患。」嘉靖說著,略微沉吟了片刻,才接著道︰「秉用可曾想過,東興港海賊眾多的火炮來自何處?」

張璁不由一愣,東興港海賊的戰船,火炮,難道不是來自弗朗機人?他清楚嘉靖素來甚為倚重錦衣衛的密探,看來是錦衣衛探听到什麼消息了,當下便磕頭道︰「微臣愚鈍,竊以為東興港之戰船火炮皆來自弗朗機人,還望皇上明示。」

「弗朗機人的戰船火炮與東興港相差無幾,他們盤踞了二十年的滿刺加城如何會被東興港海賊輕易攻佔?」嘉靖緩緩,加重語氣說道︰「如果所料不錯,東興港海賊不僅能夠大規模鑄造火炮,還能夠自行研制新火炮,如此海賊,豈能以疥癬之患視之?」

那威力奇大的火炮是東興港自行研制鑄造的?張璁頓覺的有些發蒙,這怎麼可能?東興港海賊究竟是些什麼人?難道有弗朗機工匠?他很快就冷靜下來,嘉靖這話是明擺著要征剿月港、東興港,如今西北有戰事,福建實不宜開戰。

微微沉吟,他便躬身道︰「皇上,東興港究竟是如何攻佔滿刺加的,具體情形尚未清楚,東興港是否能夠自行研制,大規模鑄造火炮亦不能肯定,如今西北吃緊,實不宜在福建再啟戰端,東興港盤踞于小琉球,大軍跨海遠征,不確定的因素太多。

再則,以朝廷的財力也不足以支撐西北、東南同時開戰,微臣竊以為,當前,對東興港仍應以招撫為主,先穩住東興港海賊,開年再從容圖之。」

嘉靖也不能肯定東興港能自行研制鑄造火炮,這事確實令人有些匪夷所思,攻城戰的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輸贏並不完全是靠實力,天時地利人和,甚至是運氣,都能決定左右一場戰事的輸贏,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比比皆是。確實不能因為東興港能夠攻佔滿刺加,就能肯定東興港的火炮比弗朗機人的強。

微微沉吟,他才道︰「招撫東興港,會否引起朝中官員的極力反對,東興港是海賊,擁有大量的海船,招撫海賊。不慮招致非議?」

「回皇上,大明禁海百余年,並非是一味的厲行海禁,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適時的調整。」張璁不慌不忙的說道︰「朝廷只要不公開宣布開海禁,影響並不大。再則,招撫東興港完全可以私下進行。」

「可有適宜的人選?」嘉靖隨口問道。

「皇上,招撫東興港之事,宜早不宜遲。」張璁謹慎的說道︰「微臣竊以為應在漳州物色官員先行與東興港接觸,試探東興港的態度,若是可行,再遣使前往。」

嘉靖微微點了點頭。道︰「開年之後就有船隊下滿刺加,明年六七月間,就能清楚東興港攻佔滿刺加的具體情況,這段時間,一則是通過招安,多方打听探明東興港各方面的情況,二則是做好圍剿的準備,一旦確證東興港能夠自行研制鑄造火炮。即便是傾數省之力亦必須堅決予以圍剿!斷不能讓東興港坐大,為禍沿海數省,特別是賦稅重地的江浙。」

「微臣遵旨。」張璁忙躬身道。

瞥了張璁一眼,微微沉吟,嘉靖才接著道︰「月港乃漳州龍溪之地,招安的事宜,就著龍溪知縣與月港先行私下洽談。也算是將功折罪。」

「微臣遵旨。」張璁心里一松,這才覺的跪的渾身有些發僵。

東海,鹿兒島。

一支由二十多艘大船組成的船隊浩浩蕩蕩的順著黑潮折向東南向,居中的一艘風帆戰船的船頭甲板上。胡萬里在一行人的鏃擁下遠遠的眺望著對面的那一抹海岸線,心里說不出是什麼滋味,這個小小的彈丸島國,居然屢屢給中華民族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而且還敢號稱中華民族之天敵,不乘著他們蒙昧未開化之時滅了丫的,還真是對不住人!

張望了半晌,胡萬里才含笑道︰「帶著戰艦前來倭國的,咱們這是第幾撥?」

「第三撥。」許明軍想也沒想便含笑道︰「最早的是元蒙的水師,兩度東渡,與倭國大打出手,均遭慘敗,第二撥是鄭和,永樂二年,鄭和曾率水師十萬從寧波出發東渡倭國,不過,並未爆發沖突,鄭和東渡是為了宣揚大明威德,冊封倭國國王,簽訂《勘合貿易條約》。」

鄭和還來往倭國?胡萬里心里不由暗自月復誹,率十萬水師來倭國冊封?簽訂勘合貿易條約?真是浪費兵力,難怪說鄭和七下西洋是敗家子行為,也難怪大明之後都不造巨艦下西洋東洋了。

許明軍因為相當熟悉倭國的情況,而且還會倭語,這才被胡萬里刻意留下隨同征倭,他自然清楚東興港此番前來倭國不是來商貿的,東興港可不是鄭和,沒事帶著十艘弗朗機風帆戰船來商貿,他很清楚,後面那十五艘海船上,除了糧食補給就是火炮彈藥,壓根就沒帶丁點海貿的貨物。

微微笑了笑,他便指著對面道︰「對面就是鹿兒島,是島津氏的地盤,沿西岸北上,大半日就可抵達長崎港,海商多在長崎港貿易。」

胡萬里點了點頭,道︰「種子島在哪里?是不是就是咱們前面的那個島?」

「是,那就是種子島。」許明軍點頭道,心里卻是納悶,這個破島沒什麼人,也沒海商來貿易,這位東興港大當家何以知道?

胡萬里眺望了種子島一眼,微微笑了笑,葡萄牙人的第一枝火槍就是賣給了種子島,二千兩黃金二枝火銃,這應該是全世界最貴的兩枝火槍了,不知道他這次倭國之行能夠撈到多少黃金和白銀?

略微沉吟,他才吩咐道︰「傳令下去,一路遇見倭國船只,不論是商船漁船還是戰船有敢靠近者,開炮驅趕,不听警告者,開炮擊沉,發現從江戶方向來的船只,抓幾個俘虜,令他們帶路。」

「是,屬下遵命。」李健忙立正敬禮朗聲應道,隨即轉身,大聲復述了一遍命令。隨著傳令官的又一遍復述,立刻就有旗兵在甲板上對著桅桿望斗的傳令兵揮舞各色小旗發送命令,桅桿望斗位上的傳令兵再依樣畫葫蘆,將命令傳出去。

望著信號兵揮舞著一面面不同顏色圖案,不同形狀,令人眼花繚亂的小旗,許明軍不由暗自感嘆。東興港確有過人之處,僅是這海上傳訊的方式,別說是海盜海商了,大明水師也是遠遠不及。

這一支在海面上不時開炮驅趕附近船只,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奇怪的混合船隊很快就引起了沿途大名的恐慌。待的見船隊並無靠岸的意思,而是徑直沿海岸往東北而去,他們才稍稍松了口氣,紛紛遣人乘船出海,遠遠的尾隨在後,打探這只船隊究竟去哪里?是何意圖?

東興港船隊沿途一直沒有停留,四日後一早。終于進了相模灣,因為沿途抓捕俘虜,船隊根本不缺向導,徑直駛往北條氏盤踞的主城——小田原城。

東興港船隊一進相模灣,小田原城的哨兵就注意到了這支奇怪的船隊,對這時的倭國人來說,風帆戰船確是很奇怪,大明的沙船鳥船福船甚至是廣船。他們都見識過,而且都統稱為唐船,但歐洲的風帆戰船,他們則是第一次看見,高聳巨大的白色風帆在海面上分外的醒目。

對于未知的事物,即便是觀賞性極強的,也容易激起人們的恐懼。更何況北條家如今正處于四處擴張之時,敵人眾多,巡視警戒的兵丁武士在見到一支龐大的船隊快速向小田原城而來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便是敵襲!

「敵襲!敵襲!」一聲聲驚慌的喊聲隨即從幾段城牆上同時響起。

東興港戰船的船頭甲板上,胡萬里舉著望遠鏡細細的打量著這座倭國四大巨城之一,號稱最有名的難攻不落城,望著靠海一面的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箭樓,他不屑的撇了撇嘴,說實的,這座倭國堅城在他眼里平平無奇,跟大明大多數城池沒什麼兩樣,若論及城牆的高大雄壯,遠遠及不上大明的一些名城,充其量也就是一般府城的規模,在城牆的設計上,也是了無新意,不過就是多了些箭樓,在東興港戰艦的搶大火炮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同樣舉著望遠鏡仔細打量小田原城的李健沒看多久就放下來望遠鏡,語氣輕松的道︰「少爺,不知這小田原城的城牆有多厚?」

放下望遠鏡,胡萬里看了他一眼,這才含笑道︰「怎麼,想打進城內去洗劫一番?」

李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護衛隊從來沒攻過堅城,咱們這次攜帶的彈藥不是一般的充足,瞧這小田原城倒還周正,想用他來練練手。」

胡萬里微微笑了笑,道︰「將賀陽盛保、杉武近江等幾個俘虜帶來問問,看看他們對這小田原城了解多少?」

听的這話,李健不由暗喜,看來少爺動心了?

唐金寶卻是輕聲提醒道︰「少爺,听聞這北條氏有水師戰船,而且數量還不少。」

李健不以為意的說道︰「這海灣如此開闊,來多少戰船咱們也不懼,重點是防範他們在夜間火攻。」

「說的是。」胡萬里含笑點了點頭,道︰「倭國唯一能夠威脅咱們的便是火攻,夜間火攻固然是防範重點,在海域狹窄的地方,即便是白天亦同樣要警惕火攻。」

「屬下明白。」李健幾人忙轟然應道。

不一時,賀陽盛保、杉武近江幾個倭寇俘虜便被帶了上來,掃了幾人一眼,胡萬里才道︰「前面就是小田原城,听聞是倭國四大堅城之一,有誰知道它的詳細情況?」

賀陽盛保等一眾俘虜一直都被關押在底艙,雖然早猜到船隊是往日本而來,卻沒料到這才幾日功夫,居然已經來到了小田原城下,听的這話,幾人都不由自主望向遠處的小田原城,又掃了一眼船隊規模,見足有而三十艘船,心里都是暗自驚訝,這北條氏究竟是怎麼招惹上了東興港?以致東興港不惜興師動眾前來攻打?

微微沉吟,賀陽盛保才開口道︰「閣下,大內氏與北條氏少有往來,也沒開過戰,對小田原城的情況不是很清楚,只听聞過小田原城的名頭,听聞因為沒有地理優勢,小田原城的防御工事構築的極為堅固。

而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便是,據悉,北條氏對小田原城不斷擴建,將周圍的城下町逐步都囊括了進去,不僅圍城相當困難,而且,城內估計還有數層城牆。」

圍城,自然是不可能的,東興港就這麼點人馬,圍一面都難,不過,數層圍牆的話卻是讓胡萬里有些發愣,娘的,大明除了京城,一般的大城也就分個內外城,這小田原城還能有幾層圍牆?這家伙是不是在誆騙他們?(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9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迷茫大明最新章節 | 迷茫大明全文閱讀 | 迷茫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