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農場主 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鳳蘭買房、小江老板的用人之道

作者 ︰ 風漂舟

口福多經銷商們與配送中心的風波,暫時還並未讓張鳳蘭和顧子芬知曉,這也是胡會長統一要求的,因為擔心影響到她們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秀水巷九號院仍按部就班地照常生產,產量依舊保持著每r 兩千五百張。

根據市場反饋信息,ch n節後推出的兩種產品極受歡迎,增加的七百張產量被消費者迅速消化,完全沒有任何飽和的跡象。

而且目前的銷售絡也沒有鋪開,只局限于宏光大街以及附近的幾條街道。這也說明市場的潛力巨大,發掘工作還遠未到頭。

如此良好的狀態,令張鳳蘭信心倍增。現在的她,早已不再是當初的那名普通女工,一年多來的管理工作與努力自學,使得她的眼界拓展提高,心思也大了。

當前只希望讓口福多在自己的手上繼續擴張,發展壯大。那份兒成就的愉悅感,實在是以言表。可以這麼說,對于口福多這個牌子,她投入的熱情甚至要遠大于小江老板。

工作之余,她已經開始在暗暗琢磨另覓第二生產基地,繼續擴張的相關事宜。這樣一旦將來條件成熟,就可立即成行。

令張鳳蘭欣慰的是,她還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盡管目前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老公,但老公為人很豁達開朗,並沒有因此產生什麼失落彷徨感,以及家庭矛盾。反而主動承攬了絕大部分的家務勞動,以及照顧孩子,全力支持她的事業發展。

另外還有一件家庭大事。最近南城區南三環附近開了一個樓盤,地理位置還過得去。每平米均價一萬兩千元。這在目前的粼江房地產市場上已經算比較經濟實惠的了,令她和老公怦然心動。

張鳳蘭全家一直租住在地下室,這些年來省吃儉用,也有了一些積蓄。兩口子長久以來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這座城市里擁有一套住房。畢竟那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家。

在得知樓盤的消息之後,她與老公、兒子冬冬全家出馬,專門去了一趟售樓處。經過詳細了解,對樓盤方方面面的各種條件大體上都還比較滿意。

兒子冬冬面對漂亮的建築沙盤和戶型樣板間,是喜歡得不得了,他在那黑咕隆咚、ch o濕的地下室里可算住夠了。

售樓小姐則在一旁鼓動。說樓盤因為價格實惠,看房的絡繹不絕,好戶型很就要被搶光,看中了就應該盡下手,省得將來後悔。

兩口子商議過後,咬咬牙下了決心。當即拍下一萬元的定金,選了一套中間樓層、南北通透的九十平米標準戶型,而且方位很棒,從客廳陽台上直接就可以看到小區的中心大花園,包括花園中的疊形水池和音樂噴泉。

當時冬冬高舉雙手,蹦跳著歡呼的情景,令張鳳蘭心ch o起伏。百味雜陳。

夫妻倆興沖沖回到家,馬上清點全部的家庭積蓄。經過統計、計算,卻發現距離三成首付還差七萬塊出頭。

張鳳蘭為此思索了一晚上,當前的解決方案有兩個,一是降低購房標準,比如換成七、八十平米的戶型;二就是找人借錢,先把差額補上再說。

按照她的規劃,家里確實很需要一套九十平米以上的房子,因為孩子在慢慢長大,而且外地的兩家老人過來看孫子也得有個住的地方。面積太小的話實在是非常局促。

其實只要過了首付的門檻,後面的按揭她倒並不是很擔心,尤其在口福多形式一片大好的狀況下,自己只要努力工作,沒有理由供不下來。

不過這年月找人借幾萬塊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兩邊的老人生活都不寬裕,夫妻倆在粼江又沒有什麼家底殷實的親戚。

思來想去,最後只好把主意打到了小江老板身上。明天去跟他商量商量,看看能否先借給自己一筆錢應應急。

第二天中午,張鳳蘭來到鼎香園總店三零三辦公室,帶著猶豫的語氣向小江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誰知江逸晨只是略微思襯了幾秒鐘,就爽地答應下來。事情之順利出乎張鳳蘭的意料之外,以致她原先準備的一堆說辭都沒有了用武之地。

江逸晨讓她當場寫個借據,隨後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批示和大名。

「張經理,你可是咱們這些管理人員里面第一個買房的,呵呵,不錯,帶了個好頭兒。祝賀你啊,我可是希望以後員工們買房的越來越多。」江逸晨將借據遞交給對方,並笑著向她表示祝賀。

「謝謝,謝謝。」張鳳蘭眼眶有些濕潤,一下子也說不出別的,只是連連表示感謝。

「記得入住的時候別忘了說一聲,我們大家伙兒一起給你恭賀喬遷之喜。」江逸晨補充道。

「一定的,一定的。到時候我在家里擺酒。」張鳳蘭激動地說道。

待她拿著借據出門前往財務室後,江逸晨靠在椅背上,雙手枕頭,心中若有所思。

同意借錢給張鳳蘭,除了對她以往的工作表示肯定之外,其實這里面還有另外一層深的含義。

自從生意開張以來,他對于手下的諸位管理人員,一直是采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並希望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x ng,放開手腳工作。自己只是控制大的方面,盡量不直接干預管理工作的細節。

但話又說回來,所謂人心隔肚皮,誰也法保證自己的判斷百分之百正確,一點兒差錯都不出。歷史上那麼多高明的大人物,號稱目光如炬,不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嗎。最典型的例子,比如朝開國的那位「親密戰友」。

鑒于此,所以盡管信任手下的管理人員,但在嚴格執行管理制度以及加強財務審計等方面的措施也是必要的,以減少他們犯錯誤的機會。這兩者並不矛盾,其實對于管理人員來說,是一種愛護。

再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也不容忽視。那就是有恆產者有恆心,也就是民間所說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以前看過媒體上的幾則相關報道,有的超市收銀員、遞送貨員,為了區區幾千元的現金,就能鋌而走險,攜款潛逃。因涉案金額不大,公安部門也懶得為此投入過多j ng力。

除了人品方面的原因,這些違規者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同屬外地流動人員,家業,牽掛,犯事兒的成低廉。

而地拖家帶口的,就很少干這種事情。不是人品好、素質高,而是因為不值得。當然,如果利益足夠大,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個發生幾率的問題。

所以部門經理、財務出納這些重要崗位,比較妥當的辦法就是要麼用老板的親戚、股東、知根知底的熟人,要麼用經過考察,有家有業又有能力的人。

像張鳳蘭這樣的情況,職業前景光明,有老公小孩,再加上買了房子,人就會變得很踏實穩定,為了還貸款,工作積極x ng也毋庸置疑。

能夠引誘她犯錯誤的門檻,那肯定會相當高。

以後如果可能的話,他還將鼓勵其他管理人員都去買房置家,安居樂業。

此外,像跟著曉佳妹子籌備工藝品小店的那位邱心怡,因屆時會過手價值不菲的各類貨品,所以其職位也顯得非常關鍵。別的不說,要知道光那一件大硨磲成品就價值上百萬。

之前也做過調查,小邱的家就在粼江地,未婚,跟著父母一起居住,家庭情況比較穩定和睦。

按照常理來講,這樣的人出嚴重問題的幾率也不會很大。再結合其他方面的考察,基上可以放心。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mqidian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島農場主最新章節 | 海島農場主全文閱讀 | 海島農場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