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農場主 第一百七十五章 商議硨磲殼子的用途

作者 ︰ 風漂舟

江逸晨與褚連貴一起將大硨磲殼子搬進了鼎香園後院的庫房中。

此時正值中午用餐高峰時期,吳大娘與蘇曉佳都在前面忙活,也顧不上瞧他弄來了什麼東西。

一直到午後一點半打烊,店員們自己用餐之後,江逸晨把吳大娘祖孫倆叫到了庫房,關上房門開燈,當著她們的面揭開了黑s 塑料布。

「呦,這是個啥物件啊,這麼大?」吳大娘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巨大的貝殼,不由小聲驚叫了一聲。

蘇曉佳的眼楮中閃爍著奇異的光,她蹲體,伸手撫模地上的大家伙。

「曉佳,考考你,知道這是什麼嗎?」江逸晨賣個關子,微笑著問蘇曉佳。

誰知蘇曉佳卻連連點頭,表示自己知道。然後起身從旁邊的桌子抽屜里取出一個薄薄的小本子和筆,翻開在上面寫下了「硨磲」兩個娟秀的大字。

「 ,不簡單啊,這都懂。」江逸晨一陣驚訝。

不過轉念一想,也並不奇怪。曉佳妹子由于生理缺陷,與其他人難以交流,平時每天工作之余,不是擺弄那些貝殼海螺的就是上網,而且網上這方面的資料圖片很豐富,查找、學習方便快捷。看來這女孩兒還真是好學啊。

吳大娘也瞧了一下,她還真不認識這兩個生僻字。不過听小江的意思,這答案準確無誤,那說明自己的孫女還挺有學問的,令她感到很欣慰。

蘇曉佳微微笑了一下。然後打手勢問江逸晨這個大家伙是從哪兒來的?

江逸晨告訴她們,這是自己和朋友在海里玩潛水的時候發現的。費了好大勁兒才搞了上來。

「這個可以干什麼用啊?我瞅著拿來裝水倒是挺好的。」吳大娘端詳著眼前奇怪的波浪形大貝殼,直覺上是個盛水的好物件。

「大娘,你這麼說倒也沒錯,古時候的人是用硨磲裝水的。但現在要是這麼做,可就糟踐東西了。硨磲殼子質地細膩,是做工藝品的上好材料,比象牙都不差。比方說,那些工藝品商店里的什麼硨磲項鏈、手鏈、小擺件啊啥的。都很漂亮呢。」江逸晨趕緊給對方掃盲。

笑話,拿大硨磲殼子盛水,那恐怕得是富人裝叉才干得出來的事情……

吳大娘听說這東西竟然可以與象牙媲美,那說明非常名貴,一時間再看它的眼光都變了許多。

蘇曉佳听了這話,卻在一旁連連搖頭。

江逸晨不解其意,連忙細問。

蘇曉佳又是打手語。又是書寫,才讓對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她說,自己在工藝品店和網上都看過硨磲工藝品的實物和相關資料,這是一種很難得的優秀材料,像這麼大個頭兒、品相又完整的,非常難得。

必須好好設計一下。整體雕琢才能達到物盡其用的效果。分割成散件就不值當了。而且任何珠寶玉石的原材料都是遵循這個原則。

這個道理江逸晨自然明白,只是剛才的話讓她有所誤解而已。他也不解釋,只是夸獎曉佳妹子懂得真多,險些讓自己走了誤區,看來以後要多向曉佳妹子請教才是。

蘇曉佳有些不好意思。面容微微泛紅起來。

她又蹲體,將大硨磲殼子左看右看。又試著想將它掀開瞧瞧里面,江逸晨連忙上前幫忙。

至于這個大家伙的去向,江逸晨也有所考慮。如果直接賣給工藝品商店或廠家,按照行情市價應該最低也能值個十萬元左右。

但如果找個有經驗的老師傅好好設計雕琢一番,制成工藝成品,那拍賣會上不乏有七、八十甚至上百萬成交價的實例擺著。兩相比較,後者顯然更劃算。

當然,做成品周期長,見效慢,而且設計費加工錢估計也不便宜。

這個回頭想清楚再說,或者不出手,給將來的小工藝品店做個鎮店之寶,用以吸引眼球也許更好。

要知道粼江做為濱海旅游城市,做海洋工藝品生意的店鋪非常多,沒點兒特s 是很難引起顧客興趣的。

「那就是說,這東西挺貴重的,那,呦,可別讓賊給惦記上了。」吳大娘明白了大貝殼的價值,不由有點兒緊張。于是拉開門縫往外瞧了瞧,看看有沒有人在外面偷听偷看。

「大娘,沒事兒,咱們店里晚上不是關後院門嗎,庫房門也記得鎖上。而且這麼大個兒的東西,又重,沒那麼容易弄出去的。」江逸晨安慰道。

這時,外面院子里有人找吳大娘,吳大娘隨後離開,屋里只剩下兩個人。

江逸晨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于是趁蘇曉佳還在觀看硨磲殼子的時候,從空間中取出一只鐵皮桶,里面裝著這回弄來的珍珠蚌,擱到牆邊。

然後上前與蘇曉佳繼續商議硨磲殼子的去向,交流之際,女孩兒對這件工藝品抱有極高的期望,喜愛之情溢于言表。這也使得它的用途基本上就被決定了。

蘇曉佳表示,自己很喜歡貝雕工藝,如果到時候把這件硨磲殼送到加工廠,她很想跟著去學學,哪怕給工藝師傅打打下手也行。

江逸晨自然答應了她的這個要求,並讓她先去了解一下粼江哪個貝雕廠比較好,以及有點兒名氣的師傅是誰。

至于麻辣燙店這邊,自從後院加了座位,營業額繼續上升,本來也該讓吳大娘再招兩名員工了,加人後,營業時間也可以適當延長,反正吳大娘到時候主要也是做管理工作,累不著的。

瞧瞧差不多了,這才將塑料布重新包上。

「曉佳,我這次出去,還帶了一些珍珠蚌,你瞧瞧。」江逸晨說著,把擱在牆邊的鐵皮桶拎過來,放到蘇曉佳的面前。

下午,江逸晨去了一趟秀水巷九號院,將新帶回的大蔥和生姜交付給張鳳蘭。並告訴她,目前調料的供貨狀況有所緩解,讓她再招兩名工人,抓緊培訓上崗,以繼續提高千層餅的單r 產量,爭取能達到一千八百張左右。當然,保證質量還是必須的,可不能為了利潤而偷工減料。

張鳳蘭估算了一下,覺得加人後問題不大,隨即點頭答應下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島農場主最新章節 | 海島農場主全文閱讀 | 海島農場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