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入侯門 番外 之衛染衣(二)

作者 ︰ 雲程

一句「來日方長」,讓她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憧憬。

在那個深夜里,她看到了那個少年帝王脆弱的一面。縱使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也有著凡人的情感,和凡人的悲傷。

皇家給她的感覺,從來都是冰冷而陰暗的。在那些厚厚的史書上,從來最不缺少的就是皇族內部的勾心斗角、陰謀算計。她曾以為公主是其中的一個異數,如今,上天卻讓她見到了另一個異數。

之所以去而復返,僅僅是想給哀慟的他一點安慰,然而,最後卻是他給了她安慰。

過去的三年中,盡管她是公主身旁最親近的侍女,卻仍難免听到眾多宮人的風言風語。那個姓氏,像是她身上的一個烙印,代表的罪惡和放逐,原本就不應出現在宮廷中。

然而,他卻不曾看輕她,還許諾她「來日方長」。

是的,她將那句話看作是許諾。那個高居帝王御座的少年,從那夜開始一步步走到她身邊,平等地向她伸出手,並無絲毫高高在上的神氣。

最初,他們是朋友。少年人心性最熱,很快就無話不談,雖然身份懸殊,但他們的童年卻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身不由己,都注定要背負上一代的冤孽。

然而僅僅是這樣的交往,已經足以使六宮朝野側目洪荒祖巫燭九陰傳全文閱讀。她漸漸听說,前朝有諫官上書,要求皇上將衛氏罪女逐出皇宮,以正視听。這一份奏折,大部分朝臣都有附議。

幾乎是同時,另一道奏折也被呈到了御案前,那是請求皇帝立後的折子。他們提出的方案很完美,先立後再選妃,使後宮祥和才能天下太平。

那些平日里就看不起她的宮人們,如今更加得意,也是拜他們所賜,讓她能時時得知最新的消息。比如,最熱門的皇後人選便是龐丞相的孫女龐寧,傳說她美貌非常且滿月復詩書。

還有南安郡王的外甥女田盈,據說她擅長騎射,巾幗不讓須眉,就算做不成皇後,也是妃位的上佳人選。

太多太多,幾乎朝中每一位重臣家中都有適齡女待選。而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她的。

侍奉在他身邊的宮監首領就這樣說過︰「不要以為生得略好些就痴心妄想,你是罪人之後,就算是做末等宮人都是抬舉了你!」

自記事起就反復被人提醒的身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生生隔斷了她心里的那點念想。于是在又一次見面時,他仍是滔滔不絕,她卻異常沉默。

他本就是極力掩飾,如今見她如此,便也再沒了掩飾的必要,于是兩個人一同沉默。

最後,她屈膝下跪,請求他把自己放逐。她知道公主對他的期望,是要讓他成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而她這個罪臣之女,不應該成為他名譽的污點。尤其是,如果得罪了朝中的重臣,引發的後果很可能是江山更迭!

她原本就是開在塵埃里的花,能給人帶來一季芳香就已足夠。

面對她的執拗,他沒有回答。

第二天,她正在收拾自己的衣物準備離開時,就听說了早朝上發生的事。他……竟然堅持要立她為後!不久後,她被傳召到御書房,在那里,她第一次見到了御史大夫鄒原。

見到她後,鄒原只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陛下所言不差,確有相似之處。」

第二句是「臣願殫精竭慮,助陛下得償所願。」

而他走過來牽著她的手,對鄒原朗朗微笑︰「得卿相助,何愁事不成?」

「昌和四年夏,惠帝欲冊封宮人衛氏為後,因衛氏乃犯官之後、邊疆罪女,眾臣上書力諫。

惠帝怒曰︰‘縱使衛氏一族有罪,如今也過了百年歲月,祖上之過,何至于禍及後裔!’

未幾,衛氏上書請去,感自身之卑微,不堪母儀天下,故自請出宮。帝不允,冊其為御前奉茶女官,長留宮中。

之後數月不得安寧,先有邗江爆發水患,後是南疆瘟疫橫行。

衛氏為解帝憂,親至險境施粥賑災、煎藥,得民眾交口稱贊。

御史大夫鄒原上書曰︰‘衛相禍亂,少帝將衛氏一族流放邊疆,卻仍未廢除衛氏皇後之位,即使是在衛氏薨逝後,少帝寧使皇後之位空懸亦不再納後,先祖皇帝尚且如此,何況如今已時過境遷,衛氏一族人才凋零,再無外戚之危,’

帝曰︰‘鄒卿所言甚是,朕願效仿先祖。’遂冊衛氏為皇貴妃。」

這是數百年後,國史中第一次出現「衛氏」二字,從微末宮人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貴妃,來自邊疆的罪女衛染衣一步步走上權力的巔峰,而惠帝身側的皇後之位,永遠空懸。

這是他許給她的「來日方長」,他果然,不曾失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鳳入侯門最新章節 | 鳳入侯門全文閱讀 | 鳳入侯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