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 樹灣 1.第一節 年年烏 都相似 朝鮮戰爭無預期

作者 ︰ 梁蔭國

第1節第一節年年烏 都相似朝鮮戰爭無預期

一剪梅?嫉妒心起災禍興

不測風雲隨時見。凶吉隨形,難斷晴陰。禍福攜手伴終

生。神鬼無憑,獨自耕耘。嫉妒心起災禍興。人遺其咎,

空有啼痕。誰傳言白狗精魂?不能輕信,亦不心驚。

一九五一年的三月,朝鮮前線還是冰天雪地。烏 樹灣鄔忍義的大哥鄔忍仁,這時已是中國人民志願軍123師三團一營的教導員了。

中國人民志願軍同美**隊首次交戰的時間,是1950年11月1日傍晚5時,地點是在朝鮮平安北道的雲山地區。開始是由中**隊第39軍116師的345團、346團向美軍騎兵第1師第八團發起猛烈進攻,戰斗激烈,直至3日夜才結束。中**隊殲滅美軍1840人(其中還擊斃美軍增援的第五騎兵團團長),繳獲飛機4架,擊落飛機3架,擊毀與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余輛,各種炮119門,首次以劣勢裝備打敗了具有現代化裝備的美國「王牌軍」。朝鮮戰爭打了三年一個月又兩天,直接轉入朝鮮戰爭漩渦里的共有十八個國家,雙方投入軍隊有300多萬人,其中,美軍54萬人,其他國家軍隊2萬人,南朝鮮軍65萬人;中國人民志願軍135萬人,朝鮮人民軍45萬人。

這麼多的軍隊集中在那220.791平方公里的狹小半島上,日日夜夜,戰場上充滿了槍炮聲、怒吼聲、慘叫聲。為了一個山丘,為了一寸土地,雙方士兵用生命反復進行爭奪。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的軍人,從世界各地匯集到這個狹長的半島上,彼此傾泄著鋼鐵!雙方每當沖殺到一堆時,就扭住對方廝打起來。用手打不能解恨,就用腳踢,用牙咬。你挖我的眼珠,我咬你的耳朵,你掐我的喉嚨,我砸你的腦袋。有我無你,有你無我,雙方勢不兩立,直到把對方打得鮮血淋灕,咽下最後一口氣為止。

國內全民日夜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聲中奮勇支前。這首戰歌的歌詞,是志願軍第1師26團5連指導員麻扶搖寫的,作曲者是我國著名音樂家周巍峙。

上個月,中國四個軍十多萬人,在漢江南岸的洪川地區被美軍包圍。123師向漢江北岸突圍時,一營是全師的後衛,阻擊美軍一個師的追擊。全營七百人,凍死了兩百多人,戰死了三百多人,正副營長先後犧牲了,鄔忍仁接替指揮,帶領兩百多人,苦戰兩天一夜,打退美軍一個師的輪番進攻,保證了全師的勝利突圍。因此,鄔忍仁立了一等功,前不久提為123師三團的政治部主任了。

去年鄔忍仁還是三團一營九連擔任指導員的時候,鄔葉榮的兩個弟弟鄔葉富和鄔業貴都在九連任班長。鄔葉榮寫信給兩個弟弟,為防鄔忍仁給他們兩人穿小鞋,叫他們向組織上申請調換個連隊。當鄔葉富、鄔業貴接到信的時候,鄔忍仁已提升為三團一營的教導員了。由于隸屬關系越來越遠,就沒有調換單位的必要了。

同時,九連發生了鄔光耀陣前投敵,打死鄔業貴的事件。遠在國內的鄔葉榮,那天在鄉政府接到鄔業貴的陣亡通知書時,並不知道是叔伯哥哥鄔光耀開槍打死的。

鄔葉榮的叔父鄔年發,在土改中由于鄔葉榮的包庇劃了個富裕中農。他有個大兒子叫鄔光耀,讀了三年私塾就投筆從戎,想在**中去謀個一官半職。因為鄔春田的二弟鄔夏田在國民黨的集團軍司令湯恩伯名下當師長,就懇求鄔春田口述一封家書帶在手里,到河南去找到了鄔夏田,後來還當了少尉參謀。一九四九年春,已是中將軍長的鄔夏田,在敗退四川時全軍起義了。鄔光耀不願意遣返回鄉種田,就地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到朝鮮戰場上,鄔光耀還擔任九連的副連長了。

朝鮮戰爭與美軍作戰是靠人海戰術,以血肉之軀與鋼鐵對踫,所以每次戰斗,都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其戰爭殘酷超過了歷朝歷代。國內有名有姓的烈士檔案是死亡二十一萬人。據後來蘇聯解密的檔案顯示,中國人民志願軍犧牲近百萬。冬天的朝鮮是零下三十多度,一口唾沫吐出地下就成了冰棍,護士無法打針,據說純凍死的有二十萬人。因為中**隊是靠兩條腿。每人只能帶五天的炒米、壓縮餅干和武器彈藥,超過五天就成了彈盡糧絕之軍,任由美軍宰割。

而美軍是坐著裝甲車和坦克作戰,你難打著他,他可以輕易地打著你。美軍穿的是鴨絨防凍衣,睡的是毛氈防凍被;喝的是牛女乃香檳;吃的是牛肉罐頭和洋面包;機槍底下鋪著毛氈打仗。

鄔光耀在國民黨軍隊里,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苦,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思想徹底動搖了。在一天深夜,九連的戰士們都在坑道里睡了,副連長鄔光耀帶著鄔業貴在前沿陣地巡哨。美軍的戰壕與中**隊的戰壕常常只有相距兩百多米兩邊說話都互相听得到。

當鄔光耀動員鄔業貴一起跑到美軍那邊去;鄔業貴堅決不同意時,鄔光耀跳出戰壕,兩手舉著沖鋒槍向美軍陣地跑去;鄔業貴跳出戰壕就去追趕,並朝鄔光耀開了一槍,但沒有打中;反而鄔光耀轉身一槍打中了鄔業貴的頭部………鄔業貴的陣亡通知書送到鄔葉榮手里,家中只知道鄔業貴在朝鮮犧牲了,但並不知鄔業貴犧牲的真實情況。一個月後,在朝鮮的鄔葉富才寫信回家,告知是叔伯哥哥鄔光耀打死的。

三團的團部駐扎在一個山洞里,洞門口是一條彎彎曲曲地「s」形戰壕。眼前都是光禿禿地山崖,草木都被炮火犁成了一層沙漠土灰,走路淹沒腳背。

一天深夜,123師政治部主任韓文俊,陪同兵團文工團的文工小分隊,來到了三團團部。文工小分隊的隊長江奇媛是個女同志,六個團員也是女的;她在兵團文工團的職務是樂隊指導員,現年二十歲。韓文俊來的時候,身邊只帶了個警衛員叫馬金山。文工小分隊下基層的任務是,深入戰壕慰問演出,同時采訪戰斗故事編寫文藝節目。

朝鮮戰爭無論前線和後方都是極其緊張和艱苦的。特別是堅守前沿陣地的戰士們,日日夜夜戰斗和生活在戰壕里、坑道中,除了要忍受物質生活的困苦,還要忍受精神生活的折磨。為了幫助他們克服和彌補精神生活方面的貧乏,兵團和軍部需要經常派出文工隊和電影隊,深入到坑道和戰壕中演出和放映,使他們感到活得輕松愉快,苦中有樂,從而自覺地完成戰斗任務。

美軍為了達到穩定軍心的目的,實行一套資產階級的做法。比如派專門為士兵做祈禱的隨軍神甫;還有滿足士兵尋歡作樂的「隨軍樂園」。這種樂園很簡陋,隨時隨地可以開放,它是用幾輛軍用卡車圍成一圈,里面設有舞場、酒吧;還有專供士兵玩弄女人的帳篷……。

前沿陣地的坑道很多,洞口很小,洞里只能住幾個人,出進時都要彎著腰走。洞里很潮濕,需要把軍用雨布鋪在地上才能睡覺。洞里很黑暗,全靠點蠟燭。蠟燭燈座是反扣著的搪瓷飯碗,誰從它旁邊走過都要多加小心,以免把蠟燭踫倒或弄熄了。文工隊演出時,同戰士們圍著燭光,背靠石壁,蜷曲起大腿,一個緊挨一個地坐在地上。她們先給戰士遞香煙,分慰問品,念慰問信,然後進行打快板,女聲獨唱和女聲小合唱;伴奏完全靠江奇媛的二胡和手風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烏 樹灣最新章節 | 烏 樹灣全文閱讀 | 烏 樹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