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 樹灣 1.第一節 四個乞丐站門口 驚現面前一高樓

作者 ︰ 梁蔭國

第1節第一節四個乞丐站門口驚現面前一高樓

孤雁兒?貧富輪流易

西來「剝削」新哲理,富家怨、窮人趨。農村土改鬧分田,引動冤仇多起。

前富有,今日乞丐,貧富輪流易。看階級斗爭爭利,敗北者,千行淚。

均田何必把刀持,對人消滅多非宜?報仇洩恨,人與人斗,爭斗何時已。

鄔思義、左濟民、黃翠霞、朱臘梅老少四人,從九宮山下的娘娘廟動身,沿途乞討十晝夜,一起回到了烏 樹灣。

樹前村後花紅柳綠,高大的烏 樹枝垂金。時值戶戶燈火,家家晚餐的時刻,他們四個乞丐,一起來到鄔葉榮的家門口。鄔忍義和黃翠霞兩人發覺自己找錯了地方;眼前是一棟兩層、像四方盒子形地磚瓦樓房。

今年春節過後,在一個月的土改復查當中,鄔葉榮把自己原來的土牆茅舍和土改分的磚瓦房拆了,在兩棟房子的地基上,做起了這棟古今結合的新樓房。這個決策,鄔葉榮還是听信了趙巧巧的意見;但趙巧巧又是認為姜菊香的話有道理。姜菊香多次以關懷的態度對趙巧巧說︰「你家鬧鬼,是鄔德宗家的五個冤魂不散,經常跑到他家的房子里來鬧。你媽不是說,德宗拿著刀進屋來殺她嗎?你看,你媽怕德宗殺她,她現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還不知是死是活。你家要得安寧,應該把德宗家的房子拆了它重做……」。

土改後,農村興了個土政策,說農民開會多,誤工多;地、富、反、壞開會少,誤工少,決定每家每個勞力負擔二十個義務工,用于村內的公益事業。地、富、反、壞中,木匠、鐵匠、瓦匠、銅匠應有盡有。鄔葉榮請示左裕中同意,調集了四十個「四類分子」,自帶伙食,跟過去給日本人修碉堡一樣,半個月的時間,拆舊建新地做了這棟兩層的磚瓦房。此時農村還未流行鋼筋、水泥,所以二樓的樓板都是用的木的。

鄔葉榮家正燃著燈在吃晚飯,黃翠霞和鄔忍義正值狐疑,準備調頭走時,鄔葉榮听到大門外的動靜,他端著飯碗跑出來了。他驚異地發現自家門前有四個叫花子。

「媽!」鄔葉榮首先看見了自己母親,驚喜著狂地叫了一聲。堂屋里吃飯的趙巧巧、葉昌、解放一齊跑出來了。

黃翠霞一見全家人,猛撲過去抱著趙巧巧痛哭起來了。小孫子解放也拉著黃翠霞的衣襟叫婆婆。鄔忍義馬上主動上前叫了一聲「葉榮哥!」鄔葉榮與忍義盡管冤仇未解,但鄔葉榮見鄔忍義把他的母親找回了,內心還是非常感激的,所以他對忍義說︰「你回了,快進屋坐。」他說著看見另外還有兩個不認識的叫花子,就問鄔忍義︰「他們是……?」鄔忍義說︰「他們是我討飯踫上的。」鄔葉榮也請他們一起進屋坐。

趙巧巧扶婆母進屋坐下,又張羅客人們一起吃晚飯。他們四人已餓得走不動了,也就講不了客套,端起碗就吃起來。

烏 樹灣的人,听說鄔忍義回了,還把鄔葉榮的瘋子媽也找回來了,他媽的瘋病也好了,都來找鄔忍義問長問短,屋內屋外擠滿了人。鄔春田听說鄔忍義回來了,馬上跑來拉著鄔忍義,嘆了口氣,悲傷地說︰「唉呀!冒算到你還活在世上的喲!你大哥在朝鮮不知是死是活,你家就掉下你這棵獨苗啊——你這也算是老有眼啦!」鄔忍義也把左濟民和朱臘梅向鄔春田作介紹說︰「他們都是同我共患難的受苦人。」趙巧巧听鄔忍義介紹,她掃了那位鬢發全白老人一眼,也沒有認出他是趙崇盛的父親。

村里來看熱鬧的人,除鄔春田和鄔苕貨外,其余的人都回家了。黃翠霞指著左濟民說︰「葉榮哪,這位大叔真是我家的大恩人哪!我的病就是他老人家辦好的,你要好好報答這位大叔啊!」她又指著朱臘梅說︰「還有這位小妹,對我比親生的女兒還好。他們兩個,一是個孤老,一個是孤兒,無依無靠都是在外面討飯踫到我的,他們也沒有地方去,我就把他倆帶回來了。」鄔忍義接著說︰「葉榮哥,我們常在外面討飯也不是長久之計,這位老先生和這位小妹妹都沒有地方去,我把他倆也帶回烏 樹灣打算一塊種田過日子。」這個問題一下子擺在鄔葉榮和鄔苕貨面前,他倆一時也不知如何回答,鄔苕貨取下撮撮帽搔著頭;鄔葉榮端著銅水煙袋,眉毛打結,口噴煙雲,堂屋里一時寂靜無聲,大家都看著鄔葉榮和鄔苕貨。

鄔葉榮思考之後說︰「田也分了,房也分了,你們三個人在哪里落腳?靠什麼為生?」鄔春田說︰「我們紅樓的樓上不是還空了幾間房嗎?叫他們住兩間不就行了。」鄔葉榮見鄔春田未走,還在他屋里多言,鄔葉榮兩眼一橫,像趕狗地說︰「去!去去去!去!這里哪有你說話的份?」鄔春田用唱戲的道白說︰「好——老爺走了——」一溜煙出了門。

鄔葉榮不願意接納他們三人,他內心一是考慮他家與鄔忍義家的仇恨,總覺得讓鄔忍義不在他眼跟前為好;另一方面不知這兩位陌生人的根底。

鄔葉榮的母親見兒子接納他們三人遲疑,她馬上對鄔葉榮堅定地說︰「葉榮哪,我的性命都是他三人救的呀!我們不能忘恩負義的哪!」

左濟民發現了村干部不願意接納他們,認為不必讓鄔葉榮為難,就說︰「我不會種田,耕牛、農具都沒有,我和這臘梅女兒還是討飯過日子吧。」

朱臘梅接腔說︰「忍義哥,我和老人還是討我們的飯吧!」

鄔苕貨調停說︰「紅樓有幾間房子空著的,給他們兩間房住下來;他們沒有田地,可以租田種嘛!」

土改之後,政府為調動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根據農村階級和人口的變化,制定了一些有利發展生產的的臨時政策。中南軍政委員會出了大布告,準許土地買賣、土地租賃、民間借貸等十大自由。鄔葉榮家土改前是田無一升,地無一碗,土改中他家九口人,分了十四畝水田和兩畝旱地。他家就面臨田多無人種的局面,而又到了春耕大忙季節。因為兩個弟弟參了軍,妹妹進城當了干部,他自己當了每個月六十斤米的一鄉之長,家中能種田的只有十五歲的鄔葉昌,不僅還在讀書,但他連耕田都不會。擺在他家面前的出路是,要麼雇人耕種,要麼租給缺田戶。

這時,鄔苕貨說到他們三個人沒有田,可以租田種,實際是向鄔葉榮暗示︰你家的田種不完,自己少種一點,大部分租給他們種,這不是人情兩美,一舉兩得嗎?

鄔葉榮的母親說︰「我家分了這多田,把幾畝他們不就行了!」

鄔葉榮听了說︰「他們先去紅樓住兩間房吧!他們種田的問題,讓我考慮一下再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烏 樹灣最新章節 | 烏 樹灣全文閱讀 | 烏 樹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