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劍 第4章 呂布賈詡

作者 ︰ 月下小豆子

事情果然如呂布所言,一步一步的發生著。請使用。

先是李傕、郭汜得了賈詡的計策,散布王允、呂布要殺光涼州兵的謠言;接著二人帶領七千精兵,反攻長安,在新豐大敗王允派出的平叛部隊,致使他的兩員大將徐榮戰死,胡軫卻投了降叛了變。

接下來,涼州兵士氣大振,投靠者紛紛雲集。不到一月,聚集在新豐、藍田兩地的涼州軍,從七千之數,迅速壯大到十六萬之巨,號三十萬,浩浩蕩蕩的攻向了長安。

頓時百官驚恐,哀聲連天。

呂布當機立斷,很痛快的把王允給賣了,稍做抵擋,便「敗下陣來」;

李傕、郭汜、張濟只用了半月,在呂布有意的放水之下,順利的將長安攻了下來,俘虜了獻帝劉協和文武百官,自此後雄霸了朝綱,為所欲為。

而呂布早在涼州兵進京之前,便依著張遼、高順的牽線,打通了王家的關系,在李傕攻入長安之後,便帶著親兵躲在了王家軍校里一步不出。

李傕、郭汜、張濟等人雖有心追殺呂布,但在王家軍面前,卻是不敢放肆,被樊稠殺了幾波探子之後,再也不敢放半個屁了。

呂布在軍校里吃香的喝辣的,快樂似神仙;但在軍校外面,整個長安城卻勢如水火,怨聲載道。

李傕、郭汜、張濟、李蒙、王方這些人都是些個粗人,哪懂得什麼治國,什麼安天下?只知道挾持著皇帝,今天要這個,明天賞那個,沒多久,竟是連部下的隊長,伍長都封了帶品的大官,那些頭頭們更是無論大小,全都封王拜侯,風光無限。

一時間,全城是官,王侯公卿滿街跑;有時一張荼館的小桌上,四人同席,沒準就有三個是王侯貴卿,另外一個,不是大夫,也是尚書,你要說自己是個士令,都不好意思抬頭!

而此次反攻長安最大的四個功臣,自是一步登了天。

李傕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池陽侯;

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

張濟被封為鎮東將軍、平陽侯,外出屯駐在弘農;

賈詡為左馮翊,尚書令,士諫大夫,官同三公;

便是連按兵不動的樊稠,也被加封為右將軍、萬年侯,當然,這多半是看在他是王門弟子的面上;畢竟,樊稠可是長安軍校的負責人,又是長安近萬王家軍的最高領導,各方諸侯雖狂,卻不敢不給王家面子。

這麼一通封賞下來,自然就造成了朝中王、侯泛濫,各王各侯爭奪資源,把該要的都要差不多了,該拿的也沒得拿了,權力到了一個階層之後,這幾人便又開始鬧上矛盾了。

李傕、郭汜、張濟、李蒙、王方、馬騰、韓遂……這些統領們本就不是一路貨,當初有著共同的敵人王允呂布,還能同心同德;如今沒了敵人,雄霸朝綱,早就看對方不順眼。

于是,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整個長安城亂亂轟轟,殺伐不斷,加之又正值全國大荒,李傕借口軍隊糧食不夠,不听賈詡所言而侵奪獻帝原本要拿來賑災的錢財;而郭汜、張濟等人也因軍糧不足,放任軍隊搶掠百姓,造成更嚴重的饑荒。

關中百姓不堪戰亂與饑餓,紛紛逃竄,南遷至劉表、劉焉、張魯等人的領地。

短短一年時間,原本兩百萬人的大都郡,變得只有不到七十萬,果真是路見白骨,家無長丁。

至此時,賈詡也有些後悔了,不知道當初自己慫恿李傕反攻長安是否正確,雖然重新得到了重用,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高官厚祿,但付出的卻是關中幾十萬百姓的性命。

賈詡很是懊悔,琢磨著要怎麼破解這個爛局。

這一天,賈詡思慮良久,找了個機會來到王家軍校,拜見了樊稠。

賈詡道︰「樊將軍,不知樊將軍對當下之局勢,有何看法?」

樊稠不喜歡這賈詡,陰陽怪氣道︰「左馮翊大人,長安城之局勢,你不比我更清楚?這些混蛋們打來打去,遲早有一天,要把朝廷給打沒了;而這一切,不都是因為賈大人的妙計麼?」

賈詡臉色通紅,尷尬的笑道︰「樊將軍責怪的是;賈某當時一時糊涂,妙計成毒計,給關中百姓造成一些損失,實是後悔莫及。」

「損失?豈只是一點損失?」樊稠罵道︰「你看看外面!到處都是災民,到處都是尸體;若非我王家軍在,這關中早就尸橫遍野了,早就臭氣燻天了!你我還能站在這好好說話麼?」

「這……這……」即使賈詡以謀略過人自居,此時也不禁窮詞了,吶吶說道︰「樊將軍息怒……賈某已然知道自己的錯誤了,今日來此,便是希望能得到將軍的支持,彌補自己的過失。」

樊稠冷笑道︰「哦?怎麼彌補?殺了你?」

賈詡窘道︰「當然……不是……賈某之意,是希望得到將軍的支持,助聖上東歸。」

「哦?」樊稠驚呼,心中暗道︰他也說要助聖上東歸?怎麼跟呂布說的一模一樣?

賈詡看樊稠神色,好像不是驚訝,而只是一絲驚異而已,不由愣道︰「怎麼?莫非……樊將軍也有這般打算?那可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了!樊將軍不愧是王太傅高徒。」

樊稠不屑道︰「哼,別扯上我師父,我也不是你的什麼英雄。這計劃不是我想的,而是另有其人。」

賈詡奇道︰「不是樊將軍,那是何人?」

「呂布。」

賈詡愣了愣神,沉思喃喃說道︰「是他?看他有勇無謀的樣子,竟能想出這種奇謀?果然是人不可貌相。難道,他只是大智若愚,藏了拙而已?」

樊稠不耐煩道︰「我可不管你們什麼愚啊拙的,你想護聖上東歸,便去找呂布吧。他在東校場練武,料想他會很樂意跟你合作的。」

賈詡大喜︰「多謝樊將軍。」

「走吧!走吧!最好你們都走,看你們一個個的,把大好的西京,弄成什麼樣!」

樊稠嘴上雖這麼說,但把賈詡趕走之後,馬上到內院聯系了長安樞密營頭領,一邊向遼東傳遞消息,一邊商量著怎麼應付,怎麼善後。

呂布正在王家校場跟王家學員們切磋,見賈詡送上門來,當時大喜。

他是知道賈詡厲害的,不說以後在張繡、曹操那里怎麼風光,只說當下,這次李傕能成功反攻長安,便與賈詡的計策密不可分;若非是他,李傕不過幾千兵丁,哪敢反攻長安?早逃回涼州老家去了!

當即,呂布把自己如何布局東歸全都告訴我賈詡,連怎麼收買的楊定、楊奉、段煨、董承都說給賈詡听了。

賈詡听完大驚,剛才覺得有些小瞧呂布了,此時看來,竟是完全不了解呂布這人;他竟能在兩年前便開始籌劃此事?他竟早在兩年前,便已料到會是這個局面?他……他竟如此神機妙算?這呂布……莫非是我的真命天子?

此時賈詡再看呂布的眼神,竟嚎嚎的閃著綠光,如狼似虎,嚇得呂布忍不住的打了個寒顫,後臂緊縮,驚恐的盯著賈詡︰「你……你這麼看著我干什麼?我可是正經人家,只喜歡女子!」

賈詡大窘,張張嘴說道︰「我……我不是那個意思。既然溫侯早已布下此局,那下臣明日便去說服李傕、郭汜、張濟,護送聖上東歸。」

呂布放松身子,呼了口氣,說道︰「不是這個意思便好。料想有了賈大人的進言,李傕他們必然會更加願意遷都的。如此便有勞賈大人了。」

「應該的,應該的。」

賈詡離開王家軍校,找到了扣壓著獻帝的李傕,把遷都的好處一說,李傕也有些意動。須知如今長安哀鴻遍野,人丁稀少,街上死氣沉沉,沒什麼意思了;若是能東遷,倒也不失為一妙計,到時候,到了新都,又可以撈上一筆了。

「只是郭汜那邊怎麼處理?那小子可是扣壓著文武百官呢,若是沒有這些公卿士諫,這遷都也沒什麼意思啊?」

李傕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賈詡。

賈詡當即打了保票,先得到了李傕的支持,又跑到郭汜那邊,把同樣的話再說了一通,郭汜也不傻,同樣貪婪得要命,當即拍板同意了。

李傕、郭汜二人同意東歸,其他張濟、李蒙、王方自是也沒什麼問題,東歸之事,便這麼定了下來。

把這些人都搞定了,賈詡這才找到獻帝劉協,把東歸之事一說,獻帝登時興奮得上竄下跳,拉著賈詡的手直說忠臣、功臣,感動得眼淚都快掉出來了。

自從被董卓扶上皇位,劉協便沒過過一天安生的日子。

先是董卓專政,yin/亂自己的後/宮,連自己的愛妃們都不放過,給自己足足戴了一座山一般高的綠帽;接著又是被迫西遷,離開了繁華的雒陽,來到這小小的長安,日日過著清苦的生活,吃吃不好,喝喝不好,若非有王家軍周濟,自己怕早餓死了;

董卓好不容易死了,卻又被王允給霸了權;好在王允還不那麼過分,只是有些洋洋自得,依戀權勢,對自己倒還尊重;

哪料還沒過幾個月舒坦日子,李傕這些涼兵叛軍便攻入長安,這些粗俗之人更是對自己不敬,成天跟屠夫似的,在朝堂上狼嚎鬼叫,到後來更是過分到把自己當東西般,搶來搶去,竟還自己扣壓不放,做籌碼來要挾對方,實是過分之極!

如今,賈詡竟說要遷回雒陽,那不正合我意?

當即,劉協也同意了東遷之事——當然,他同不同意,其實結果都一樣,只是他同意了之後,對于賈詡、呂布接下來的計劃,更容易實現而已。(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劍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劍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