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劍 第35章 佔領三韓

作者 ︰ 月下小豆子

相比于三韓的富足,東沃沮只能用貧脊來形容。「」,全文字手打

說是一國,只不過方圓四百里,原本是居住在單單大嶺以西,遼東郡以北的夫余族旁支,後來被大漢擊敗,置玄菟郡,余者東逃,一部分聚集在蓋馬大山以東,作東沃沮,一部分繼續北上,沿訾水,到達單單大嶺北葉,依山而居,稱作北沃沮。

東沃沮依附高句麗,北沃沮依附挹婁,都沒有自己的主權。

當丘力居、阿南沙、魏延帶著四萬大軍揮師北上的時候,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有效的阻抗。丘力居雖然是降將,但那一萬塔林部隊卻不是吃素的。至整編成騎射營之後,得到了王家系統的培訓,雖時間不長,但在紀律方面,卻是有了極大的提高。

一個本來戰力就逆天的精銳部隊,在有了嚴明的紀律之後,變得更加的令行禁止,調動靈活;加之面對的只是一群積弱的遺民,完全只能用砍瓜切菜來形容;只三天,便將整個東沃沮拿下,劃入了遼東新的版圖。

「哈哈……好!好!」

接連的勝利,令王越初次嘗到了征服的快/感。

三歲習文,五歲習劍,十二歲劍法有成……

戰檀石槐,戰呂布,戰丘力居,戰張角,戰董卓……

公孫瓚、張揚、張讓、何進、曹操、袁紹……

從漠北到幽並,從邊關到中原,從東京到西京……

一路走來,已三十五個春秋,從懵懂無知的少年,到如今的名滿天下,燕山大俠、天下第一劍早已是深入人心,而王家武場、王家軍校,更是享譽九州;

只要有點錢的,無不遠赴千里投奔入學;只要有點門路的,不管是富商還是強豪,都竟相把自己的子女、親眷送到軍校,以期學到王家至高的絕學。便是學不到頂級的功法,能得到軍校系統的培訓,也必將遠勝常人,做個領兵打仗的好將軍還是不在話下。

麴義、張郃、張遼、曹休、樂進、高順、曹豹、許褚、典韋、顏良、文丑、高覽、周倉、馬超、于禁、黃蓋……

這些數得上名的王家杰出的弟子,早已是王家的表率。如今,都成了各方的核心力量,在曹操、袁紹、袁術、呂布、孫堅、公孫瓚、陶謙等各大諸侯勢力中,當之無愧的頂梁柱!

除了這些已出師門的,現如今,仍有幾千學員分布在懷城軍校、長安軍校,比較出名的文聘、樊稠、趙雲、孫策、馬超留守中原,黃忠、魏延隨軍北上;

尤其是趙雲、孫策、馬超,這三名小少年,雖年紀不大,卻武藝卓絕,才識過人,隱隱有超過師兄們的架勢,被各方諸侯競相拉攏,只是三人志高,看不上旁人,寧願繼續呆在軍校中,努力學習王越留下的高深功法。

黃忠、魏延作為懷城軍校第一期的優秀學員,統領著神弓營、虎翼營隨王越征戰南北,在討董、西遷、北上、抗胡中立下了赫赫功績,成為了王家軍中排得上號的領軍大將。

此次東征,不到一月時間,征服了東濊、三韓、東沃沮三國,使得王家軍終于擊敗了三胡,在遼東半島上穩穩的站住了腳跟。

接下來,就是高句麗了。只要攻下高句麗,整個單單大嶺領域,包括西海、北海便成了王家的後花園;再往東,便是鯨海了,若能把北沃沮也拿下,鯨海也將成為了王家的私家漁場。文學全文|字手打至于東瀛,偏邑一小國,不足為濾。

「少主,請給我一萬兵馬,末將必為大人踏平高句麗。」

黃忠在南攻三韓中,倒霉的踫上硬骨頭,表現一般,心中著急,待到了東濊中營,便迫不及待的請命北攻。

「末將願往!」

「末將願往!」

「末將原往!」

魏延、丘力居、阿南沙、檀石仇越、太史疪等人亦紛紛請戰。

看著帳下眾將激昂,王越非常高興,大約有些明白了,為什麼曹操、袁紹他們那麼喜歡爭地盤,打仗,卻原來,領兵作戰,還是很熱血的。

這種感覺,有別于對月修煉,有別于授徒講學,雖然血腥了一些,但卻令自己早已達極限的修為,隱隱有突破的趨勢。

這種感覺,雖不明顯,但被敏銳的王越細心的抓住了。也許,這便是修煉的下一個階段的契機也說不定呢?

王越心中欣喜,對征服這些外胡,又有了新的期待。

眾將見王越沉思不語,不由暗自奇怪︰少主這是怎麼了?最近好像總是這樣發愣發呆,發生什麼事了麼?

旁人只當王越是發愣發呆,但在顧雍眼中,卻是另一番景象。

自從東征以來,王越便時常昂望星空,那種憫天懷地的神色,就如仙者,如賢者一般,每次顧雍見到,都要震驚三分。他的老師蔡邕,也曾對月撫琴,有幸有過這種超月兌凡塵的氣息,所以一眼便認了出來。但老師的氣息,又與王越不同。老師的氣息,是那種感恩天地,誠心拜伏;而王越給顧雍的感覺,似乎是整個天地都握在他手中一般;那種王者的氣息,令顧雍怦怦心動,隱有隨之征戰天下的決心,令顧雍暗自心折。

殿外士兵正在準備慶祝晚會,忽的有兩個弓箭手,興許是話趕話,擠兌上了,竟拉開了架勢,要比試箭法。

士兵們「噢噢」的起哄聲,驚醒了殿內沉思的眾人。

王越回魂說道︰「怎麼回事?何人在外喧嘩?」

侍兵回報︰「大人,是一名騎射營的小隊長,和一名神弓營的小隊長,正要立靶比試箭法。」

「啊?」

騎射營統領丘力居、神弓營統領黃忠,二人傻了眼了,躬身說道︰「少主,我等統兵無方,這就是教訓他們。」

王越笑了,揮手說道︰「算了,習武之人,比比劃比算不得什麼。當日雒陽王家武場,天天都有幾十場比斗,雖有些混亂,卻是有利于大家的武藝提升。他們要比,便讓他們比去。我們還是說說北征高句麗的大事。」

「多謝少主不怪之恩。」丘力居、黃忠抹了把汗,暗呼口氣,心中卻是打算著回去收拾收拾那幫精力過剩的小崽子們。

王越笑過不管,說道︰「諸位,北征高句麗,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柳毅道︰「大人,下臣覺得,我們應趁著士氣高昂的時候,立刻發兵北上,一鼓作氣,攻下高句麗。」

眾武將亦覺得有理,但顧雍卻有另外的想法,說道︰「大人,下臣倒是覺得,我們不應操之過急。如今我遼東佔據了半個單單大嶺山脈,掐住了東西走廊,是進可攻,退可守。那接下來,無論什麼時候北征,其實都如探囊取物,那高麗句,絕對是跑不出我遼東的手掌心……」

王越沉思,道︰「嗯,這倒也是。那顧掾史的意思是……」

顧雍接著說道︰「大人,下臣的意思是,我王家軍經過一月的戰斗,雖攻下了東濊、三韓、東沃沮,但卻損失不小。這主要是因為我們不熟悉胡地地形,不適應這里的叢林作戰,雖有著絕對的優勢,但卻也不能拿士兵的生命開玩笑。為將者,以殺敵致勝為第一使命,但同時,卻也有保護下屬之責。若每每戰爭,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便贏得了戰爭,也是元氣大傷,與天不合。」

顧雍這話扯得有點遠,似乎跟眼下北征高句麗一點關系也沒有。但听來還是有些道理,尤其是黃忠、檀石仇越、太史慈,在攻克辰韓之時,小小一慰禮城,竟是傷亡兩成部隊,實是汗顏。

柳毅不爽了,說道︰「哼,這天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便是兵力再強,但刀槍相見,畢竟是短兵相接,傷亡難免增大;尤其是攻城戰中,別說八百對一千,就是能以自損一千,殺敵一千,也是賺了。若是貪生怕死,那這仗還需要打嗎?回家種田去得了!」

顧雍笑道︰「柳兄勿惱。可能顧某說話重了些,請柳兄勿怪。」

「哼!」柳毅冷哼一聲︰「我知顧兄大才,有何計策不防直說,無須繞這麼大彎子。」

顧雍笑道︰「還是柳兄了解我。大人,下臣的意思,是先暫緩進攻,停下腳步,把已經佔領的東沃沮、東濊、三韓好好吸收了,尤其是辰韓的鐵藝和馬韓的海鹽,我們應該盡快納入王家商業協會手中,化為我王家軍的強力後盾。穩定了這些地方之後,我王家軍也差不多休養好了,此時再征高句麗,豈不更加易如反掌?」

眾人左右議論,王越也有些意動。

此次東征,損失不小,最主要原因是敵情不明。這東濊、三韓還有丘力居的一些情報,但那高句麗,卻是一抹兩眼瞎,什麼情況都不知道。

若是先派樞密營潛入高句麗,說不定,能找到更加安全的戰法。畢竟顧雍說得對,士兵的生命,也是生命,不懂珍惜士兵的將軍,確實不是個好將軍。

柳毅仍是不同意,說道︰「大人,下臣覺得,還是趁機進攻為好。我們東征已有一月,能攻下三國,已是神速。這在中原各地,絕對是天方夜譚;而我們之所以能做到速戰速決,最大的原因,就是攻其不備,趁其不意。若是我們緩下了腳步,難保高句麗得了消息,做出萬全的準備,到時候,怕是損失更大!而且,一月已過,我猜想,高句麗怕是已經得了消息,已經開始做著迎戰的準備了。我們更應迅速出兵,搶佔先機!」

「倒也有道理。」

「我看,還是盡早北征得了。」

柳毅、顧雍說得都很有道理,眾將左右搖擺,說不上來了。

王越也傷了腦筋,本來看著挺簡單的北征之事,怎麼被這兩人一分析,變得這麼復雜了?這回倒成了退也不是,攻也不是,哪還有什麼優勢可言?

顧雍仍是說道︰「下臣覺得,還是先休養生息,徹底吸收了三地,模清高句麗情況,再征不遲。」

柳毅不甘示弱︰「下臣以為,還是應趁熱打鐵,一鼓作氣,以高昂的士氣,一舉將高句麗拿下。」

兩人互不相讓,引得眾將也分做了兩派,主戰、主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正當王越腦袋發脹的時候,突的胸口一痛,臉色煞白。

「大人!」

「少主!」

眾人驚呼,顧不上爭論了,紛紛上前,扶住了搖搖欲墜的王越。

「少主,怎麼樣了?」

王越運轉丹田,撫平胸中氣血,雖不痛了,但一股慌亂的感覺,卻涌上心頭,隱隱覺得,肯定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騷亂,馬聲嘶鳴中,跌跌撞撞跑進一名士兵,邊跑邊呼︰「少主!不好了!少主!不好了……」

「怎麼回事?」

「發生什麼事情了?」

王越心中一突,一種不妙的感覺涌上心頭……似乎……跟當日在長安的預感,有些相似!

王越噌的站了起來,喝道︰「怎麼了?快說!」

那士兵只覺一股威嚴之氣,滂沱而來,嚇得臉都白了,驚恐的說道︰「少主……那個……主公他……他……」

王越大驚,跑下高台,一把抓住那士兵,喝問道︰「我父親……他怎麼了?」

「主公他……病情突然加重了……」

「哎呀!」

王越大驚,   倒退了三步,噗嗤一聲,跌坐在了台階之上,氣血上涌,內胸翻滾,一口鮮血,噴涌而出!

「少主!少主!」

「大人!」

眾將紛紛上前,撫胸安慰。

王越順了順氣,顧不上擦血,嘩啦一聲爬了起來,飛身出殿,直奔遼東而去。

「大人!」

「少主!」

眾人驚呼,但王越那是什麼速度?只轉眼間,便不見了人影。

眾將左右相視,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怎麼辦?高句麗還打麼?」丘力居皺眉問道。

柳毅、顧雍相視苦笑︰「柳兄,你怎麼看?」

柳毅道︰「還能怎麼辦?只能按顧兄之意,暫且按兵不動吧。」

「唉……」

王越突然離去,東軍沒了主心骨,又沒有得到具體的指示,眾將只得按著顧雍的計策,停下北征的腳步,安撫三地,整編各地鐵匠、鹽場,一邊恢復三韓的鐵器生產,一邊加強王家軍的訓練,將原王家軍、烏桓降兵、三韓、東濊、東沃沮降兵慢慢擰作了一團,形成一股更加強大,更加完善的新王家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劍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劍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