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劍 第11章 十八諸侯

作者 ︰ 月下小豆子

懷城英雄樓是京都英雄樓的分號,座落在懷城城東,高四層,前後三進,可供往來俠客、英雄們打尖、入宿,接宴賓客,由師娘皇甫天心創立,史阿打理,里邊的伙計大多是樞密營的兄弟,打听消息,刺探情報,是王家軍的眼鼻耳口。

這一天,袁紹大手一揮,將懷城英雄樓包了下來,安排門客吏士喝酒吃肉,又在四層雅間單獨宴請了王越的二徒弟麴義;做陪的,是懷城軍校三期學員顏良、文丑,及袁紹的謀士田豐、逢紀、審配、許攸等六人。

「哈哈……」袁紹大笑道︰「麴將軍,听聞您在胡羌戰場上戰功赫赫;又以五百神機營橫掃幽翼,令黃巾賊聞風而逃,實令紹敬佩;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來,讓我們一起敬麴將軍一盅。」

「敬麴將軍。」田豐、逢紀等人紛紛站了起來,恭維麴義,顏良、文丑舉著酒盅說道︰「二師兄,兩年未見,師兄風采更勝以前,實令小弟二人欽佩。」

麴義一路走來,無論是樓下的士卒,還是在座的將領,俱都個個精神飽滿,正襟危坐,臉上帶著的那種發自內心的自信與旁人雜軍絕然不同,一望而知必是正規軍正規出身;看來,這袁家還是有點底子的。

麴義邊想著,邊喝酒應付著眾人。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袁紹又問道︰「麴將軍,不知對此次討董聯盟有何見解?」

「袁公。」麴義沉吟片刻,說道︰「董卓性極殘忍,暴行逆施,是為大奸;京中多富豪,那董卓卻縱放兵士,突其廬舍,婬略婦女,剽虜資物,是為大惡;富豪喪且如此,何況百姓乎?董卓之行,如此大奸大惡,實令天人共憤,必不可長久;而討董聯盟,必得天下心,行天下事,是為大善也。」

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麴將軍以為我與曹操如何?」

麴義回道︰「袁公與曹大人共剿閹人,清君側,都有大功勞;曹大人行刺董卓之大勇;袁公背離董卓之大義,我天下人共識之。然則袁家四世三公,又常听人言袁公為人寬厚仁愛,廣施恩德,對部從、門客俱都恭敬有禮,令人折服。」

袁紹興奮的說道︰「那不知麴將軍可願與紹志同道合,共謀前程?」

「願隨袁公左右。」麴義知袁紹意思,覺得袁紹算是寬厚大氣,便痛快的答應下來。

袁紹大喜,說道︰「哈哈……得麴將軍勝得百萬大軍!我袁家有福了!哈哈……」

王越的內門二弟子麴義投靠袁紹的消息,不過半時辰,便傳遍了懷城,傳到了十三諸侯耳中。

「哎呀!晚了一步了!」

「啊!神機營竟然投靠了袁紹?」

「袁紹得此一將,實力必直上十倍!真是令人羨慕.」

袁紹的開門紅,給諸侯刺激得夠嗆,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涌向懷城軍校;

兩日後,聯盟的動靜又傳遍北地七州,幽、翼、兗、青、徐、並,加上司錄,有點實力的,有點野心的,都蜂涌而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上黨太守張楊、北平太守公孫瓚、西涼太守馬騰、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此五人的加入,使原本討董聯盟十三鎮,變成了十八鎮,頓時聲威大壯,吸引了全天下人的目光。

消息傳到宮中,文武百官像是重新找到了希望一般,紛紛發表反董演說,公然舉報董卓的逆行,公然罷朝罷政,甚至有人攻擊董卓廢立之事,主張迎回少帝劉辯,恢復政綱。

董卓慌了,急得在宮中破口大罵;有一日,在朝堂上拉著刀恐嚇朝官,朝官們居然少有的頂了嘴,雖說還是唯唯諾諾,卻把董卓氣得夠嗆,跑到宮中拉過幾個新選皇妃,四處播灑愛的種子。

至二月,懷城四周已聚集了近四十萬軍隊,帳營延綿三十余里,聲勢浩蕩,震驚天下。

討董聯盟在袁紹與曹操的運作下,最後定下了十八鎮諸侯,又發了聯名信,希望當朝太傅,三軍總教頭王越來當這個盟主,共領天下諸侯討伐董卓。

聯名信送到王越手上,弟子們倒是熱血沸騰,王越卻是望著楚楚可憐的董媛,苦笑道︰「這不是為難我麼?這盟主,卻不是我能當的,我也調不動這些大軍閥、大老爺,我看,還是推了吧。」

董媛含著眼淚激動的感謝著,弟子們雖有些失落,卻也覺得理所當然。以師傅多年來的心性,多有出塵之意,不願涉及世俗爭斗,若是師傅真應承了盟主之位,弟子們反倒覺得奇怪了。

消息傳到宮中,忐忑了數日的董卓,終于安下心來,又開始囂張跋扈,欺權霸世,對關外諸侯也多不放在眼里,公然在皇宴上狂言︰「我有天下第一戰神,我有三軍五營八校尉,我有百萬雄兵,我有王太傅撐腰,豈會懼那些閑游雜兵?」

王越的推月兌沒有令關外諸侯沮喪,反而像是卸了個包袱一般,更加的高調,激昂,尤其是袁紹,更是得意自滿,天天帶著麴義在各營轉悠,拉著十八諸侯喝酒,顯擺。

至十二日,群雄匯集,給皇甫天心許了一堆好處,租下了懷城高級軍官學校的演武場,開壇誓盟。

做為租約的一部分,王越也被天心給賣了;具體多少價錢給賣的,王越也不知道,只是在天心連著三日的溫柔伺候中,稀里糊涂的給答應下來。

沒轍,即便心有不願,王越卻也只能搬來懷城王府暫住幾日,參加了十二日的誓盟大會。

這一天,天公做美,群雄聚集軍校,大豪十八鎮,小豪幾十營,加上保鏢、護衛,烏泱泱近千人,便是王越見了,也暗自心驚。

十八鎮諸侯,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但便是沒見過王越,也多听過王越的大名,對王家軍,對軍校學員,也都覬覦很久了,紛紛上來問好打招呼。

「王太傅,久聞大名,吾陳留太守張邈……」

「我是廣陵太守張超,張邈的弟弟。」

「我是冀州牧韓馥……」

「我是豫州刺史孔……」

一眾諸侯認識不認識,都熱情如火,跟犯了花痴的小姑娘似的,上了桿子的介紹自己,王越一一點頭,笑道︰「好……好……張太守,你好;韓冀州,你好;孔刺史,你好……」

「王大俠,十幾年不見,還能記得我不?我是鮑信,當年跟你一起攻打漁陽,驅除烏桓胡人的……」

王越轉頭望去,見果然是當年那黑瘦青年,笑道︰「鮑兄別來無恙,十幾年不見,你好像變白了。」

「哈哈,」鮑信顯擺的望望旁邊的同僚,笑道︰「年紀大了,安逸了,白了,不頂用了……」

王越說道︰「頂用,怎麼不頂用!我看鮑兄現在也發達了,听說都封濟北相了,那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哈哈,王大俠說笑了,」鮑信笑道︰「什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濟北小國,也就是我大漢朝冀州的一個小郡,哪還算什麼國不國?王大俠才叫厲害,三軍總教,上輔國政,下教萬民,我在邊沿濟北,都听了您的大名了,兄弟慚愧啊。」

鮑信這邊剛說完,那邊白馬將軍公孫瓚又站起來說道︰「王兄,一晃十年了,瓚多次想回京來與你相聚,只可惜我戎守邊關,月兌不開身;遙記得當年,您與您岳父皇甫將軍,助我攻下雲中城,嚇得那烏桓首領丘力居屁滾尿流的逃回草原,真是痛快啊……」

「公孫將軍辛苦了,固守邊關多年,為我大漢出盡心力,王某佩服啊。」公孫瓚是真有功績的,王越倒是心中敬佩,拱手說道。

「哈哈……習慣了,」公孫瓚大笑道︰「我公孫瓚也就只會打仗了,會不了別的;這不,董卓這斯作亂犯上,獨霸朝綱,我听了袁公的召令,便星夜趕來,參盟討董;好在時間剛來,還趕上趟了,否則這心哪,難安哪!」

公孫瓚說完,烏程侯孫堅又接口說道︰「王太傅,我是孫堅,現在袁術袁將軍部下,任渤海太守;多謝您這幾年來對我兒孫策的教導,我兒在學校表現還好吧?」

「哦?孫大人,听聞你平羌有功,平長沙叛亂又有功,還是我朝第一個越界發兵鄛亂的太守級別官員,了不起!你兒子孫策也是少年英雄,有乃父之風,槍法勇猛無匹,是個好兒郎,孫長沙,你有福啊!」王越連聲稱贊著,孫堅洋洋得意,便是旁邊的孫策,也小臉通紅,興奮異常。

應付完這些諸侯,曹操、袁紹將王越請上主席台,說道︰「多謝王太傅賞臉,來參加我們的誓盟大會;大會馬上開始,王太傅,您先在這涼亭中歇息歇息,若是有什麼事,請盡管吩咐。」

「行,行,行,你們忙,我就看看。」王越送走袁紹,轉頭問麴義︰「在他那,還習慣麼?怎麼樣他?」

麴義說道︰「還行,袁公倒是禮賢下士,不愧是四世三公,就是有風度,大氣。」

「嗯,好,好就好。」王越點著頭,重又望向正在忙活的眾侯,看著十八諸侯分亭分塊,倒是想起了當年初入草原之時,眾頭領開的分花大會一般,心想︰這些人,莫不是未開戰,便開始想著分利益吧……這陣式,倒是有趣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劍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劍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