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劍 第9章 酸棗會盟

作者 ︰ 月下小豆子

當夜,董卓便派出自已手中所有的力量,全城追捕曹操。三軍五營八校尉一齊出動,連守護皇宮的羽林衛都給調了出去;一時間,滿城雷動,人心惶惶!

麴義、魏延、黃忠、趙雲、孫策等手握兵甲的弟子都來詢問王越,問是否參與。王越卻搖頭說道︰「兩人都與我交好,兩人都有對錯,便誰也不幫,坐觀其變吧。」

王越的退出,令追捕的軍士瞬時少了一多半,余者除了呂布、李傕、郭汜外,大多出工不出力,便是連華雄,張遼、高順也是東一茬,西一茬的胡亂搜著。

到天明之時,文央送來消息︰曹操帶著自己的親兵竟已逃出京城去了!

氣得董卓差點從吐了血了,顫抖著手指著王越,想罵又不敢罵,最後發了瘋似的怒斥呂布一聲,跑去後/宮找宮女發泄去了。

呂布上次輸給王越之後,心有感悟,最近半年來一直在潛心研究霸王槍法第三式,眼見快有成果了,當然不願意在這關口去得罪王越,即便被董卓罵了,也只是不憤的哼了聲便回了房間;

王越更不會去管這些瑣事,回了王府仍是教武習劍,研究道家心法和修身功法,這段時間也頗有感悟,尤其是拿著曹操送的八咫鏡、真佛舍利的時候,竟發現了這兩樣神物的奇妙用處!

說來也巧,那日天心不小心把銅鏡弄丟了,照不了鏡子,王越便想到了八咫鏡,本是拿來給天心照照臉的;

卻哪料,當王越遞給天心八咫鏡的瞬間,忽是腦中一陣恍惚,極速的閃過一些亞菲大陸的怪異事情——

林立的高大建築、神奇的空中樓閣;四輪的馬車卻沒有馬,離了水的大船竟飛上了天……

「噫?」

「啊!」

王越與天心兩人,幾乎是同時驚叫,同時跳了開來,八咫鏡「 當」一聲,掉在了地上。

只是,當兩人再一次共同握住八咫鏡之後,除了一絲奇異的感覺外,那畫面卻是再也沒有出現。

「那是哪里?兩人的前世?怎麼又不出現了?」

「這八咫鏡,到底有什麼神奇?那真佛舍利呢?是不是也有什麼神奇之處?是不是真的如傳說一般,可成神成佛?」王越驚疑的猜測著。

至那後,王越便時常拿出八咫鏡、真佛舍利,一邊練功,一邊研究,還別說,還真研究出了點新奇玩意兒。

比如那八咫鏡,每當手執它修煉道家心法的時候,吸引天地能量的速度竟要快上三分,多上三分,純上三分,令王越的丹元迅速的壯大、增強;

而真佛舍利,則在修煉張角那卷修身功法之時,效用倍加,隱隱的,竟在身體里產生了一絲佛性,修習之時,竟有如寶相加身,莊嚴肅穆。

冬去春來,春過夏至。

王越關門閉戶,潛心在家修習道法,教徒授劍;董卓仍是霸著朝綱,囂張跋扈,無法無天;

而曹操,听說回了陳留,散家財,合義兵,正四處宣揚董卓的逆行,廣發英雄貼,連王越都收到了一張,說是要共邀天下群雄,討伐董卓。

說實話,董卓的那些個行為,王越也看不貫;只是董媛在家乖巧,卻也不好說三道四,反正漢家也同樣不怎麼樣,且那董卓對王家也算不錯,徒弟們都封官的封官,掛帥的掛帥,掏了不少的好處;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曹操這事,王越也不好參與,便派了幾個弟子,去掛個名,幫個人場。

曹操得了王越的「幫助」,卻是實力大增,座下猛將如雲,鐘繇、荀家叔佷都響應了曹操的義舉,甘願為曹操出謀劃策,連郭嘉也撇了王越,跑去看熱鬧去了。

當年冬天,曹操便聚集了三萬人馬,個個精兵強將,其中最精銳的,便要算曹休的虎騎營,曹豹的豹騎營,張郃的神機營,樂進的先登營,這些隊伍,便是在王家軍中,亦是翹首一指的頂尖部隊,放到曹營,更是被普通士兵奉若神明!

至十二月,曹操自覺實力夠了,終于耐不住了,統兵三萬,號十萬,第一個在陳留起事,公然發布討董繳文,召天下義士共來陳留議事。

曹操前有行刺董卓的義行,後又得王越支持,兵強馬壯,名將雲集,眾諸侯終于另眼相看,開始活絡心思了。

第一個響應的,便是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這兩兄弟。

張超治下的廣陵多年來安定富裕,很快便召集了兩萬精兵;張邈沒什麼兵馬,但卻佔著主場優勢,又是張超的大哥,又是曹操的父母官,三方會在陳留酸棗,竟有了六萬兵馬,號二十萬,頓時震驚了全國。

很快,陳留北面的東群太守橋瑁,東面的濟北國鮑信,山陽太守袁遺三人亦響應曹操,會盟酸棗,合兵一處,竟有了八萬兵馬!

張超有個部從功曹叫臧洪,听說張超在治上大事不管,小事不操,廣陵能安定多年,全是他的功勞,曹操當夜便夜訪張超營地,接見了他,問他對討董之事,還有何良策。

臧洪說︰「曹將軍,我知你明德大義,又得王太傅多番支持,兵強馬壯;只是,您畢竟是個邊臣,如此討董大事,卻是非同兒戲;我們六人不是小相,便是郡守,攻一郡一城喪可;若想群雄會聚,天下共討,卻有不不足,非得有高德之人相附不可!」

曹操覺得有理,問道︰「臧先生,那不知何為高德之人?」

臧洪笑道︰「王太傅便是我朝最有高德之人。」

曹操說道︰「可是,王太傅……卻是不願參與,還有其他人選麼?」

臧洪說道︰「有。渤海太守袁紹,他袁家乃四世三公,袁紹為袁家這一代的繼承人,未來的袁家之主,有他相附,此事可舉。」

曹操又說道︰「袁紹,倒與我少年交好。只是,此人重身份,自恃家源,怕是也不好相與。」

「那我便沒轍了。此二人,有一人便可成大事,可共討董卓。」

臧洪的話,令躊躇滿志的曹操如當頭冷水,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回營後,便召集了陳宮、鐘繇、荀彧、荀攸、郭嘉等共同議事。

郭嘉第一個嚷道︰「那不可不麼?王越什麼人?天下第一劍,燕山大俠,當朝太傅,統治三軍五營八校尉,軍中大半將領都出自王府;若能得他相助,還需要我們會盟?直接扯隊伍拉兵,傾刻間便能殺了董卓!可問題是,王越會這麼干麼?」

眾人郁悶,雖說王越也派了幾員大將來曹營,可那也只是他的幾個弟子而已;若是能把王越請了來,這天下有志之士,那還不蜂涌而至?

陳宮進言道︰「曹大人,這王越行不通,袁紹不可靠,但在眼前,卻另有一人,可當行旗。」

「誰?」曹操等問道。

陳宮指了指東面,說道︰「劉岱!」

「哦!是極!是極!」鐘繇、荀彧、荀攸、郭嘉被陳宮一點撥,當即明白過了,點頭同意。

第二日,曹操便遣了鮑信、陳宮等人,去往昌邑,勸說兗州刺史劉岱,希望劉岱這個兗州的最高執行長官也能參與進來。

兗州治內八郡,竟有四郡響應曹操,又因自己的伯父劉寵原是三公太尉,本就對董卓不爽,劉岱便听了曹操、橋瑁、鮑信、袁遺的勸說,帶著兩萬精兵,來到了陳留。

有了漢室宗親劉岱的加入,酸棗的會盟頓時正了名,言了順,扯著大旗開始合兵討董。

另一面,袁紹听說東面兗州的酸棗會盟弄得風聲水起,當然也不甘寂寞。

第二年春天,袁紹亦在河內郡發起了討董聯盟,河內郡太守王匡、南陽太守袁術、長沙太守孫堅、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紛紛響應,屯兵河內,竟亦有二十萬之眾,號五十萬,與酸棗會盟遙相響應。

至此,袁紹河內聯盟六侯,曹操酸棗會盟張邈、張超、橋瑁、鮑信、袁遺、劉岱七侯,共十三鎮,隔著潼河共同征號天下,討伐董卓。

至三月,曹操召集七侯,望著大坐的各種兵馬,信心大爭,給了袁紹一封信,希望袁紹能帶著六侯會盟酸棗,合兵一處,共商討董大計。

袁紹接了曹操的信文,在聯盟上一念,眾人哄堂大笑,恥笑曹操痴人說夢。袁紹貴為祁鄉侯,乃四世三公,袁術為後將軍,孫堅為烏程侯,豈能與酸棗那群雜軍混為一談?

袁紹的別駕從事田豐卻不這麼想,排眾說道︰「袁公差矣;但那董卓,卻非等閑之輩。前有天下第一神將呂布,此人竟能與王越力敵,當是當世無匹!而後又有王越的多名弟子相投,如樊稠、華雄,張遼、高順,都是王府內門的杰出弟子,其威名我等是早有所聞,不可小覷!而我們呢?除了顏良、文丑、朱靈、路昭,余者可有誰能與之力匹?」

「哼!」袁紹不悅,冷聲說道︰「這麼說,你是贊同與曹操會盟了?」

「不錯!」田豐說道︰「那曹操雖是中甲宦門出身,卻頗得名望,前有刺董之行,後有討董繳文,最重要的是,曹操與王越交好,得了王越幾大弟子相助,如曹休、張郃、樂進、曹豹,俱都是王家軍中的精銳,非我軍所以比擬。所以,豐以為,若能合兵一處,必可輕而易舉的驅逐了董卓虎狼,清君側,正朝綱!」

王匡、袁術、孫堅、韓馥、孔紛紛以為然,袁紹也念及昔日與曹操的交情,心里是知道曹操的為人行事的,對他的冷血嗜殺也是深有感觸;只是,自己貴為四世三公,豈能與這等雜軍寒士為盟?

田豐知道袁紹的心思,又進言道︰「袁公,其實,我們可以不用去酸棗。在河內,有一處地方,若是您提議在那里會盟,我想,曹操必會同意!」

「哦?何處?」袁紹等傾身問道。

「懷城!」田豐指著南面,堅定的說道。

「哦!不錯!懷城!」眾人恍然。

袁紹大喜,當即休書一封,著沮授送去了酸棗曹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劍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劍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