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劍 第1章 州牧自治

作者 ︰ 月下小豆子

原南路黃巾軍頭領,現王家高級軍官學校的高才生,張燕,從王府偷得《陰陽符法錄》,重聚百萬黃巾軍,侵佔七州,聲勢之大直追張角,令朝廷上下驚慌;太常劉焉提議改刺史,立州牧,令各地自已組織兵馬,再討黃巾盜賊。

盧植顯是不同意的,抬道說道︰「這怎麼行?若是令各州刺史有了自己的軍隊,豈不是回到了春秋戰國時百侯爭霸的局面?難道我們要將我大漢拖入四分五裂麼?盧誓死不同意!」

劉焉說道︰「不這麼做又怎麼辦?關外幾百萬黃巾軍如虎如狼,不到兩月時間竟佔了我大漢半壁江山,眼見便要攻入我京師重地;我們該如何自處?等著被殺?還是另尋京都?盧大人,您給個好的建議?」

「我……」盧植一滯,強自叱道︰「將軍權下放,與失了江山又有什麼分別?皇上,此計萬萬不可啊!」

劉焉說道︰「皇上,若不下放軍權,令各州共抗黃巾,怕是我大漢傾巢在即啊!請皇上準許。」

朝中百官站做兩邊,相互攻擊,辯論,最後劉宏卻是听了張讓、趙忠等人的,決定改刺史,立州牧,將軍權下放,令各州自籌兵馬,共抗黃巾。

劉焉很得意,盧植卻是氣得吐血當場,悲呼︰「天要亡我大漢,吾對不起先皇重托啊!噗……」一口鮮血灑落朝堂,被眾臣驚驚慌慌的送回盧府,自此身體大損,再無法見風上朝。

不日,朝廷便詔告天下,天下再分十三州,分立刺史和州牧,由朝廷派出九卿出任行政州牧或監察刺史,在各地自籌兵馬,務必剿滅黃巾賊。

劉焉、劉虞、公孫瓚、袁紹、劉表、袁術、董卓、張繡、陶謙等人紛紛封官,各領一州,甚至身在遼東的王父王念先,已七十高齡,竟也被封做遼東刺史,令其在本州招兵買馬,抵御鮮卑、黃巾。

王越拿著自己的輔國將軍的任命書和父親遼東刺史的任命書哭笑不得︰「這算什麼?把我父親都拉上了?」

王越不放心,便帶幾個弟子回遼東輔助父親,以兔父親做難,其余弟子除了看守門院的,繼續學習的,也大多投奔各方州牧、刺史去了。

有了王越這些弟子的加入,各州各郡瞬間兵強馬壯,原王家軍的十個尖刀營更是如十把利刃,將黃巾軍殺得是屁混尿流,潰不成軍!

王家軍的強悍一舉聞名天下,眾將士只是報上師承,立馬無數勇士相投,無數商甲捐錢捐物,無數大佬爭相討好、拉攏。人人以王家弟子為榮,人人以有王家弟子做部典為榮。將王越之名更是推上了更高的頂峰

史阿、麴義、羊咕、張郃、曹休、文央、張遼、竇輔、尹四妹、樂進、高順;臧霸、龐德、潘漳、黃忠、魏延、周倉、文聘、樊稠、華雄;趙雲、馬超、孫策、于禁、黃蓋、顏良、文丑、許褚、典韋、朱靈、路昭、夏侯博、曹豹……

這些王家武場十二天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高級軍官學校六十六軍官弟子無不聞名天下,令各方爭相招攬。

留下羊咕、文央鎮守懷城,周倉、文聘、樊稠鎮守王府,王越帶著黃忠、魏延、麴義、尹四妹、竇輔、夏猴及兩千精兵星夜趕程,半月後,即回到了遼東。

「王越,這遼東果如傳言所說,被你王家經營得固若金湯;我這一路來,見遼東各地耕林狩獵,安寧平靜,真是令人嘆服。」夏猴是听說王越要回遼東,自告奮勇跟來的,一路上是問東問西,王越也有一搭沒一搭的應付著。

「嗯,還好。」王越咕噥一聲並不理會,只是遠眺著前方,加緊的拍馬縱馳,希望能盡早的見到老父。

兩千精騎縱馬馳過,轟咚咚的蹄聲震天,揚起漫天的塵煙,過往之人無不驚呼連連︰「這是什麼人的兵馬?竟有如此威猛的氣勢!好似從沒見過!」

「這你都不知道?看來你是長年窩在遼東窩久了,連這支兵馬都不知道?」旁邊一大胡子嗤笑道。

「哦?你知道?快說說,這是哪家的兵馬?竟如此厲害?」

大胡子清了清喉嚨,將眾人吸引過來,高聲說道︰「說來你們肯定也都听過,還跟咱們遼東有莫大的關系呢。」

旁人急道︰「我說老參頭,是不是這些年你跟著王家跑商跑滋潤了,連說話都拿上架子了?莫忘了當初我們還是一個雪堆著跪著的交情!」

大胡子老參頭嘿嘿點頭說道︰「咱這交情倒是真鐵的。他二叔,前些年你不是把你那不成器的子佷送去懷城軍校麼?這支兵馬,便是懷城軍校的,或者說,是王家軍。你看那整隊的綠裝,可有雜色?」

「噫,這麼說,這是咱們王家軍?」他二叔驚呼道。

老參頭得意的說道︰「當然!試問這天下,還有哪支軍隊能有我們王家軍這等威勢?除了我們少主王越,還有誰能帶出這麼厲害的兵馬?」

他二叔又驚呼道︰「這麼說,是少主回來了?」

老參頭一愣,呼道︰「哎呀!還真有可能!我听說王老爺被封做遼東刺史,只怕是少主回來輔軍的!走!走!快回天目城瞧瞧去!」

「走!回天目城!」眾人大呼著,邀朋呼友,一齊向天目城涌去。

眾將士快馬急奔,竇輔說道︰「師傅,後面一群人跟著,要不要去打發了?」

王越回頭望了望,笑道︰「沒事,都是我遼東的父老鄉親,興許都是來看熱鬧的吧。不用管他,加快速度爭取夜幕降臨之前趕到天目城。」

「是,師父。」竇輔高聲喝道︰「眾將加快速度,天亮前務必趕到天目城。」

「是!」

眾人呼哨著緊拍馬背向前急馳,至太陽下山之時,已來到了天目城下。

「來者何人!停下!」城守嚇得拉起吊橋,躲在城垛後面高聲喝問道。

王越笑了笑,高聲回應道︰「怎麼?我才離開十三年,便不認得我了?我是王越。」

「王越?」城守半信半疑,探出頭來望了望,見果是王越,不由激動的呼道︰「真是少主!少主回來了!少主回來了!」

那城守翻下城牆,急步向王府奔去。

「誒……」王越愣了,呼道︰「先給我開城門啊!別走啊!」

「噗嗤!」尹四妹樂了,說道︰「師父,看來你們天目城的人不歡迎你啊。」

「去,小丫頭懂什麼。」王越啐了一聲,郁悶的望向城頭,那城頭卻竟只有一個城守,那人走了後竟無人再給開城門了,不由罵道︰「看來這天目城是安逸慣了,連城守都只配一人!」

過了半一刻鐘,那城守這才跑了回來,放下吊橋,打開城門,一隊兵軍急匆匆的沖出城來,當前的正是白發蒼蒼的王父王念先!

「父親!」王越高呼著拍馬向前沖去,來到父親面前躍下馬來跪伏在地,呼道︰「父親,不孝兒來看您來了。」

王念先翻身下馬來到王越面前扶起王越,抖著發白胡須含淚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我兒也算功成名就,衣錦還鄉了。」

「父親,這些年家里可安好?」王越把著父親的手,哽咽的問道。

「好,好,都好。走,先回家再說。」王念先老淚縱橫,拉著王越往城內走去。

回到王府,黃忠、魏延、麴義三人去安頓兵馬,王越帶著尹四妹、竇輔、夏猴向里屋走去。來到大廳,見到了同樣白發蒼蒼的母親何氏。「母親,兒回來看您了。」

「好,好,我兒又帶媳婦回來了?」何氏高興的說著,眼楮卻瞄向一旁的尹四妹。

王越尷尬的說道︰「母親,這是兒收的徒弟,尹四妹。」

「哦,是我兒的徒弟啊……」何氏恍然,拉過一旁的一個小少年,說道︰「來,懷之,快來見過你父親。」

那小少年狐疑望了望王越,籌措的上前呼道︰「父親大人。」

王越拉著小少年說道︰「這是我兒王懷之?都長這麼大了?」

「可不是麼!」王念先說道︰「你這一去就是十三年,如今懷之都十五歲了。我正打算送他去京都找你呢,沒料到你卻先回來了。這趟回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王越掏出任命書說道︰「父親,您忘了,您被封做遼東刺史了,我便是來給您送官印,文書的。」

「哈哈……我听說了,只是沒料到竟是你送來。」王念先哈哈大笑的接過了任命書、官印等物,拉著王越問著天下大勢。

王越嘆息道︰「這天下是徹底亂了。因我一時疏忽,致黃巾之亂再起,禍及天下;而朝廷又下放軍權,怕是大亂將起啊。」

王念先說道︰「這不挺好麼?我們王家也能在遼東明正言順的招兵買馬,建立自己的軍隊,即便不能征戰天下,至少,也能保守一平安,不是更好?」

王越搖頭說道︰「我們遼東長年沒有征戰,外敵不多;但在中原,卻是群雄林立,萬家爭鳴,卻是如何一個亂字了得?怕是鼠患停息了,內亂卻是注定了啊!真是糾心哪!」

王念先笑道︰「你卻想多了;我們過好自己便了,何去顧別人生死?那不平添煩惱麼?」

王越愣道︰「還是父親豁達,越受教了。」

自那後,王越領著眾人在天目城又建了一座武場,成立了遼東高級軍官學校,培訓各軍各處所必須的緊缺人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劍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劍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