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劍 第9章 太平道教

作者 ︰ 月下小豆子

這一日,那個自稱夏猴的小猴子又跑來踢場子,又想要挑戰王越,卻仍被史阿擋在了門外。

近日來,這個長得挺標致的小猴子成天跑來搗亂,嘴里叫嚷著要挑戰王越,手底下也有一點本事,但這點本事對付普通武者還行,卻哪是史阿、羊咕、樂進這些人的對手?每日來,卻每日不到百招便被史阿等人拿了。但這小年青卻不氣妥,仍是日日來挑事兒,一連都有快半個月了,卻是連王越的面兒也沒見著。

「這小猴子,長得小不點兒,脾氣倒挺大!就是長得有點娘娘腔。」羊咕在一旁咕噥一聲,卻又想起史阿好像也這樣,不由尷尬的笑道︰「大師兄……可不是說你……」

「哈哈……」眾師兄弟哈哈大笑,史阿也習慣了,只得聳聳肩,苦笑一聲,亦不以為意。眾人在一起已有三年,早有了深厚的兄弟情義;但這幾十上百的同門間,卻有個弟子總是格格不入,那便是當朝太子,劉辯。

劉辯雖是內門弟子,且排行老十,但武藝確實不怎麼樣。三年了,卻仍只是勉強能走五行樁,連大多數入不了流的外門弟子都不如,劉宏來過幾次,看了幾次劉辯的表現,卻是多有不喜。

只是劉辯貴為太子,眾人雖不敬他,卻也沒有敢小瞧他,仍當師兄、師弟一樣處著。

劉辯也知道自己的狀況,也不擺架子,常常與眾人打成一片,倒還真讓他交上了幾個要好的朋友。

其實有一人便叫唐周,是個不入流的外門弟子,勉強能走上個九圈的五行樁陣,因獻過一次太平玄符,有幸得過一次王越的指點,在不入流的外門弟子中,也算有點小名氣。

這唐周也是個妙人,仗著自己這點名氣,上下討好,沒多久便被他巴結上了同樣不得意的劉辯,一來二往,便被劉辯引為心月復。

只是劉辯人傻,卻不知唐周其實是另有身份。

這一日,唐周又到京都香堂例行匯報,將這段時間在王府的所見所言,俱都一一做了陳述,回來之時,經過議堂,卻被唐周听到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議堂門口的守衛正巧去毛房了,唐周不知,誤過堂前,只听議堂內依稀傳來一聲低沉的吼聲——

「……堂主,只要馬元義成功奪了南門,有了京中兄弟們的策應,此次教主的計劃必可一日成行,功破皇宮便易如反掌!到時候這起義的大功勞,便非堂主莫屬啊……」

「哈哈……都是兄弟們的功勞,若不是兄弟們幾年來跑前跑後,這功勞也輪不上我張曼成。只要事成,我做了長老,必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多謝堂主……不,多謝三長老。」

「哈哈……」

唐周在門外听得心中狂跳。馬元義?策應?皇宮?起義?這……這……這是要做什麼?造反麼?

唐周嚇得魂飛魄散,一不留神踢到一顆小石子,嗝 一聲彈在了台階上。

「什麼人!」張曼成等人大喝一聲,沖了出來截住了唐周,刀架到脖子上,喝問道︰「你是什麼人!怎麼進來的?」

唐周嚇得臉都白了,哆嗦著說道︰「我……我……小人是齊香主派到王府中的秘探零零玖,今日正好是盈月之日,回堂來匯報情況的。」

「零零玖?那個最佳秘探?听說已經成了太子辯的心月復了?就是你?」張曼成上下打量著,問道。

「是……是……正是小人……」唐周感覺脖子上的刀緩了緩,這才心里輕松了些,抖聲回道。

「哦?你倒是有些本事。剛才你都听到什麼了?」張曼成厲聲問道,那刀手的刀重又下壓了三分,一道鮮血順著刀刃便流了下來。

唐周脖間一寒,一種麻木的感覺傳來,接著便看到了那鮮紅的血液,嚇得差點尿了,驚恐的喊道︰「堂主饒命,小的什麼都沒听到,什麼都沒听到……」

「真的沒有?」

「沒有!沒有!」唐周顧不得脖子上的刀鋒了,急忙點頭回道。

「哼!沒听到就好!走吧,好好打探消息,來日少不了你的好處!」張曼成冷冷的叱道。

「是,是,是,小的這就走,一定好好打探消息,為我教盡心盡力,萬死不辭。」唐周連忙躬身做揖,跌跌撞撞的逃了出去。

「堂主,要不要……」刀手望著唐周,做了個下揮的手勢。

「算了,零零玖我知道,是我父親留下的老人了,人很可靠。我們繼續說我們的,不用管他。」

「是。」

唐周逃出香堂,捂著脖子跑到河邊洗了洗,從懷中掏出一把黑膏抹了上去止了血,坐在河邊直發愣發呆。

自己入教已有九年了,當初是張長老見自己快餓死了,給了自己口飯吃,之後更是教自己習文識字,奉若親生。只是張長老命薄,與幾大長老一起,練功出了岔子,一命歸西了。

四年前跟了張少主,雖沒得到重用,卻也沒得到排擠,在這教內的派別之爭中,也算是得保全身。

一年前奉命潛入王家武場,經過一年的努力接觸,終于成功的打入到了王家內門,做了劉辯的心月復。

只是這一年來,卻是忽的又有了當初那種同門的兄弟之情,更是從王越那里,重又體會到了張長老那般的親切父輩情結,一時竟有些喜歡上了王家武場。雖不知道教中為何要監視王府,但好在王府行事光明磊落,沒什麼不能對人言,倒是沒有為難到自己。

只是,這一次,忽的听到他們竟然要密謀造反,聯系前後,這才發現了事情的嚴重性。

唐周恍惚了兩日,終于下定了決心,冒死將這消息告訴了劉辯。

劉辯听了大吃一驚,重謝過唐周後,便連夜進了宮。只是也活該劉辯這孩子倒霉,正踫上劉宏正在與美妃尋樂,氣得劉宏破口大罵,連劉辯說的什麼話都沒听清,便把劉辯給轟了出來。

劉辯在宮外等了一晚上,也沒等到召見,只得回府將此事秘密告訴了師傅王越,希望師傅能給出個主意。

王越听了心中咯 一聲,暗道︰不好!莫不是被郭嘉那烏鴉嘴給說中了吧!這……這是要出大事了?

當即,王越將內門弟子及鐘繇、郭嘉等人尋了來,召集大家一起出個主意。

眾弟子听說太平道教要造反,轟的議論開了。

「我說什麼來著?我說什麼來著?我就知道這太平道教不是什麼好人!這不?反了吧?」郭嘉跳著腳,趾高氣揚的嚷道。

「行,行,行,你厲害,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通曉古今,算盡天下,行了吧。」王越失聲笑道︰「我們是不是要先去稟報了朝廷,讓朝廷來管這事?」

「不妥,不妥,」郭嘉搖頭晃腦的說道︰「連你王府都有探子了,更何況那宮中?若是朝廷有什麼動作,卻偏又走漏了消息,豈不是更加被動?所以這稟報之事,還是緩一緩再說。」

「嗯,郭小兄弟說得倒也有理,」王越點頭說道︰「那我們現在要做什麼?如何對付這太平道教?」

文央拍桌子跳了起來,叱道︰「這有什麼好說的,殺過去就是!那些太平妖孽裝神弄鬼,什麼符啊法的,一看就不是什麼好鳥!現在還要造反,那還說什麼?全殺了就是!」

「狗屁!」郭嘉叱道︰「那太平教眾足有上百萬,分布翼、並、徐等七州之地,影響之大前所未有,你能殺幾個?你又能殺多少?」

「怎麼不行?殺一個少一個,殺兩個少一雙,總能殺干淨的時候!」文央瞪著大眼嚷道。

「好了好了,」王越見兩人快要干了上了,趕緊勸下,轉頭問道︰「你們呢,有什麼建議?」

眾弟子交頭結耳,張郃站了起來,說道︰「師傅,弟子覺得文師弟所言亦不差,這太平教徒大多是平民百姓,見不得多少血腥;若是殺多了,他們自己自然怕了。」

「不妥,不妥,」竇輔站起身來說道︰「那太平教徒太多,七州幾百萬,須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等消滅完這些太平妖孽,怕是我大漢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嗯,倒也是。」眾人想想那千百萬人的戰爭場面,心中不寒而栗,暗道罪孽深重。

「嘿嘿,這個好辦,」郭嘉昂頭得意的說道︰「據說所知,這太平教內矛盾重重,派別之爭很嚴重,若是我們能找到其中的關鍵結點,便可令太平教頃刻間灰飛煙滅!根本用不到我們拿人命來拼!」

「噫,這倒有些道理。」王越點頭說道︰「只是,這教內有什麼矛盾,關鍵結點在哪,我們卻是一點也不清楚,如此破得他們?郭家兄弟,你可能算出他們的弱點在哪?」

郭嘉攤手聳肩說道︰「我又不是神仙,這我可不知道。若想找他們弱點,唯有我們深入其中去探查了。從內部去挖掘內幕,總是最快捷,最方便的。」

「嗯,」王越贊同道︰「只是……派誰去合適呢?」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誰干這個在行。

羊咕沉吟片刻,站了起來,說道︰「師傅,以前我們在士子黨的時候,要打探消息,便多是讓文三弟、尹四妹同去;他二人倒是有些經驗。」

「不行,不行,」文央急忙搖手道︰「以前只是過個戶,趟個街;這可是幾百萬人的大教!我可不敢!」

「哼!沒用!」尹四妹圓瞪著杏眼,叱道︰「有什麼好怕的!他幾百萬人又不是聚在一起,他們還不得在一人個屋里呆著?我們只管一個個屋探就是了,有什麼不敢的!」

「我……我……」文央臉色微紅,但一想到那是幾百萬人,心中還是有些發抖,卻也不敢再表露出來,只是在心中暗自打著小主意。

王越笑道︰「尹四妹說得有道理,又不是讓你把天下的太平教徒都探個遍。我們只管這京中的太平分壇便好。那唐周不是說朝中有個什麼馬元義做內應麼?你們便從他身上下手,將這京中的內應都抓出來便可以了。」

「就是,只要找出他們的名冊,便可一網打盡了!看他們還反不反!」尹四妹想到這種重要的大事,要自己來完成,便心中一陣亢奮,小臉脹紅,柳眉暗挑。

文央听師傅這麼說,心中倒是安了些,吱吱唔唔的說道︰「那……那我便試試。」

「嗯,就這麼定了,你二人去打探消息,麴義、羊咕從旁策應;其余人收好自己的小隊伍,加緊練習;此一仗,只怕再所難免。」王越點頭吩咐道。

「是!」眾弟子齊聲應是,各自出門準備去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劍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劍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