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劍 第2章 恍如隔夢

作者 ︰ 月下小豆子

當晚,賓主皆歡,眾人相繼散去,諸葛亮將王越拉進書房,關上房門,令丫環、護衛走出百米外不得靠近。

王越好笑︰「諸葛兄,什麼事情神神秘秘,非避過旁人?」

諸葛亮笑道︰「讓王兄見笑了。非是亮多心,而是此事非同尋常,旁人怕是听之不得。否則必引來天災*。」

王越道︰「天災*?這麼嚴重?諸葛兄放心,王某听力還行,這方圓百米斷定無人,放心好了。」

諸葛亮道︰「該死,我倒是又忘了王兄天縱之才,武功已入化境,旁人自是難逃您的耳目。這我就放心了。」

王越道︰「諸葛兄,今日你能預知我來,倒是本領非小。這倒與郭嘉的三爻封算之術有些相似,莫非諸葛兄也精通此道?」

諸葛亮笑道︰「三爻卜算之術,卻哪比得了我?我這叫天演之術,乃天之術,豈能與凡人相比?當然,王兄也同樣,身懷天之術,此術不比我差。」

「天之術?我怎不知?」王越奇道。

諸葛亮神秘一笑︰「王兄真的不知?我料想,張角當年隕落之前,應該有跟王兄說過什麼吧?」

「什麼!」

王越大驚︰「你……你……莫非你也……」

諸葛亮神秘笑道︰「不錯,我也是天外之人。這大漢朝,有八位天外之人,稱八部天龍。如今張角隕落,只余七人。而我與王兄互為天、風,原為對角之勢。卻因張角的地龍隕落,致使改變了天勢,使我與王兄反倒成了相依之勢。自引我與王兄是一榮既榮,一損俱損。」

「哦?」王越听得懸乎。有些不知所雲。

諸葛亮繼續說道︰「原本我早就應當主動去尋找王兄的,但我是風龍,卻是不能出山行走,否則怕有亂相之源。♀所以。早在十年前,我便在打听王兄消息,這一等,便是十年了。」

王越听著越听越奇,但听他說得玄妙,倒還像那麼回事,當下頷首道︰「諸葛兄,那我這天龍,是個什麼個說法?」

諸葛亮道︰「天龍者。為天下也。王兄不用知曉天龍何解。只需順應本心。隨勢而行即可。這天下再怎麼亂,我相信,也亂不到王兄身上。且那些失勢者。只要依托在王兄身邊,便可逆天改命。逢凶化吉,必可得保全身。」

「哦。」王越听他這麼說,那顆吊懸的心,終于放了下來︰「諸葛兄,這麼說我就放心了。你說那些什麼八龍、天、風的,我听得懸呼,你讓我順應本心,我便知道什麼了。」

諸葛亮搖頭笑了笑,從身後拿出一個寶箱,開了鎖,又打了數個手印,最後用一根桃木棒將箱子打開,從中取出一團錦布放到桌上,道︰「王兄,這東西,我可是為你保管了十八年,現在物歸原主了。」

「十八年?我好像沒有東西存在諸葛兄這里吧?」王越奇道。

諸葛亮道︰「這是上天安排給你的,非人力所能阻擋。十八年前發生了一場地震,整個徐州正是震心。而這卷書經正是當年地震時天外飛來的,最後落在我手,我便算出了它另有明主。你且打開看看,就知道了。」

王越上前翻開錦布,一層又一層,到第三層,現出一本黑色經書,封面上只有一個鎦金大字——「易」。

王越道︰「這……這是何經書?一個易字,倒是很有氣勢。」

「諸葛兄翻開讀上一讀。」

王越信手捧起,翻開一頁,只見上面寫道︰……至妙妙品,無上至真。隱奧難明。於是諸天同聲贊嘆。上白天尊。請開法要。時於座中咸生歡喜。無量光明。開悟群品。復有無色界天子從彼所來。其名曰皓。庭霄度國天帝王子。淵通元洞國天帝王子。翰寵妙成國天帝王子。秀樂禁上國天帝王子。如是等輩。四天王子聞是希有妙相之事。各率國人智男正女。同會四種民天。騰勝梵度賈奕常融天……

王越看了看,深思片刻道︰「這好似是一種講經,似在解決天尊天道由來。」

諸葛亮道︰「不錯。這道經,看似解什麼虛無的天尊天道。但我想,他必定不止如此。相反,我倒以為,這不是一部完整的經,必然還有另外部分,合起來必是另一層意思。而這,正是我們外來之人的根源。」

「外來多這的根源?我們麼?」王越問道。

諸葛亮笑道︰「不錯。而且,我猜想,張角必定也有一本吧?」

「啊!」王越這回明白過來了,原來諸葛亮早知他從張角那得了一卷經書,才特意拿出這卷經書來,莫不是想要交換?

諸葛亮見王越起表情,便知他想岔了,笑道︰「王兄誤會了。我不是想換王兄經書的意思。說實話,若是我能修這本書,我早就修煉了。只是這不是我的道。我的道,另有所在。這經書,放我手里也沒甚作用。只有在王兄手中,才能化為勢力。這個勢,便是天龍之勢。」

「這樣……」王越被人道破,倒是不好意思了。

諸葛亮道︰「王兄,經書你盡管拿走,只要你認真研習,我料想天龍之勢必成。到時候,說不得我還要借一借王兄之勢,共參天道。」

「一定,一定。」王越也不矯情,收了經書,便拍胸脯保證。

諸葛亮笑了笑道︰「王兄,此間事算是已了,我也能安下心了。只待異日我另一個貴人到來便能出山,到時再與王兄相酒言歡。」

王越听出人家意思了,訕笑一聲,便拜謝出門。

第二日,王越便拉上黃忠等人告辭而去。

待離開瑯琊國,王越回馬遠望陽城。至今仍覺恍惚。昨日之事好似夢中一般,听了一堆似是而非之言,又莫名其妙得了本經書,打了個圈。稀里糊涂的便離了開,如今想來,真是不可思意。

「這諸葛亮,倒似神仙般。妙人!妙人!」

王越笑了笑,斥馬回身,出徐州回到兗州,會合了曹操,繼續向河東行進。

隊伍且戰且行,到河東,會合了馬騰馬超父子,當然馬超也拜見了師傅,與黃忠、魏延三師兄弟也是徹夜歡談。

接下來對戰高干。曹操兵強馬壯。兵器精良。自是戰無不勝。不到月旬,便將高干擊敗,吞並並州。領翼州牧。回到兗州後後又擊敗了袁譚,佔據了平原郡。將袁家的地盤給侵佔了大半。

此時時日已過六月,王越也得了消息,柳毅帶領五萬兵馬從遼東渡海直達青州,便在月初黑暗之夜,帶著黃忠等人星夜趕路,月兌離了曹操大軍,趕去青州會合了柳毅。

到天亮之時,曹操發現王越不見了為時已晚。待得知大量王家軍突現青州之時,便知大勢已去,不敢輕試王家軍鋒芒,帶著大軍回返兗州。

王越見曹操跑了,也不客氣,直接兵臨南皮,逼降了袁譚,將青州控制在自己手中。

至月,又接到了高干的投靠文書,這回跟來的,還有袁尚、袁熙兩部的兩名手下。這二人倒不是表示袁尚、袁熙之意,只言心向遼東,希望得到遼東的庇護。說白了,就是袁尚、袁熙兩部出現了叛徒,投靠了王越。

這一回,王越手里有六萬精兵,見袁家確實香火將盡,便接受了三人的投效,順利的接手了幽州、翼州全境,令曹操這個翼州牧卻是有名無實。曹操也只能口頭上討伐幾聲,實現連個屁都不敢動。

有了這些地盤,王越便駐軍在鄴城,正好扼守在並州與兗州之間,令曹操首尾不相顧,難受要死又偏不敢發作。

到第二年開春,西部羌胡又開始犯邊,從高原上直沖並州,曹軍又要防備東面的王越,又要防止馬騰的反復,頓時四面楚歌,連戰連敗,雖後來調兵遺將將並州失地又追了回來,但物資早已被羌胡搶走,氣得曹操頭疼病又發作了,只得遣使王越,只要王越答應共同出兵攻打呂布,便將並州送上。

王越考慮再三,便同意了曹操的請求,派人接收了並州,在黃土高原上布下重兵,防止羌胡再犯。

倒不是王越犯傻,干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只是他一向討厭胡人,見不得胡人猖狂,打算等騰出手來,便把高原上的羌胡給收拾了。就如當初的漠北一般,有時候你不惹他,這些胡人反倒來惹你。最好的辦法,就是打疼打怕,打死。像現在的漠北胡人,八族滅亡,多數族人都遷到遼東來生活了,只留下部分商甲行卒在各族建城,將胡人漢化,永保漢人統治。

這黃土高原也是窮困之地,長年高溫、低雪,溫差巨大,又沒什麼可種的,只能靠狩獵為生,最後的結局,肯定也是敗亡。

既然答應了曹操,王越便親點兩萬精兵,隨同曹操,一同攻向揚州。

呂布當年迎帝失敗,找袁紹出了頓氣,便跑去欺負袁術。當年呂布看上袁術的女兒,想要求親,被這老家伙辱罵,便一直記恨在心。于是便跑到壽春,三日便破城,佔了壽,將袁術的幾個女兒全抓了來,給貂蟬當丫環,隨便給自己暖床。

之後又得陳宮來投,吸收了上一世的教訓,從袁術的幾個女兒中,挑出兩個漂亮的,送給了陳宮,又在壽春城中找了座超級豪華的府邸送與他,拜他為軍師祭酒,什麼事情都問過陳宮,听取陳宮的意見。

陳宮頓覺得投明主,全心全意的為呂布出謀劃策,不到三年,便將長江以北的半個揚州給佔了去。袁術更是直接被氣死在廬江,死時連個送行的都沒有,一搓香,一捻土,便埋在了郊外土神廟,死得是無聲無息,一了百了。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劍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劍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