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紀 第九章 傳國玉璽(上)

作者 ︰ 殷揚

藺相如一聲「君上」叫出口,也就意味著,自此以後,他成了秦國之臣了。浪客中文網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藺相如這個秦昭王的死敵,秦昭王最為痛恨之人,竟然如了秦臣,這事太有戲劇性了。

然而,仔細想想也就在情理中了,因為秦昭王重視人才,不斷的招攬人才。範睢之來秦國,就是因為他刻意招攬的結果。

在王稽出使魏國之時,秦昭王特別召見了他,給他一個使命,要他查看山東之地有沒有人才,若是有的話,就帶到秦國來。

這不過是一次出使罷了,秦昭王都沒有放過招攬人才,對于這事,一向「秦黑」的馮夢龍,在他的名著《東周列國志》里也是不惜溢美之詞,贊秦昭王是個「有心人」。

正是因為秦昭王重視人才、招攬人才之心,這才招來了範睢這個大才。

藺相如雖是讓他痛恨的死敵,然而,藺相如的才干、品行讓人贊賞,是以,秦昭王打從心里欣賞他,這才極力招攬。

秦昭王的氣度胸襟放眼天下間,還沒有人超得過。秦昭王能向藺相如這個他恨欲狂的死敵道歉,無論如何贊譽都不為過,即使是藺相如這樣的死硬反秦份子也不得不心折,最終選擇留在秦國,也就在情理中了。

「呵呵!」秦昭王爆發出一陣暢快的笑聲,快活之極,拉著藺相如的手,道︰「來啊,設宴,為藺相如接風洗塵。」

秦昭王雄視天下,令山東之談他色變,放眼天下間,有誰能讓他親自設宴接風洗塵的?就是範睢這個極受他信任的丞相也沒有這份殊榮。想想當初。範睢剛來到秦國那陣子,蝸居一年有余,盤費用光了,很是窮困潦倒,差點成了第二個蘇秦,已經想要開秦國了。

在此之前,能有如引殊榮者,也只有樂毅這個大才了。

這又是驚人之舉,讓藺相如格外感動。

酒宴設下。秦昭王特的令藺相如坐在身旁,還親手扶著藺相如坐下,這是何等的殊榮,又是讓藺相如好一陣感動。

想想自己的遭遇,雖曾經一度很得趙王的賞識。可是,趙王對他並是很信任,要不然的話,就不會罷他的官了。而秦昭王對他的禮遇之隆,遠遠超出了趙王對他的禮遇,這讓藺相如要不感動都不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秦昭王放下酒爵,笑著對藺相如道︰「藺卿,你攜和氏璧來秦,可知寡人之意?」

「臣以為君上是要另制傳國之器。」藺相中不藺是才智之士。一口道破秦昭王的用意,道︰「九鼎已失,不知所蹤,秦若要取天下。就要要聚民望,收人心。這傳國之器就是重中之重了。」

「著啊!」秦昭王雙手輕擊,異常欣賞,道︰「無傳國之器,秦雖能取天下,這代價就大了許多。若能有一讓天下認可的傳國之器,這一天下就順遂許多。」

以秦國強橫的實力,即使沒有傳國聖器,秦國照樣能取天下。不過,這會生出不少事端,會付出不小的代價。若是能有一讓天下認可的傳國之器的話,這統一就會順遂許多,會少付出很多代價。

正是因為如此,另制傳國之器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藺卿,你以為當制成何物為宜?」秦昭王再度問道。

「可制一玉璽。」藺相如微一沉吟道。

「不愧是藺相如,這見識非同小可。」秦異人听在耳里,大為贊賞。

歷史上,秦始皇取和氏璧,制出傳國玉璽,一直是歷代王朝無不欲得之的傳國聖器,其份量不比九鼎差。

「甚好!甚好!」秦昭王大為贊賞,沖範睢他們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藺相如之言極是。」範睢首先表示支持。

然後就是樂毅、秦異人、白起他們贊成,這事就定了。

「藺卿,你以為在玉璽上寫上什麼為宜?」秦昭王很是期待的問道。

「受命于天。」藺相如想了想道。

「好!」秦昭王對這說法大是滿意,問道︰「丞相,你以為呢?」

「大秦要一天下,就要上體天心,下順民意,這‘受命于天’甚好,甚好,臣無異議。」範睢略一沉吟,表示支持。

樂毅、白起他們對這四個字也是極為贊成。

唯有秦異人沒有表態,秦昭王問道︰「異人,你以為呢?」

「再加四個字就行……」秦異人一句話還沒有說完,秦昭王就急不可耐的問道︰「哪四個字?」

「既壽永昌!」秦異人道。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好!采!」一片叫好聲響起,一眾人大是贊賞。

經過秦異人這一補充,傳國玉璽上的話就完美了。

歷史上,傳國玉璽上的題字就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深得後人贊賞。

「既然已經議定,諸卿就寫來,誰寫得好,就在傳國玉璽上留字。」秦昭王眼里一片火熱,片刻也不想擔擱。

要不是等傳國之器的話,他早就稱帝了。如今,萬事俱備,唯欠傳國之器。

和氏璧是天材地寶,天下僅此一塊,若能制成傳國器的話,必然是留傳後世。在傳國玉璽上題字,那是何等的榮耀?

就是以範睢、白起、樂毅、藺相如、荀子、公孫龍子這些人沉穩的心態,也是激動起來,無不是捋起衣袖,想要題字。

秦昭王望著蠢蠢欲動的白起,笑道︰「上將軍,你若題字的話,會不會有刀劍之氣?」

「哈哈!」這是調侃,眾人大笑。

「君上,臣只不過是見獵心喜罷了。」白起把範睢、樂毅、藺相如、荀子和公孫龍子一打量,知道這不可能有他的份。

說到打仗,白起是一流的,說到這等舞弄墨之事,範睢他們就是一流的。白起遠遠不如了。

命人送來羊皮紙和筆墨,秦昭王首先提筆在手,飽醮濃墨,寫下「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字,力道很足,就是字太過剛硬了,不適合題在傳國玉璽上,秦昭王瞧了瞧。放下筆,微微一嘆。

若能在傳國玉璽上題字,那他的人生就更完美了,他的字不適合,要他不嘆息都不成。

範睢第二個題寫。他的字同樣很好,沒有秦昭王的字那種剛硬之氣,多了一些柔和,只是仍是美中不足,不能題在傳國玉璽上。

樂毅第三個寫,他的字仍是了得,不過。眾人仍是不滿意,少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特質,只得放棄。

白起也試了一手,他的字太過剛硬。自有一股刀劍之氣,不用說,最差的一份了。

秦異人也露了一手,比白起的字要好些。卻是遠遠比不了範睢和樂毅的字,沒戲。

黃石公試過了。字不錯,就是缺少那種神韻。

就余下荀子和公孫龍子了,這兩人是學術界的泰斗,二人的字極好,眾人對二人充滿信心。荀子先是平心靜氣,調整好心態,這才懸腕揮毫,寫下八字,引來眾人一片叫好聲。

公孫龍子也不甘後人,當即寫下八字,又引來一片叫好聲。

「好字!好字!」眾人把荀子和公孫龍子二人的筆墨好一通欣賞,贊不絕口。

「嗯,二位的字是好字,可以說無可挑剔了,不過,總是讓人生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總覺得缺了點東西,卻又說不清缺的是什麼東西。」秦昭王的白眉緊擰著,點評一句。

這話深得秦異人、範睢、樂毅、藺相如他們的贊同。

荀子和公孫龍子二人不愧是大家,這手字非常漂亮,可以說是完美,讓人無可挑剔。只是,從感受上來說,就是缺了一種東西,一種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要不是要在傳國玉璽上題字的話,他們二人的字絕對夠用了。問題是,這是要在傳國玉璽上題寫,就要追求「完美」,不能有任何缺憾,更不能有這種感受。

「難道真要李斯來寫?」秦異人看著二人的字,頗有些發愣。

歷史上,傳國玉璽上的題字是由李斯題寫的,那不是沒道理的。秦始皇那一朝,人才濟濟,最終由李斯來題寫傳國玉璽,那是因為李斯的小篆最適合了。

「這……」秦昭王撫著額頭,頗有些懊惱,道︰「這可如何是好?」

眼下和氏璧有了,要題的字也有了,就連良工巧匠也準備好了,就差題寫個這環節了,秦昭王真的有些氣惱。

這問題還真把範睢、樂毅、藺相如他們給難住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無言以答。

在傳國玉璽上題字,不僅僅要求字要好,還需要一種合適的神韻,這就太為難人了。若只說字好,範睢、樂毅、藺相如、荀子和公孫龍子他們的字都達到了要求,只是缺少一種傳國玉璽需要的神韻。

這種神韻的要求就太高了,高得讓人難以想象,在哪里去找這樣的人呢?

「大父,不是還有韓非、李斯、蔡澤他們嗎?何不召來試試。」秦異人道。

「哦。有理。」秦昭王恍然,立即傳旨。

韓非、李斯和蔡澤趕來,三人揮毫寫下這八字。然後,秦昭王他們開始點評,韓非的字有些冷,跟他的性格差不多。蔡澤的字有些散漫之氣,不能用。

唯獨李斯的一手小篆自成一體,神韻天成,眾人一瞧之下,眼前一亮,齊聲贊道︰「好字!好字!」

「如何?」秦昭王驚訝的打量一眼李斯,沖眾人問道。

「神韻天成,舍此其誰歟?」範睢第一個贊成。

「我贊成!」樂毅、藺相如、白起、黃石公、荀子和公孫龍子齊聲贊同。

「那就他了。」秦昭王決心下字。

秦異人打量著李斯,頗有些感慨,道︰「歷史上的傳國玉璽由李斯題寫,如今還是由他題寫,非命運,是李斯這的小篆太棒了。」

李斯的小篆是千古一絕。從秦以後,到如今,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大書法家,可要說小篆,還真沒幾人比得過李斯。

「用我的?」李斯一臉的震驚,一臉的難以置信。

此時的李斯,不過是一後生罷了,比他厲害的人多了去了,竟然采用他的題字,他就是做夢也沒有想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皇紀最新章節 | 秦皇紀全文閱讀 | 秦皇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