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 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

作者 ︰ 鱸州魚

「戰術?什麼戰術?」許攸的失聲驚呼將魁頭嚇了一跳,同時也讓他非常不滿.

敵軍用小股部隊和自己的大隊騎兵對沖,很輕松的透陣而過,然後循著原路殺回,如果說這是戰術,那就表明敵人早就算準了,他們的騎兵可以輕松很的殺個來回,這難道不是對鮮卑人的藐視麼?更讓人郁悶的是,這根本是個狗屁不通的戰術,完全沒用!

「如果他是想挑釁的話,那我承認,他成功了!」魁頭咬牙切齒的說著。

「不,這不是挑釁,他的目的恐怕是……」許攸扯扯嘴角,露出個艱難的笑容,正要解釋,話到嘴邊,卻變成了一聲驚呼︰「糟了!」

魁頭被他嚇得一激靈,定楮看時,果然發現糟糕,漢軍輕騎的作用,不是他想象中的挑釁,又或倉促應戰,他們只是為友軍營造有利形勢而已。

在輕騎月兌離後,一千多重騎兵拉出了一個很長正面戰線,緊緊追在輕騎身後,猛沖上來。因為輕騎太快,所以,重騎的前進速度顯得很慢,像是在減速似的,可實際上,他們已經進入了沖鋒的節奏。

公孫瓚之前看到的蠻牛陣,在兩支牛角月兌離後,已經變成了鐵錘陣,以重騎兵為錘頭,帶著雷霆萬鈞之勢,重重的砸向了胡騎的陣列。

按照魁頭等人事先商量好的戰術,中軍應該盡量向兩翼伸展,蠍形陣變化成剪刀陣,讓過重騎兵的鋒芒,包抄並突襲後面不成陣列的步兵。

結果,在太史慈和魏延的兩隊輕騎反復攻殺之下,胡騎被擋住了,沒辦法避向兩翼,就像是大河分流的狹窄處,突然被人扔了塊大石頭進去,硬生生的堵住了河水的分流。

正常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十萬胡騎的沖鋒勢頭,一千輕騎不可能遏制得住,就像是立在奔流前的堤壩,只有被沖垮的份兒。

但現輕騎擋得不是主干,而是分支,胡騎就算不向兩翼避開,馬也有地方可跑,所以太史慈二將的壓力並非大得難以抗拒,壓力是在胡騎這邊。

十萬人的隊伍,做出中軍逐漸向兩翼避開的戰術動作,難度不在普通的步兵陣列變幻之下,對士兵的騎術和將領的組織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魁頭和他的大軍雖然能要求,但他們沒有考慮到容錯問題,結果被太史慈二人這麼一攪合,他的變陣遭到了可恥的失敗,胡騎主力只能循著原來的防線,硬往青州軍的軍陣上撞去。

「混賬!」意識到漢軍的意圖,魁頭氣得連聲大罵︰「太狡猾了,居然在這種時候,還能想出這種招數來,卑鄙啊!」

戰前他千方百計的想避開和鐵騎的正面沖突,結果這種心理卻被人算計到,而且很有針對姓的加以利用,這叫他如何能不惱羞成怒?

「不過,再怎麼厲害的騎兵,也只有一千多而已,戰線拉得這麼長,跟篩子都差不多了,也沒什麼可怕的!吹角,吹得再響點,讓勇士們不用害怕,全力以赴的沖上去,敵人只有一千多,咱們有十萬!」

畢竟是當慣老大的人,魁頭很快注意到了到了自己的失態,重新振作起來。他注意到了鐵騎陣列不夠密集的缺點,很有針對姓的做出了指示︰躲不開,就硬來吧,反正自己這邊人多。

青州軍之所以將陣列拉這麼長,無非是想盡量保護後面的步兵,就算前面和鐵騎的踫撞損失大點,也是可以承受的。這樣,倒是可以和兩翼的騎兵一起,對青州的步兵進行三面夾攻了,未嘗不是好事。

听到來自中軍的指示,正在心慌的胡騎定下了心神,將馬速提升到了極致,向迎面而來的鋼鐵巨獸撞了上去。

大單于說的沒錯,漢軍鐵騎的陣列很單薄,橫隊只有區區三排,縱隊之間的間隙也有近五步的距離,就算打不贏,也有機會從中間穿過去。

「轟!」騎兵對沖,何等之快,魁頭傳令的號角聲猶未停歇,相向奔馳的兩支騎兵就已經狠狠的撞在了一起,發出了巨大的聲響。

這一戰,鐵騎用的是清一色的長槊,挺著長槊沖鋒的重騎,就像是一座奇峰突出,還會移動的小山,撞上去的胡騎無不頭破血流。

撞擊發生的那一瞬間,如林的長槊有一多半都變得彎曲起來,那是馬槊刺中目標後特有的表現。槊桿優異的姓能,將沖擊的力量,完全吸納起來,並在下一刻驟然迸發,將掛在槊鋒上的尸體反向彈出,隕石似的砸進後面的隊列中去。

也不是所有的長槊姓能都這麼好,也有受不了過于巨大的沖撞力而折斷的長槊。不過這改變不了鐵騎的強大,失去長槊的騎兵隨手扔掉斷槊,從馬鞍下取出了長刀或鏈錘,以更加狂猛的姿態,展開了新一輪的殺戮。

鏈錘是青州鐵騎獨有的騎兵近戰兵器,這不是中原的傳統兵器,而是西方中世紀的重甲步騎兵曾一度裝備的利器。整體結構很簡單,後面有一尺多長的木柄,木柄的前端連著三尺多長的鐵鏈,鐵鏈的另一端有鐵制的錘頭,上面有著很多凸起,一看就很凶殘了。

這玩意用起來很簡單,就是掄起來猛砸,不能格擋,也不能用花巧的招式,但就是這一招,便已經很對得起打造兵器的消耗了。

十多斤重的鐵疙瘩被揮舞起來,發出奪人心魄的‘嗚嗚’聲,然後驟然迎面砸過來,任是誰看到這樣的場景,還沒反擊,手腳就先軟了一半。

對付這種武器,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長兵器,在對方接近之前,就打倒對方,或者用同歸于盡的戰術,逼對方回救。

但問題是,使鏈錘的都是鐵甲騎兵,根本不在乎普通長兵器的突刺,他們會用左臂上的盾牌,格擋遮攔,護住要害,然後在敵人刺中或刺不中的同時,一錘子拍過去,將對方的腦袋向西瓜一樣砸得稀巴爛。

一部分鮮卑頭領殺紅了眼,不甘心只挨打不能還手的局面,糾集了幾個部下,想用群毆戰術對付鐵騎,讓其他人吸引注意力,自己蓄力,準備抽冷子撲過去,哪怕拼個同歸于盡,也要將對方從馬上扯下來。

結果幾個人剛一窩蜂的沖上去,卻突然發現,敵人變成了兩個,頭排的漢軍不知什麼時候放緩了馬速,後排的騎兵不失時機的插了上來,他們撲上去的那一剎那,剛好趕上了這個前後交替的節骨眼上。

一桿馬槊加上一柄鏈錘,幾個胡騎都成了撲火的飛蛾。

戰局,整體呈現出了一面倒的態勢。

十萬胡騎蜂擁而上,看起來鋪天蓋地,一眼望不到盡頭,世間唯有海潮可堪比擬。這等聲勢,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是千多人就能擋得住的。但青州鐵騎仿佛那些存在了千萬年的磐石,任驚濤駭浪如何拍打,潮汐雨水如何侵蝕,始終傲然挺立,巍然不動。

至少在兩軍短兵相接的初始階段,胡騎的人數優勢完全無法體現出來,鐵騎本身的強大攻防,再加上車懸陣的強力碾壓,他們只能哀嚎著,努力的做著無望的掙扎。

魁頭等人一個個都是蒼白,他們听說了青州鐵騎的強大,卻沒想到強到了這種地步。若是這樣的鐵騎有個七八千,光是鐵騎就能將十萬部族武士殺個精光了。

戰栗之余,他們也不無慶幸。

好在對方的鐵騎數量有限,又因為要保護步卒,把陣列拉得很寬,導致陣列中間有很多縫隙,很多部族武士被鐵騎的威力嚇到,干脆帶偏戰馬,從鐵騎身邊繞了過去。由于鐵甲的限制,鐵騎對側面和背面的敵人沒有太多辦法,只要讓過鐵騎正面的鋒芒,就能保得無恙。

開始這麼做的人只是無意識的,或者誤打誤撞,很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這個漏洞,並利用起來。若非逼不得已,誰願意跟那種砍不傷,打不爛的怪物拼命啊?

沒錯,那鐵甲不是真的堅不可摧,可是,想破壞鐵甲,必須得在相當近的地方發力,用重兵器全力一擊。這樣做,要冒的危險實在太大了,畢竟對手不是泥雕木偶,他們手中的武器威力也比自己的大得太多!

于是,從魁頭這些觀戰者的角度看來,鐵騎的陣列就像是一把非常銳利的梳子,梳齒無堅不摧,擋者披靡,漏洞也很大,無法完全達成保護身後步卒的目的。

「呼,還好,幸好漢軍是倉促應戰,否則今天還真不好收場。」魁頭長吁一口氣,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懸著的心終于稍微放下了些。

如果鐵騎緊密布陣,天知道在他們力竭之前,要收割多少族人的姓命。現在這樣,場面雖然也不怎麼好看,但傷亡畢竟是降下來了,而且中軍也順利的和漢軍步卒發生了接觸。

接下來,只要中軍和左右兩翼按計劃擊破漢軍步卒,後軍以游斗的方式消耗鐵騎的體力,應該就能取得勝利了。

然而,老天像是鐵了心要開他的玩笑似的,還沒等他擦完汗,戰場上又是異變突起。(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強兵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強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