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 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

作者 ︰ 鱸州魚

初平二年,四月初。

戰雲再次籠罩在河北,令天下人矚目的一場大戰,界橋以南二十里的平原上,拉開了帷幕。

對戰的雙方都擁有高昂的士氣,統領大軍的主將也表現得信心十足,如果忽略幾天前的那場不在計劃中的突襲戰的話,這場戰爭的模式,完全是遵照春秋時代進行的。

公孫瓚率領四萬大軍自東而來,與袁紹的五萬兵馬會獵于渤海、安平兩郡的交界處。

默契的選定了戰場;默契的沒有出奇兵;默契的互下戰術;默契的選擇了同一個黃道吉日……

天知道這兩個不共戴天的仇人,怎麼會這麼有默契,但事實已然如此,不論理解與否,參與者都只能認命了。與其想東想西,不如想想怎麼取得勝利,或者在戰場上保住小命來的實在。

一樣米養百樣人,雙方加起來近十萬人聚集在這里,當然不可能每個人的想法都一樣。

太史慈此時的想法就有些不搭調。

正常而言,大戰在即,他這個好戰分子應該很激動,很熱血沸騰才對,可現在,他的眼楮壓根就沒往對面瞅,反倒是賊兮兮的不停往身側瞟。

一眼,又一眼,恨不得把臉貼上去,耳朵湊過去,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好在周圍都是自家兄弟,不然就憑他這幅賊忒兮兮的模樣,就會被人當做奸細或者叛徒給抓起來。

「我說子義,你到底看什麼呢啊?眼看著就要開戰了。就算我軍不是先鋒,你也得……」秦風實在受不了他這樣子了。上前扯扯他的袖子,低聲提醒。

太史慈本來就憋得夠嗆,秦風送上門,剛好讓他一吐衷腸。他反手扯住秦風,壓低嗓門反問道︰「瘋子,你不覺得奇怪嗎?」

「奇怪啥?」秦風有心閃開,但太史慈那雙手何等之快,秦風躲閃的念頭剛起。手就被抓了個正著,無奈之下,只能強打精神回答。

因為沒能勸動公孫瓚改弦易轍,又見多了王羽三言兩語擺平其他人,所以,秦風一直感到很自責。這場會戰若是真如王羽所料,弟兄們就算能贏。傷亡肯定也極其慘重,若是輸了……那結果,他想都不敢想。

這樣的心境下,他哪有空關心太史慈到底在抽什麼風?

「主公啊!你看主公!」太史慈可沒這種自覺,他性情本就有些跳月兌,在王羽麾下。也沒太多條條框框約束,更是讓他如魚得水。反正這場仗,至少開端部分跟他關系不大,自然也沒什麼好緊張的。

「呃……君侯?」相比于太史慈的神秘兮兮,秦風的反應就顯得相當遲鈍了。他木然回頭看看,然後又轉回來。傻傻的問道︰「君侯怎麼了,好端端的啊。」

「嗨,我跟你啊,就沒話說。」太史慈翻了個白眼,甩開手,象趕蒼蠅似的揮了揮,「去去去,別耽誤我觀察情況。」

「……」秦風本來也是個直腸子,要不是王羽之前囑咐他時,說的太過鄭重,他本也不至于糾結這麼長時間。太史慈的做派實在很違和,于是,他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了。

「你不說我怎麼會知道呢?子義,你給我說說,到底怎麼了?」

「也罷,我就給你說說罷。」太史慈轉頭看看他,本待再擺會兒架子,可他本就是個憋不住話的,想了想,還是放棄了,「不過你可听好了,安靜著听我說,別大驚小怪,更不能大聲說話,否則,讓主公听見就糟糕了。」

這次輪到秦風翻白眼了。

太史慈那嗓門,每次在戰場大喝的時候,就像是平地炸響了一聲驚雷,很有震懾敵膽,壯我軍士氣的功效。

可放在平時,他這嗓門就純粹是累贅了,別大聲說話?難不成你自己覺得聲音挺小,別人就听不見了?這事兒啊,好有一比,嗯,就是掩耳盜鈴。

不過,秦風也沒有提醒同袍的意思,一來提醒了也沒用,二來,君侯大事精明,小節糊涂,太史慈是他的愛將,就算說的話稍微有些過火,君侯也不會在意的。權當是當苦中作樂好了。

「君侯身邊那個……就是那個騎白馬的……你怎麼這麼笨啊?不是你那些弟兄,是那個俊俏少年郎!對,就是那個義士,從常山來的那個!」太史慈指點道。

「他怎麼了?」秦風眨巴眨巴眼,一臉茫然。

常山、中山、河間三個郡國在冀州最北部,與草原就隔了個代郡,與邊疆沒多大區別。在漢末鮮卑、烏桓的幾次大規模入侵中,都被禍害得不輕。特別是中平五年的那場動亂,中山國相張純叛亂,周邊的常山、河間,是最先遭兵災的。

平定那場叛亂的人,正是公孫瓚,所以,在這幾個郡國,白馬將軍的威望都是極高。

這一次公孫瓚傳檄河北,攻伐袁紹,這三個郡國響應者眾多,類似眼前這個少年的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都是自備白馬,長途跋涉而來。

這樣的人,無疑都是壯士,雖然暫時還不能編入義從,但好好培養一下,將來軍中未嘗不會多幾名猛將出來。

公孫瓚本打算將這些人帶在身邊,可單經私下的提示說,這些人當中有可能混有奸細。公孫瓚想想覺得也有道理,可已經出口的話,卻又不能隨隨便便就收回去,結果,王羽挺身而出,大包大攬的表示,可以讓這些人隨自己一道觀戰。

公孫瓚正為此而頭疼呢,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至于那些少年,在北地,王羽的名聲比公孫瓚差些,但傳奇性卻更強,特別是他的年紀。對這些少年來說,比威嚴的公孫瓚。更容易親近。

于是,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至于王羽特別關注的那名少年,秦風還真就沒留意,現在得了太史慈的提醒,才打量了對方一番,卻沒發現任何異常。

燕趙之地的男兒長得本就高大,那個少年生得雖然雄壯,但也不見得就有多特別。倒是那張臉。秦風往太史慈的臉上仔細端詳了一下,得出了結論,嗯,長得比子義還要俊些,難不成,子義這是……嫉妒了?

「你想什麼呢?」對于秦風的猜測,太史慈嗤之以鼻︰「武將安身立命。靠的是手中槍,腰中劍,容貌好不好看,有什麼關系?」

「好了,好了,這話你都說過幾百遍了。就別沒完沒了的了,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到底在好奇啥?」

「你沒見到前幾天的那架勢麼?」太史慈嘿嘿一笑,道︰「主公先前還和公孫將軍有說有笑呢。結果,一看到那位……咳咳。他的眼就亮了,亮得跟星星似的,眨都不眨!等單將軍介紹完,他那138看書網貼到人家身上去了。」

「有這事兒?」秦風大為驚異。

「還不止呢。」太史慈得意洋洋的宣布他的觀察成果,「主公盯著看不要緊,那位劉皇叔先前一直盯著主公來著,結果啊,主公一盯著那少年看,劉皇叔也盯過去了,然後也是兩眼放光!」

他越說越離譜,秦風听得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等了一會兒,見太史慈沒有往下繼續說的意思,他才問道︰「然後呢?」

「然後?」太史慈往身後的大營比了比,嘿嘿笑著,笑聲很蕩漾︰「這幾天你沒注意嗎?主公和那位……一直在一起來著,那位劉皇叔幾次想湊過來,都被主公給擋駕了,你說,這里面能沒點事兒?」

「好像是有點問題。」秦風低頭想了想,想到了一個可能性,「我听說,君侯雖然年紀小,但眼光很好,看人極準,說不定,這少年是個將才吧?」

說完,他自己也覺得很有道理,點了點頭︰「玄德公也是個愛才似渴的,對君侯的眼光也很信重,所以……嗯,應該就是這麼回事。」

「切。」太史慈氣哼哼的說道︰「且不說他那個愛才似渴到底是不是真的,就算是,你看那小子才幾歲?臉上白白淨淨的,一看就沒打過仗,頂多練過幾天武罷了,這樣就能看出來是將才?那不成神仙了?」

秦風竊笑。

太史慈到平原求救,跟劉備來了個大眼瞪小眼,劉備覺得他太傲氣,太史慈自己覺得被怠慢了。到最後才發現,其實就是文化差異導致的誤會。

這樁往事經常被人翻出來打趣,太史慈倒不會為此和同袍翻臉,但心里多少有些晦氣。這怨念,最終也只能放在劉備身上了,所以,一提起劉備,他就沒好氣。

「別偷笑,再笑,我可惱了啊!」太史慈瞪著眼楮恐嚇秦風,後者捂著嘴,總算是把笑意憋回去了。

「那,那你說是咋回事?」秦風含糊不清的問道。

「簡單。你想想,正月底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來著?」

「正月底?」秦風愣了一下,皺著眉頭回想片刻,才有了點譜︰「你是說……」

「就是倪貞啊,那個女扮男裝的!」太史慈煞有其事的提示道。

「不會吧?」秦風大吃一驚,「這也行?」

「行,怎麼不行?」太史慈一拍巴掌,大笑道︰「主公他最近就好這口!」

不遠處,王羽身子突然一歪,好懸從馬上掉下去,好在烏騅很有靈性,適時的側了側,不然他就要出大丑了。

烏騅轉過頭,大眼楮中分明閃過了一絲人性化的神情,好像正在關切的問候……

耳邊傳來一個略帶靦腆的聲音,表達了與烏騅相同的意思︰「君侯,您沒事吧?」

「沒事,子龍無須擔心。」

ps.關于趙雲的年紀,按照正史分析,他在初平二年出場的時候,應該已經是中年了。

不過,小說麼,就不要那麼較真了,反正小魚比較喜歡少年版的趙雲,趕腳同學們也是喜歡少年般的居多,所以……

至于趙雲出場的經歷,本書倒是按照正史寫的,原因什麼的當然是杜撰的。明天正式開打,敬請期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 三國第一強兵全文閱讀 | 三國第一強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