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娛崛起 第五章 火爆銷售

作者 ︰ 落汐沫

6月台灣的天氣已經開始熱了起來,而這個時候,整個台北已經刮起了一股《大唐》的熱潮。像在許多學校,你要是說你沒有看過《大唐》,你都不好意思呆在學校。

不僅僅如此,這股《大唐》的熱潮就像海風一樣,從台北繼而席卷整個台灣。

台北市某個路邊等候公交的站點,絡繹不絕的上班族,或是坐在座椅上,或是站立在附近,等著公共汽車的路過。

車站附近的書報亭。

上次那兩個青年人快步走來,對著書報亭的老板打招呼︰」早上好!我要的那本書到了嗎?」

書報亭老板笑道︰」對不起了,你門要的那本書沒貨,現在全台連載《大唐》的《皇冠》雜志都缺貨!」

書報亭老板似乎和這兩個個青年人很熟,加上生意又不太忙,就閑聊了起來

「哎,現在這武俠小說市場盜版跟風的人太多了,文筆太差、情節又老套、邏輯太差、漏洞百出,搞得現在武俠小說有點不好賣了。」

一個青年人則搖了搖頭,說道︰「我不同意,金庸、古龍、梁羽生這些大師一定會寫出有新意的作品,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還有一些新一代的武俠小說作者也會隨之出現,就像那個《大唐》一樣,就寫的很不錯。

可惜沒買到,上次在別人那里看了,有沒看完,現在心里直癢癢。要不是還要上班養家,我都打算直接在這里排隊等了。「

書報亭老板也不多說,隨手從書架上取下一本雜志遞給青年人︰「拿去吧,看完了記得還我,這可是我自己拿來看的,非賣品。昨晚上才看完呢,有貨了到時候給你們留兩本,可不要說我不夠仗義。」

青年人不屑地「切」了一聲,道了聲謝,便離開了。

《皇冠》這一期出版了30萬本,結果不到兩天,便銷售告罄,只好聯系印刷廠加印。

現在整個台灣,都掀起了一波搶購熱潮。眾多的看過了《大唐》的讀者,都極力向其他人推薦這部作品。許多人听到別人描述完《大唐》的劇情後,都心癢難當,迫不及待的奔向各處地點,去購買《大唐》,想要一睹為快,于是,又有新的人加入搶購之中。20萬本第二版《皇冠》在一個星期之內幾乎被搶光。

馬衛自己也很高興,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也算對得起《大唐》這本本該流行于後世的經典小說,這個時代的人終于提前了接受了這本小說。

八十年代年代,不像後世那樣,電子游戲、互聯網等等新式娛樂還未席卷世界。雖然,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等娛樂方式,會和小說搶奪市場。但是小說讀者依然是數量眾多,消費更是非常積極的。而且當下不管是台灣,還是香港,武俠小說正大行其道!

1980年6月,台灣小說界殺出了一批黑馬,《皇冠》的銷量驚碎了眾多同行的眼球,不少老一輩武俠小說作家和老牌出版社都在驚呼,什麼時候新人作家這麼厲害了,太不符合常理了。

而與此同時,在宜蘭的幾家直接趕李然走的出版社編輯都被老板炒了魷魚,同馬衛當初一樣被趕出了門。那些出版社老板的心口在嘩嘩地滴血。

《皇冠》的銷售成績,大大超出了平鑫濤的預期。

要說買《皇冠》的人大多數是沖著小說版塊里面的《大唐》去的。

整個台灣,大唐、張少杰、寇仲、徐子陵、傅君倬等等,開始不斷的出現在街頭巷陌。

無數的讀者,都在為寇仲、徐子陵這對難兄難弟的命運牽腸掛肚!同時,街頭巷尾,民眾大罵「宇文化骨「的聲音已經開始多了起來。現在「宇文化骨」這名字,顯然已經成了壞人的代名詞。

對于傅君倬的死,許多太過于入迷的讀者,開始咬牙切齒的大罵起作者逍遙子,也就是馬衛。

甚至有人寫信到《皇冠》的編輯部,要求讓作者把傅君倬給寫活過來,不然就重寫劇情。還好這些人不知道馬衛的住址,雜志上也沒有附上馬衛的資料,不然馬衛就要深深的體驗一把,當初金庸把小龍女寫失、身之後,被堵在家里的憋屈感受了。

雖然這些讀者,因為傅君倬的死很是憤怒,但是卻並沒有放棄《大唐》,反而強烈的預期著復仇。

同時,許多讀者開始爭論起那位女主最吸引人,甚至有讀者寫信給馬衛,詢問馬衛最喜愛的女主角是那一位。

明報集團董事長辦公室。盡管金庸在寫完《鹿鼎記》後已經宣布封筆不再寫武俠小說,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會關注武俠小說方面的一些事情。

金庸看著手中的《大唐》不禁感慨,逍遙子這個很陌生的名字,他毫無印象的一名新人突然崛起,這讓金庸很是疑惑。

不過在讀完馬衛的《大唐》之後,金庸也是贊嘆不已。甚至金庸在香港《明報》上發表文章稱︰「《大唐》的作者,逍遙子中國古代歷史功底驚人,文化底蘊深厚,字里行間,富有張力,既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纏綿的兒女情長,雅俗共賞。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見逍遙子這個富有才華和創造力的作家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作為在武俠小說領域獨樹一幟的標桿性人物,金庸的話擲地有聲,頓時在台灣香港兩地引來了嘩然大波,許多報紙雜志紛紛發表對《大唐》的評論。

香港《文匯報》和《大公報》稱︰「逍遙子是一個杰出的作者,這個毫無疑問!在《大唐》里他給我們展示了隋末群雄爭霸的歷史場面,光就在這一點上,逍遙子可以說是一流的武俠小說家。」

香港武俠小說界一直不大看得起台灣作家寫的武俠小說,台灣除古龍又多出了一名在香港也很吃得開的武俠小說作家,這大大的為台灣武俠小說界爭了一口氣。台灣報紙雜志也不甘落後,《台灣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報刊都體到了說逍遙子和《大唐》是台灣的驕傲。

有贊揚,也就有詆毀。香港、台灣有小報見《大唐》如此火爆,開始詆毀「開始二三十卷都看得很郁悶,相當于金庸一部長篇完了,他還在引子部分,不知道有什麼好看;後來故事展開了,卻是越看越不爽,邊看邊想罵人。」

「看之前,多次听說徐子陵的大名,先有了一個翩翩濁世佳公子的印象,結果大失所望。真的很討厭很煩這個人!單講個性,動不動就皺眉板臉教訓寇仲,老氣橫秋,已然全不可愛;對待感情優柔寡斷,對誰都沒有全情付出的勇氣,似乎是難以取舍,實際上對誰都不投入,不過是因為頂級美女對自己青眼有加因而虛榮陶醉,幸好人家師妃暄從來沒把他當真過。對待兄弟,利用寇仲對自己的情義處處牽制寇仲,為師妃暄和李世民跑腿忙得不亦樂乎,說得好听是為天下蒼生,實際上就是對師妃暄這個仙子地位叩首,因為仙子看得起自己,就暈乎乎不知所以然,仙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做什麼都想著是不是有違仙子心意,完全沒個主見。」

「英雄寇仲被招安,除了令人氣結,更多的是覺得黃易太不高明。這種被招安的方式太拙劣。寇仲的形象在前期有點世俗功利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台娛崛起最新章節 | 台娛崛起全文閱讀 | 台娛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