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幸福農婦 093免費午餐

作者 ︰ 風飛鳳

)

「趙太太,你行行好,救救我和孩子吧。」王氏一進門,便眼淚汪汪地跪了下來,葉兒緊攔慢攔的,她還是磕了一個頭,跟在身後的劉正根,哇一聲就哭了起來。

「到底怎麼回事?」

「婆婆為了把公公贖出來,沒日沒夜逼我做活,我晚上太累,就不好好搭理他爹——」王氏回頭看看兒子。

「正根,你吃飯了嗎?讓姚媽媽帶你洗洗,然後去吃點心可好?」葉兒給身邊的婆子使了個眼色,讓把正根帶走了。

「太太,劉英群背著我,去找過去的相好。那女人現在肯嫁給他。劉英群,竟然和他娘商量著把我賣掉,還怕我哥找他們,對外說我跟野男人跑了。」王氏說著,哭了起來,「他們把我賣到山里,一個半老頭那兒。我趁著老頭過年出去走親戚,磨斷了手上的麻繩,跑了出來,躲在姨母家,讓表哥去哥哥家走親戚時,把正根哄了出來,劉英群每年都是那天去我哥家的。

我帶著根兒跑到王家,王家人討厭劉家人,沒人肯幫我,我只好一路討飯,來到這里。」王氏又磕頭,「我無處可去,求太太收留我吧,就是當牛做馬也願意。姨母早過世了,表哥表嫂能做到那一步,也實在不易,他家很窮,不可能幫我打官司的,沈家營我是不能去了,哥哥惹不起劉英連,娘家也沒法留我,嗚嗚。」

「你哥,你哥怎麼能這樣?」

「太太,我哥也沒辦法,他現在都四個孩子了,劉英連肚子里又懷上了,他真的害怕沒了老婆,這麼多孩子可怎麼辦哪。」

「五個?」這才幾年呀,這劉英連還真跟個老母豬一樣了。

葉兒吩咐先讓王氏吃飯,然後,讓伺候的婆子找了幾件大點的干淨、暖和衣服給她。

王氏人還是挺不錯的,葉兒打算帶她去西府生活。

十六一過,鋪子開門營業,趙東臣把衛城自己名下的全都巡視了一遍,讓那些管事好好經營,有事去請示二老爺。隨後,去了樓上村的祖田巡視了一圈,看到綠油油一地的麥子,他又欣喜又遺憾,還是覺得田里長得是草才更開心。

十九日,一家人動身去往西府。瀾河對面的碼頭,還給分了一個小客棧,他們安排的日程,要在那兒住一晚,順便也認識一下掌櫃的。

何掌櫃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兒,瘦瘦的,但很精神,客棧上上下下很干淨,被褥也曬地軟乎乎的,基本干淨,聞著,有股子干淨的陽光氣息,葉兒很滿意,只有店里的飯食,不怎麼好吃。

何掌櫃看到趙東臣拿著信物,知道這是新東家,殷勤中還有一絲惶恐,他拿出前一年的賬冊,葉兒翻看了一下,每月,都有少半的顧客是趙家自己人,住、吃,不付賬全是簽名,所以,經營一年,非但沒有掙錢,還賠著十幾兩銀子。

「從今年開始,不管是誰,都得付錢,就說我叮嚀的。」想想前幾天沈氏那前擁後呼的一大群,葉兒就明白掌櫃的不是說假話,那些人,她可不想讓他們永遠這麼白吃白佔。

何掌櫃有點為難。

「就說我說的,親兄弟明算賬,既然分家了,就按分了家的章程辦,至于人情,自己家人,一律打八折。」

趙東臣想了想,讓掌櫃的拿來筆墨,他把那意思寫了下來,加了印信,交給了掌櫃。

「店里的廚子,是外面請的,還是咱家里的人?」葉兒問。

何掌櫃臉色騰一下就紅了,期期艾艾地說是他兒子。

「過一陣兒,我給你這里派個廚子,讓你兒子去西府學一段時間吧。」

何掌櫃大喜過望︰「小犬在這里做廚師,也是九老爺吩咐的,不是小老兒自作主張,可惜他沒有見過什麼世面,做菜很精心,就是,手藝提不高,大爺能給他這個機會,真是太好了。」

坐了一天的馬車,葉兒只覺得腰酸背疼,便讓掌櫃的送上熱水,他們沐浴後就休息了。

難怪,這一路上的幾家小客棧,沈氏和陸氏都不要,原來不掙錢呀。葉兒睡意朦朧里,還在迷迷糊糊地想著,就不知道,今後他們的人來往都得付賬,會不會後悔了?

沒想到他們此舉,竟然引來整個趙家人的不滿,原來,長房拿到了最多的家產,就是要為整個家族出力,比如這個客棧,就是賠錢,都得對大家免費開辦。這也是趙家客棧很干淨飯菜卻不好吃的重要原因,只要勤快,就可以干淨,但好吃常常是需要銀錢的,不管誰主持這一塊,肯定都不願意多賠錢。

葉兒和趙東臣前腳到安平城,二老太爺的信,後腳就到了。他很不好意思地解釋道,都怪他沒說清,意思是讓趙東臣收回付錢的成命。

葉兒看到信時,不由得一笑,世上還真沒有免費的午餐,長房長孫,不光是能繼承更多的家產,也得為這個家付出更多的心力!

趙東臣給二老太爺回信,回決了他的要求。信里說,也知道走路帶很多錢不方便,趙家主僕在客棧可以像以往那樣簽字,但每個月,必須把那些賬目進行清理,要麼在安平城付賬,要麼,在衛城縣里付清。

趙家現在已經分成了好多家,各家生意多少不相同,有些家里,跟本就不用去安平城,大房的這個福利,豈不享受不到了?而像趙慶林,他的僕從在安平城和衛城之間來往的特別多,便是這項福利的最大受益者,這對整個趙家人來說,不公平。

葉兒在代丈夫起草稿時,最後給二老太爺說,趙家現在,沒個讀書的人,一旦和別人家有什麼糾紛,就得拿錢擺平,一年這些花銷數額巨大,他們要把這些客棧賺來的錢,用于支助趙家子弟讀書,現在已經找到了一個秀才先生,準備在衛城,辦個趙家族學。

趙家有族學,但多教些怎樣算賬、記賬的知識,今後,那些都是十三歲以上,不適合科舉的孩子去念。

二老太爺把趙東臣的信,拿給幾個族老,大家都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沒多久,沿途客棧的賬單就捎了回來,趙家各房頭,按賬單付了錢,二老太爺讓手下管事拿著把族學的院兒收拾了一下,在中間砌了一堵牆,把學習生意經的和準備科舉考試的孩子分開來。

二老太爺剛把這些做完,趙東臣把教書先生就送了回來,是個三十來歲的瘦高個子,看著很文雅,帶著妻子和一對兒女。族學里有房子,趙家的管事奉命安排人住下。

教書先生姓汪,他先給孩子上了一個月的課,這才出題讓他們考試,然後把孩子們分開,九歲以下,除了兩個學習出色的,都去衛城的一個老先生那里讀啟蒙,九歲到十三歲的,還有那兩個小點但學習出色的,都歸汪先生教,十三歲以上的,也分兩撥,一撥學習生意經,另外一撥,只有兩個孩子,汪先生建議趙家,送到附近的書院去,費用自然是趙東臣這個長房長孫來出。

趙家族老見東臣做事有條有理,安排很是妥當,心里都對他高看一眼,就算有人背後嘀咕,對他的客棧收費有微詞,但也都翻不出什麼浪花來,這事兒穩穩當當的就過去了。

沈氏算了一筆賬,從衛城到安平,有六個小客棧,以前一年最少得賠出去百十兩銀子,趙東臣這麼一改,不但不用賠錢,還能小賺一筆。趙慶林的兩個兒子,都在安平城里讀書,享受不到這個福利,卻在客棧住宿上,要掏不少銀子,她的損失最大了,沈氏心里窩火,卻拿不出什麼辦法懲治趙東臣,只好把一肚子邪火,硬壓在心里。

葉兒這段時間,忙著打理那間金銀鋪子,還得分心安排族學的事兒,忙得一塌糊涂。趙東臣則負責管著家里的其他生意,也是忙得腳不沾地。開始,他派人去米慶州,買回一大群年輕人,大多是十歲到二十歲的男孩子,十五歲以上的,全部由滿香園的大廚,考嗅覺、味覺、以及雙手是不是夠靈巧,然後,分派他們有的學廚師,有的去跑堂,給沿途的客棧和渡口的飯店培養人才。

一時沒有合適的管事,趙東臣很多事兒不得不親力親為,好容易提拔了一個十九歲的年輕人楊世杰,他才總算是能輕松一些。

北上召的那間滿香園,因為街上多了間青樓,兩家生意又都好,那里的人氣漸長。不久,有人去開了間絲綢衣料鋪子,緊接著,又出現了一間金銀首飾店,有些住戶,見有利可圖,便把門房收拾了出租,很快,街上到處都是掛著幌子的小鋪、賣胭脂水粉的、鹵肉的、燒雞的,女人小飾品的,賣醬菜、打燒餅、開雜貨鋪、小酒館,連街上行走的女人都多了起來。

趙先生常常幫著趙東臣,處理些和官府打交道的事情,最常在那個店里請些衙役師爺什麼的吃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一天,有個女人披頭散發從一小門里沖出來,一頭就朝路邊的牆上撞,被路人拉住,她竟然哭著央求,讓她去死。

原來,是米慶州過來投親的,卻不想路上遇到拐子,賣進這里的暗門子,她不願受辱,想一死求個清白。

買她的老鴇不依,領著兩個五大三粗的婆子,要把她往回拖。

趙先生看不過去,掏錢為那女的贖身。

事情還真的極有戲劇性,她要投奔的親戚,搬走了,不知所蹤。(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幸福農婦最新章節 | 重生幸福農婦全文閱讀 | 重生幸福農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