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超級書院 第339章 荊州全境和平演變(2)

作者 ︰ 狂妄之龍

「簡單來說,這個布局是在乙亥(公元195)年正式確定下來的。到如今正式實施,布局了足足七年的時間。

別看這這個時間很長,其實若非劉表境內都是不了解經濟學的白痴,否則這個時間將要進一步延長。若是雙方經濟、技術實力相差不大,那麼甚至可能一輩子都完成不了布局。

所以布局經濟侵略,根本的條件,就是要在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直接拋開對方很長一段距離的情況下,才能實施,否則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得到的說不定會比預料的要少得多。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不會虧本……」孟節在提供資料之前,首先簡單介紹了一下這次計劃的基本情況。

听了他的解說,大家雖然還不太懂這所謂的經濟入侵,但多少已經有了點概念。感覺上告訴他們,這就是直接用錢和技術,直接砸得對方把地盤出讓的一種手段。

「好了,既然你們已經大概了解了,那麼你們可以從第一年的布局開始看起。若是有什麼疑惑,可以直接來問我。而我,就在你們身邊不遠處。因為我的職責,就是整理歷年來的布局的所有資料文檔。」孟節微笑著對他們說到。

「可是我們還看不懂那些字怎麼辦?」年僅五歲的鄧艾,和十幾個年紀差不多的學生提問道。

「已經知道這個問題了,其實資料就那麼一份,所以你們到那邊的角落里面,由進階班和畢業班的學生,選出代表每人念一本給大家听就是了。

當然,注意給我念得大聲一點,咬字清晰一點。否則若是其他同學听不到,他們可以直接上去揍那個負責念書的。」謝信立刻宣布到。

對于他宣布的事情,同學生們報之苦笑,但還是迅速選出了代表,帶上資料開始朗誦了起來。

當然,有趣的是當第一個代表怯生生上去,好不容易打開書本。結果很快就被書本上面記載的資料所吸引,一時之間居然忘記要念出來了。

有了謝信的指示,學生們自然毫不客氣,上去將那個念書的狂扁了一頓。

就仿佛一個破舊的收音機,猛地拍了一頓之後,終于恢復正常了……

「抱歉,之前看得有點入迷了!但是,我相信當我念出來,你們一樣會入迷的!」負責念書的張泉(張繡之子)傻笑著說到。

「廢話少說,直接念就是了!」越兮不耐煩的說到。

「好好,我這就開始念!」張泉笑了笑,開始念了起來。

這本資料其實僅僅記載了乙亥年三月份到五月份的各項安排和詳細操作情況,是在原始資料的基礎中,整編修訂的,目的是給後人留下一次經濟戰的詳細資料,以方便他們參考這份資料,擬定出更完善,更強悍的經濟入侵戰。

根據書本的記載,乙亥年三月初,大量的糧食涌入荊州,使得荊州境內的糧價大跌,所有種糧的百姓深受其害。

很快,大量南陽郡的商隊進入荊州境內,尤其是荊南境內,大力推廣各種經濟作物。從劍麻到茶葉,甚至各種果實藥材都有在進行推廣,並且表示會高價回收。

不少農民在猶豫,但是已經有不少世家開始試著種植一些。因為他們已經看出,荊南的貧瘠之地,除了經濟作物,種糧食根本收不了多少。而這些經濟作物,就算那些商隊不回收,拿出販賣多少也比種糧食要高得多,所以也就大膽嘗試了。

截至乙亥年五月底,荊州已經有三分之一的耕地改種經濟作物。次年,荊州境內的糧食必將減產,這已經是無法阻擋的事情了。

隨後,大量謝辯勢力下的商人來到了荊州各州各郡,和當地世家進行合作,開辦了一間又一間的商鋪。地方世家佔大頭,而合作商人佔小頭,販賣謝辯治下的各種特產和工業制品。

大量南陽制造的精致工業制品涌入荊州各地,是世家的幫助下迅速搶佔了市場,截至乙亥年五月底,已經建立了三百多間商鋪,直接佔有了荊州市場總額的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謝辯治下的商隊更是到處挖角各類工匠。給出的工錢是荊州本地的兩倍,還給出了職稱評比行動,表示職稱越高工錢越高。最後更是拋出了殺手 ——有杰出成就者,可以憑著匠人的身份,出仕當官!

對于付出勞動大半輩子,在達官貴人面前還要低聲下氣的匠人來說,這自然是最吸引他們的獎勵。于是截至乙亥年五月底,已經有五百多名各類匠人跳槽到了謝辯勢力,尤其是南陽郡這邊。也因為這樣,所以在荊州開設的店鋪,才能獲得了荊州市場總額的十分之一。

四月初,商人們向荊州各地推銷武器裝備,提出了‘造不如買’的概念。表示荊州本地的冶煉技術太差,制作成本過高,制作時間過長的缺點,向他們推銷產自南陽郡的精銳武器和鎧甲。

結果各地武官一比較,發現如此精銳的鎧甲,價錢卻比以前地方制造的鎧甲還要便宜個一成左右,于是自然欣然答應了下來。也因為這一行為,直接導致大量匠人失業,然後被挖到了謝辯治下。

三月中旬,商人們挨家挨戶拜訪了荊州世家,言明要在謝辯治下進行投資辦廠,並告訴他們,在那邊辦廠可以有不少優惠政策,而且出產的商品價廉物美,絕對是財源滾滾的好生意。

經過一番介紹和一番實地考察,截至乙亥年五月底,商人們已經初步拉到了十多項投資,大部分投資地點都在南陽郡境內。隨後,十幾個作坊開始興建起來,暫時還沒有投產。

張泉緩緩的念著,而學生們也津津有味的听著。

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這是枯燥的數據,或者是一段還不錯的故事。

但是對于馬良等不少學生,則是听得臉色發青。

糧食沖擊,若是持續沖擊幾年,那麼荊州的糧食必然只能依賴外地進口。屆時若是打起來,謝辯掐斷了糧食輸出,那麼只需個個把月,荊州必然爆發民亂。

而後期的那些工商安排,無不在挖荊州的牆角。到了最後雖然賦稅不少,但所有物資都得依賴進口。養肥的第一序列是世家,隨後是謝辯治下的商人,最後才是荊州府衙。

而有賺自然有虧,那誰是吃虧的那個?

答案,自然是荊州的百姓!

到了後期,百姓們顯然都是在為南陽郡的商人們在打工。賺的錢卻到頭來要去買南陽郡生產的貨物,卻還得向荊州交稅。

雖說整體說不定工錢會很高,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但一旦打仗呢?

只要商店全部撤資,那麼荊州至少有八成的百姓要面臨失業的處境。屆時荊州政府一旦處理不妥當,不用謝辯出兵,憤怒的百姓也可以直接把官吏都給活活撕成碎片。

他們如今看到的,僅僅是整個計劃的冰山一角。

但僅僅是這一角,就足夠讓他們頭皮發麻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末超級書院最新章節 | 漢末超級書院全文閱讀 | 漢末超級書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