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長白山下 第四十九章 山葡萄糕

作者 ︰ 長白山的雪

收費章節(12點)

中秋節一過,佟家人又開始忙碌了起來,那些收回家的糧食都需要處理,于是佟雲松領著三個弟弟打豆子。把豆秸捆都打開,平鋪在空地上,然後用牛拉著碾子在豆秸上來回的壓著,壓幾遍後,就用叉子挑起豆秸,翻一翻,然後再壓。其實有牛干活真的是省力多了,沒有牛的人家會用一種叫做連勁(不知道是哪個字)的東西在豆秸上敲打,人累還打不干淨。等到了下午,就已經打得差不多了,豆子都從豆莢中蹦了出來。翻開豆秸下面一看,全都是黃黃的豆子,這時就把豆秸挑成一堆,把底下的豆子用簸箕裝起來,順著風揚一下,豆子沉,直接就掉下來了,豆莢皮和豆毛輕,順著風往前飛一下才落下來,這樣豆子和豆莢皮就能分開了。當然豆子里還會混著一些豆桿和莢皮,這些到時候再挑一挑就行了。佟家十多畝豆子,今年的產量不錯,每畝二百多斤,一共打了兩千五百斤黃豆,用了三天才打完。打完了豆子又開始打谷子等,一直忙了十多天才全都弄完。佟家有一個大谷倉,打好的糧食都放到谷倉里,等要吃的時候就去村里的磨坊磨出米來。佟家人口多,老少加在一起快二十口呢,每年糧食真的要吃不少,再加上今年老四要成親,所以佟老爺子的意思是等老四成完親,再把多余的糧賣一些。

大郎自然是領著一群小的扒苞米,這玉米棒子的外面會包著多層的皮,要把最外面的皮都扒掉,留下里面少量柔軟的,然後兩棒玉米系在一起,這叫拴吊子,然後把系好的玉米搭在架子上,這樣玉米干的比較快些。有一些掰玉米的時候把皮子都弄掉的,就都放在一個玉米柵子里面,玉米柵子一般是離開地面搭成的,這樣四面透氣,能讓玉米快干。今年玉米種的多,這東西產量大,二十五畝地的的玉米,平均畝產在五百斤左右,也就是說光是玉米就能收一萬兩千多斤,比谷子,糜子的產量要高的多。小孩子干活沒常性,扒了會兒玉米皮,幾個小的就坐不住了,紛紛起來去看大人們打豆子。玉米太多,秦氏領著幾個兒媳婦也都在扒玉米皮,這個時候就是全家總動員,連做飯的人做完飯也要來干活。就這樣,所有的玉米用了八九天才扒完。

玉米一扒完,玉嫻就又和哥哥們進山了。這時候林子里面有太多的好東西等著他們呢,榛磨,冬蘑,榛子,核桃,松塔等等。秋天的時候,會有專門收購山貨的人進山來,收購榛子,核桃,松子等東西。秦氏看見大郎他們每天都會弄好多東西回來,看得眼紅,就攆駿杰他們也去,然後說佟家的規矩,這些有人收購的山貨賣錢是要交公的。玉嫻幾個听了,就不像開始撿那麼歡了,「哥哥,我們少弄些女乃女乃說的那些東西吧,反正賣了錢也不歸我們,咱們看駿杰他們撿多少回去,咱也就弄那些。」

「嗯,行。這樣咱還少累點。」大郎同意了。

「哥,你看前面的五味子樹上,結了那麼多的五味子呢,咱們多摘這個,回去曬干了賣錢,這些個藥材方掌櫃都會要的。」玉嫻正好看見了一棵五味子。

「妹子,這東西也是藥材嗎?」。小三問。

「是啊,這東西酸澀收斂,補肺補腎,還養肝,是一味很有用的藥材呢。」玉嫻講給哥哥听。

「行了,小妹,你只要說它能賣錢,咱們摘就是了,這東西林子里有的是。」小三听不懂玉嫻講的藥理藥性,只要能賣錢就好。

于是兄妹們就開始摘五味子,摘了一背筐後,大郎看天色不早了,就說︰「咱們再去撿些核桃吧,也不能光弄五味子回去,那樣女乃女乃就知道咱們是不樂意往家里掙錢了。」

眾人都同意,就往核桃樹多的地方去撿核桃,沒多大會的功夫,大家就撿了一背筐的核桃,然後就往家走。到了家,看家駿杰他們也只撿了一背筐回來,大郎笑了笑,就把核桃倒在了牆角。

「咋撿了這麼少?前天不還是好幾筐的嗎?」。秦氏看見了就問。

「女乃,這東西誰不知道能賣錢啊?你去看看,家家的孩子都進山去撿呢,那能像前兩天似的。」大郎說道。

「你們那背筐里是什麼?咋不給我倒出來?」秦氏看見小三還背著一個背筐。

「女乃女乃,那是我們摘得藥材。」大郎知道瞞不住,就告訴了秦氏。

「是什麼藥材?我看看。」秦氏就把小三背上的背筐拿下來,一看是一些五味子,「這不是山花椒的果子嗎?這也是藥材?」五味子也叫山花椒,秦氏知道它的藤子可以用來炖肉什麼的,味道不錯。可不知道果子是藥。

「嗯,妹妹說是。」大郎點頭。

「駿杰,你們以後見了這東西,也往回弄,听見沒有?」秦氏哪肯放過,「這東西也能賣錢的。」

駿杰在那也沒吱聲。

「行了,都進屋吃飯吧,這幾天都多往家弄些東西,你四叔快要成親了,家里用錢的地方多著呢。」秦氏嘟囔著走進屋。

第二天,玉嫻他們換了個地方去摘五味子,這地方不光有五味子,還有不少的山葡萄。一串串紫瑩瑩的山葡萄掛在藤子上,引得人垂涎欲滴。小三摘了幾串,分給大家,玉嫻捏起一顆放到嘴里,酸酸甜甜的滋味。「真好吃,哥哥,咱們也摘些回去,我想用山葡萄釀點酒。」她用甸棗子釀的酒已經好了,昨天偷偷的弄了點嘗嘗,味道真的不錯。所以看到山葡萄又想起來了。

「行,听你的。」幾個哥哥也無所謂,反正出來了,弄啥回家都好,只要妹妹說有用就行。幾個人遇見山葡萄就摘山葡萄,遇見五味子就摘五味子,一上午的功夫,摘了一筐五味子,兩筐山葡萄。他們今天來的這片林子里,榛磨比較多,所以也撿了不少的榛磨,總得有東西回去應付秦氏。榛磨一般長在榛樹多的林子里,玉嫻抬頭看見樹上也有不少的榛子。東北的榛子叫毛榛,個頭比較小,外面的果皮上長滿了毛毛刺,摘得時候得注意,一不小心就會扎到手。「大哥,咱們要不要摘點榛子回去啊,女乃女乃說榛子也能賣錢的。」玉嫻問。

「一會兒再說吧,我想咱們還是去打些松塔得了,那東西大,比較出數,賣的價錢也比榛子好。榛子還扎人。」還沒等大郎說話,二郎就說了。

「嗯,那也行。松子的確是很貴的,估計女乃女乃也能滿意。」大郎也同意。

一行人先回家把背筐里的東西都放下,秦氏一見只見了些榛磨回來就不高興了,「讓你們弄些東西換錢,就撿了點榛磨回來,卻弄了兩筐山葡萄,那東西有啥用?淨想著吃的,根本就不想給家里掙錢。」

「女乃女乃,我們正要去打松塔呢,先把這些送回來,沒有背筐用了。」二郎跟秦氏說。

秦氏一听要去打松塔,臉才放了晴,「嗯,那東西值錢,多打些回來。」她也不管打松塔是不是危險。

方氏听到孩子們要去打松塔,就有些擔心,「大郎啊,上樹的時候要多當心啊。」

「放心吧,娘,沒事的,我們都會爬樹。」小三毫不在意的揮揮手,就往外走了。

「娘,我會看好他們的,玉嫻,你就別去了,在家把山葡萄處理了吧。」大郎安慰了一下母親也走了。

玉嫻在家看著這兩背筐的山葡萄,「娘,咱家還有壇子嗎?」。

「你要壇子干什麼啊?」方氏知道女兒說不定又要捅咕什麼東西了。「家里沒有壇子了,上次你弄甸棗子用了倆,哪還有啊?」

玉嫻看看這些山葡萄,沒有壇子就不能做酒了,「娘,一會兒跟李家說一聲,讓他家的大兒子給捎兩個壇子回來,要大一些,能盛二十多斤的那種。」

「行,一會兒娘就去,那你現在怎麼辦啊?」

「沒關系,今天就不釀酒了,熬點山葡萄糕吧,娘,家里還有粉子嗎?」。玉嫻改了主意,要做別的。

「有,前幾日買了些,漿洗衣服用來著。我去給你找。」方氏起身進屋找澱粉。

玉嫻把山葡萄洗了一遍,然後放到鍋里,添了些水慢火煮著。煮了一段時間後,鍋里的山葡萄已經爛糊了,就用笊籬把葡萄籽和把都撈出來,再煮,等看到鍋里的葡萄汁挺濃了,就放了些澱粉進去攪拌均勻。然後跑去找了些玉米皮子,從後面的地方剪下兩寸長,正好像個小碗一樣。把這些玉米皮子洗好,就往里舀葡萄汁,等這些葡萄汁曬干了以後,把玉米皮子扒下來,就成了一塊塊的葡萄糕了。

方氏看著女兒在忙活,忍不住就動手幫她,「玉嫻,你從哪學來這麼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啊?」

「娘,這哪用學啊,我只是愛吃,愛琢磨罷了。這些東西現在不覺的稀罕,等到冬天,就是好東西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長白山下最新章節 | 重生長白山下全文閱讀 | 重生長白山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