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歸田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夏收

作者 ︰ 芭蕉夜喜雨

)

泥鰍和田螺這兩樣長得倒是快,傅紫萱決定先起一些大的送到城里的‘有間食肆’和醉仙樓先賣了。

不過也得等到插完秧之後才能賣,不然賣火了,必會有很多人趁收割和夏種這段時間去田里撈那些天生地養的田螺和泥鰍。這些天生地養的田螺和泥鰍,傅紫萱還想再低價收一些上來呢。

到時候收的一些大的就做成吃食賣了,小的就做為苗子放到田里再養一茬,明年的苗子都有了。

這樣等別人的田里都撈完賣完後,她再重點推出這兩樣吃食。到時再帶著有間食肆火上一把。也賺個頭彩。第一個螃蟹第一桶金總得讓她吃到不是?

賣火了之後,別人要效仿那也是明年的事了。而且明年就是養也沒有太多的苗子,大量上市也得等後年及大後年。那時候傅紫萱錢也賺夠了,或許已不決定在稻田里養這些東西了,直接賣苗子不是更好?

且說天香稻那邊,田里長勢極好,不管是大小玉莊、傅家莊、劉村、陳村的佃戶,還是當初領了糧種的傅家莊的村民,人人喜笑顏開。听傅紫萱說了收購價是四十文一斤之後,更是人人拍手稱慶。

萬幸當初決定領糧種跟著種,不然這麼好的事哪輪得到自家頭上?這可是比往常自家種的稻子要貴了五倍呢!而且還能種兩季,都趕上以前自家苦哈哈地種上七八年的了。

種了天香米的人家那是家家恨不得都把傅紫萱供起來。傅家莊的族人走路生風,本家族里可是頭一份呢,真是萬幸生是傅家族人。

只要家里有一些蛋啊菜的,或是自家腌的一些咸菜什麼的就紛紛端來往傅天河家送。一些常進山的,也把一些野物送過來,陳氏推都推不過,家里倒是省了一大筆買菜買肉的錢。

再說這天香米的價格還真是不貴。外頭現在賣的精米都是十五文一斤,一般的精米是十二文,糙米是十文,白面也是十文,粗面是六文,玉米面更低一些。而這天香米則是有價無市的。

大的糧店售價是五十文一斤。不過也只有大的糧店有,而且一擺出店面就被人賣光,更多的時候都來不及擺上來就被得知消息的大戶事先預定了。

而一般的稻谷打下來,糧店帶殼收是七八文一斤。畢竟人家還要月兌殼不是?月兌了殼量也少了不是?賣個糙米十文一斤,或是從店內賣不月兌殼的谷子八九文,真心不貴。人家還要搭上店鋪租金、人工不是?真心不賺什麼錢。

這糧店關乎百姓溫飽,關乎江山社稷,朝廷對糧價是有限制的。所以糧店的利潤並不高。但是抵不過人人都要吃啊,它是百姓日常所需,不吃可不行。

所以這糧店是個細水長流的生意,傅紫萱可不擔心它的生意。沒有開店生意做不下去的說法,跟其他生意性質完全不同。

只要你店開著,就有你盈利的。就算店鋪有一天關門,也不會虧了本去。這年頭沒什麼進口糧食也沒什麼產量大幅增長之說,不漲糧價就不錯了,沒听過糧價下降的。當然新糧種擴大種植,比如天香米,那又是另說,而且幾十年也出不了一種天香米。但即便這樣糧店也不會虧本。

而天香米在幽州帶殼價是四十文一斤,月兌殼後當地也有賣四十五或是更高的。運到這不產天香米的敬縣賣個五十文並不算貴。

所以傅紫萱也準備在自家的糧店售五十文一斤。向種糧的佃戶和傅家莊的村民收購價則訂在四十文一斤。這四十文已是比他們往常種的賣八文一斤的普通稻谷高出了足足五倍!這還不夠人人拍手稱慶的啊?

傅紫萱也知道這五十文的價格可能也只能賣個今年,明年雖不至于大幅跳水,但價格下降是必然的。

今年總會有一些有眼光的大戶買了糧種回去囤著自家種的。這些傅紫萱避免不了。

但這天香米要大規模種植也不太可能。一是目前沒那麼大的量,二是相當大一部分的量還要用來滿足那些大戶的口舌之欲。

大規模的種植還要五年。五年之後,傅紫萱再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從空間里挑出來的種子,專種特級天香米也同樣領先別人一步。到時候物以稀為貴,第一桶金還是握在自己手里。

當然這些是後話,有些事要以後事情出了再想招。目前還是先把春種的天香米收了再說。

當初在大玉莊種了八百五十畝,小玉莊是三百畝。傅紫莊是二百五十二畝,陳村和劉村共四百畝,這總共就是一千八百零二畝。

這天香米糧種好,一般的稻種上等田能收四石,這天香米能收五石左右,養了魚等東西的水田里還能再增產一成左右,就按幽州一畝能產五石來說,這一千八百零二畝,應該能收糧九千石左右。

古時候這一石通一擔,據說一擔剛好是一個成年男子剛好能承受的重量,而一石又差不多是現在的一百二十斤左右。在沒有化肥雜交好稻種的情況下,解放前的水稻產量據說也就是畝產四五百斤左右,這時代上等田能出四石糧已是極為不錯了。天香米佔了個好稻種,托福能多收一些糧。

幾處地方傅紫萱都吩咐好之後,又挑了好日子。等書院正式放農假之後,傅紫萱一聲令下,這夏收就開始了。

在正式收糧的前兩天,先是在夏日的傍晚,領了家里的男男女女以及家奴分批去了大小玉莊,用較大網眼的漁網先網了一些大的半斤以上的魚放在木桶里,運回玉園那十畝的蟹塘和蝦塘里養著。等夏種過了之後,再慢慢從塘里起一些大的魚陸續拿去賣了。

等塘里大的魚賣完,田里剩下的小的也可以起了賣了。田里小的賣完,夏種放的苗子也有一些大的可以起了賣了。這樣就可以一直不間斷有魚賣了。

起魚的時候傅紫萱先讓人在路口把著不許佃戶到田里來。而起了魚也沒時間稱,只知道帶過去的一米半高一米寬的木桶里被擠得滿滿當當的。

巴掌大的魚在木桶里歡騰跳躍,拍打著木桶,水花四濺,被濺到的人也一點都不惱,人人喜笑顏開。

玉園的牛全套了過來,為了防止魚死掉,都是滿了一牛車就急著往家里趕,每個牛車都不喘氣地連趕了兩三趟才算完事。

起完大小玉莊的魚,次日又馬不停蹄接著起傅家莊的。

次日天剛泛白,村人還未起,傅家的老少就動起來了。這時氣溫涼爽,最適合起魚,也避免了中午氣溫過高而使魚的死亡率上升。

等到傅家莊田里的魚都起完後。傅家莊的村人才陸續起身,炊煙四起。只不過傅家的田里已是恢復了往日的清寧,跟沒發生過的一樣。

當天傍晚,水位放低之後,傅紫萱又領著家人和家奴去了傅天湖的十畝泥鰍田及傅天海的十二畝田螺田。在隴溝里清了田泥,加深了水,讓泥鰍和田螺都進了隴溝里,這樣不影響收割。

因為泥鰍和田螺並不多,且都是自家的田並不是佃戶的,所以並不打算起了。

所以的事妥當之後,次日一早,傅紫萱又不顧連日的勞累,帶著人往大玉莊去了。

這次收割因為田里有東西,所以傅紫萱把收割的時間錯開了。雖然人人對傅紫萱給他們提供天香稻種表示感恩戴德,但難保沒有混水模魚的。

所以傅紫萱先決定大玉莊的佃戶先收割,小玉莊的佃戶全部過去幫襯。待大玉莊的佃戶收完之後,再過來小玉莊幫襯。

傅家莊的佃戶和最近的劉村佃戶則先過去幫陳村的佃戶先收了,再來收劉村的,最後才是傅家莊。

因為傅紫萱提供了稻種,再加上打下糧來還要等著傅紫萱來收購,人人念著傅紫萱的恩情,對傅紫萱的安排沒有任何異議。甚至傅族長都說傅家族人的田收了,全部免費過去幫傅紫萱收割。

傅天湖和傅天海兩家的田因為跟傅紫萱換過,也不並急,所以傅紫萱帶了傅天湖跟著自己到大玉莊,傅天海和老傅頭一早則去了陳村。

玉園的牛也分成兩批,一批趕著去了大玉莊,一批趕去了陳村。

傅天河放了農假,也非要跟在傅紫萱後面幫忙。傅紫萱也只好讓他跟著。幾個弟弟也都跟著傅紫萱到了大玉莊。

傅紫萱想著人多些也好,大玉莊還有一些刺頭,除了田里的魚還得防著有人私自賣了谷子。

自從田里種了天香米之後,就瞞不住外人。那些年年在敬縣收糧的人怎麼可能瞞得住?在稻子剛抽穗的時候就有好些人盯著了,威逼利誘什麼的都有。

雖然傅紫萱先行了一步,跟領了天香稻種的佃戶都簽了契約,就是為了防收糧時發生問題,但是契約簽了,也得防著有人鑽洞子。畢竟簽約上沒寫畝產多少。

陳村和劉村田里沒養東西,倒不用人去盯著,只要讓傅天海和老傅頭去盯著,抽著看看,一畝產量多少就是了。也跟兩個村子的村長事先打好招呼了。若是夏種想跟著種的,就得听我傅家的。若是私下做什麼動作,那全村都沒有天香稻種了。

兩個村的村長,自看了村子里的租了傅紫萱家田地的人,原本都是村子里家境最不好的,沒有田或是田地太少養不活家人的才會去佃別人的田種的。

卻沒想人家佃了別人的田種,還能種到這麼稀罕的稻種,種一茬都能趕上自家種好幾年了。那可是咸魚翻身了。

兩個村里人人眼紅,纏著村長來找傅族長,傅族長又去找傅紫萱,傅紫萱便答應了他們,說是再時候看看情況,留一些稻種給他們。到時他們種了,自己也能多收一些糧。

若是他們這兩個村的佃戶私自把天香米賣給其他收糧的,那就對不起了,他們全村也就沒有稻種了。

所以這兩個村子傅紫萱是不擔心的,自有村里的人幫著盯他們,倒是大小玉莊還得嚴防。

ps:謝謝「紫藤瑾」「朝游北海暮蒼梧」「樂兒」打賞,鞠躬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憂歸田最新章節 | 無憂歸田全文閱讀 | 無憂歸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