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歸田 第二百零九章 漸多

作者 ︰ 芭蕉夜喜雨

)

「我听說有間食肆賣得肉食都好吃的很,雖然貴,但是每天排隊買的人都老長,我每天去賣藥路過都能聞到香氣,看到排著長長的隊伍。」

夏氏母子三人越發覺得這鄉下姑娘不簡單。這哪里像鄉下姑娘?她們之前也是接觸過不少大門大戶的夫人小姐的,哪有一個有這般風華的?還有那樣賺錢的產業。想來自家再也不用擔心衣食無靠了。

傅紫萱笑了笑︰「那你可願意到店里當個伙計?」

「願意的,我願意!

傅紫萱看他著急地點頭的模樣,笑了。這畢竟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就讓他在有間食肆里磨一磨吧,看他是不是那塊料。

很快傅紫萱就把事情交待好了。就招來夏雨讓她把夏氏母女安置在三進院的耳房,楊心仁就暫住在一進院。明日起就住到城里去。

陳氏怕夏雨安置不妥當,也跟著去了。雲霽也帶了楊心仁下去了。傅紫萱看著雲霽的背影,真心覺得太大材小用了。一個正六品有官餃的人當了貼身隨從還不算,小廝都當上了。

看來這家里還是要添一些人吶。看門的就得再添上一個,不然像今天這樣有人上門,都找不到人。家里雖有人,在三進院貓著也听不到啊。

晚上全家人回來後,也接受了家里又多了這樣一戶人家的消息。傅天河還吩咐幾個丫頭每日用好藥伺候著,不可怠慢了。

次日一早,王直就把楊心仁帶去敬縣了,夏雪也領了傅紫萱給的藥一大早就給去夏氏熬上了。

又過了幾天。聞知知縣大人把親生的兩個孩子送到玉屏山下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書院讀書的人,不管出與什麼目的,巴結也好,真心學本事也好,每日領著孩子過來報名的人不少。

因說了傅家莊的人進書院讀書免費,外嫁女所生的孩子半價,外來者比著其他書院收取束脩。所以之前書院也是收了好些人。束脩收得倒是不高,但是要是從敬縣城里或是鎮上把孩子送來,那孩子就只能在傅家莊住宿了。

也不知這些人怎麼想的,一個兩個都沒覺得這是個問題,仍是陸陸續續有大戶人家把孩子送來。

書院里一時沒法安排太多人,就是听了傅紫萱的話緊急弄成大通鋪,再給富戶公子做成雙層床也是不夠住。就讀的孩子都不夠住,更不要說這些公子爺還帶來了小廝婆子的。而且吃飯也是一個問題吶,對來的人都說了這些問題,來的人還是把孩子扔下就走。

傅家莊的族長是個人精,他自然是清楚這些人千方百計不顧孩子哭鬧把孩子送到這里來讀書的意圖的。不說方嚴是這個敬縣最大的官,就是他身後的背景也是不容忽視的。再加上這書院還有兩個正六品的武官親自授課教習武藝,那整個魏朝都找不到第二家。這三個目前敬縣在職官員是一定要巴結住的。

傅族長看著來就讀的孩子越來越多,樂滋滋地來找傅紫萱。說是現在住宿問題緊張,是不是看村里哪家有多余房間的,先騰出來,弄干淨了,給這些讀書的孩子住?

條件差一些但是能弄成一人一間啊,總比住大通鋪強吧?

傅紫萱略一思索就同意了。

這傅族長是個人精啊,這樣的法子他都能想得出來。

這樣一來,既能解決這些富家公子的住宿問題,又能幫了族里的一些人家得些住宿的銅板。就是富家公子不屑于住,他們帶來的小廝也是會住的。村里有些人家里還是有那麼一兩間空房的,就是沒有騰一騰也能騰個一兩間出來的,為了得些住宿費,他們自己就是不住睡地上都願意吶。

就比如她三伯傅天湖家里就能騰出兩三間房來。還有族長家那青磚瓦房也就他老兩口住,現在也只不過多了一個兒子而已。家里房間有得是。那些族老家里更是能騰出房間的。

而且若是這些人在他們家里再吃上飯,不說打賞的錢,就是光給他們做飯也能得些銀錢的,就是得不到錢,余的一些湯湯水水也能讓家里人沾沾光吶。

雖然現在村里不像以前那樣,幾個月吃不到一回肉了,但是也不是經常舍得吃肉的。

傅紫萱笑著說傅族長會打算。傅族長笑眯眯地也不說話,自己這個族長可不是白當的,可不是時不時能有一些好的主意嗎?再說這是利人利己的事,為何不做?

傅紫萱事情也多,也不願管這事,就讓族長和幾個族老商量著辦去了。也提了一些建議,比如除了住宿還有吃飯的問題。

是不是在村里建一個小食堂?還是讓他們住各家交錢給各家做?傅紫萱是想著建一個食堂的,這樣各自便利,也好管理。但要是出于私心,自然是住在哪里請哪家的人做了,這家人能得些銅板。她自是不好做那壞人。

而且還有管理的事。要是這些富家公子在自家村里出了事,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傅族長一邊听一邊點頭,听完匆匆走了,說是要與幾個族老和傅天河等先生商議一番。

對于傅天河來說,他看著來書院就讀的學生越來越多,心里自然是極為開心的。之前除了村里的孩子,還有附近一些村子的孩子也過來就讀,現在還多了一些鎮上城里的富家公子,他心里是極高興的,說明別人認可了他,書院也有了名氣。

只是人多了,而且這些人也不是沒有背景的,若是因管理不好,出了事,他也擔不起這個責,家里日子剛好了些,他可不想家人和孩子們因他的緣故受到什麼傷害。

傅紫萱每天晚上也對他分析了一些利害關系,只要管理得好,接納這些來就讀的孩子利大于弊。對書院以後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傅天河自己也這麼認為,所以經考核篩選之後,也陸續挑了一些學生。

不過隨著來就讀的學子越來越多,村里的人個個喜笑顏開,這般長臉的事誰不開心?出去與人說自家住的村里有書院,連城里的富家少爺都來讀書,那說話腰都能挺上三分。村里的阿花嬸尤其開心。

人一多,她那個小貨鋪天天被人擠著。她一個人都忙不過來了。把她家里男人公婆都拉來了,還是手忙腳亂。那貨都不用一個月進一次了,那是天天進貨還不夠。

家里牛車也換了馬車。這可是村里除了傅舉人家之後,第二家有馬車的人家,村里人人艷羨。

人家有錢啊,之前那鵪鶉苗子那是成百成百地買,又是成百成百地拿去賣。那錢嘩嘩地往口袋里淌。

現在又借了書院的光,那貨不僅成色好了,品種都多了不少。那一個銅板十粒的小糖果就是換上一個銅板一粒的精品糖都有人買啊,而且還不夠賣。人家能不換馬車嗎?人家的貨架都新起了三個。

阿花嬸兩口子每日很晚才關了鋪門,兩口子每天都要來回數了又數罐子里的銅板才收了回家。走在路上也不說話,兩口子光咧著大嘴笑,冷不丁被夜里路過的人瞧見了,被兩口子白花花的牙齒閃到了,還以為撞上了夜鬼。(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憂歸田最新章節 | 無憂歸田全文閱讀 | 無憂歸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