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歸田 第八十七章 齊心

作者 ︰ 芭蕉夜喜雨

收費章節(12點)

陳氏就寬慰她,說道︰「族長知道家里這兩天開荒忙,學堂那邊加上傅二也就是八個人忙活。族里也很重視,族長這兩天都把人請到族長家吃去了。咱自家起新屋請的人肯定要在咱家吃,明天得在咱家里做飯。」

傅紫萱听了就說道︰「哪能讓人到族長家吃!娘,下午我和您去族長家一趟,送些禮物過去,也算是我們叨擾了人家。從明天開始就讓人在咱家吃吧。」

「明天第一頓還是在咱家做,我听爹說過,敬縣那個匠人因為咱家屋子起得大,要帶二十幾人過來。這樣的話加在一起就是三十幾人了。明日在家起個五桌也足夠了。再問問看,若是他們願意跟著荒地的人一塊吃,就更好了,也省得我們還得在家里另做一份。」

陳氏听了點了點頭,說是人家敬縣的這個匠人原還在京城做過活的,估計是個講究的。

下午讓清風帶個丫頭去敬縣買些好肉菜回來,看看有沒有魚蝦河鮮什麼的,也買些回來,這第一頓得做好了,可不能讓人挑理。

傅紫萱听了就轉身吩咐寒霜寒冰下晌跟著清風去一趟。三人也都答應了下來。

吃過飯,老劉氏帶著其他幾人去荒地幫忙收拾去了。陳氏則帶了傅紫萱到房間里去挑給族長家的禮物。這兩天都沒問到學堂的事,沒想到都到族長家吃去了,真是不應該。

傅紫萱就問陳氏,族長家都有哪些人。

陳氏就跟傅紫萱說道︰「族長和你爺爺是一輩人,年紀要比你爺爺小幾歲。他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三個孩子都在敬縣城里,大兒子傅天德還是個秀才,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孫子都跟著大兒子在書院里念書。族長的小兒子傅天道則在書院附近開了一個書鋪,賣些筆墨文具什麼的。傅天道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平時也就是族長兩夫妻在家里,偶爾族長女乃女乃也會去敬縣住一段日子。逢年過節兒孫也都回來的。他孫子孫女都不在身邊,這才有大把時間關照村里,你族長爺爺可是幫著族里做了不少事情。咱傅家也不算小族,這莊里足有一百多戶,平時大事小事不斷,你族長爺爺也就沒那閑心去敬縣里住去了,也總說不如住在咱莊里自在。」

傅紫萱听了點了點頭,又問道︰「那族長爺爺沒有地嗎?」。

陳氏嗔了傅紫萱一眼︰「你族長爺爺怎麼可能沒有地?他家自幾代以前就是個富的,這傳下來雖說兄弟多分薄了不少,可還是有些家底的。不然他兒子怎麼能在敬縣買了鋪子做生意?」

「原先村里還是族長家的地最多,有個上百畝上等的好田。不過他二女兒出嫁陪嫁了二三十畝。剩下的地兩個兒子也不在家種,就都佃給別人種了。兩口子就只等著收租子。偶爾去敬縣兒子女兒家住住,日子倒也消遙。」

傅紫萱听了點了點頭,幫陳氏挑了兩匹上等的杭綢,適合老年人做衣裳的顏色,又挑了幾封點心,再拿了一套齊得貴送的青花茶具,母女倆就帶著夏雨往族長家走去。

三人來到族長家時,起屋子的人已是吃飽散了,只留下族長兩口子陪著傅天河和雲霽在說話。

看到傅紫萱母女兩人過來,族長女乃女乃忙笑盈盈地出來迎接,還一邊嗔怪陳氏外道,說是還拿什麼禮物。陳氏就說是這兩天麻煩族長家了,一點小小的心意。不收下的話,心里更是地意不去了。族長這才勸著族長女乃女乃收下了。

傅紫萱還是第一次見到族長女乃女乃,老人家很是精神,一點都看不出是五十歲出頭的人,穿得也是綢布衣賞,頭上還簪著銀簪,一副干淨利落的模樣。

那族長女乃女乃發現傅紫萱看她,也拉著傅紫萱的手夸了好幾句,說是長得好又有本事,直夸陳氏兩口子有福了,把一旁的陳氏夸得高興地很。

族長老兩口又請了傅紫萱和陳氏兩人到廳堂里坐。傅紫萱落坐前向族長致了謝,族長就忙說外道了,說是沒什麼麻煩的,造飯的都是幾個族老的媳婦家人來幫忙的,他們也只是陪著吃而已。而且這學堂也不是傅家一家的事,是傅氏一族的大事,請兩頓飯有什麼的。

這學堂可是惠及全族的子弟,自然是不能等閑視之。還說自己每天都會去巡視的,還讓傅天河有事的話就先顧著家里的活計,學堂的事自有他們幾個老頭子幫忙看著。只讓傅天河把家里的事情料理好了。听說明日家里也要起新屋子,就讓傅天河明天放心處理家里的事,不必到學堂這邊來,自有他看著。

傅天河和傅紫萱又起身向族長道了謝,就跟族長聊了起來。

傅紫萱看到族長家里果然比一般人家條件要好一些。廳堂又大又敞亮,還有一個博古架,放著一些瓶子和擺設的物件,牆上還掛著幾副山水。剛進來時發現院子也是大得很,地上還鋪了青磚。

這一般的農戶人家地上可就只是泥地的,甚少有閑錢在地上鋪石子更何況青磚了。看來這族長家過得很是不錯。

族長又問了傅紫萱荒地的情況,傅紫萱也一一做了解答。族長就說那塊荒地都放了好幾代了,一直看著心疼的很,也一直沒人買了去,現在看到傅紫萱買了去,能把它利用起來,他這心里倒是真高興的很。

將來想必也是要請人幫著料理的,村里人也能就近有工作了,也能解決一些村人剩余的勞動力,也能貼補一下家里,他心里是極高興的。還讓傅紫萱要是有什麼問題就找他,他能幫的一定幫忙。

傅紫萱和傅天河又向族長道了謝。幾人又聊了一會,就向族長及族長女乃女乃告辭。

那族長女乃女乃死活非要送傅紫萱一籃子大白蘿卜,說是自家院里種的,不值當什麼,讓帶家吃去。陳氏和傅紫萱沒法,只得接受了老人家的這一片心意,方才告辭了出來。

傅天河陪著傅紫萱到荒地轉了一圈,又馬不停蹄地去自家要起新屋那塊地去看看情況,明天就要開工了,他也是閑不下來。陳氏生怕他忙壞了身子,也跟著去了……

下晌收工的時候,傅紫萱又留了村里的鄉親繼續干一個時辰,家里的鵪鶉這兩天就要出苗了,好幾百只,家里可是喂養不下來,得在荒地起了泥坯房養著。

還好,這兩天工程進展神速,已是闢出了可以養鵪鶉的地方。先建個四五間泥坯房,在泥坯房里面放上幾層木頭籠子,鵪鶉個子也小,每一排就是向上壘個三四層也是可以的,就是雞和兔子也是可以壘起來養的。

白日就放養在圈好的草地上,晚上再趕著它們進窩,就跟放養的是一樣的。這樣放養的比圈在籠里養的肉質更好一些。

到時再用網兜在它們活動的範圍內罩起來,也不擔心有大鳥或是野畜生吃了它們,也不怕它們自己飛出去,其實鵪鶉倒是不用,若是養了雞了就要罩起來。

到時再用圍欄或是再建些一米來高的圍牆把它們圍起來。把種類區分開來。

一二百個村民,活干得很快,收工的時候,五間粗泥坯房及住著管理人的三間泥坯房都已是建好了,只待明日再晾曬一日就可以使用了。

傅紫萱進去看了看,很是滿意。這些鄉民都嚴格地按著傅紫萱的指示來操作,前後左右都做了長長的通風窗,房間的門也是留得大大的,地上雖沒有鋪石條,但是地面都夯得實實的,傅紫萱看了非常滿意。

再看另三間住人的泥坯房,傅紫萱想著肯定是要請人來看管的,這就得有屋子讓人住,起了三間房間,住的用的及廚房都有了。到時再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幫忙看管的。再幫他們安置一些家具就好。

傅紫萱又打听到村里有一位老人極擅木工活,他的兒子正好在工地上做活,傅紫萱就說一會畫了圖紙再送到他家里,讓老人幫著趕制木頭籠子出來。就按市價給。那人叫傅天有,听了很爽快地答應了。

傅紫萱回到家里,趁著晚飯前,就把圖紙畫好了,是個三層的木籠子,還做了木頭梯子,以便鵪鶉可以上到第二、三層。層和層之間有間隙,可以往里鋪上稻草或是厚席子氈布,以便接住上層鵪鶉的糞便,清理時只要把他們整個抽出來,掃干淨就可以了。

每層籠子的蓋板都是可以打開的,以方便打掃整個籠子的清潔,每層籠子可以固定也可以分開,左右各做了拎手,兩人可以從左右把最上面的籠子拿下來,以便清潔。

也可以在有太陽的時候整個木籠子拎出來曬陽光,把細菌曬死,以免籠子有細菌或是潮濕讓鵪鶉生病。

家里人看了傅紫萱的圖紙,一致說好,這樣一來,也不用佔太多空間了,鵪鶉都可以壘起來養,空間都可以利用起來,一間房間就可以全部夠養首批這幾百只鵪鶉了。其它四間倒可以做養雞或其他用途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憂歸田最新章節 | 無憂歸田全文閱讀 | 無憂歸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