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歸田 第八十二章 開工

作者 ︰ 芭蕉夜喜雨

收費章節(12點)

傅紫萱向他們揮了揮手,待他們安靜了下來,又說會根據進度和工作的強度,安排十天或是多日小歇一天。底下人听了都表示不用,這歇一天可就少拿五十個大錢呢!

而且莊戶人家可沒有哪天歇著不干活的。兩個莊頭也表示不必做此安排,要是有人想請假或是想歇息的,到時再請假好了。

傅紫萱想了想也只好做罷,這古代可沒有現代那麼講人權,講老板剝削,講沒有娛樂時間。莊戶人家即便歇假也沒有地方找樂子,同樣每天都要在家里做活計,與其這樣還不如在荒地上多領一天的工錢。

傅紫萱想明白後,又做了一番安排,發現大伙都沒什麼疑問,就讓他們各自領了自己的區域開工起來。老傅頭在開工前還讓傅天海放了一掛炮仗,他們老傅家可還沒被這麼多人喊「東家」過,老傅頭今天腰桿挺得格外地直。

很快荒地上就熱鬧一片,到處是勞作的身影,有一些好奇的村民和小孩也跟著看熱鬧。傅家莊有好些人沒來領活計的,只做觀望的村民,此時看見一天才工作四個時辰就有五十文錢拿,又在家門口,就有些後悔。

很快就有男男女女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找傅紫萱表示想來做活的。傅紫萱倒也沒拒絕,只說先過一段時間再看看,要是缺人就再安排。

傅紫萱帶著清風隨意在四處看了看,發現這些人都很是出力,傅紫萱很是滿意。又交待了三個領隊一些話,就準備回村里安排中午飯去了。這麼多人要吃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若安排不好寒了雇工的心,干活估計也使不上力了,所以這第一頓飯就異常重要了。

傅紫萱在轉身的時候,發現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拍了拍腦袋又回轉身來,領著郭義到了傅家莊村民干活的荒地上,又聚籠了傅家莊的人,問他們誰要吃中飯的,不吃可多發五文。

絕大部分的村民听了都表示願領五文錢回家吃,順便在家里歇一歇,下午再過來。也有七八個人表示要吃中飯的,傅紫萱就讓郭義一一登記了下來。就讓大伙干活去了。

又吩咐郭義做總監查,若發現有什麼情況都要一一記錄下來,及時匯報給傅紫萱。讓老傅頭和傅天湖傅天海四下多幫著看著點。

然後就領著旺財旺福回村去了,而紫辰和他的幾個小伙伴也不知上哪找野雞蛋去了,竟是不見人影。

傅紫萱回到家,看到家里還算有序,忙而不亂。院子里堆了好些菜,裝在框里籃子里,擠擠挨挨地就堆在院子里,菜葉上還沾著早辰的露水。

陳氏看見傅紫萱進門,這下子可算是找到了定心骨,忙拉著傅紫萱就急著問了起來。問統計好了沒有,到底有多少人要吃飯?

傅紫萱就說村里只有八人吃飯,統共加起來有一百三十七人要吃中午飯的。陳氏在心里估算了一番,這一百多人,還得再加上來幫忙廚活的,再加上自家人,和傅天海傅天湖兩家。怎麼著都得備一百七八十份的飯菜。這人數可不少。

陳氏就急忙拉了文氏、老劉氏和大伯母小劉氏商量起來。傅紫萱看到大伯和三伯兩家人全都來了,而那王嬸子看起來也和大伙熟捻起來了。

傅紫萱就拉過紫嫣問了問情況。紫嫣就說今天娘沒請外人做活,來的都是自家人。菜都到村里按市價收上來了,有雞蛋、有南瓜、白菜蘿卜、豆角、水芹等等。

本來傅紫萱是想做蓋澆飯的,每天只出一樣菜就行,菜里有菜有肉,再加一些醬菜或是荷包蛋做的輔菜,這樣就不用炒太多種菜了,一人分一個盤,幾兩米飯,再加一大勺菜就行,簡單方便,又容易打理。

只是村里都不是專業種植菜蔬的,一天一種菜沒法提供足量,大都是一家一兩種菜。這不,院子里就堆了那麼些大大小小的框子,裝著各式各樣的菜蔬了。

既然陳氏沒有請外人,只家里這些女人,大伯家五個,三伯家三個,自家七個,外加王嬸子,看來應該能料理今天的菜飯了,先做了今天,看看情況再說吧。

轉身又問豬肉拿回來沒有。文氏就說一大早傅天湖就去傅天寶那邊訂了一大扇了,一會那傅天寶會幫著切好再送過來。

傅紫紫听了就讓文氏去傅天寶家看看,讓他在家里切好,就馬上帶回來,不然怕是來不及。文氏听了立刻就領著紫菊和紫嫣推著她家那輛兩輪板車去了。

傅紫萱又領著王嬸子走到院子里看了看框里的菜,跟她說了自己的想法,王嬸子听了便徑自蹲在那里搭配菜單去了。

傅紫萱又叫幾個丫頭把昨日買的鐵鍋和碗碟拿出來。又讓她們數了看看夠不夠數,不夠的話趕緊想法子。

又讓寒霜專管碗碟及采購的事,又讓寒冰領了人去洗菜,夏雪去按人頭去煎荷飯蛋,夏雨則去把家里的醬菜都拿出來,上次崔氏送的兩壇醬菜還沒吃過兩回,每人都分一點,也好下飯。

又問老劉氏村里可有人腌這些醬菜的,等午飯過後讓老劉氏去村里問問看能不能買到一些。

老劉氏對村子極熟,誰家種個什麼瓜菜、有個什麼事都了如指掌,加上傅家人緣又好,讓老劉氏去問最好了。

老劉氏一听忙答應了下來,當下就跟傅紫萱說了好幾戶人家,還說這幾家都有些什麼醬菜,傅紫萱听了也記不住。只讓她看中午大伙吃的情況,若是受歡迎,下午就多買一些。老劉氏就說一定幫自己的孫女把事辦妥當了。

不一會功夫,菜便都洗好了。傅紫萱又讓幾個女人削皮的消皮,擇切的擇切,忙碌了起來。又怕豬肉不夠,又讓寒冰把昨日打的雞和兔子都拿出來切了。一會等豬肉回來就分一半菜到隔壁三伯家煮。

等菜都切好分好,王家嬸子就已是配好菜譜準備下鍋炒了。文氏和紫嫣紫菊也推了獨輪車回來了。

大伙又一起幫忙搬下來洗切。文氏說是足有半扇。王嬸子看了就說是一百六七十人吃飯,這些肉夠夠的了,都用不了這麼多,又留了一部分下來,用鹽腌起來。

傅紫萱看過後,又讓王嬸子分了一部分菜去隔壁傅天湖家炒,讓夏雪帶了一部分在自家里炒。人也分做兩撥,另安排了幾個堂妹在一旁幫忙搭把手或是燒火。很快兩家的廚房里就乒乒乓乓響了起來,鍋碗瓢盆奏起異常和諧的樂譜來。

很快寒霜就過來稟報說是筷子和碗都是夠的,只是盤子不夠,新買的加上家里的還差二三十個。

傅紫萱想著空間里還有好多精美的好盤子,就拿出來給自家用,再把自家的那些盤子都用來給做活的人吃飯,再去三伯家以新的換了他家的舊的來,這樣也就夠了。

就使寒霜過去說一聲。很快寒霜就和紫嫣紫菊三人捧了三十幾個舊盤子回來了。幾人把要用的盤子都歸籠來,洗干淨後又煮了滾燙的熱水燙過。又換水把筷子也都一一燙過。

傅紫萱見狀又吩咐寒霜每天收回來的盤子筷子也都要洗干淨後用滾燙的熱水燙過再使用。寒霜都一一應了下來。

紫嫣紫菊听了不解。傅紫萱就跟他們說是因為人太多,也不知道他們各自的健康情況,燙過之後再使用才不容易生病。這時代可沒什麼健康證也沒法向他們講解什麼是傳染病。多做些工作總是好的。

傅紫萱又問可有東西裝菜。寒霜也正想說這個呢,可不就沒大的東西裝嗎?

傅紫萱想了想,記起她娘說過,敬縣這邊家里有紅事,或是家里添丁弄瓦或是親戚之間送禮,都喜歡用那種半米來高的木桶,在外邊圍了一圈紅紙,再在木桶里裝上米面或是雞蛋布匹等,然後再挑著去相互送禮。

而姑娘出嫁的時候,娘家也是要賠送這樣的木桶的,大多成雙成對的,里頭裝著嫁妝。有些家里好的,竟是陪送好幾對好木材做成的木桶。

這種木桶上面都是帶了蓋子的,有些蓋子是連在木桶上的,有些是全掀開的,有些是半掀開的。而有些則是桶和蓋分離的。很多人家也用這樣的木桶裝米面放在廚房,也不怕像壇子一樣會被打破。有些木桶也裝一些東西放在庫房里。

這樣的話家家戶戶應都是有這些個木桶的,用來裝菜正正好。傅紫萱就在自家里看見過四五個,當時她見了還很是奇怪,專門問過陳氏。陳氏還說每次回娘家就擔這樣的一對木桶裝著節禮回去。然後娘家又回送了些東西放在木桶里做為回禮拿回來。

傅紫萱想起那些木桶就拉著陳氏問起來,陳氏就讓傅紫萱盡管拿去用。紫菊也去隔壁找她娘要,老劉氏听了怕不夠,又讓紫竹和小陳氏回家再拿四五個過來。兩人听了忙急急回家拿去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憂歸田最新章節 | 無憂歸田全文閱讀 | 無憂歸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