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 第二章 苦澀

作者 ︰ 吱吱

婆婆和魏廷瑜的心思,竇昭又怎麼會不明白?

可她也有自己的打算和考慮。

公公是突然暴病而亡的,魏廷瑜還不到弱冠之年,每日只知道飛鷹走馬,家里的庶務一竅不通,婆婆又性格溫和綿柔,謹守女子「大門不邁,二門不出」的格訓,庶務上的事一點也幫不上忙,全仗著魏廷珍打理,這才度過了最初的慌張。也因為如此,魏廷瑜也好,婆婆也好,有什麼事都喜歡問魏廷珍,請她幫著拿主意,時間一長,魏廷珍在魏家名聲日隆,大大小小的事只要她開了口,魏廷珍和婆婆沒有不同意的,以至于在魏家,魏廷珍的話比魏廷瑜和婆婆的話還好使。

竇昭從小在繼母手里討生活,總有寄人籬下之感,最渴望的就是有個自己的家,又豈能容魏廷珍有事沒事在旁邊指手畫腳一番——盡管她是好心,最終是濟寧侯得了利,她也一樣不喜歡。

只是她剛嫁進來的時候,陪房的媽媽都是繼母臨時指派的,沒一個上得了台面,更不要說指點她怎麼和魏家的人相處了。她因此很吃了些苦頭,暗地里流了不少的眼淚。直到她先後生下二子一女,主持府中的中饋之後又接手了府里的庶務,魏家一年比一年富足,魏廷珍才略稍收斂了些。

若是和魏廷珍做了親家,她既是兒子的岳母,又是兒子的姑母,以她強勢行事作派,兒子難道要一輩子被她壓在頭上?萬一是夫妻間有個什麼罅隙,豈不連主持公道的人都沒有?

她是決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

但她也知道,沒有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婆婆和魏廷瑜是決不會答應她為兒子另選佳媳的。

她一直在琢磨這件事。

此時見丈夫目瞪口呆的,竇昭並不驚訝,默默在心里把想好的理由重新梳理了一遍,這才笑著對魏廷瑜道︰「采蘋溫良敦厚,我很喜歡。不過,這結親是結兩姓之好,這兩年姑女乃女乃雖然不是在我耳邊提及采蘋和葳哥兒的話,我卻從來沒听姑爺透過什麼口音……」

魏廷瑜听著不服,嘴角微翕,正要反駁,竇昭卻適時把他給壓了下去,話鋒一轉,道︰「我也知道,沒有哪個男子婆婆媽**和人說子女婚事的。但那景國公府是何等的 赫,姑女乃女乃是上有婆婆、下有妯娌的人,這樣事我們謹慎些總歸不錯。」說到這里,她語氣一頓,「重陽節去景國公府賞花的時候,景國公府的大姑女乃女乃有意無意地跟我提了三次,說景國公府想和靖江侯府聯姻……」

「此話當真!」魏廷瑜臉色微變,隨後又責怪她,「你是要早點頭,也就不會有這樣的事了。現在可怎麼辦好?」

同樣是開國功勛之後,濟寧侯府除了老宗祖,再也沒有出過什麼出采的人物了,景國公府則人才輩出,子弟始終在五軍都督府佔據一席子弟。靖江侯府就更不用說了,祖孫三代任漕運總督,若論財力,公侯之家,屈指可數。

竇昭道︰「姑女乃女乃幫我們的已經夠多了,如果因為這件事讓姑女乃女乃和景國公府的人有了嫌隙,那我們太對不起姑女乃女乃了。要不,侯爺和婆婆商量商量?看這樣事怎麼辦好?」

魏廷瑜听著如釋重負,也顧不得天還沒亮,衣冠不整的朝外走︰「我這去找娘商量。」

「回來!」竇昭在心里暗笑他孩子氣,「侯爺好歹穿戴整齊了再去也不遲。」叫了翠冷進來服侯魏廷瑜更衣。

魏廷瑜訕然地笑了笑,由翠冷幫著梳洗了一番,然後去了母親那里。

竇昭松了口氣。

她並非信口開河。

景國公府大姑女乃女乃的原話是這樣的︰「……嫂嫂到底心痛弟弟,頂著我哥哥,非要把采蘋嫁到你們家去。要是依我爹爹的意思,采蘋就嫁到靖江侯府去了!」

婆婆和魏廷瑜最是心痛魏廷珍,知道魏廷珍為了魏府和景國公有分歧,肯定會讓步的。

要是她估算的不錯,婆婆听到這個消息後,應該立刻和魏廷瑜來找她核實,商量著該怎麼辦。

她思忖著,

外面果然傳來一陣動靜。

魏廷瑜扶著滿面愁容的婆婆快步走了進來。

人還沒有坐下,婆婆已急急地問起她來。

竇昭把事情的先因後果又說了一遍,最後道︰「……听景國公府大姑女乃女乃的意思,我們家姑女乃女乃正和姑爺對峙著,不然和靖江侯府的親事早定下來了。不如我們主動解了這個結,把葳哥兒的婚事定下來,既免得姑女乃女乃為難,也免得耽擱把采蘋也耽擱了。」

涉及到最痛愛的女兒和最看重的外孫女,婆婆立刻變得果斷起來,道︰「就照你說的行事。郭夫人和你私交甚好,她家的長女又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品格、相貌也算得上是萬中挑一,配得上我們家葳哥兒。不過,郭家人是什麼意思,得找個人打听打听才行。」

竇昭笑道︰「郭夫人在我面前嘀咕了好幾次,因景國公府那邊的情況不明,我就沒有和她挑明。」

「那就好,那就好。」婆婆高興起來,「事不宜遲。你這兩天就托個人去郭家提親好了。」話說出口,才這意識到竇昭還臥病在床,忙改了口,「算了,這件事還是我親自來好了。你就好生歇吧!萬事有我呢。」

母親和妻子都說好,魏廷瑜不再說什麼,跟著母親去了母親居住的院子,商量著葳哥兒訂親的事。

竇昭吩咐翠冷︰「你請了世子爺來見我!」

翠冷應聲而去。

屋子里安靜下來,有種人去樓空後的冷清與孤寂。

竇昭倦上心頭,竟然睡著了。

朦朦朧朧的,仿佛听到有人在說話。

她睜開眼楮,側過頭去,正好看見站在落地罩和屏風中間的兩個人。

長身而立的是她的長子魏葳,目光柔和地望著他的是他的乳娘朱氏。

或許是怕吵醒了她,朱氏的聲音壓得很低︰「……听說夫人病了,我就是想來看看。你不用擔心,我給夫人請個安了就走。」然後問他,「你這些日子可好?我听府里的人說,你和景國公府的幾位公子去狩獵,打了幾只錦雞?」

魏葳臉漲得通紅,不滿地喊了聲「乳娘」,打斷了朱氏的話。

朱氏慈愛地笑起來。

她拂了拂魏葳縴塵不染的肩膀,道︰「我們家葳哥兒長大了,也跟侯爺一樣,會騎馬打獵了。」表情充滿了與有榮焉驕傲。

魏葳很是意外,仔細打量了朱氏一會,慢慢地垂下了頭,像霜打的茄子般聲若蚊蚋地喃喃道︰「娘親……說我的騎射太差了……重新給我找了個騎射的師傅……把霍師傅辭了……」語氣苦澀。

朱氏一愣。很快又笑起來,溫柔地道︰「夫人這是在為你好。你若是好好跟著霍師傅學習騎射,霍師傅又怎麼會被辭退?你是濟寧府的世子爺,可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做什麼事要多想想你身邊的人……」

魏葳听著,像春風吹過的小禾苗,慢慢地抬起頭來,恢復了原來的精神。

他親昵地挽了朱氏的胳膊︰「乳娘,您在田莊過得還習慣嗎?乳兄還好嗎?要不要我跟家里的管事說一聲,把乳兄調到京都來管鋪子。我現在已經開始幫著母親協事庶務了。當年乳兄算術比我還好,到鋪子里當個掌櫃綽綽有余……」

「胡說八道。」朱氏微笑著訓斥魏葳,眼底卻有著藏也藏不住的藉慰,「府里的事自有慣例和章程,你是世子爺,更有遵守和維護才是!若你都不照章行事了,下面的人有樣學樣,不就亂了套。府里有今天這樣局面,可是夫人辛辛苦苦、花了十幾年工夫才有的,可不能在你的手里給壞了。知道了嗎?」。

「我這不是心痛乳兄在莊子里太辛苦了嗎?」。魏葳不快地嘀咕著,頭卻點得像小雞啄米似的。

竇昭看著在朱氏身邊如乖乖兒的長子,一股刺痛從胸口漫延開來。

魏家對景國府依賴已久,景國府的人看怕魏廷珍計較,嘴里不說,舉止間卻總般著股怠慢的味道。

在娘家的生活告訴竇昭,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婆婆在她進門後第三個月就將府中的中饋交由她主持。她拿到魏府對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開源節流,自立門庭。

當時年輕,急功近利,頭胎的孩兒就是這樣累得小產了。

生魏葳的時候,北直隸大旱,她和當時還是宣寧侯府世子夫人的郭夫人一拍即合,利用宣寧侯府的人脈倒賣糧食,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管魏葳,頂著魏廷珍的壓力給他找了朱氏這個品行純良、寬厚和善的乳娘照顧兒子。她則每天忙的昏天黑地,一心一意賺著銀子。甚至次子魏蕤出生,她也交給了朱氏照看。

等她發現兒子對她只有上下尊卑般的敬畏、順從卻沒有子女間的溫馨和美之時,魏葳已經十歲,魏蕤也有九歲,兩人不但能記事了,而且還懂事了,她就是借故把朱氏趕到了田莊里生活,也沒有辦法阻攔兩個兒子對朱氏的感恩之情。

《孝經》學得好啊!

原本是怕兩個兒子對她生分,特意囑咐先生棄了《三字經》,以《孝經》啟蒙。結果適得其反,兩個兒子把這份母子之情放在了朱氏的身上。

難道這就是別人常說的「生恩不如養恩」?

竇昭想到剛才朱氏對兒子的贊揚。

或者是她對兒子太過嚴厲?

想她小的時候,多麼希望繼母和父親對她嚴厲一點,偏生繼母和父親對她從來都是視若無睹!

或者是她用錯了方法?

魏葳並不是竇昭。

濟寧侯府的世子也不是那個真定縣的鄉下丫頭。

半晌,她才輕輕地咳了一聲。

新書雖然有點瘦,因而更加需要你們的支持。

O(∩_∩)O~

求收藏、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重紫最新章節 | 九重紫全文閱讀 | 九重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