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第四卷 吳嘉風雲 第九十六章 分槽養馬

作者 ︰ 言無休

初爾學心里想。恐怕這會場上也就他個人是真的明白百聯懵的目的是什麼。曾思濤這是一種權力的大局感,其他人也許是級別不到,境界不到,根本沒有意會到這一點。

楊東學眼楮的余光瞄了曾思濤一下,曾思濤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不大張旗鼓的提拔自己的嫡系而選擇一些邊緣人物?當然,還有最後一個。人選沒有討論,即使曾思濤會提名自己的人,但是一個縣公安局長級別實在太低,在曾思濤這個層次上基本可以無視。

為什麼曾思濤要求平平衡,三大勢力都有收獲?,,

這看似無意,恐怕曾思濤肯定是有相當的考慮的。楊東學揣測曾思濤的想法不外乎是這幾個原因。一是曾思濤在常委會上已經是佔據主動了,關于人事工作是一次性解決,還是分步走,主要職務的提名人選,在一般情況下,並不屬于常委會的工作範圍。這樣的事情一般是書記踫頭會研究的內容,最後拿到常委會表決一下,這就是書記會和常委會的分別所在。當然,曾思濤如果認為有必要」可以拿到常委會上討論。可這樣的問題一旦拿上常委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般的結果可能意見分些大,難以統一,甚至會讓人覺得,這種事也拿上常委會,市委的權力控制力有問題。相反,如果在書記會上議一議,最終的結果,雖然不能算是決議,卻也可以定下盤子。書記會參加人數少,更容易形成統一意見,定下調子,只要定下調子,其他人就算有個。別意見不同,也改變不了大方向,不會在常委會上成為一個話題。

曾思濤敢于把這樣的議題直接拿上常委會討論,除了避嫌之外,更重要的是曾思濤對于掌控常委會的局面有很強的信心,會議的進程也證實了這一點。二是曾思濤現在只是主持全面工作,並非是真正的市委書記,還要考慮影響,作這樣的調整,想必事先已經得到鄭家銘和省委領導的同意,否則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其三是曾思濤在主持工作期間,最需要的是穩定,這對曾思濤來說,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現在三方都各有收獲,即使是他這個過氣的副書記兼組織部長,依然在這次人事調整當中分等一杯羹,他這一方也不會鬧。而鄭家銘原來的人也是收獲不小的,也應該滿意」

而曾思濤提名的江民,金文是情況嚴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主持政府工作,曾思濤提名江民師出有名,不管從那方面講,即使他作為一個曾思濤的反對者,從心里對于曾思濤的這項提名都不會反對」

成功不翹尾巴,牢牢把握住主動權,卻又給大家留有余地,那怕就是他這個曾思濤的死敵,也並沒有趕盡殺絕。

這才是讓楊東學感到非常震動的,他楊東學現在已經是一個沒牙的老虎,但是曾思濤卻沒有趕盡殺絕,落井下石,反而是一種大度的表示,只要能合作,肉沒有骨頭總還是有一點的。

從心里講,曾思濤真要趕盡殺絕,落井下石。他也沒只有一條路可走︰破釜沉舟,拼個魚死網破。雖然他也清楚,從眼下的情勢講。這無異于以卵擊石,其最後結果不過是在石頭上沾上一點蛋清蛋黃一類的玩意,讓人家費點事情擦一拭而已。這是他所不願意見到,而曾思濤把他這樣做的可能性也化解掉了」

這份心機,這份穩成,這份能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把握住大局,這才是曾思濤最厲害的地方」,

接下來,金文縣公安局局長的人選落在相守志的頭上,從金沙區分局常務副局長到金文縣公安局的局長,相守志也算合適,金文現在情況很糟糕。

四個既定的名額全部議定,今天的常委會,原本已經結束了。沒想到,曾思濤想結束會議,例行公事地問大家還有沒有別的事時,常委中有人搞了一次節外生枝。

宣傳部長鄭一冰提出,改委的張樹已經去京城學習了,那改委的位置就空了,這麼一個重要的位置,是不是要提前考慮一下這件事?

楊東學看了看鄭一冰,鄭一冰也是有所目的的吧,顯然是看到曾思濤今天在會上很是好說話,有縫隙可鑽,也是有所想法,既然曾思濤已經講過了只討論四個人選,這提議的人顯然有操之過急之嫌。就算張樹調走,那時再考慮改委的主任也不遲。何必急在這一時?

所以,鄭一冰的話一落,楊東學看了曾思濤一眼說道︰「我們組織部還沒有看見調令,這八字還沒一撇呢,這事,是不是緩一緩?。

曾思濤心里明白為什麼鄭一冰要提議考慮一下張樹走後的位置,因為改委的班子一動,跟著便可以動一批人。即使是常務副主任提了主任,那就還需要補充一個常務副主任。如果從現有副主任中提拔,那就還需要再補充一個副主任。這樣大家都可以跟著分一杯莫。其他一些常委雖然沒有說,可眼里的炙熱是顯而易見的。

為什麼,機會難得啊,不薦是鄭家」不,或者新來市委書記,熱怕在人事問題卜都不會有心公州說話。

關于人事的問題,曾思濤在京城和鄭家銘是進行了一番長談的,其實幾個重要的位置安排,兩人已經在原則上達成了一致的,如果有人橫插一扛子,肯定是要遭到否決的。兩個人的目的也是一致的,維護市委班子的團結,讓市里的干部能安心工作。從而保證市里的工作正常運轉。

鄭一冰所提,曾思濤不是沒有考慮,但是他到是沒有著急考慮改委主任的繼任者問題。現在既然鄭一冰提出了這個問題,而不少的常委顯然也有這個意思,那就先解決改委的事情。

眾人看他沉吟著,以為他也會反時調整改委的班子。

曾思濤緩緩的開口說道︰

「改委的職個很重要。可以說是市里總體改革一個承上啟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對改委的選拔,也要極其慎重,組織考察工作,要慎之又慎,細之又細。我覺得一冰同志的意見,是從大局出,因為這個位置是在很關鍵,提前部署,有一定的前瞻性,這值得考慮。東學同志的意見也有道理,畢竟,在家銘同志生病未歸的時候,市里的干部還是要以保持穩定為主。我將你們兩人的意見綜合了一下,能不能這樣?先可以考慮一個預案,組織部按照這個預案考察,這次常委會就提名一下人選,不定下來。因為這件事還要和家銘書記溝通,向省里請示匯報。你們覺得怎麼樣?。

眾人本來都沒有報書名希望了,沒料到,曾思濤卻同意鄭一冰的意見。雖然曾思濤這個,意見,確實有點和稀泥之嫌,但毛論是誰,都提不出反對意見,算是通過了。

曾思濤便說︰「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們就來提一個候選人吧。提名之後,由組織部負責組織考察

畢竟是政府直屬行局中權重比較大的位置,在座的常委特別是副書記,只要是相關的,誰都想佔有這一位置,當然也有人會比較月兌,比如市常委、軍分區司令員,他不會提名任何人,可想提出人選的人,因為事出突然,大家事前沒有想好,此時不便貿然提出,無論是誰,肯定會想自己提出的人選,一定要大家都認可,因為一旦說服力不夠被否決,這個小提名,就失去了意義。顯然,他們都在自己的隊伍中進行排名,一時拿不定主意誰的競爭力更強大一些。曾思濤見大家都不說話,笑了笑說道︰「大家都不說,那我先開個頭吧。如果張樹同志確實要到部委工作,讓侯明波同志去改委,你們覺得怎麼樣?」

侯明波屬于楚漢政壇的新生代,年輕有為,銳氣十足。在下面的楚南區工作的時候,使得楚南近些年的展度,一年一個樣,民間對侯明波的呼聲很高。可官場並不由民意掌握,能夠擁有民聲不一定能夠獲得官聲。

侯明波是上上一屆市委秘書出身,那任書記在書記位置上僅僅只干了三年就因各種原因退下來,退下來不久便去世了。大樹一倒,侯明波的處境便顯得有些微妙,多少受到一些制肘,而侯明波他本人也不想和某一個實力派結盟,便成了楚漢政壇的游俠,似乎和哪一派關系都不錯,卻又不能成為任何一派的根本班底。所以最後的結果從楚南區區長的個置上調到市廣電局做局長小從名義上看是是平級調動,實際卻是明升暗降。

曾思濤提名侯明波,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正是這種背景的人,不對其他派別構成威脅,一旦有人提名,最容易獲得通過。

何況,侯明波一旦任改委主任,市廣電局的位置,又空了出來。這個位置的空缺,便又能引起新一輪的權力分配。

「那廣電局長也不能缺呀,是否也要在今天考慮一下人選?」

鄭一冰這話的意思很明確了,他同意這一方案,只不過,新的廣電局長人選,他有看法。

曾思濤順水推舟,說道︰「宣傳工作是一冰同志負主抓,我看,侯明波同志之後由誰接手,一冰同志你是不是考慮一下?」

這個結果,自然讓鄭一冰高興,原本的想法,只是抓到一個副職就可以了,現在卻可以抓到一個正職的局長。可算是一次大的勝利。他當即說,我覺得廣電局的副局長謝志華同志可以考慮。

曾思濤轉向楊東學和姜新海,問道︰」東學書記和新海同志、岳峰同志的意見如何?」

曾思濤征求這三個人的意見,是因為這三個人是副書記,而今天副書記之中,岳峰現在還是顆粒無收,但是岳峰也和楊東學和姜新海一樣,對這個提議沒有提出看法。

金學成今天只是帶著耳朵和手來的,作為新晉常委,除非曾思濤點他的名,他是不會提名人選或者表什麼看法的,他是很認真的抱著一種學習和思考的態度來的。

參加人事安排的會議,金學成不是沒有經歷過,但是市委這一層次的人事會議,金學成還是第一次參與,此前听到一種爾高層討論人事,雖然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神秘鳳,只不過是權力平衡而已。不過親身經歷卻也是大開眼界。雖然並不神秘,但是其中的很多東西,卻讓人觸動,這樣層次做人事安排,主要還是靠實力說話。金學成親歷其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權力平衡的要義所在︰就是以實力作為博弈的基礎的,實力才決定在常委會講話的分量。

比如曾思濤提名的江民和侯明波都獲得了通過,曾思濤成了今天最大的贏家,而且並不顯山露水。因為曾思濤提名的都是在市里一些有較好口碑,卻又比較邊緣化的人物。而幾個副書記,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提名人通過,而當然岳峰除外,他這個掛著副書記的統戰部長,其實權甚至不如他,沒有岳峰的份,這也在情理之中,岳峰沒有提名人選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只是金學成也和楊東學一樣對于曾思濤不用自己的嫡系人馬感到很納悶,曾思濤提名的兩個人都不是曾思濤很親近的人,比如體改委主任的位置,張樹走後,羅思想完全耳以提上來做主任,羅思想和曾思濤走得非常近,為什麼曾思濤還要舍近求遠,非要調廣電局的侯明波過來?」

金學成是不知道,羅思想曾思濤是早有安排,曾思濤是準備讓羅思想借翟志勇的市政府秘書長這個位置,除此之外,曾思濤實際上要考慮得更多,他很清楚自己現在的位置,這就像打牌一般,表面上他是握有一誹極好的牌,但是這副牌也有短板,比如沒有單章,人家出一個三,你卻不得不拿一個大王去攔截,這是打牌者最害怕的事,高手過招,一是要用最小的牌逼出對方手中的大牌,二是要將自己手中的牌用得最恰到好處,一張都不浪費。

他現在握有一手有短板的好牌,打輸了那是丟人丟到姥姥家,打贏了也不算本事,如何把這副好牌揮得淋灕盡致這才是本事。

著眼長遠,這是曾思濤的根本,他想要做事,眼界就必須要開闊一些。著眼于長遠,就需要有幾個頂的上的人,至于這些人原來屬于誰或者不屬于誰,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為我所用,收歸到自己帳下,那就是自己的人。

「是金子總會光這話是對,但是這話卻不一定完全適合于政壇。在政壇,更需要有伯樂,當然在政壇中有不少人自詡自己是,「千里馬」常常有不遇「伯樂。而困死馬廄之感。往往抓住機會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極力讓領導認識自己,盡量向領導展示自己的長處,掩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更有甚者一味夸大自己的工作實績,唯恐失去表現自己的機會。當然這里面不乏潛千里馬,但是或許庸才最多。

當然也有不願意在領導面前表現的,這些人當中也未必就全是庸才。

誰是千里馬誰是庸才,曾思濤有自己的看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無完人,金無赤金,什麼樣的人該放到什麼樣的位置,除了考慮一些客觀因素之外,重要的還是要放到合適的位置。

人才有多種多樣,有人把它歸納為三類︰通才、專才、平才,不掃一不能掃一屋的,平才那就是只能掃一屋的,就是做一項具體的事情能做得很好。

用人該如何用,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讓平才去干通才的事情,那是緣木求魚,平才根本干不了,會把平才這麼死;用通才去干平才的事情,大才小用,恐怕通才也會憋屈死。

其實人才的三分法其實和干部的三類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干部根據工作性質,從橫向看,領導可分為政治領導黨政一把手、業務領導和行政領導三種。三種領導揮作用的領域、內容、方式都有很大區別,是三種功能不同的管理。政治領導是制定大政方針,決策性管理;行政領導是指導協調式管理;業務領導則是組織指揮技術性揮作用的管理。從縱向三種管理又可以體現崗位責任大難易程度的差別細分為若干檔次、若干管理等級,這樣,任何一個工作崗位在類別和等級的網絡內,都可以找到一個確定的位置。

黨政一把手,這姑且稱之為通才,這個職務擔負著實現組織整體目標的主要職責,崗位對職務的素質要求是︰政治上強、有全局觀念和進取精神,實踐經驗豐富和理論功底扎實,思路開闊,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力特征是︰善于用人、注意力側重于處理非常規性問題、能夠駕駐全局等等。具備這樣的能力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千里馬。這樣的千里馬,你把他按在一個不重要的位置上,其實就是把通才當做平才用。

這樣的年里馬就要讓他月兌穎而出。如何月兌穎而出?一個典故說得很形象︰合槽養豬,分槽喂馬」,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肌章隻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