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第四卷 吳嘉風雲 第五章 沖突

作者 ︰ 言無休

思濤擔心,熱怕是那此拆詩戶吃了大虧。不然金學斑也叭個向他匯報,這件事該如何處置呢。曾思濤沒有想在現在就在這方面表態。這完全打亂了他的升。

這個金學成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件事該如何收場呢?曾思濤在車上默默的思考著,

曾思濤匆匆而去,在賓館里的王遠微微皺了下眉頭,和妻子郁梅楠對視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呆呆看著曾思濤離去的身影的王樟霞,王遠敏銳地現完整性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擔憂,王遠馬上就舒展了眉頭。笑著對郁梅楠說道︰「看來思濤進入角色還是很快啊,這麼短時間久忙的不可開交。」

王遠也是怕自己的妹妹為曾思濤擔心,所以把話題繞開了,但是王樟霞依然悶悶不樂的坐在那里。

王遠笑著說道︰小霞,怎麼不高興?是不是擔心思濤解決不了?呵呵,你以為思濤就是那麼好被人欺負的?你放心,思濤肯定能處理好的,所以

低調是好事,但是有些人耍是認為低調就代表著好欺負,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曾思濤的能力,王遠是絕對不懷疑的,但是要打開局面,他需要給他再提供一點助推劑,這就是他父親讓他到楚漢來的目的之

曾思濤讓羅小虎幫著安頓王遠等人。自己開著車往事現場趕,在路上,已經到達現場的金學成。把現場的情況給他簡單的匯報了一下。曾思濤大概也明白了事情的經過,才明白這是錯怪金學成了,這些拆遷戶鬧事,是事出有因。

這些來鬧事的拆遷戶已經被強制「請出」原來住的地方的,雖然他們不願意,但是失去了最關鍵的房子,就失去了和開商進行談判的籌碼和談判的主動權。只能是被動接受開商的條件,雖然他們心里很是不甘,但是房子已經被夷為平地了,也只有無可奈何。這些拆遷戶本來搬出去了,也認命了,只要沒有導火線肯定不會再爆大的沖突,但是開商卻是給了他們一些機會。

由于成片的房子推到,原來這一片的住戶們除了投親靠友,自己租房子之外,還有些人找不到房子,開商為了盡快讓這些人搬走,就租了一個廢棄的學校作為他們的安身之所。吧這些拆遷戶集中安置著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這不是讓人家有機會嗎?這有些人辦事真是腦子進水了。

集中安置不說,學校由于廢棄了,卻是沒有供應暖氣,這些拆遷戶為這個事情已經和開商講過了好多次開商一直就是一個拖字訣。這些拆遷戶是心里有氣,見開商如此,這些人就一起來去阻撓開商施工。曾思濤也是知道,對于阻擾施工的。

這樣的事情對于是小菜一碟」對于這些人阻撓其正常的生產秩序,開商總覺得自己有理,開商輸理的暴力拆遷都敢做,更何況是有理的事情?」開商當然會「堅決打擊」當然,在「打擊」的時候。還是會注意分寸,以控制對方為主。一般不會動人。這樣可以避免公安介入,因為只要不動人。推推搡搡的糾紛,只要不是「重傷」公安一般是不會過問的。這樣也省得麻煩公安的人。一公安方面早就打點了,那些拆遷戶報警。公安恐怕也是最多派幾個人來晃一晃。吆喝一番了事。

但是這回是有備而來,想來這些拆遷戶也是吃一塹長一智,加上春節到了,在外地打工的、工作的年輕人都回來了,意見此情此景,恐怕更是按捺不住,所以也是豁出去了。人數比開商的人要多,下手也比開商請的那些人還要狠,所以開商的這些人即便是人高馬大也是吃了虧,正準備找回場子。

曾思濤到的時候,場面很是混亂。現場看熱鬧的人里三層外三層。曾思濤好不容易進去,看見拆遷戶的情緒依然很激動,連開商旁邊辦公室的玻璃都被砸壞了,拆遷戶們正在用石塊攻擊躲在里面的開商的工作人員,這樣的情緒要是不及時控制真要弄出大亂子。

金學成氣喘吁吁的匯報著,市里大批的警力這才也源源不斷的趕到了現場,

正在用石塊攻擊房子里的那些拆遷戶,看見他們這一群當官的往這邊走來,又向他們涌來,嘴里還嚷著這些當官的和房產公司是一伙的。看著拆遷戶們把矛頭對準了他們。一邊的姜雲山對曾思濤說道︰

「市長,這些拆遷戶太不像話了,要不要準備抓人?」

顯然在姜雲山的眼里,這些人都屬于「刁民太刁,獅子大開口,總是想靠著拆遷一筆」的那一類。抓人,這不是火上澆油嗎?曾思濤犀利的眼光冷冷的看著姜子山。

「抓人,抓人,抓什麼人?」

局面極為混亂,眼看現場的沖突就要升級,曾思濤也不顧那麼多,一把奪過旁邊一個警察的喇叭,大聲命令干警們後退。然後對著涌上來的拆遷戶們大聲說道︰

「鄉親們,我是術長曾思濤。有什麼事情好商量請大家不要采取不理智的行為,有什麼事情,可以向我反映。我一定給大家一個交代。如果你們有什麼,,我這個市長。可以給你們做主的!」

「你做狗屁個主,你們這些當官的和這些狗娘養的房地產老板都是一伙的,就只知道欺壓我們老百姓!今天我們也豁出去了!」

「這樣的事情靠這樣的行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要你們反映的屬實。我一定會給你們做主,不是有一句話嘛,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你們今天就看一看,我這個市長,是不是應該回去賣紅薯了!」

曾思濤的話擲地有聲,中氣十足的聲音在現場回蕩,原本群情激奮的拆遷戶們的情緒也終于穩定了不少。「市長,你可得給我們做主啊。像我們這些老的,還有小的這天寒地凍的,在那樣的地方這個年該怎麼過?市長,你說是不是這個理?誰這大臘月天的會來鬧?我們也是實在沒轍了,才出此下策,我們也不想這樣的小事讓市長為我們這樣的小事勞神」

看來這老者還是很明事理的,曾思濤一下就接過了老人的話頭︰

「老人家,您這小事的說法,我可是不太不贊成。「曾思濤頓了一下大聲的在喇叭里說道︰

「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很多年前,我在鄉里面工作的時候曾經遇到一件事情,至今讓我記憶深刻,一位村民到鄉里為其準備外出打工的女兒辦未婚證,因辦事人員下村。我便接待了他,並及時與辦事人員取得聯系。當日就為該村民辦好了其女兒的未婚證。該村民次日便上門道謝,讓我好不感動。

也讓我深思,領導接待群眾,幫群眾辦事,本是件平常事、分內事。要不咋說領導是「公僕,?問題是群眾的上門道謝,說明這樣的小事在群眾心中未必是小事,甚至可能是大事。所以中央領導引女泛出解決群眾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紋種做法丹疑的,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領導、干部看似小事的事,在群眾眼里可能就是大事、難事、急事。小事。處理不好,會損害群眾的直接利益。甚至會釀成大問題。所以中央領導對此是看得很透徹,高屋建銳的提出了群眾無小事,並再三強調要廣大干部一定要認真領會。其目的就要有這種基于小事不小」的認識。這樣干部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也只有這樣,這干部才能使稱職的干部,所以我今天能來給大家解決你們的大事,這是我的義務和責任。市長市長就是市民之長,我這個市長就是為大家服務的嘛。這不是一句口號,這就要落在實處。只把眼光盯著「大事」忽視了為群眾辦的實事、好事,那是與我們黨的一貫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背道而馳的,,大家說是不是這里道理?」

曾思濤的這番講話既合情又合理。並且極富感染力,博得了在場的很多人的掌聲,一下就拉近了他和這些拆遷戶的距離,原本群情激奮的拆遷戶們也終于平靜了許多,顯然曾思濤這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上。而在場的這些干部對于曾思濤的這番講話也不能嘆服,這完全抓住了重點。即便是像姜雲山這樣心里對曾思濤心里有些疙瘩,但是也不得不說。曾思濤的這番話講得很有水平。

現場的拆遷戶七嘴八舌的說桌他們的問題,曾思濤根本就听不過來。曾思濤大聲說道︰

「我今天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大家人太多,每個人都言,我也听不過來,各位父老鄉親能不能推舉一些代表言?」

拆遷戶們卻沒人願意,曾思濤也知道他們擔心什麼,笑了笑說道︰

「大家放心,讓你們出頭只是讓你們代表大家陳述一下意見,我在這里給大家保證,絕不會秋後算賬。我網看來大家可能對我還不熟悉。你們實在要是信不過我,可以把你們想要反映的情況寫成文字交給我。這樣可以吧?」

拆遷戶門還是同意他所說的寫成文字的東西,顯然還是心存顧忌的。

「好,這個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我們今天就現場辦公,听听大家的聲音,能現場答復大家的,我就現場拍板,當然我在這里也不能打包票什麼事情都能拍板,這可不是什麼緩兵之計,如果需要市政府研究的,我也會在年前給大家一個。答復,給大家一個解決問題的時間表,爭取讓大家安安心心的過個春節,大家說好不好?」

拆遷戶們反映的問題,表面上看是暖氣的事情,這不過是引子,最主要的是這些拆遷戶心里還有氣憋著,借著暖氣的問題爆了出來。主要反映的還是拆遷補償款的問題。

曾思濤看完之後,微微思考了一下說道︰」我看了看大家列舉的問題。應該說為了把楚漢建設得更美好,大家也是做出了貢獻的,這也是為了造福大家,改革開放的目的是什麼?不外乎兩點,民富,國強,民富。就是要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拆遷搬遷之後,大家都可以住上新房,寬敞亮堂的新房肯定會比老房子舒坦吧?從總體上來講,這是一個城市的展趨勢,總歸是一件好事。只是在執行的過程中有些事情沒有處理好。」

「呵呵,好事。什麼好事啊。市長您是飽漢不知餓漢饑啊,我們一個月收入就只有那麼一點,還有很多人還沒有工作,新房子是新房子。可那是清水房,裝修的錢哪里來?還有要裝水電氣暖氣,這些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以為中年人說道,曾思濤听著這個中年人的話點點頭,說道︰「你說的這事情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政府不但要把城市修得更漂亮讓大家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更要創造和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只有讓大家的腰包鼓起來了,大家的腰包鼓起來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也自然會更多,也就能給老百姓辦更多的事情。不過你說的飽漢不知餓漢饑,這話。我是不大同意,我是能體會到其中的滋味的,我現在是市長,衣食無憂,但是我也是苦出身,小時候父母雙亡。跟著爺爺相依為命,日子過的也很是窘迫,所以你的滋味我能理解。感同身受曾思濤輕輕拍了那中年人一下說道︰「不但如此,我也能夠體會得到你們住在那比較空敞的教室里過冬的情形,我記得小時候的冬天似乎是特別的冷,不過我至少還沒有被凍著。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能讓人凍著,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開商的人來了沒有?」

開商的負責人忙招呼了一聲︰曾思濤指了指開商的負責人說道︰「你講講,我不能光听老百姓的,如果是那樣顯然地里面有失公平。既然是講道理,那我都听听,兼听則明,看看這中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真理總是越辯越明,大家說是不是?」

曾思濤很是坦蕩的說道。曾思濤也把房地產的老總以及相關人員叫到一處。

拆遷戶們也沒有反對,開商的負責人似乎覺得有些為難,猶豫了一會才說道︰

「這拆遷戶的安置問題,我們公司這都是交給了拆遷辦的。包括拆遷補償款在內的事情,我們公司都是打包交給拆遷辦負責。」」拆遷辦、負婦」

卓思濤有些訝然。

「你們說你們交給了拆遷辦。拆遷辦又推說是你們的事情,到底是誰的事情,里面推來推去,一個冬天都推完了也不見解決,我們老百姓怎麼知道里面中間是怎麼一回事,這地方當初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房子是你們推倒的,我們只有找你們了。」

曾思濤听著,有住宅附近的,拆遷戶跑回家里的拿了一份合同過來。」

曾思濤大致的翻了一翻協議的內容。

「拆遷補償款是市拆遷辦負責放的?」

曾思濤看了看落款,問了一下旁邊的金學成。

姜雲山忙在一邊說道︰「恩。為了統一市里的拆遷補償款,為企業解決後顧之憂,市里統一進行的安排,」

拆遷辦在政府的機構中只是一個事業單位,拆遷辦公室的簡稱,負責與拆遷有關的事務是在城市改擴建過程中應運而生的辦事機構和組織,

拆遷是最麻煩的事情。拆遷辦會主動把這樣的事情攬在身上?

曾思濤心里冷冷的笑了一下,拆遷辦之所以願意接受這樣棘手的問題,不是因為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因為這里面「利潤」可觀。

房屋拆遷有什麼麻煩,主要就是拆遷補償款的問題,在愈演愈烈的房屋拆遷糾紛中,補償金額嚴重低于市場價格成為普遍現象。拆遷補償款就像股市中的股票,不管大客戶小客戶還是散戶,都想在這里撈一

拆遷評估是拆遷補償安置金額多少的關鍵。最有能力和機會克扣、削減拆遷補償金額的是房地產評估公司。先,房地產評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拆現率由市場利率、房地產市場行情、平均利潤率等綜合參數來確定問題,目前拆現率沒有固定的參照數字,只能是根據實際情況由評估公司來確定。拆現率是最後算出補償金額比較重要的一個數字,不能有什麼差錯,就算是差錯百分之零點幾,最終的評估結果都會產生很大的偏差。因此,評估公司可以根據開商或者拆遷公司的意圖,把折現率的最終結果降低。不僅在折現率上可以如此,在房屋評估報告的其他技術層面都可以這樣運作。在拆遷過程中,開商或者拆遷公司是「巨人」而拆遷戶是小人」開商和評估公司,甚至政府部門都會利用區域定價時間差來降低評估補償金。他們一般可以根據政府公布的區域地價進行評估,但問題是,區域定價不是固定的,隨時都在變更和升值。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還不能保證根據市場行情及時調整區域定價,如原來一個區域的定價在四千元尸平方米,但兩個月後區域定價升值到了五千元,平方米,此時還沒到政府重新公布區域定價的時間,那麼被拆遷居民所得到的補償肯定就少了許多。

在眼下甚至很多地方根本就不經過這一關,直接談,坦誠多少是多少。即使是請評估公司,拆遷戶在金錢面前,評估公司偏向誰,這不言而喻,開商早已請評估公司做好了評估報告,在公告後即刻開始拆房,拆遷戶根本無法介入評估過程。一些地方在土地開和拆遷中,一味地「照顧」開商的利益,不尊重普通群眾的財產權和基本利益,何時拆遷、怎麼補償、如何安置,都是拆遷單位說了算,拆遷戶只能被動接受,而沒有商討、更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經過層層克扣的房屋拆遷補償金怎能不變得越來越少?

曾思濤看了看拆遷戶與拆遷辦簽訂的協議,在本應給拆遷戶補償的電話安裝費、電表秒裝費、煤氣管道費、有線電視費等各個方面降低或者不給。面對這樣的「霸王協議」拆遷戶的權益如何得到保障?

曾思濤著著協議沒說話。按照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每個項目的補償金要專款專用。那麼這些錢會去了那里呢?

拆遷辦和城建監察都是同屬建委的兩個單位,赫赫有名,許多在國人心目說得好听一點,是名聲在外。說得不好听一點,那就是臭名昭著。有人甚至把這兩個部門稱之為「東廠西廠」的錦衣衛一樣,雖然這樣的說法不貼切,但是也可以看出,這兩個部門在行政執法上普遍帶有強悍和一定的暴力性。

拆遷辦之所以敢于克扣拆遷補償款。問題還是在建委的領導身上,甚至其根子還在更上面,沒有他們的撐腰和支持,這些部門決不至于太離譜,其實觀察一個。城市的拆遷辦和城建監察的執法動作,就可以大體看出這個地方的領導是一個什麼樣的風格。

「問題出在前三排,根子卻在主席台。」

這話真是一針見血的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曾思濤雖然知道里面的貓膩,但是家丑不可外揚,政府的臉面還是要顧及的,在這樣的場合,這些東西肯定是不能講的,曾思濤看了一眼金學成,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這對于金學成來說肯定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等到老百姓都散去之後,曾思濤回過身對仍在場的干部說道︰「我知道你們工作很辛苦,也很努力,有人恐怕心里也是有些怨言的,覺得夾在領導與群眾中間,是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這話又對又不對,說對是這樣的現象客觀存在,說不定是我們的有些干部過分強調本身的權力性,工作方式簡單,社會在進步,我們干部的意識也的跟著進步,越來越需要思維上的突破和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即使做不到這一點,最簡單的是換位思考,站在大眾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不算很難吧?

大家住在沒有暖氣的房子可能在我們心里這不是什麼大事,為什麼。那是因為我們住的地方不冷啊。大家想一想,上有老小有一家人在那冷颼颼的地方,你們可以試試看,不要把責任簡單的歸咎于老百姓。我們的老百姓從總體上已經是很善良的了,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辦起事情來就就更能貼近社悄民意。

你們說說,我們每年辦了多少實事?如蓋樓修路辦企業等等,還有惠民工程等等,很多很多,但如果老百姓每天走的門前步道沒鋪裝,下雨積水,他得扛著車子走;若回家打開煤氣火不足,晚上開燈沒有電。冬天進屋沒暖氣,早上做飯沒有水。下水道堵了找不到人修,,

所以小事與大事是相對的。「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為老百姓服務為天職,群眾的事無論大皆休戚相關,應當盡心竭力為其辦好。雖然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也有些群眾還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因而,體察民情並及時為之排解憂難,仍然必要。對群眾生活疾苦方面的小事」則關注不夠。缺乏解決的熱情,甚至當群眾找來時。門難進、臉難看,一推二拖事難辦。這種傾向不引起注意,也會影響黨與群眾的密切聯系。這樣說,並非蓋樓修路等大項建設不重要。而是搞建設不能不顧及群眾生活。群眾往往通過干部的行動,通過身邊看得見模得著的事,來判斷我們黨的宗旨和作風。如果老百姓的實際問題沒得到解決,即使當地建設項目搞得很好,群眾仍會不滿意。打個比方說,群眾不管你鋼鐵生產多少噸,婦女若到商店買不到夾,也會罵娘。這就好像一個優美的瓷器。我們在做的時候,不小心留了點瑕疵,結果這個瓷器也就廢了。那我們這做的這樣的大事又何從體現?「勿輕小事小隙沉舟。牽涉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雖卻也關乎人心的凝聚。幫助群眾解決問題,也並非就那麼難。將群眾冷暖真正當一回事,用心去辦,這樣做了,就能使群眾從干部身上看到黨的希望,增添對政府的信賴。

反之,對群眾冷暖無動于衰。小事也可能會拖成大事,損害黨和政府的威望。

所以說,小事不小」應該成為我們公職人員的共識,服務群眾無小事,這應該是我們政府公務人員的宗旨觀念、工作作風的重要體現。切不可漠視、冷待群眾的小事。那樣我們就會犯大錯誤的。」

曾思濤為今天的事情定下聊一個基調,接下來的事情就看金學成如何運用揮了,他想撕開建委的口子。這絕對是一個機會,只要順著這事,查一查那些被截留的款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