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正文 第三卷 勢起 第七十章 撕開口子

作者 ︰ 言無休

思濤和毛子新見面後沒有多久,毛子新就暗示事情開)T來,曾思濤得到消息,市紀委和區紀委就接到一些鄉鎮老師的舉報,說區財政局的人把市里撥給他們的工資挪用去炒股了,曾思濤心里想這毛子新的動作還真是是不慢。

沒多久,田安華也打電話找他,曾思濤接到田安華的電話絲毫沒有任何奇怪,這樣的事情田安華不用猜不用猜,也知道曾思濤在里面肯定有牽連,打電話不過找他旁敲側擊,落實這樣的事情可能性有多大,曾思濤知道田安華也是擔心是被葛玉書等人誣陷了劉錫華一回,怕他少年心性,意氣用事,也用那樣的方式回敬葛玉書等人,這樣他反而破壞了田安華的計劃,曾思濤若有所指的說,沒有任何監督的權力總是很可怕的,潛台詞就是恐怕挪用只是小事情,里面說不定還有更觸目驚心的東西,曾思濤很簡要的介紹了一下他了解的財政局的情況,委婉的建議田安華要通過挪用把調查的重點放在在資金劃撥上,曾思濤知道田安華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財政局不但有問題,並且很有可能牽涉到葛玉書。田安華本來就一直盯著葛玉書,只是苦于沒有證據,這回有這樣的機會絕對不會放過,只是看田安華會采取什麼策略而已。

田安華表示這樣的事情由區紀委出面就足夠了,市紀委出面反而小題大做,只要把吳大白盯住了,等區里調查得有些眉目了市里再出面比較好,省得別人認為市紀委就專門盯著龍江查。

這回市紀委和市監察局沒有線插手,但是對區里盯得很緊,由于舉報的信息很詳細,區紀委很快就查實了確有此事,財政局局長吳大白授意其分管的綜合科副科長劉達義,以區磷肥廠設備改造需要資金為由,向區財政局打了一份請求借款八十萬元的報告。區財政局根據此報告批借了八十萬元資金,期限為八個月。此款從區財政局轉到磷肥廠不久,吳大白的兒子吳偉南以慶東市宏達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私企)名義從從肥廠借出八十萬元(吳大白事先與該廠廠長幸金波串通好),並將這筆款用于炒股。事情很快就查明了,吳大白因為挪用大筆公款被停職接受調查。

既然確定確有此事後,市紀委也全面跟進,紀委很快查明吳偉南的公司實際就是一個皮包公司,今年沒有開展任何真正的業務,真正做的就是利用這個空殼公司炒炒股,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吳大白的防線很快被突破,原來吳大白搞到了錢後,他兒子吳偉南鬧著要去做生意賺大錢,他一想錢放銀行雖然利息也不少,但是還是沒做生意的來得快,也就同意了兒子的意見,結果吳偉南沒有經驗,虧了不少,吳大白心里也很肉痛,有回听銀行的人說起,股市就要大漲了,也有些動心,想把兒子做生意的損失撈回來。

反正拖欠教師的工資,特別是拖欠農村教師的工資已經成了常態,這筆撥付給教育局的錢只是補發某些困難鄉鎮教師的工資,拖個幾個月沒有問題,他就想先把這筆錢拿到股市去轉一圈,賺了錢就把這錢拿回來。所以就想到了把市里撥來的補發教師的工資挪出去,炒炒股,想挽回他兒子做生意損失的錢。大概沒想到卻被教師告發了。

紀檢部門這麼快就找上門來,吳大白也清楚,那些教師肯定是得到了財政局內部的人的指點,不然紀檢部門的人不會這樣子一找一個準,都沒有給他任何想辦法的時間就把事情直接搞清楚了。

其實吳大白不知道紀檢部門這回這麼快,固然有舉報信里比較翔實的提供了原因,還有就是由于區紀委上一次在配合市紀委調查劉錫華和上官二成的時候有人違反調查紀律,雖然市里沒有點名批評,但是金雲貴也還是感到了一些壓力,這一回他不能再犯錯誤了,何況他提了常委之後,還沒有任何的一點成績,這樣下去連寫總結都不好寫,市紀委也對此事盯得很緊,他不下重手是不行了,所以這回金雲貴下手很快,也很堅決,安排的是他最貼心的人在調查,即使是葛玉書等人在紀檢部門有人,也沒能事先得到消息,在調查中調查人員還發現,吳偉南由于新近進入股市,想贏怕虧,沉不住氣,頻頻割肉平倉,可虧了又不甘心,老想撈回來,結果進進出出,進入股市幾個月虧損十分慘重,這炒股的錢除了挪用的這八十萬,還有其他的近十萬資金,吳偉南

清楚資金來源的真實情況,實際上此時吳大白是不是)E重大經濟問題已經進入紀委和檢察院的視線,紀委和檢察院開始利用吳偉南的資金來源對吳大白進行追查,市紀委也開始全面介入,很快在一筆資金調撥上發現問題,吳大白的事情非常快的就有了突破。

臨近市區的開源化工廠是一個倒閉了的鄉鎮企業,吳大白安排其弟吳大江到那里掛了一個名,然後安排財政局劃撥二十萬元以「企業重啟款」名義撥入化工廠,吳大江將該廠賬上的二十萬元(其實就是財政局劃撥的二十萬),取出來交給了吳大白。

吳大白和吳大江兩人實際上貪污二十萬國家財政撥款。其後,吳大白又要吳大江以以開源化工由于發生洪水災害需生產自救資金為由,向區財政局申請借款十萬,今年年初,吳大白又授意吳大江以開源化工廠受災嚴重等理由申請財政局減免這筆借款,吳大白很快就同意豁免了這十萬借款,實際上這十萬也落入吳大白的腰包。

吳大白被紀檢部門控制了起來。但是在這兩筆款項地問題上一直抵賴著。拒不承認是他貪污了。案件一時沒有太大地進展。雖然案件一時沒有進展。但是吳大白被控制這件事情對葛玉書地沖擊卻是不言而喻地。

吳大白這麼快就被紀檢部門控制起來。大大出乎葛玉書等人地預料。這事特本能地能感覺到曾思濤在其中地影子。也誒想到曾思濤會這麼有韌性。持續不斷地向他逼近。大有要先把他拉下馬地意思。財政局地事情雖然他差不多已經安排妥當。但是曾思濤這樣子咄咄逼人地氣勢。讓他感覺到了非常大地危機。吳開河一直要他耐心地等一等。等到朱雲松等人把事情搞好後。再給王玉生和曾思濤雷霆一擊。讓王玉生和曾思濤沒有翻身地機會。但是葛玉書覺得再這樣等下去。他已經是不能再支持多久了。到時候王玉生和曾思濤沒扳倒。他自己倒被先被扳倒了。葛玉書想了一想。他要和朱雲松商量一下。在事情還沒有牽連到他身上之前。他必須要提前動手了。這時候他也顧不得吳開河是怎麼一個想法了。

葛玉書為了自保。要采取措施。吳大白為了自保。努力地辯白著。對抗著調查組地調查。承認挪用了公款炒股。但是始終堅持說這錢是開源化工用了。吳大江也以沉默對抗紀檢部門地人。只是在紀檢部門凌厲地攻心戰術之下。吳大江很快從就堅持不住。交代了這兩筆錢都是吳大白提走了地。他從中得到了兩萬。吳大江交代之後。吳偉南也還關著。吳大白再抵賴也無濟于事。他也不希望一門三個都進監獄。終于開始主動交代問題。這三十萬。吳大白只承認他拿到手地只有十五萬。第一次那二十萬。他得到十一萬。他弟弟吳大江兩萬。其中劉達義得到三萬。區財政局辦公室主任任開陽兩萬。其他地三萬送給了區長葛玉書。第二次他得到四萬。劉達義一萬五萬。幸金波一萬五。葛玉書三萬。

紀檢委地沒想到。這一辦就辦出個窩案。看樣子這案子就會想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卷進去地人也會越來越多。並且還牽扯出葛玉書。

曾思濤一邊繼續展開他在經濟領域地工作。還專門去市人民醫院看望了正在「養病」地張曉成。同時也一直高度關注著財政局那邊地進展。只需要知道一點信息。他便能對這個案子地走向有個比較準確地判斷。所以他對案情地進展甚至比很多調查組地人還清楚。到了這一步。對葛玉書進行調查是遲早地事情。通過財政局終于把葛玉書地經濟問題撕開了一個口子。讓葛玉書地經濟問題終于浮出了水面。這已經是足夠了。他終于看見了勝利地曙光。

雖然對葛玉書地調查還處于保密狀態。但是嗅覺靈敏地人已經從財政局那邊嗅到了這件事情地味道。可能廖喜峰也覺得等機會到了。也終開始動了起來。平常和葛玉書走得比較近地人。也開始疏遠葛玉書了。他地辦公室也逐漸熱鬧起來了。連平常和他沒有什麼交情地副區長們上他辦公室串門地次數又多了起來。一切都預示著葛玉書很快就要倒霉了。

但是有時候事情往往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就在他暗自高興的時候,事情卻發生了一些變化。(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