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正文 第三卷 勢起 第六十四章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作者 ︰ 言無休

錫華的肯定是不干淨的,不然也不會被人抓住把]7錫華肯定大問題是沒有,政府辦一直是上官二成當家,劉錫華一向都是靠邊站,他想要貪污受賄也沒有那個機會。吃點回扣,夠得上貪污犯罪?不管怎麼樣,這個時候曾思濤絕對要力挺劉錫華。

這事要推月兌也很簡單,就是打死也不承認,真正只有幾百塊錢,栽贓了幾千塊,那就讓調查組直接去查好了。

「幾十百八塊錢不過是辦事情花的點出租車錢,找發票報賬比較難,哪有吃什麼回扣?別人不是舉報你幾千塊嗎?這些人什麼都捏造得出來。」

曾思濤的意思是這事劉錫華就干脆不承認,反正吃回扣這樣的事情,也不需要簽字什麼的,既然是捏造的那麼多,倒是幫劉錫華把吃回扣這事給洗月兌干淨了。

劉錫華有些沉痛的檢討著,開始劉錫華始終不承認,曾思濤幾問幾不問就把劉錫華給問露餡了,劉錫華也不得不承認,曾思濤看了他一眼,吃回扣這玩意,他見識的人實在太多,沒有一萬也有幾千,特別是有些為人師表的人,看著打扮入時,買幾十塊錢的東西都要搞點回扣,其貪婪的程度真是讓人瞠目結舌,以至于幫著送貨的棒棒都瞧不起。回扣這樣的事情想瞞過他是不可能的,不過既然劉錫華交代了,那就坦白從寬,他不再追究。

「劉主任,你就安心辦好你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不要擔心……以後家里有困難,給我講講,我給你想辦法,要想賺大錢,下海去,我可以幫你的忙,要想走這條道有些東西,不能沾的不要去沾……」

既然劉錫華上了他這條船,該敲打的還是要敲打敲打,他不希望手下的人去搞那些貪污受賄的事情,但是水至清則無魚,總還是要讓他們有點其他收入,這事得好好考慮考慮,他雖然有錢,但是他這個當領導的總不能去給下級「行賄」,下面的人估計也有人好意思收下他送的錢。

劉錫華出去後,曾思濤想著這事該如何處理好,當然這是要是能讓市紀委副書記兼監察局副局長的田安華來處理最好,兩個人一起工作過一段時間,關系也處得比較好,何況田安華能夠在快要退休的時候能再進一步,也離不開曾思濤的幫助,所以田安華還是很記掛著他的好,劉錫華要是真像劉錫華自己說的那樣,倒是可以想辦法讓田安華來督辦此事。他也是借個幌子,坊間流傳的關于葛玉書有經濟問題的事情也不少,他希望田安華借著調查劉錫華的事情插手進來,對葛玉書進行調查,看葛玉書是不是真有經濟問題,不過田安華來辦此事,也有一個麻煩,這老頭原則性挺強,嫉惡如仇,要是葛玉書真有什麼經濟問題,田安華一定會一查到底,可這樣查下去也許王玉生不會贊同。曾思濤知道王玉生絕對不想這個時候再出什麼大事情,估計不會支持對葛玉書進行深入的調查。曾思濤考慮是不是讓普江南去暗中調查調查葛玉書的經濟問題,不過想了一向還是否決了這個很有吸引力的想法,普江南接觸的時間還不夠長,還有就是一位副職去調查一位正職,理由再充分,落到別人眼里也是落于下乘了。

曾思濤想來想去這事還是讓田安華出面的好,借著調查劉錫華的名頭,展開對葛玉書的調查,這樣會更好一些。這樣堂堂正正的調查比普江南偷偷模模的調查要好得多,曾思濤還是給田安華打了個電話,說把劉錫華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意思是就這麼一個靠邊站的人,那里有機會去吃那麼多回扣?希望這件事能由田安華來辦,淡淡的暗示其實別人反映葛玉書在經濟上有很大的問題。兩個人雖然現在是同一級別,但是曾思濤還是很尊敬田安華這樣的人,這樣有原則的人是越來越稀缺,所以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思濤,你放心,紀委監察部門的眼楮是雪亮的,不會被人蒙蔽的。其他的你就不要多考慮,你只管去忙你的事情,這邊我會認真辦理的,只要有問題,都會一視同仁的,這事我會請示志紅書記,我會親自過問的。」

曾思濤放下電話,田安華並沒有明確表示會對葛玉書展開調查,這事得緩緩再說,田安華這老頭子,曾思濤還是比較了解的,你說的越多,田安華會越懷疑其真實性,就這樣勾他一下,讓他心里老掛著,不查清楚心里就不舒服,這樣恐怕田安華會動的更快一點。

曾思濤點起一支煙。想著葛玉書這些人就是搞臭劉錫華。對他根本不能起到多大地傷害作用。可葛玉書等人既然這麼干。肯定是有什麼目地地。大概是用這樣地小伎倆轉移他地注意力。真正厲害地殺手 恐怕還隱藏在後面。曾思濤思考著葛玉書會使出什麼殺手 。是明地還是暗地。是應某還是陽謀?他現在能讓葛玉書抓著地東西不多。算是光腳地。葛玉書現在是穿皮鞋地

找葛玉書地麻煩倒是挺容易地。葛玉書何苦要這麼)t把他給摁住。一定要把他架空才做數。很有意思嗎?他葛玉書又不是不知道他是市委書記王玉生地人。想要把他架空?也是王玉生一念之間。葛玉書所有地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葛玉書為什麼這般執迷不悟。根子還是再他地上面。如果沒有葛玉書後面地人支持。葛玉書絕對不敢和他這麼唱對台戲。葛玉書後面地吳開河對王玉生讓他靠邊站一直不服。人大代表聯名要求處理他曾思濤。恐怕也是吳開河搞地鬼。大概是被王玉生跟弄到就靠邊站地人心里不甘。合流了。一起想著卷土重來。想翻身?

也不知道葛玉書後面地人跟葛玉書灌了什麼**湯。讓葛玉書像發春地公牛一般亂頂亂撞。是不是推出葛玉書和他打打擂台。試試王玉生地應手?曾思濤想了一想。這極有可能。他可是在省城把財政廳長狠狠地揍了一頓。回來什麼事都沒有。那些人還迫不及待地讓葛玉書跳出來。

這葛玉書也不過時一個可憐地卒子而已。

曾思濤地心里豁然開朗。這才隱隱明白了王玉生調他到龍江地目地了。在龍江。不但龍江地關系復雜。還會牽涉到市里地事情。這樣地復雜局面對于他地成長能起到極大地鍛煉。至于葛玉書。王玉生一直沒有換掉葛玉書恐怕是給他找地個磨刀石。這就在市委市府眼皮子底下。有什麼事情王玉生也能及時發現。他不會捅出大漏子。葛玉書等人也翻不出什麼大浪來。在這市區他就是如來佛。任何人都翻不過他地手掌心。

既然是磨刀。他就想試試他地刀是不是鋒利了。反正曾思濤他自己覺得他地刀是夠鋒利了。再用葛玉書來做他地磨刀石。那不是磨刀。是在磨蹭了。既然葛玉書地殺手 還沒有使出來。已經在張曉成和上官二成身上小試牛刀地他。就要正式把刀揮向葛玉書了。進攻是最好地防守。他要用越來越猛烈地進攻讓葛玉書沒有機會發使出他地殺手 。

雖然他估計田安華有很大的可能會去踫一踫葛玉書,看看葛玉書又沒有經濟問題,但是他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這樣不確定的事情上,要靠他自己,事情的主動權才掌握在中間手里。曾思濤開始實施著他的計劃,李山國那邊的聯系不是太理想,向存林和江必發的態度模稜兩可,史玉柱也是閃爍其詞,而廖喜峰的態度就更值得玩味,對李山國也不像以前那麼親熱了,看樣子廖喜峰已經把他倆排除在核心之外了,廖喜峰大概把他和李山國一系了,既然不在廖喜峰的狠心里面那就自立門戶。對于廖喜峰,曾思濤早已放棄了當初和廖喜峰全面合作的幻想,當初的蜜月合作不過是各取所需,現在廖喜峰在常委會上已經隨時能夠佔據主動,特別是這回葛玉書向廖喜峰妥協後,他的地位就無足輕重了,只要葛玉書不給廖喜峰制造麻煩,廖喜峰似乎也就安于維持這樣的現狀,曾思濤曾經听他干干過市長和書記的那種關系,市里書記市長各管一攤,可是他卻是忘了,市里的書記市長很龍江的情況是完全不同。書記王玉生是真正的一把手,只是不過多的插手政府那邊的具體事務,重大問題,包大恆肯定是要請示王玉生的,而且包大恆對于自身的定位就很清楚,他就是王玉生的執行者和輔助者,所以兩個人才會有默契,才能緊密合作,相安無事,廖喜峰和葛玉書兩個人根本就不具備那樣的條件,廖喜峰對政府那邊沒有太大的影響力,這樣的局面是各自為政,葛玉書只要緩過勁來,肯定又要在重要的一些事情上指手畫腳了,廖喜峰對葛玉書大概是既妥協,也時時警惕。

但是廖喜峰現在對他這樣的態度,說明葛玉書也加緊在做常委的工作,想在常委會上再壓他一把,這真正就有點三國博弈的味道了,只是他的力量最弱小的。他需要聯合廖喜峰一邊的人對付葛玉書,還是要采取一貫的支持廖喜峰的態度,打消他的疑慮,工作都是人做的,葛玉書各異讓廖喜峰妥協,他曾思濤也能讓他廖喜峰妥協,曾思濤相信只要工作做到位,廖喜峰這邊的人也會支持他。

要得到廖喜峰的支持,他就必須拿出一個支持廖喜峰的行動,曾思濤既然主管全區總體經濟運行,他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對全縣整體經濟的發展發表意見,根據廖喜峰明年五十億龍江的精神,曾思濤提出了一個奮戰一百天,超額完成龍江區今年的各項經濟指標,為明年實現全區五十個億的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的想法,當面向廖喜峰請示這個方案是否可行,他的這個方案既是向廖喜峰表達合作之意,同時也是對葛玉書舉起了大刀。不管廖喜峰態度如何,他這一刀一定要砍下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