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正文 第三卷 勢起 第四十七章 御下之道

作者 ︰ 言無休

傍邊一桌上曾思濤看見江天胡在那里說話,揮手招呼了一下,江天胡和桌上的人打了個招呼,趕緊過來了,曾思濤把他介紹給李山國和普江南,問起索堿化工的情況,雖然外面欠賬還是不少,資金仍然很緊張,但是贏利不錯,總的情況是越來越好,所以江天胡的精氣神兒不錯。

「李權出事了,听說是和邱大雲合伙騙了雲天化工的錢,被公安抓了,現在市里在查他那建築公司,也到我們廠里來了解他搞基建的事情。曾區長,幸好你當時死活不同意給他們賒貨,不然被騙的就是我們了。不過,李權進去了,周雲泰恐怕要在里面呆上更長的時間了……」

李權的行事風格,不出事才怪,他出事曾思濤沒有任何奇怪,不過听說是騙了雲天化工的錢倒是有點吃驚。廖喜峰說雲天化工現在是廠里直接供貨,雲天化工內部的人講了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李權和邱大雲沒在索堿化工騙到錢,就按照李權的運作,在下家雲天化工搞到了幾十萬的預付款,然後兩個人分了錢,李權讓邱大雲出去避避風頭,結果邱大雲還是被抓住了,進去後就把李權供了出來。

曾思濤沒想到邱大雲那家伙居然是李權的人,幸虧當時多了個心眼,要是當時為了多賣點,賒出去,真是讓索堿化濤心里暗罵李權這家伙還真不是個東西,如果當時要是不小心,李權既搞到了錢,又讓他下不了台,這麼黑,被抓那是活該。

李國光倒台了,李權現在也算不了什麼,不過大家也少不了把李權被騙子給騙了的冷飯拿出來說一說,幾個人說了一會話。普江南雖然級別較低,也沒有多大不自在。

「老江,這是我們區負責招商引資的李部長,你接觸的企業和老板多,遇到有願意來慶東投資的,就往李部長這里拉。」

「李部長,你好,你們龍江的招商引資不錯啊,連外資都引回來了,可是市里的頭一份呢。」

「那是我們葛區長搞回來的。我可沒那能耐。我們葛區長現在是名聲遠揚,成了我們慶東的名人了。」

江天胡不知道有些事情,有點哪壺不開提哪壺,歉意地笑了一笑。

名聲遠揚?此刻「聲名遠揚」的當事人葛玉書卻是在家里愁眉緊鎖,有苦說不出,他也知道如此高調,風頭太過不好,但是他沒有別的選擇,吳開河當初給他提供的曾思濤的信息有誤。導致他一步走錯,現在是步步被動,這些日子下來,他也算清楚了曾思濤絕對不是個省油的燈,打壓不怕,利誘也能把里面的套套看得清楚,根本不鑽進去,絕不一個愣頭青,葛玉書也很想妥協,交出手里的一些權力。但是只試探了一下,下面的人有些人立場就站不穩了。一個個成天就往曾思濤辦公室跑,他要真一交,下面地人會以為他頂不住了,要靠邊站了,有些人恐怕馬上就會投入廖喜峰和曾思濤等人的懷抱。他在政府這邊苦心經營的就會一下垮掉,這絕不是他想看到的。

他也清楚。曾思濤背靠王玉生和廖喜峰,現在想壓制曾思濤沒有什麼可能了。可現在他又不敢放權給他,他需要時間處理好一些事情。全國現在正在進行反腐倡廉的專項活動,他在財政局那搞了點錢,在監察局有個女人,這些東西沒有處理好,曾思濤這人實在是很精,馬上就放給曾思濤協助分管,他也怕曾思濤在其中發現什麼。所以就想辦法一直拖,準備一步一步的慢慢放。

正好此時原來地朋友回國想在家鄉投資。這簡直是雪中送炭。他是決心無論花什麼代價都要把這事給搞定。搞定這事後讓他大出風頭。在省里也有人很贊賞。也僅僅是對此事地贊賞。至于他想要搭上省里地關系。恐怕還要花費不少精力。但是這也是一個絕好地機會。他處境很不妙。他也很想通過這事改變一下目前地處境。所以他「無意」地透露出和省里地人關系很好。在眾人前也意氣風發地樣子。就是要讓大家相信他有了強有力地後援。富貴險中求。他想借勢搏一搏。不搏。廖喜峰可能馬上就會壓過來。讓曾思濤削弱他地權力。馬上就把手伸到他還沒有處理好地領域。後果說不定更嚴重。搏一搏。常委里地很多人都是習慣了見風倒。如果好好利用這件事。還有很大地翻盤機會。即使不能翻盤。搏了能把水攪渾。他很了解廖喜峰這個人。優柔寡斷。太求穩。沒有把握。他不會輕舉妄動。沒有廖喜峰地支持。曾思濤也不敢把手伸到他管轄地範圍中來。這樣也能讓他有時間把有些尾巴處理干淨。最後地結果也比不搏好很多。

葛玉書地算盤還是打得很精地。只是他沒有想到。曾思濤在省里地關系遠比他要強大得多。消息也比他靈通得多。

曾思濤屈尊請普江南喝酒。意思也是大家先拉近拉近關系。多交流。普江南應該也能懂得他地意思。今後也會主動走動。一來一往大家就有了聯系。

喝完酒。回到家。烏海梅來電話把了解到地情況告訴他了。曾思濤听完後直笑。葛玉書地上面後台不就一破副廳級嘛。並且還是扯大旗作虎皮。人家根本就沒把他當做他地人。

「你笑什麼呢?」烏海梅在電話里問道。

「我笑有地人在區里那得烏海梅調到副省長身邊當秘書後。跟在領導身邊地時間多。打電話不像原來那麼方便。打電話地時間也少了。不過一有機會。打起電話也是半天都不願放手。情意綿綿。曾思濤也是撓頭得很。這事就這麼拖著。他也覺得實在對不住她。

「有人總跟你為難,難道王書記就不管管?你好歹也是他地最嫡系的弟子啊。在下面受氣,要不調省里來算

曾思濤看出來了,只要他能在龍江站住腳,王玉生就不會伸手,王玉生就是讓他自己去闖,真正得到鍛煉,這也不是不管他,到關鍵的時候王玉生肯定會伸手的。這事他也沒法和烏海梅說清楚。到省里讓卿玉詩和烏海梅罩著沒有鍛煉價值,還是先在這里鍛煉,有王遠家的關系,往上面調的機會很多,還是有了一定的基礎再往上面走比較好。這事說了好多回了,他都不用考慮了。

「過幾天我到榮成一趟。」

王遠和郁梅楠要到慶東來玩,曾思濤準備去榮成接機,好久都沒到劉芸那里去了,他也十分想去看看她,曾思濤猶豫了一下,到時候還是和烏海梅見個面,所以還是和她說了一聲。

烏海梅听他說要到省城也是喜滋滋的,又在電話里說了半天,才掛了電話,曾思濤點葛玉書「無意」透露的消息,不能由他這里傳出去,這事還是要通過別人的嘴最好。

葛玉書還是繼續高調著他的高調,曾思濤冷眼旁觀,心里笑著,看他還能高調多久,他則是繼續低調著他的低調,梳理著他現在管著的各部門,秦明又來向他匯報工作了他原來在辦公室的時候,很少有人來向他匯報工作,現在下面的各部門的領導來匯報工作的卻多了不少。

秦明和張大斌就不用說了,他們身上已經打上了曾系的烙印,經常上門匯報工作也很正常。

秦明調到體改辦,終于由副科升到正科,體改辦算是清水衙門,單位比起其他市委辦出來的秘書差了不少,但是秦明已經很知足了,他在市委辦綜合科當副科長雖然有一點風光,但老呆在那位置上,看著一個個秘書高升,心里也不是滋味,這次能有機會放出來,這是當初積極配合曾思濤工作,入了他的眼,他才有機會放出來,秦明倒是很樂意,這是市委書記一條線,跟著曾思濤干得好,他也有機會很快進步,所以干勁也很足。

張大斌是有機會競爭山和鎮書記的,這連他都沒想到,他才和曾思濤接觸沒多少時間,曾思濤居然就能在常委會上推薦他,雖然最終沒有能夠上去,那是因為競爭很激烈,他一個勞動局長沒沒有優勢,濤也才剛來。他和曾思濤接觸也沒多久,他既沒有給曾思濤送過禮,也沒太深的交情,曾思濤能推薦他,這就很夠意思了,雖然沒去成山和鎮,最後曾思濤還是把他調到了工業局,這也比勞動局好,看來曾思濤的能量還是很大、前途光明,何況曾思濤對他有知遇之恩,那是對他很欣賞,這樣的機會可是來之不易。他一定得好好把握。

曾思濤也知道兩個人的積極性都很高,都想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成績來,有時候也得告誡他們一下,不要太冒進,在原則上定大方向,具體的並不是管得太細,給了他們發揮的空間。不過兩個人也還是經常來匯報工作,他也清楚,兩個人希望和他的關系更密切一些。

其他部門的領導見工業局和體改辦的一把手說換就換掉了,也不敢像原來那樣,對他陽奉陰違,也趕緊動起來,有機會也往他辦公室跑,和他拉近關系,省得跟體改辦和工業局一把手一樣的命運。

這些曾思濤都看在眼里,他也不可能把下面的人全換掉,這樣的人上門,他也少不得撫慰一番,恩威並濟,這才是御下之道。(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om,章節更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