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攻與守(四)

作者 ︰ 言無休

曾思濤掃了廖喜峰一眼,不知道廖喜峰葫蘆里賣的什麼藥。這事完全可以緩一緩,等新的委辦主任上任後再討論,這樣更有利,會場出現了短暫的冷場,曾思濤看靠近廖喜峰的人都和他一樣,不知道廖喜峰對這個人選是什麼一個打算,都不說話,葛玉書和向存林等人看樣子也需要調整下,顯然他們剛才被史玉柱的一悶棒給敲得不輕,也要緩口氣,調整下策略,他們提出的人選很有可能不會被通過。曾思濤的心情完全放松下來,觀察著其他的人,葛玉書不住的喝茶,向存林還是一貫的嚴肅的板著臉,江必發的目光有些漂移不知道在想什麼,有點神不守舍的味道,梁光柏皺著眉頭,幾個人的眼神有過一個短暫的交流。李山國和金雲貴還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人事決定,有些放不開,李山國除了第一個對趙順江支持外,也基本就坐在那里,沒有怎麼發言,金雲貴都沒怎麼開口。

「我看不妨慎重一點,把考察的範圍再擴大一點,我看譚金星同志也很不錯嘛。」政法委書記梁光柏終于開了口。

這就等于推翻了原來考察的幾個人,武山的書記又存在變數了,譚金星和史玉柱關系比較好,但是譚金星現在只是信訪辦的主任,不管從資歷還是能力上,獨當一面都有些差距,梁光柏提出這個人選,就是為了拉住史玉柱,楊曉寧一般都是縮著頭,為難一點的事情都棄權,誰也不得罪,看來他們還是選擇了史玉柱,今天他們已經輸了一仗,如果史玉柱完全倒向廖喜峰,加上新上任的辦公室主任,那麼今後在常委會上廖喜峰可能會佔據優勢,他們就很少有話語權了。曾思濤看了史玉柱一眼,史玉柱靠在椅子上,眼楮微微的閉著,曾思濤不知道他心里是一個什麼想法,雖然剛才史玉柱支持了一把,曾思濤還是認為譚金星這個人選很不合適,這樣的人事調整不是簡單的一二三,特別是下面各鎮的一二把手,相互間既不能內耗太嚴重,又要互相制約,互相配合,這樣黨委和政府兩架馬車才能行使的很平穩。這要是像譚金星去了降伏不住,其實也很燙手,等于把他架在火上烤。

不過梁光柏提出的這個人選比較毒,這個人選廖喜峰肯定不是很滿意,但是史玉柱剛支持了一把廖喜峰一下,廖喜峰這邊的人如果不支持,那也有些說不過去,這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曾思濤看了看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史玉柱,正襟危坐,腰桿挺得筆直,一雙手擱在桌子上,一副聚精會神的表情,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出來。

「光柏同志這個想法很好,慎重一點好,考察的範圍大一點好,像杜金華同志也可以考慮嘛。」

廖喜峰一下就接過了梁光柏的話,他又提出人選,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看來在武山鎮黨委書記的人選上,杜金華才是他的底牌,杜金華和廖喜峰的關系不錯,和楊曉寧的關系也不錯,不管杜金華是左右逢源也好,還是楊曉寧的人也好,這個人在中間至少可以加強和楊曉寧的溝通,並且杜金華的能力和資歷比起譚金星要好上許多,從工作需要來說,杜金華顯然比譚金星合適,但是廖喜峰在這個時候抬出個杜金華和譚金星打擂台,這樣會不會把史玉柱得罪得太狠,又把史玉柱徹底的給推到葛玉書那一邊?並且廖喜峰提出這個人選有點讓楊曉寧和史玉柱這兩個盟友對掐的意思。曾思濤腦海里快速的轉動著,雖然這樣也給對方制造了一個難題,但是這樣始終會得罪一個,廖喜峰不至于不清楚這一點,看來這事他應該和史玉柱有過溝通,不然廖喜峰不會一下就把梁光柏的話接了過去。

曾思濤不清楚廖喜峰是怎麼做通史玉柱的工作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廖喜峰都不至于在這個時候把史玉柱往死理得罪。看來這件事至少廖喜峰和史玉柱應該達成了某種默契,不然廖喜峰不會親自來提出這個人選。

眾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楊曉寧和史玉柱身上,不過兩個人都穩成的坐著,這樣的事情他們兩個不好表態。

「我覺得喜峰書記的意見很好。」

既然廖喜峰都旗幟鮮明的支持杜金華,曾思濤也就很快的表了態,一是杜金華確實比譚金星合適一些,二是也表示對廖喜峰的支持,三是向楊曉寧傳達一個友好的信息。即便史玉柱真有扶譚金星的意思,這次得罪史玉柱,總有機會緩和,政治上的事情敵人與朋友有時候很模糊,今天是朋友明天也許就是敵人,彼此之間的分分合合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他和史玉柱現在沒交情,支持楊曉寧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武山的書記競爭由四個人一下變成了六個人,並且大有後來者居上的味道,杜金華顯然最有希望勝出,六個這里面還存在極大的變數,沒有最終定案,誰也不敢輕言勝利。

如果趙順江能夠順利調到委辦主任地位置上。山和鎮地書記位置又空了出來。山和就在市郊。距離市區很近。又是區里最發達地鎮。如果就按照山和地鎮長、副鎮長順次提起來。這樣只是小動。大家都斷了念頭。要是打算從其他地方調。恐怕想坐上這個位置地人會比競爭武山鎮書記地更多。競爭會更激烈。到時候也許又是一番龍爭虎斗。

「趙順江同志要調。今天也討論討論山和地新書記人選吧。先醞釀一下。組織部抓緊考察。大家有什麼合適地都推薦一下。思濤區長。你雖然剛到區里不久。但是經濟上你是專家。山和鎮是區里最發達地鎮。你看看有沒有合適地人選。也推薦推薦。」

曾思濤沒想到廖喜峰點名要他推薦。這件事廖喜峰事前也沒有和他溝通。只要廖喜峰有中意地人。曾思濤推薦地人不過就是陪太子讀書。基本上是沒有機會上位地。並且他才來。到區里還沒有坐熱。就插手人事上地安排不太妥當。廖喜峰也許就是看在他是王玉生地人做出這種姿態給他幾分面子。也讓葛玉書難受難受。

「我剛到區里。還在學習。對區里地人員情況還不是太熟悉。這事還是喜峰書記和在座地同志對區里地情況很熟悉。一定能選擇個合適地。」

廖喜峰之前沒有溝通。曾思濤想想還是婉言謝絕了。

「思濤區長太謙虛了。雖然思濤區長來區里地時間不長。但是工作能力和取得地成績都是有目共睹地。連我這個門外漢也覺得變化不小。我看思濤區長完全可以推薦一個既有能力地又懂經濟地。把山和搞得更好。」

葛玉書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黑著臉,廖喜峰親自送曾思濤下樓,又是暗中支持,他一直把重點放在曾思濤身上,他也怕曾思濤和廖喜峰聯手搞出什麼花樣來,萬萬沒想到,廖喜峰這回不過是借著曾思濤使了個障眼法,不聲不響的把史玉柱給拉了過去,他一直也沒想明白他也沒少給史玉柱許諾,史玉柱一直也沒有拒絕,廖喜峰是用了什麼辦法讓史玉柱在最關鍵的時候倒戈得如此徹底……

一直坐那里「聚精會神」的史玉柱突然發言支持他,讓曾思濤都有些吃驚,他剛都沒支持靠近他的人,並且到區里不過才一兩個月,除了在工業園區搞了點事情,其他的也沒做什麼,不過,史玉柱這麼一支持,他倒是有些回過味來了,廖喜峰和史玉柱一唱一和,目的很明顯,就是力挺他和葛玉書在政府那邊打擂台,廖喜峰的手也借此機會伸進了政府那邊,借著他削弱葛玉書在政府那邊的影響力,替廖喜峰分擔一下葛玉書給廖喜峰的壓力,也讓葛玉書斷絕了把曾思濤拉到他那一邊的念頭,把他緊緊的綁在他的戰車上,這看著像是力挺他,但是曾思濤覺得心里有些發苦,他在政府那邊都還立足未穩,現在就和葛玉書完全撕開臉面,時機實在不是太好,總覺得是被廖喜峰利用了一把,他剛才想起別人被架在火上烤還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這一下就輪到他自己了,他還有苦不能言。曾思濤一邊思考,眼角的余光觀察其他人,史玉柱這樣破釜沉舟給對方一擊,己方的一個個都如釋重負,對方的一個個都臉色陰郁,恐怕把史玉柱恨得要死,廖喜峰一直看著他,曾思濤就是低著頭也能感覺得到,顯然是希望他能按著他的思路走。

但是曾思濤不想這麼貿然就決定,還是有機會進行選擇是接下廖喜峰拋過來這事,還是繼續推月兌,暫時不和葛玉書完全撕破臉面,曾思濤也裝作喝水,緊張的思考著該怎麼應對。

PS︰推薦好友「少年掌權」傾情打造的《官商訣》,見證宦海與商場深處。異樣的官商戰爭,智慧的權力博弈。盡顯算計感**望、反腐力量、官場文化、人脈溝通、政治手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