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正文 第十三章 調查組(二)

作者 ︰ 言無休

村務公開和村務民主制度曾思濤以前也只是在新聞上看過和吹牛侃大山別人說起過,大概也能記起個七七八八,農業部的張處長听得饒有興趣,曾思濤知道這東西,現在還是比較新穎。曾思濤講這些只是想說明市里對農村工作市是重視的,達到這個目的就成了。

吃飯的時候曾思濤他們四個人和調查組的司機一起坐一桌,車輛和司機都是從鄰省調的,都沒有經過地方上,顯然他們是怕這事地方上插手會影響他們的工作。

王懷青的事情以及農民負擔過重的問題大家都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晚飯的氣氛很壓抑,沒有人說話,只听見吃飯的聲音。

吃完飯,調查組在樓上賀主任的房間開會。旅館的老板忙不過來,調查組的人走了不少的路,曾思濤他們就在下面幫著燒點熱水,讓他們燙燙腳解解乏。

這生活住宿安排要不是全靠曾思濤他們幾個人指點,估計調查組的人要安排好真實要費一番功夫,負責調查組後勤的老吳也是對曾思濤他們幾個連連感謝,他雖然做後勤保障的時候很多,但原來都有地方上的同志陪同,不用他操什麼心,這地方他什麼都不熟悉,他是兩眼一模黑,曾思濤對他保證,至少讓他們吃上熱菜熱飯,有干淨的地方住,有熱水洗臉洗腳。

曾思濤也知道他們直插這地方也做好了吃苦的準備,曾思濤還是盡力讓他們吃得舒服一點,住得干淨一點,鄉里就這麼一個小旅館,房間不夠,又動員老板把他們自己住的地方讓出來。曾思濤和吳俊毅還有武警小趙以及調查組的幾個司機,把旅館的衛生好好的做了了一邊,又讓老板把房里的被子床單全換了干淨的。

上面開完會,調查組的小趙就把曾思濤和田安華叫了上去。曾思濤知道這是決定要不要讓他們還留在這里的時候到了。屋里除了賀主任還有法制局的吳處長。問起他們是從哪里得到的消息,什麼時候來的,曾思濤和田安華說是王書記得到有人反映山霧上報的情況不屬實,馬上就讓他們下來了,賀主任的臉也也緩了一緩。

「這里的事情你們書記有什麼指示?」

「下午我給王書記匯報了,王書記讓我們服從調查組的領導和安排。我們和田科長也希望能留下來幫著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希望領導們能批準。我們保證遵守紀律,服從安排。」

「……」賀主任沉吟著,下午調查組去村里了解情況的時候,村民們也說起曾思濤他們是來調查事實真相了解農民們的負擔,要給他們做主的,他對于曾思濤和田安華的印象不錯,並且這地方的方言,他們听起來很費勁,下午他們調查時也只能听懂個大概,鄉里的干部是絕對不能找的,找了鄉里的群眾也會有顧慮,還不如就找他們。客串一下「翻譯」,後勤上能得到協助也真的為調查組解決一個很大的困難。

「不該打听的不要打听,不該問的不要問……明天調查你們也跟著一起去,很多同志不懂你們這里的方言,你們幫著解釋一下,你們其他兩個同志就協助一下後勤的工作。」賀主任強調了一下紀律。

曾思濤和田安華沒想到事情會這麼順利。可也不敢表露在臉上。退出房間趕緊下樓。又叮囑了吳俊毅和小劉一番。招呼大家早點睡覺。

但是今夜注定很多人會睡不好覺。中央地調查組直接插到響水村。根本就沒和四河省地那一級黨委政府打招呼。讓相關地各級政府都大感意外。省里市里還好。省委周書記昨天得到了王玉生地匯報。雖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也知道王玉生不會無緣無故地把這事報告給他。他也不敢怠慢。也不顧是星期天馬上向中央地領導同志做了匯報。中央地領導不置可否。今天得到王玉生匯報中央地調查組已經直接到了山霧地消息。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事中央早有安排。听說王玉生派下去地人跟調查組在一起。要王玉生隨時向他匯報。

王玉生是感到慶幸。幸虧有曾思濤。他昨天才做出了正確地決定。才讓省里和市里在中央那里沒那麼被動。並且現在還有曾思濤他們在那里。能隨時了解到一些情況。曾思濤還不知道。他地大名現在在省里地很多領導那里都掛上了號。隨時都關注著他那里地消息。

省里地領導和市里地領導心里都掛著山霧地事情。肯定睡不好。山霧縣地領導就更不用說了。萬和全得到了鄉里告訴他們中央地調查組直接到了響水村地消息。頓時驚呆了。回過神來他知道這是絕對捂不住了。趕緊向市里匯報。承認錯誤。王玉生和李國光都是對他一頓劈頭蓋臉地訓斥。萬和全也只有乖乖地受過。這禍他實在是闖得太大了。

萬和全放下電話。坐在那里。心里也很後悔。前幾天他接到省里和市里轉發來地緊急電文。他才知道。武陽鄉地這件事「捅上天了」。他很清楚。王懷青地死如果與「農民負擔」有個因果關系。這問題就大了。武陽鄉黨委政府有關地領導將會被追究責任。縣委也難月兌干系。雖然他也知道在這件事情上所能承擔地充其量不過是領導責任。就是上面要處理。他這個一把手應該也不是很嚴重。但接到省市發來地中央地緊急電文後。他感到了事態地嚴重。思想一下變得復雜起來。首先。他不希望這件事給自己帶來什麼麻煩。如此觸目驚心地事情發生在山霧要是傳出去。慶東去年已經連續出了幾次事情。他這回再出這樣地事情。估計縣委書記地位置都保不住了。其次這樣地事情就是市里不追究。作為縣委書記。他還有什麼面子?萬和全並不知道。就在不久前其他地方也是因為農民負擔太重。引發了大規模地上訪。這事已使中央領導為之憂慮。緊接著。四河這邊就死了人。上面自然就格外關注四河發生地這件事情。

他想得很多。但他最後還是采取了當今大家都早已熟知了地辦法︰報喜不報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認為只要不把王懷青地死與「農民負擔」扯到一起。先把上面對付過去。下面地事情很容易就擺平。即使省里市里要來調查。到時候做做工作。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

沒想到昨天縣里的工作組剛撤回去休息一下,今天再開會布置一下下一步的工作,準備明天再赴武陽鄉。今天中央的調查組竟然直接就到了村里。根本就沒有通知縣里。

隱瞞事情真相,欺騙中央,這回他的責任可就不小了,後悔也沒有用了,得趕緊想辦法將功補過,他向市里匯報後,雖然省里市里要求他們不能干擾調查組的工作,他和縣長蔡明峰、主管農業的副縣長于敏剛還是趕緊往武陽鄉趕,希望能有將功補過的機會。

幾個人到武陽已經是午夜了,武陽鄉的幾個領導還等著,幾個人就坐在辦公室里,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說什麼好,幾個人坐在那里一支接著一支的抽煙,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于敏剛更是臉色灰白,檢討不知道在萬和全和蔡明峰面前做了好多次了,出了這樣的事情,他是第一責任人,對他的處理肯定是跑不掉的,幾個人都不說話,一直抽著煙。

最後還是武陽鄉的李書記開口檢討,萬和全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打斷了他的檢討,讓他介紹一下情況。李書記說他和楊鄉長傍晚的時候去找過調查組的人,去請示需要鄉里做點什麼,不過調查組的人根本沒讓他進門,只是說調查組要找鄉里的領導談話會通知他們。

「不過調查組里有輛車好像是市里的,是我們慶東人。只是他們都避著我們,沒有機會搭上話。要不要把旅館的老板找來問問?」鄉長楊子茂小心翼翼的問道。

萬和全狠狠的看了他一眼,楊大康的妹妹楊子柳人長得妖嬈風流,在縣里工作,萬和全有一回看見了唄勾得心癢癢的,很是喜歡,沒費神沒力氣就勾搭上了她,所以對她的這個弟弟還是很照顧的,不然就憑楊子茂一個小學文化的混混能當上鄉長?不過這回他這個「小舅子」可是給他惹了天大的麻煩了。萬和全氣得要命,不過這個時候也不是他的時候。他畢竟是書記,知道這個時候再去搞那些名堂會適得其反,很快拿定主意︰

「現在不要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了,想一想明天怎麼向調查組檢討吧,爭取組織上的寬大處理……大家還是趕緊眯一眯,睡一會。」

PS︰終于三十五萬字了,今天實在是沒碼字的**了,今天就這點,明天繼續6000字以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