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建議

作者 ︰ 言無休

王玉生要求到下面去調研的行程安排得很緊湊,主要是考察凱南縣下面一些發展得比較好的鄉鎮和企業,每到一處看得挺仔細,問得也很仔細,曾思濤猜測他是不是六十年代的「浮夸風」給搞怕了,那時候「放衛星」,糧食畝產上萬斤,也怕凱南的人弄虛作假,糊弄他。

實地考察比匯報更直觀,更有說服力,凱南縣里的領導沒有言過其實,王玉生也很滿意。

曾思濤看了一圈下來,覺得凱南發展得不錯,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政府直接投資的信貸規模有些偏大,有的企業的投資周期太長,對第三產業的重視也不夠。還有就是除了信用社對農副業和一些小企業有貸款外,幾大銀行幾乎只對公家貸款,對非公經濟的貸款極少。

跑了一天下來,王玉生也有些疲倦,吃過晚飯,就要休息,曾思濤出門把于志木和張克建送走之後,曾思濤還是折回王玉生的房間,明天一早他還要和凱南縣里的人座談,王玉生畢竟剛調來,對于經濟也不大熟悉,曾思濤想提醒他一下。

王玉生已經準備休息了,見曾思濤又敲門進來,知道他肯定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曾思濤建議王玉生要提醒凱南縣里的領導,政府投資要注意控制,要傾斜在重點項目上,要充分調動民間資金參與經濟,還有就是要和銀行協調,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針對非公經濟的中小規模貸款。政府對于一些前景比較好,信譽比較好的在政策和信貸上予以一定的扶持,這樣比政府直接投資的壓力要小,發展也會更快一些。曾思濤知道政府投資的國營和集體企業,包袱重,弊端多,特別是一些縣級規模小的企業,最終是頂不住非公經濟的沖擊,與其到時候忍痛破產或者變賣,還不如現在就傾斜在非公經濟上。

另外凱南縣里的領導對第三產業的重視不夠,曾思濤估計和他們的地方保守主義思想有關系,發展工業可以賣到外面賺其他地方人的錢,凱南沒有旅游之類可以吸引外來人口的第三產業,發展第三產業基本上就賺本縣人民的錢,反正都是自己人口袋里的錢,搞起來沒什麼意思,就是讓他們自由發展。

工業的發展意識本身容易產生直觀效益,還能帶動很多相關的產業,大家的眼楮都盯著工業,曾思濤估計在王玉生的觀念里對于第三產業的重視一樣也不夠,給王玉生談起在現階段第三產業並不需要政府有多大投入,一樣可以繁榮經濟,增加財政收入,解決就業等問題,這些相關的產業發展配套,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來資金,對其他兩個產業能有很大補充和帶動。

王玉生顯然是听了進去,要了一支煙,曾思濤忙給他點上,一邊抽著,一邊思考著,好一會才抬起頭來,笑著說,你這些想法很好,我們地區窮,光想著靠國家投資不行,現在地區有錢的人還比較少,辦企業讓他們出大頭,再在銀行貸一些,這樣結合很好,窮就要靠這樣不花多少錢,卻能多辦事情的辦法。這些事情地區可以出台政策、可以找銀行協調,銀行也該換換腦子了,曾思濤見王玉生接受了他的建議,也準備起身。

「你去把于志木他們叫來,這事咱們好好聊一聊,議一議,看看有沒有可行性。」

這樣具體的事情王玉生不好在會上講,曾思濤知道他今天有些累,遲疑了一下,問是不是今天休息,明天會前再找于志木他們談。王玉生搖搖頭。

幾個秘書要趕材料。也在招待所開了幾個房間。于志木和張克建還沒回去。在那邊看著秘書們趕材料。見曾思濤又來叫他們。忙問什麼事情。曾思濤笑著說。王書記有些想法想和你們聊聊。

談這些事情都要抽煙。在屋里談燻人。王玉生喜歡比較開闊地地方。曾思濤讓他們找一個開闊透氣地地方。于志木一指樓頂。張克建笑著說他去安排。

四個人坐在那里。他們談。曾思濤主要就听著。幫著添茶送水。王玉生先是肯定了他們地成績。然後才逐步談到進一步發展地問題。王玉生笑著說。凱南基礎比較好了。起步比其他縣早。這是個好機會。要抓住這個好機會。要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加快發展。然後才逐步談到曾思濤提出地一些建議上。于志木有些赫然地說。他們工作還做得不夠。思路還是不夠開闊。還沒想到這麼多。感謝王書記地批評指正。

王玉生繼續說。要進一步領會南方談話地精神。不要做裹腳地女人。邁不開步子。要有開拓精神。思想要更開放一些。要敢于打破原來地一些條條款款地束縛。有什麼拿不準地多請示。出了事情上面有他頂著。有什麼困難向上面多反映。于志木和張克建也直點頭。只是有些為難地說銀行方面地事情。可能有些難度。王玉生笑著說。有難度就要辦法克服。地區里他也會和地區銀行里地領導打招呼。

王玉生地意思是有些東西讓凱南先試。效果好再在全地區推廣。還笑著說。就讓凱南做他地實驗田,語氣透著親近。有點自家人地意思。于志木和張克建也是笑著直點頭。要王書記經常到凱南來指導工作。

曾思濤細細體會著王玉生地談話地技巧。心里想為什麼領導都喜歡提拔自己地秘書。除了秘書接觸時間多。比較親近外。還有秘書基本上都是領導言傳身教。算是領導地徒弟了。秘書地身上或多或少打下了領導地烙印。提拔秘書也能從秘書身上看見他們地影子……

第二天座談會後,曾思濤隨著王玉生就到兩平縣。

雖然兩平縣的經濟條件僅次于凱南,也算是地區條件比較好的縣,但是兩平是李國光的根據地,李國光就是從兩平縣委書記的位置上調到地區的。曾思濤不明白,王玉生為什麼選擇要到兩平縣考察……

PS:今天還是三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