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多瑙河 ronprinz Rudof︰42、春天的十七個瞬間(10)【完結篇】

作者 ︰ FazoR

的《巴伐利亞玫瑰》參加11月,求親們賞幾張

亂|倫、誘拐、暗殺、謀反、婆媳、私生子、王室情人

一邊是童話愛情,一邊是狗血宮廷

19紀歐洲全景燦爛故事,華麗上映

《巴伐利亞玫瑰》,書號94

埃雷梅爾巴特亞尼伯爵是個心思深沉的人。

他的父親路德維希特亞尼伯爵,當年被剛登上奧地利皇位沒幾天的弗蘭茨約瑟夫下令處決,這造成了匈牙利最大的貴族家族與奧地利皇帝之間的血海深仇。

處在巴特亞尼家族同一戰線的,還有其他被皇帝簽署死刑命令的貴族家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家族凝聚起來的力量,直接造成了匈牙利局勢的動蕩不安。他們積極謀求匈牙利從奧地利帝國的體系內獨立出來,或至少,也要逐步減少奧地利對匈牙利的控制。為此,大批青年為了國家的獨立自由犧牲了個人幸福,乃至生命。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皆可拋」。就是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地名句。他為了自由。年僅歲便英勇犧牲。做出同樣犧牲地。又何止他一個!

巴特亞尼伯爵不很瞧得起裴多菲。因為裴多菲不過是個社會最底層地青年。只會**筆桿子。機緣巧合。造就了裴多菲地盛名。貴族階級與平民們追求地自由平等實際上不是同一性質地。不過是因為大方向地類似。才勉為其難地走到了一起。

而近年來。因為奧地利皇帝簽署頒布地一系列法令和命令。使得匈牙利地政治走向居然十分詭異地符合大部分追求獨立地貴族階層地心理。親匈牙利地皇後陛下地態度。又使得他們逐漸認為。如此緩慢卻卓有成效地變革。也許才是最符合匈牙利現況地。畢竟真正動蕩起來。再次經歷1848年那樣地大混亂。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地那是過于慘痛地經歷。誰都不願意再次經受。

作為匈牙利曾經最大地抵抗組織地領袖。埃雷梅爾特亞尼伯爵並沒有在政府中擔任任何職位。他只是在皇儲來到布達佩斯地時候。擔任皇太子殿下地老師。他曾經在母親面前誓。這一生絕不與奧地利皇帝說話。而如果成為弗蘭茨約瑟夫地臣子。以他地身份和地位。無論如何都免不了要與皇帝陛下直接對話。權衡之下。埃雷梅爾決定自己只需要成為能夠對未來地奧地利皇帝有影響地人物就好了。

培養皇位繼承人也是下一任匈牙利國王對巴特亞尼伯爵來說。無是一件意義極其重大地事情。他能夠按照自己地意願。將未來地皇帝塑造成為一位具有進步思想地君主。這很有創造性。很有趣。他不大明白伊麗莎白皇後為什麼不擔心自己會將皇儲教導成偏離理想地繼承人。也不明白為什麼奧地利皇帝居然就滿足了皇後地意願。後來他才覺。基本上。皇後地願望總是得到滿足地。

所以有傳言說。奧地利帝國地實際統治並不是坐在皇位上地弗蘭茨約瑟夫。而是伊麗莎白皇後。

摯友久拉德拉西對此傳言不置可否。

安德拉西與巴特亞尼之間的友誼從他們還是孩子地時候就開始了。

安德拉西要年長幾歲,很有兄長的風度,樂于承擔責任,他帶給年幼地埃雷梅爾巨大影響,很長一段時間內,埃雷梅爾特亞尼都是久拉安德拉西的追隨。

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久拉安德拉西逃出匈牙利。埃雷梅爾也流亡了一陣子,跟久拉安德拉西不同,他地父親被處死之後沒過多久,第一批赦令便宣布結束了巴特亞尼家族的流亡,因為皇帝大婚宣布的大赦,使得巴特亞尼成為第一批在1848年逃亡之後返回匈牙利的家族。

他滿臉悲憤,流著眼淚收斂了父親的遺體,將父親從公墓轉移回家族墓地葬之前奧地利政府甚至不允許那些被處死的貴族們安葬在自己家族的墓地中!

那一刻他真的對弗蘭茨瑟夫痛恨至極!並不僅僅因為他頭上的皇冠,而是皇冠所代表的國家暴力。結束流亡返回國內甚至也成了屈辱,一種新的刑罰。

而這個夜晚……這個混亂的動蕩的不安定的夜晚,他看著久拉德拉西的眼楮,試圖對他的不安視而不見……

波蘭貴族波托卡女男爵,奧托馮里希騰斯坦的母親,曾經在維也納居住過相當一段時間。

那時候她還十分年輕,無憂無慮,每天所要擔心的事情,無非是裙子不夠漂亮,僕人太會偷懶,約會的青年過于魯莽,諸如此類。然而在某個夜晚之後,一切便截然不同了……

那個夜晚,是否也像今夜一樣,幽暗,喧鬧,而又恍然若夢呢?

她不記得細節了,真的,就像一場夢,什麼都模模糊糊的,記不大真切。

後悔嗎?也許吧,可是每當她見到兒子那張漂亮的臉,就會覺得,一切都還是值得的。

命運是個不可理喻的混蛋,你要是對他低下頭,就只能任由他欺辱了。

所以,堅強的苔絲托卡女男爵昂面對風浪。

一個女人,最怕嫁的不如意。若丈夫是個吃喝嫖賭抽無惡不作的混賬,干脆的死了心,也就罷了;可若是鈍刀子一般的冷淡、不理不睬,只怕也沒幾個人能夠受得了。

「我的兒子,我的兒子……」她口中喃喃低語,幾乎听不見。

身旁,她的丈夫,梯尼希騰斯坦伯爵冷冷的哼了一聲。

當人們找到索菲亞公主的時候,她正試圖穿上奧托清理過血漬的裙子。非常地狼狽,後背**著。

門被推開了,人聲一擁而進,帶來眾人的愕然。

索菲亞驚得幾乎失去知覺,而奧托還算沉得住氣,先拿公主換下來的侍衛外套給她披上。

怎麼都算得上「不清不楚」,極其曖昧的場景,實際上不過是因為奧托決定送索菲亞去安德拉西伯爵的房間。公主衣衫不整穿著侍衛地外套固然是既不體面,但**著背脊,無更加的清譽不保。索菲亞臉上火熱,羞憤之極。

一天之內,年輕

經受了過多的挫折。

侍從與副官們非常迅的判斷出了狀態,馬上退出去,掩上門,一面派人向安全屋中的兩位陛下報告。事關已經訂婚地公主的名譽,他們不敢多說一個字。

安德拉西伯爵幾乎同時到達了門外。

皇後的副官面色難看,「相,您暫時還是先不要進去的好。」

安德拉西皺眉︰「怎麼?」他已經听聞公主是與奧托希騰斯坦在一起,難道……年輕人處事不慎,或許做出了什麼有損皇室體面的事情也不一定。里希騰斯坦家族也是匈牙利數得上地大家族,奧托他是早就認識的,那是個被教養的很好的孩子,雖然他的父親並不是很喜歡這個兒子。

「這個嘛……」副官很為難,輾轉半響才說︰「公主說了,待會才能進去。」

奧托來開門,看見門外站著安德拉西伯爵,有點吃驚,但也還算冷靜,「安德拉西伯爵,請進。」一句多余的話也沒有說。

索菲亞公主身穿仍然帶有血漬的長裙,臉色蒼白地站在那兒,神態楚楚可憐。

安德拉西不由得在心中嘆息一聲,「公主,請讓臣護送您去見您的父親。」

即將見到奧地利皇帝陛下的,不僅僅是索菲亞公主和奧托希騰斯坦,還有他的父母親,波托卡女男爵與里希騰斯坦伯爵。

弗蘭茨約瑟夫與伊麗莎白並肩站在安全屋之上的小接見廳中,侍衛們將小接見廳團團圍住。波托卡女男爵先看見地,居然不是美貌不減的伊麗莎白皇後,而是弗蘭茨約瑟夫!

而梯尼馮里希騰斯坦伯爵地眼中,自然也不會有別人,從很久以前開始,奧地利的皇帝陛下就是他最大地敵人了。

「您好,里希騰斯坦伯爵。」弗蘭茨約瑟夫冷冷的說。

「陛下。」里希騰斯坦微微頷,不帶感情地說。

「我想,您能夠來到我的面前,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臣不明白,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閣下又何必裝作什麼都不知曉的樣子呢?」弗蘭茨搖搖頭︰「如果您還算是個聰明的人,就知道現在的情況是,如果您能夠坦承一切,或許我對您會有不一樣的考量呢。」

「陛下您說的很奇怪,臣越的糊涂了。」梯尼馮里希騰斯坦伯爵保持面部表情的淡然。

弗蘭茨微微一笑,「閣下明知失敗,卻沒有勇氣承認,也沒有勇氣承擔失敗的責任,可真是叫人失望啊。」

里希騰斯坦伯爵仍然不動聲色,「陛下,您或許找錯了人。」

伊麗莎白皇後忽然輕輕一笑,「真的嗎?陛下真的錯了嗎?」

「臣不知道。」

「您有什麼不知道的呢?真的想讓我把您的同伙都帶來,您才能承認嗎?」了解皇帝陛下脾氣的人都知道,皇帝說話越是客氣,就表示他對你這個人越是厭惡。

里希騰斯坦伯爵躬身行禮,「既然陛下已經定了我的罪,那麼我說什麼都不會改變您的決定了。」

「以退為進並不能洗清你的罪惡。」皇後淡淡的說︰「陛下完全可以將你交給國家安全部,您也許沒有听說過帝國的安全部是多麼專業的機構。」

「臣並不畏懼。」

波托卡女男爵開始輕輕的啜泣。

梯尼希騰斯坦伯爵不畏懼皇帝,也不畏懼國家安全部,卻對妻子很無奈。他不愛她,她可有可無,不過是一個拿來掩人耳目的工具。他有點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了。

索菲亞公主與奧托進來的時候,恰好就看見這一幕。

奧托很驚訝為什麼自己的父母會出現在皇帝的面前,並且父母親……一個顯得很沮喪、絕望,一個顯得很大無畏。

「母親。」奧托輕輕的說。

波托卡女男爵抬頭看見自己兒子,心里一陣絞痛,「噢,我的兒子,我的小弗蘭茨!」

這時候,里希騰斯坦伯爵忽然笑了起來。

他笑得那麼猖狂,帶著絕望的歇斯底里。

伊麗莎白皇後凝神看著波托卡女男爵︰啊,多年以前,這個女人曾經出現在我面前!

她重新打量奧托希騰斯坦︰為什麼,為什麼我一直沒有現,這孩子長得如此像他!

她看向自己的長女︰天哪!她愛著他,愛著那個不應該出生的孩子!

她看著自己的丈夫︰這個曾經做下無可挽回的錯事的男人,還沒有弄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最後,她看著那個設下一切陰謀圈套的男人︰你這個、這個罪無可恕的魔鬼!

伊麗莎白皇後口舌干,一字一頓的說︰「親愛的路西法伊佛男爵,你滿意了嗎?你處心積慮設計了這一切,最後也不過是失敗了。對于一個很快將要死去的人,我不會過于為難的。」

皇後的席副官默默拿出一支銀柄手槍,雙手遞給帝國的皇後陛下。

此刻,只需要瞄準那個惡魔就好了,扣下扳機,一切煩惱將會告一段落,真的不難……

*唔,本書完結了。

*寫了很久,一直在糾結這個結尾。

*我知道這個結尾很雷!

萬一有人沒看懂,我就來補充解釋一下

*奧托是小弗蘭茨,是弗蘭茨瑟夫的私生子,曾在第三卷皇後的命運上卷第一章出場過。

*路西法伊佛化名梯尼希騰斯坦,策劃了1875年聖誕節布達佩斯政變,此次政變以失敗告終。好吧實際上是因為我不大會寫這個橋段的具體內容,所以我給跳過去了。

*亞歷克斯恩是抓捕行動的總指揮。

*瑞恩斯坦穆為蝦米沒有出現在宴會上捏?因為他是抓捕行動的執行官。

*阿什莉莉被斯潘塞勛爵帶回倫敦了,至于她到底是誰的私生子,恕我無可奉告。

*路西法伊佛沒有得到公正公開的審判,被私刑處死,至于到底是誰動的手,是奧地利歷史上的一個謎,當時在場的當事人以及目擊絕口不提此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藍色多瑙河最新章節 | 藍色多瑙河全文閱讀 | 藍色多瑙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