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旗 正文 節五 陛見(上)

作者 ︰ 貓吃狗糧

光緒十七年六月初十,京師。

兩頂綠呢官轎由賢良寺出發,在一眾長隨的護衛下一前一後的沿著北京城內四通八達的大街小巷迤邐著向城西行去——任令羽今日的陛見之地在三海,而非其東邊一箭之地的紫禁城。

轎子走的極穩,北京城里的轎夫一個個都是家傳的「腳」藝,舉手投足皆有制度,這抬轎子的功夫都是積年練出來的,走得是不疾不徐緩平穩適,甚至連轎桌上掀開了蓋子的茶碗里的茶水都濺不出來,而只是在這成化窯茶碗里一圈圈的蕩起漣漪。

一如任令羽此刻的心情……

葉赫那拉.杏貞,愛新覺羅.載湉,或許吧這兩個名字換成「慈禧」和「光緒」這兩個尊號的話反而更容易讓人感覺熟悉些?在接連見到了林穎啟、劉步蟾、張佩綸乃至李鴻章和恭親王這一干風雲人物後,今天,他任令羽終于要面對這老大帝國那兩位名義與實際上的統治者了!

∼∼∼∼∼∼∼∼∼∼∼∼∼∼∼∼∼∼∼∼∼

今天的陛見是幾日前便定下來的事,在李鴻章覲見太後之後幾日,宮中便傳出話來,要李鴻章在六月十日這一天帶任令羽前往三海替牌子覲見,以為太後和皇帝講解有關閱艦式事宜。

任令羽坐在行的穩穩的轎子里,卻感到心中忐忑不安——李鴻章今天交給他辦的事,委實有點難……

他那個老師的《殿閣補闕折》已經上了,而交由海軍衙門和北洋海軍操辦閱艦大典的旨意也已經下了,但這一切,也只能算作是個「題目」而已——能不能順利的移花接木,借操辦閱艦式之名,行為北洋海軍添購船械之實,就看他任令羽能否把今日陛見的這篇文章做好了!

轎子里的任令羽微闔雙目,開始有意識的調整自己的呼吸——行百里者半九十、秤砣雖小壓千斤、街亭雖小得失重大……他那個老師為了讓他任令羽真正能心無芥蒂的全心全意為北洋辦事,把恭王這尊神都請了出來,只為給他這個從五品的小小水師學堂會辦化解心結,那他就更沒有把這事辦砸的道理!

正胡思亂想著,突然感到腳下一沉,隨即便見轎簾一掀,一個聲音恭恭敬敬的道︰「大人,到地了。」

任令羽一躬身。已自轎子里出了來。他先是向從前面轎子里出來地李鴻章略施一禮。隨即便抬目打量了下眼前這陌生地西苑門——在他原來那個時空里。那個叫做「新華門」地中南海正門此時還喚作「寶月樓」。它真正取代眼前這個西苑門成為這三海正門時。還要等到二十年之後地中華民國呢……

沒讓這師徒二人等太久。待侍衛把二人引入苑內。李鴻章遞了牌子後不久。便見十幾個太監簇擁著一個頭戴石青片緣二層織玉草朝冠。身著石青色四團五爪行龍補服地白須老人疾步走了過來。

「少荃!」。那老人一見到李鴻章。遠遠地便滿臉堆笑地招呼起來。而李鴻章也笑容滿面地迎了上去。

「給王爺請安了。」。李鴻章笑著對那老人拱了拱手。旋即側過頭對任令羽道︰「治明。還不過來給王爺請安?」

任令羽聞言立刻上前一步。一個千打了下去︰「下官加兵部侍郎餃天津水師學堂會辦。籌備閱艦式事務幫辦委員任令羽。給禮親王爺請安。」

——此時能在這三海里面當值。又有著親王頭餃。再加上這個年紀。那自然只能是那位身居下五旗之首地正紅旗旗主。滿清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中排名第一地和碩禮親王愛新覺羅.世鐸了。

「哎喲,快起來快起來。」,世鐸仍是那副笑容可掬模樣,他一揚手將任令羽自地上招了起來,只看了一眼便不由得微微一怔,他定楮再看︰眼前這青年一身簇新的官袍,外罩白鷳補服,雪白的馬蹄袖翻著,涼帽上的水晶頂子晶瑩生光,整個人長身玉立風度翩翩,黝黑臉膛上雖微微泛著幾分倦容,卻絲毫不減身上透出的精明干練之氣。

世鐸又上下打量了任令羽一番,終于明白了自己詫異在何處——眼前這名身材修長氣宇軒昂的青年雖然一身大清官員服色,但在帽下腦後,卻獨獨少了一根辮子……

∼∼∼∼∼∼∼∼∼∼∼∼∼∼∼∼∼∼∼∼∼

沒有耽擱太多的功夫,略寒暄了幾句後,世鐸便與李鴻章一起上了早已備好的肩輿,沿著南海右側的甬道一路向這北邊靠海子的勤政殿行去,而此時還只是個微末小官的任令羽自然撈不到此等待遇,只能跟在兩乘肩輿後面安步當車一路迤邐而行。

一入園林,便覺水氣沁涼,苔滑石寒,連原本在由賢良寺來西苑的路上積下的汗也都消去的大半!

自他在五月下旬隨李鴻章赴京後,這近一月的光陰里,北京城中卻只降過兩次連地皮也未濕盡的小雨,加上這四九城內大街小巷胡同里弄房舍櫛比鱗次,又人煙稠密,平日里若不刮大風,連樹梢也不動一動,在這盛夏之際,更是潮悶得讓人氣也透不得。

可就在這火爐一般的四九城內,卻還偏偏有這麼一個內羅碧波,石山徑幽,亭榭錯落,即便是在這流火鑠金的三伏天內也是寒波漣涌、荷花搖曳、涼風徐徐的消暑勝苑!

這便是只以天下奉一人的好處!

任令羽嘴角微微上翹,似乎在笑,但卻有透出濃濃的譏諷之意!眼前這花團錦簇的「三海」乃是光緒十一年至十四年間漸次修竣的,僅這三年「園工」便耗去白銀600余萬兩,而同在這三年,北洋海軍所收到的海防經費卻也不過是區區的440余萬兩,這還不要提為修「三海」而前後挪借的海軍衙門227萬兩的經費!

而北洋海軍一年維持正常的訓練和人員開支所需的費用便接近200萬兩,自1885年李鴻章抓住中法戰後第二次海防大籌議的時機在英、德兩國訂購「致、靖、經、來」四遠後,北洋海軍至甲午戰前近10年光陰再未能自海外購置一艦一炮,而眼前這為逞一人之私欲的「三海」,還有京西那座正進行的熱火朝天的頤和園工程實為罪魁禍首!

他便這樣邊思邊走,卻沒注意到身旁的諸人已經依次放滿了腳步,直到一個趔趄險些撞到前面那個太監後,他才立時回過神來——到了!

他此時所面對的乃是位于中海與南海之間堤岸上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坐北朝南的五開間殿宇,正門之上的藍靛底匾額上赫然題著康熙帝親筆的「勤政」二字,自三年前慈禧太後正式由紫禁城遷入三海居住後,這里便取代養心殿成為了真正的帝國中樞——勤政殿!

李鴻章和世鐸已經各自下了肩輿,隨後便見一個小太監一路小跑進了勤政殿的正門,又過了片刻,便看到一個頭戴青金石頂子,儀表魁偉的中年太監快步自勤政殿內行了出來,而任令羽的眼楮也立刻咪了起來——青金石頂子?四品花翎加慈禧近侍?

李蓮英……

匆匆奔出的李大總管似乎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心地站在一邊的青年官員,只見他先向李鴻章和世鐸各自行了禮,隨後便引著這二位當朝大員向勤政殿內行了去。

而一旁的任令羽卻猛然覺得心中一寒!他的品級不夠,未得宣召自然還沒有隨李鴻章和世鐸一同見駕的資格,故而李大總管對他視若無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剛剛李蓮英向世鐸躬身行禮的那一刻,他分明感覺到有兩道冷森森的目光在看似不經意間已經在他身上迅即的一掃而過……

任令羽輕輕低頭,微微一笑——能留名青史的人物,果然個個都不是易與之輩啊!看來接下來自己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有意思了。

∼∼∼∼∼∼∼∼∼∼∼∼∼∼∼∼∼∼∼∼∼

任令羽在這勤政殿外規規矩矩的等了一刻鐘後,才見到李蓮英又從里面走了出來,他立時又把腳步往後移了移,李大總管出馬,自然不會是宣召他進殿。果然,只見李蓮英順手找過一個小太監耳語了幾句,便立時轉身回去了。

又過了一刻,便見到一水二十個藍翎太監,一人手上托著個長條匣子從西苑門那邊魚貫價走了過來,那些匣子桐木質地,一個個清漆反復不知漆了多少遍。而任令羽一看到這些匣子,便開始著手整理身上的官袍——這些匣子都是他從天津一路帶過來的,而既然勤政殿里面的李鴻章已經把話說到了這一步,那離宣召他任令羽也就為時不遠了。

果然,在那些匣子遞進去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便見到一個藍翎太監自殿內跑了出來,旋即扯著公鴨嗓嚷道︰「宣任令羽!」

「臣在!」,任令羽立刻大聲應了一句,他略定了下神,抖了下衣袖,隨即抬腳踏上了勤政殿前的石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龍旗最新章節 | 龍旗全文閱讀 | 龍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