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旗 正文 節一 李中堂(上)

作者 ︰ 貓吃狗糧

1891年5月19日,天津大沽碼頭。

碼頭的棧橋上早已停泊了兩艘掛著長方形黃色飛龍旗的北洋海軍軍艦,其中靠前的一艘正是和任令羽淵源頗深的「威遠」號練船,此行將暫充主持閱兵的北洋大臣坐艦。而在後停泊的則是一艘干舷低矮、單桅桿、單煙囪,在前甲板處裝有1門碩大的克虜伯鋼箍套炮的鋼甲兵船,乃是擔任扈從艦的「平遠」號巡洋艦。

這一天寅時剛過,駐扎小站的盛軍總統衛汝貴便親自統帶1營盛軍步隊接管了碼頭防務,穿著一色簇新的號衣、頭纏包頭,肩扛天津機器局產的林明登中針槍的盛軍士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將偌大一個碼頭警戒了個水泄不通。

碼頭棧橋前臨時搭建的儀門下,一溜站著十幾個腰別梅花手槍的盛軍官佐,凡有人進出,一概要先驗牌子才得放行,前來恭送總督大人赴北洋大閱的文武官員到了儀門前一概落轎,隨轎而來的轎夫衙役們統統被盛軍士兵們攆到了遠離儀門的陰涼處歇著。而那些平日里早就習慣了以轎代步的北洋屬官們也只能一個個安步當車,自己走到棧橋上,而後再按僚屬、同年等,或三五一群,或成雙成對的湊在一起說些體己話。

結伴而來的嚴復和任令羽也只能按規矩辦事,在儀門前各自下了轎,又由守門的盛軍官佐驗了牌子,兩人這才帶著張景星、蕭冷月等6名海軍官學生上了棧橋。

任令羽乃是淮幕新丁,而嚴復也素來不是個交游廣闊的,上了碼頭後,除了幾個平日里還算相熟的官員過來打了個招呼外,便再連個主動過來寒暄的都沒有了,而這兩人卻也樂得求個清閑。

「治明」,嚴復先開口了,這幾日里他和任令羽為核定出海官學生名單已經踫了數次,其間間或也會聊些海軍事宜,言談間竟頗為投機,因此此時說話也就親近了許多。

「此次北洋大閱,實則攸關我北洋海軍未來之前途。治明此次即隨船出海,中堂必有垂詢,屆時還請治明務必向中堂言明——倭寇近年來添船購炮,我北洋亦當火速增購船炮,否則一旦藩屏有事,則恐有不忍言之事亦。」,嚴復臉上還是平日里常見的那副落落寡歡神情,但言語間卻較任令羽與他初相見時多了幾分生氣。

「小弟理會得」,任令羽輕輕點頭道——自昨日午間知道今日將和李鴻章同船出海後,他昨日夜間竟興奮得一夜無眠,此時看來,連眼中都多出了幾絲血絲,但精神頭卻頗為健旺。

「只是如今京師里的大司農早已換了那位翁師傅,小弟擔心,即便是中堂肯紆尊降貴去與其周旋,戶部也終不能似丹翁和興獻在時那般于我北洋鼎力相助了。」,他壓低了嗓子繼續道。

嚴復聞言微微一窒。一瞬間連眉眼間地抑郁較平日里卻又多上了幾分。

∼∼∼∼∼∼∼∼∼∼∼∼∼∼∼∼∼∼∼∼∼

船入渤海。

將張景星等一干官學生在「威遠」艦上地官學生住艙里安排好後。任令羽一個人走上甲板。緩步來到了艦上地後甲板上。望著腳下被犁出兩道碧波地大海。他原本略顯忐忑地心情漸漸平靜了些。

不出其他意外地話。今天應該就能見到李鴻章了吧?他輕輕地模著左邊地衣袖。那里有一份他和兩人廢了數日心思才完稿地條陳。

只是。單憑這些大言鑿鑿。真能打動李鴻章麼?

「治明」,一個熟悉的聲音在他背後響起,是張佩綸。

「幼樵兄?」,他急忙回身向張佩綸施了一禮,心中又覺得有些緊張。

「你怎麼一個人走到這里來了?讓我可是好找。」,張佩綸笑吟吟的道。

「許久不出海了,竟覺得艙中有些憋悶,所以才上來走走。」,任令羽已經緊張的連笑容都有些勉強了,「幼樵兄找任某……」

「不是在下要找治明,是中堂大人要見治明。」,張佩綸臉上已然換上了一片鄭重之色,他從長衫里掏出那塊西洋懷表,「中堂大人會在午睡後見治明,距離此時,還有個半鐘頭。」

「哦,在下……在下曉得了」,任令羽一時間竟感覺有些手足無措,「嗯,幼樵兄,在下……嗯……在下是否要多做些準備?」

「不必了,這樣就好。」,張佩綸上下打量了一下任令羽的穿著,身上的白鷳補服穿的妥妥帖帖,頭上的涼帽頂子也帶的一絲不苟。

「那就好,那就好!」,任令羽邊說著話邊轉回了身,面朝著船尾,濕濕涼涼的海風吹在臉上,連心頭的焦躁不安都略平復了些。

「治明在想什麼?」,張佩綸走到他身側與他並肩站好,好奇道。

「在下在想,僅從這扈從兵船的遴選上,便可知丁禹廷丁提督果然是個樸誠厚道之人。」,任令羽手指著跟在「威遠」後面的「平遠」,對張佩綸說道。

張佩綸一愣,低頭略想了想,已是明白了任令羽話中之意——北洋海軍「八大遠」中,「定、鎮、濟、經、來」皆購自德國,「致、靖」則來自英倫,獨有這「平遠」一艦乃是福建船政局的國產鋼甲艦,卻也是「八大遠」中最不為李鴻章所喜的一艘。

當年馬江戰後,朝廷再舉海防籌議,欲大興海軍,各省督撫亦紛紛上奏以各抒己見,李鴻章亦借機向朝廷提出資金請求,申請向歐洲訂購新式穹甲快船。恰在此時,在經歷了馬江之敗後急于振作的福建船政也向中樞提出了「自造鐵甲船3艘」的提議,「造艦」派和「購艦」派剛好撞了個滿懷,一番爭論下來,李中堂到底沒有達成獨佔購艦經費的原意。而這股子惡氣最後也就灑在了按當初「自建鐵甲艦」之意建成的「平遠」艦上。自一年前被調撥如北洋艦隊後,「平遠」便被艦隊內諸多管帶視為只能留守海岸的二流貨色,甚至連其管帶李和的職餃都只被定成了一個正四品的都司,為北洋諸管帶中最低,比統帶訓練艦的「威遠」管帶林穎啟都低上了半級。

而此次李鴻章校閱北洋,丁汝昌卻單單選中了「平遠」扈從,想來就是要借此行來讓該船以實際表現改變李鴻章對其的偏見,如此良苦用心,不但難能,更是可貴。

「丁禹廷肯如此為他人作嫁,也當真算得上是忠厚之人。」,想明白了前因後果的張佩綸亦出聲贊嘆道。

任令羽在一旁微微點了點頭,雖然自己已經在嚴復復職一事上賣了個面子給閩黨,但若要在海軍中扎根,那與排外成性的「閩黨」的矛盾激化依然是遲早間事。而現在既然有了這麼一位肯照拂下屬的上司,也許日子也能好過些吧。

∼∼∼∼∼∼∼∼∼∼∼∼∼∼∼∼∼∼∼∼∼

自打來到這個時代起,任令羽就曾無數次的設想過和李鴻章見面的場景,但當終于走到了這一步時,他感覺更多的卻還是緊張。

隨著原本屬于林穎啟的「威遠」管帶艙艙門的緩緩拉開,那名叱 風雲近40年的「晚清第一人」終于出現在了任令羽的面前。

早已等得心頭突突亂跳的任令羽急步幾下趨前,還沒等看清李鴻章的長相就已經沖著他伸出了手去。

「治明!」,任令羽身後傳來了張佩綸急促的招呼聲,而前者則渾身一個激靈,急忙一個千打了下去︰「候補道領天津水師學堂會辦任令羽,參見中堂大人!」

「,沒出息,竟然緊張的想和老李握手!」,任令羽在心中狠狠地怒罵道。

「起來起來」,頭頂上傳來了李鴻章的笑聲,而站在一旁的張佩綸亦啞然失笑,他上前一步輕輕的將任令羽摻了起來,在他耳邊輕輕地說了一句,「修身。」,便自顧自的拉開艙門出去了。

頗感尷尬的任令羽低著頭兀自在李鴻章的下首處尋個了椅子坐了,盡管已經努力舒緩呼吸,但他的兩手間還是又濕又粘的攥著冷汗。

「怎麼了?後生?」,李鴻章饒有興致的打量著神色緊張地任令羽,「你當日在水師學堂和嚴幾道挺腰子時的膽子哪里去了?老夫又不是什麼妖魔鬼怪,還能吃了你不成?」

「在下……在下……」,任令羽囁嚅了半天,連「坐听立回」的規矩都忘了,竟就那麼坐在那里月兌口而出道,「在下不懼嚴總辦,是因對他無所求,而在下今日,卻是有求于中堂大人!」

話一出口,任令羽就已經生出了一股自打耳光的沖動——哪有這麼說話跟李鴻章說話的?

李鴻章也愣住了,他又仔細看了看一臉尷尬的任令羽,忍不住大笑出聲。

「後生,老夫這一輩子閱人甚眾」,李鴻章手指著任令羽,「但似你這般爽直的,卻還是第一次見到。」

「而且,這也不像是你平日里的做派哦。」,李鴻章的話中有話的對任令羽道,而此時已久處于高度緊張中的任令羽竟然渾然未覺。

「算了!」,李鴻章釋然的一笑,「後生,你有什麼事情要求老夫?」

「啊?」,任令羽此時終于想起了「坐听立回」,他急忙起身,從衣袖中掏出那個折好的條陳,「學生要說的,全在這條陳上了。」

「哦?」,李鴻章一面伸手接過那條陳,一面笑道,「後生,這是你給老夫獻的第二份條陳吧?」

「是,正是第二份。」,最重要的東西交出去後,任令羽反而恢復了幾分鎮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龍旗最新章節 | 龍旗全文閱讀 | 龍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