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國 正文 第四十五回 收復山東(一)

作者 ︰ 婺州客

第四十五回收復山東(一)

李全的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可大宋皇帝已經學乖了,大宋的臣子也更精明了,不會白養活一條白眼狼,當我把信拿到大臣議會討論時,所有與會的大臣都看穿了李全的伎倆。新任國防部長汪嘉祁分析道︰「信中對其軍力吹噓得天花亂墜,可據臣了解,其兵力雖屢屢擴充,如今已有近四十余萬之眾,然其中三成以上是近兩年新招募的,沒有經歷什麼戰事,也缺少裝備和訓練,多少戰斗力。而李全手下派系林立,眾多「紅襖軍」舊將領各自招兵買馬,互不相讓,內耗嚴重,李全也並不信任他們。真到戰時,定不能形成相應的戰斗力,這也是如今我們只用三個軍十五萬人馬就防守住他的原因。而且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他們。」

洪咨燮擔任過兵部尚書,不過他的分析並不是從軍事角度,而是從人口角度︰「李全的信中雖對其軍事實力大加吹噓,不過只字未提其治下的人口狀況,而人口可是一個地方的展基礎,更是談判的重要本錢。據臣了解,寶慶元年,山東一地有二百余萬戶,三百五十余萬人口,如今只有一百五十余萬戶,二百二十余萬人口,短短三、四年,少了近三**口,除了戰爭原因,逃荒是人口銳減的重要因素,近幾年山東一地並無災情,可見其治下內政何等不堪,如此的人口基數又怎麼養活得起那麼多兵馬。他想歸順無非是想再從我大宋騙得些錢糧而已。」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李全批得體無完膚,但討論到如何答復則分成兩派意見,一是主張直接回絕,李全這種人不可信。一種認為不必直接回絕,先虛與委蛇,假裝談判拖時間,拖到他受不了,再逼他解散軍隊。但有一點大家意見是一致的,山東必須拿回來,山東一地物產豐富,萊州地區的黃金礦藏極為豐富,還有很好的鹽場;而且山東戰略地位很重要,到時只要在登州附近放一支艦隊就可以封鎖整個渤海,隨時可以在渤海沿岸登6,直取蒙古佔領區的大後方。但現在取山東也有不利的地方,到時防線過長會造成兵力不足,並會直接與蒙古產生正面沖突,雖然之前雙方摩擦不斷,但畢竟大家都沒撕破臉皮,一旦奪取了山東,必須同時面對金國、蒙古兩個敵人,是否能守住心里確實沒底。一旦得而復失,對軍心民心都是極大的打擊。

一時間,大家都陷入沉思,醒言目前正忙著軍校建設,沒有在京城,而且,他的級別目前進不了大臣議會。但這些問題必須要有懂軍事的人參與,而大臣議會目前這些人戰略眼光不能說沒有,但真正懂軍事的人還真沒幾個,我決定听听那些軍長、參謀長們的意見。

很快各軍的意見書通過軍驛送到我手中,我再次召集大臣議會成員開會討論,各軍對奪取山東的時機和方式意見有些不同,對奪取後的防御則表現出極大的信心。孟珙的表章提到,我軍一旦佔領山東,就形成了對金國的三面包圍,這對我軍是有利的,只要西北緊一緊防線,就能抽出一兩個師的兵力投入山東防線。目前兩浙的政局穩定,百姓生活富足,完全可以抽出一個警備師加入戰場,還可以抽調福建的第二艦隊進入渤海支援。

醒言則從建康趕了回來,我特批列席會議,他提出了三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是接受他的歸順,花錢養著他,以換取幾年的和平,集中精力對付金國,之後看他的態度,慢慢削其兵權。這樣的好處是避免了戰事,但壞處很多,先他一旦反復,得不償失,二是增加了極大的財政負擔,三是如果他依然和蒙古暗通款曲,對大宋今後將出現無法預料的影響。

第二個方案是先給李全來個釜底抽薪,把李全的信「不小心」泄露出去,使蒙古人對李全產生懷疑制造雙方的矛盾,斷了李全腳踏兩條船的念頭,逼李全做出明確的選擇。如李全死心塌地做漢奸,先用三個軍強渡海河佯攻山東,吸引李全主力,皇家近衛軍則乘船進入渤海,在益都府附近登6直取李全老巢,獨立師則伺機而動,掩護皇家近衛軍的行動,拿下益都府,並通過海路對皇家近衛軍進行補給,只要這個軍站住腳,佯攻的三個軍就可乘亂殲滅其主力,收復山東,但這麼做風險比較大,一旦進攻益都府失敗或守不住,皇家近衛軍就可能全軍覆沒。

第三個方案是先把李全的信「不小心」泄露出去,並制造謠言,使蒙古人和李全產生矛盾,再利用李全和其他紅襖軍將領的矛盾,收買、分化、離間他們,使其內亂,使他不得不靠向大宋,然後各軍挺進,逼李全投降,強迫他進行改編,慢慢削其兵權,進而控制整個山東,這樣風險小,但過程中如果李全不願放棄兵權出現反復,仍然避免不了戰爭,其中變數比較大,但對我軍造成的風險和損失比較小。如果李全迷途知返,只要同意解除兵權,就可保他富貴,等于用李全後半生的富貴買下山東,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對于收復後的防御,他的意見和孟珙很一致,防御不是問題,以現在的兵力及裝備足夠抵擋住任何方向的攻擊。對于第一個方案大臣議會幾乎一致反對,醒言自己的意見是第二個方案,這麼做度快,如果李全選擇明智,依然能達到最理想的結果,但絕大多數大臣贊同第三方案,因為風險小。我內心其實很想同意第二方案,畢竟這個方案有點現代戰爭的味道,但我又不願意冒險,畢竟現在朝廷實在經不起失敗。一旦失敗保守勢力會借題揮,幾年努力改革的成果很可能會被抹殺得一干二淨,到時走回老路再回頭就難了。

這時宗亮說道︰「後兩個方案的前半部分是一致的,就是逼李全做出選擇,我們先行動起來,目前軍工部門由于蒸汽機等設備的投入,無論質量、效率都得到數倍提高。而且,現在無縫鋼管的一系列加工設備已經投入使用,可以生產兩種分別用于槍炮的無縫鋼管,膛線加工設備正在完善,兩個月內可以投入使用,三地的軍械造辦局能夠在半年內生產出足以裝備一個軍的新式槍炮,到時候我們可以視當時情況再進行下一步的行動方案。不過,我這邊需要再調撥一些人力,再有就是上次沈部長帶回的幾船橡膠原料已經用了六成了,我們現在種下的還有幾年才能開始割膠,要盡快再派人去一趟阿拉旺。」

我笑道︰「三個月前就派人去了,估計現在都到了夏威夷了,這次去了三十多條船,其中還有幾條神舟,還帶了上三千匹戰馬和五千軍士和五百個工匠,我準備在那里建立一個基地,為以後殖民做好準備,還可以定期往回運一些戰略物資回來,當然成本有些高,不過我覺得值得,我還準備往澳大利亞也派出探險隊,現在正在物色人選,那邊的鐵礦儲量可是相當可觀的啊。」

宗亮朝我豎了個大拇指,點頭微笑道︰「有遠見,那我就放心了。」

于是按照宗亮的建議,國防部的軍事情報局立即行動,開始針對李全手下將領進行偵察,我則拖到過完年才授意岳坷以個人名義和李全先進行接觸。從這年開始,我要開始收復失地了,因此從這年起改元為振興。也就是這年,蒙古監理國政的大那顏拖雷在耶律楚材的建議下,開始對治內百姓收取賦稅,河北漢民以戶計出賦稅,西域人以丁計出賦稅。正當蒙古人躊躇滿志,準備為實現成吉思汗振興蒙古帝國的理想而努力之時,李全和岳坷書來信往打得火熱的消息在蒙古流傳開來。對于漢人,蒙古貴族們始終是抱著警惕、懷疑的態度,何況一個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對此,蒙古貴族們反應激烈,紛紛向拖雷建議立即剿滅李全,他們憎恨背叛他們的人,尤其是那些朝朝秦暮楚的人。

李全有自己的消息來源,那些流言他立刻知道了,蒙古貴族們的態度他也知道了,這讓他坐立不安起來,而手下的將領們也因糧餉分配不均等原因越來越不听話了,他加緊了和岳坷的聯系,希望盡早得到大宋的明確答復,盡早調撥糧餉讓他穩定部屬,並把部分親信主力偷偷從大宋邊境抽回到濟南府附近,保護自己的老巢益都府的側翼,防止手下人干出出格的事情來。但這一切都沒能瞞住大宋、蒙古及金國的探子們,國防部知道後自然樂不可支,蒙古那邊可就炸鍋了。拖雷也算是個目光深遠、見識卓絕之人,對于流言他開始並不相信,甚至還盡力壓制那些對李全非議的蒙古貴族們的言論,但由于當時包括耶律楚材在內的很多蒙古貴族們正為立汗一事在和拖雷糾纏,希望拖雷遵照成吉思汗遺囑,立窩闊台為大汗,分散了拖雷對此事的關注,沒有適時安撫李全。

現在李全從邊境抽兵的消息傳來,他也開始有些懷疑起來了,在貴族們強大的壓力下,拖雷為了給貴族們一個交代,決定敲打一下李全,命令塔思率兵八萬增援河北東路的孛魯所部監視李全,並飭令李全對談判一事加以說明,其實這是拖雷給李全一個表白洗刷的機會,李全心中有鬼又如何說得明白,只能裝聾作啞不做回應,這下連拖雷也懷疑了。這時金國現李全和蒙古的兵馬在集結,以為蒙古人要攻擊大名府,急忙命完顏合達、移剌蒲阿率軍十萬增兵大名府隨時準備應戰。李全一下子三面受敵,頓時慌了手腳,急命楊秒真再從大宋邊境調回十萬人馬增援東平府,頓時整個北清河兩岸集結了三方五十萬人馬,金國的完顏合達、移剌蒲阿會合了大名府的兩萬多人馬,共計兵力十二萬正和楊秒真所率十萬人馬在北清河上游一帶隔河相望互相對峙,蒙古的塔思、孛魯兩部共十一萬人馬和李全所率的十六萬人馬在北清河下游隔河對峙,大家互相高度戒備但誰也不敢亂動。正在真定府的窩闊台現情況不對,立即率五萬人馬出增援塔思。

我得到消息高興壞了,連忙召集大臣議會成員商討,既然這麼多干柴堆到一起只少根火柴,那大宋當然要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個重任。大家分析了一下三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後決定,既然大家兵馬差不多,那就讓他們來場混戰,看看誰更厲害。于是,一封密信迅送到了彭義斌手中,他正貓在大名府和東平府之間的山中準備伺機而動,撈點油水。在看了信後,彭義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找來幾個得力手下,如此這般做了一番布置,入夜後,幾隊輕騎兵悄無聲息離開了營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建大宋帝國最新章節 | 重建大宋帝國全文閱讀 | 重建大宋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