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軍史評論 彭志文軍事思想 航母的重要性已被大大壓縮未來是空天戰時代

作者 ︰ 彭志文

從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人們才現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以來的「裝甲坦克戰」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沒有雷達指示,飛機導彈就是瞎子;薩達姆空有一百萬大軍,一旦指揮通訊系統被美軍切斷,就失去了對整個國家軍隊的控制,只能任人宰割。于是,人們把這種全新的戰爭模式稱之為「信息戰時代」。

如果你認真地去研究過這場戰爭之後,你會現「信息戰時代」的命名其實是很不準確的!尤其未來的戰爭模式並非以信息戰作為決定因素的時代,而是空天戰爭的時代!

人們的很多認識是存在誤區的。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當時很多的軍事強國還死抱著「鐵甲**」,「陣地戰」等過時理念不放,直到在戰場上踫得頭破血流,慘遭失敗,付出了亡國的代價,才如夢初醒。國人仍在力挺著的建造航空母艦戰斗群的計劃,其實從純軍事角度而言,航空母艦對于中國謀求海上霸權,同美國爭雄意義不大,價值也不大。

航母的最大作用體現于政治方面,軍事上最多只能用來維護南海海權,欺負、恫嚇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而這樣的任務原本用一、兩艘巡洋艦就可以承擔。一旦把我們的航母用于應對美國、英國、甚至日本國這樣的軍事大國,航母在第一時間就會被擊沉!那對國家形象,民心士氣都會是一種嚴重挫傷,因此中國航母生產一、兩艘就夠了,實在犯不著投入巨資去寄予過高的期望。新改裝的瓦良格航母據悉將搭載俄式戰機,具有強大的戰力,完全可以承擔控制南海或東海的任務,這就夠了。

我們不能跟美國去比,它擁有十多艘航母是因為它的海軍力量作戰時常常是以壓倒性優勢作戰,美國海軍已控制了世界海洋,其他國家很難對美國海軍構成威脅、挑戰。而我國,一個小小的台灣,一個越南就讓我們有諸多的顧慮,中美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美國航母可以在非常優越、安全的環境里作戰。而我國的海軍不可能擁有像美軍一樣的優勢性、安全的作戰環境。因此中國航母揮的作用不可能等同于美國航母。

中國只需要兩個航母戰斗群即可!一個航母戰斗群用來控制南海,另一個航母戰斗群部署在東海或黃海。南海是中國崛起的源地,是中國確立權威,打出國威的必由之路!因此南海的航母群為主力戰斗群;部署在黃海、東海的為後備、增援或輔助性的戰斗群,台灣海峽不需要航母戰斗群。

即便是現在,美國航母更多被用來作為政治訛詐、恐嚇的工具,它的實際軍事效能甚至已低于了隱形轟炸機的效能。三架美國的B2隱形飛機的投彈量就相當于一艘航母的打擊力,而隱形飛機的部署成本比航母低很多。美國已在其本土,關島、印尼部署了三個隱形機的起飛基地,理論上已經可以打擊全球的任何目標。伊拉克戰爭中正是隱形轟炸機精準的轟炸消滅了共和國衛隊的主力,並非美國坦克,也不是直升機,或美國海軍飛機什麼的。

美國人用航母作為幌子大造輿論,吸引敵軍的注意,真正構成致命一擊的打擊,靠得是隱形飛機的精準地,地毯式轟炸。更何況未來的隱形飛機是空天飛機,它遨游在太空,被攔截,擊落的概率更小,成功率更高。美國、俄羅斯、印度、日本,甚至韓國目前都在組建「太空部隊」。據悉美國早就在試飛空天飛機,據說其「來勢凶猛,兩小時內可飛抵轟炸全球任何目標」。

我們中國的大型轟炸機轟6k性能僅相當于美國的B52,攜彈量可能還比不上B52。當然港台媒體披露中國權威航天專家、中科院院士莊逢甘說,中國一直在進行空天飛行器(空天武器的平台)的研。中航一集團在「十一五」期間,將承擔大量重大飛行器的研制與攻關,其下設的閻良強度試驗基地也將擔負空天飛行器等重大工程試驗任務。

不過據我的研判,中國尚不能研制出B2這樣的隱形機;空天飛機的出台,我國「天軍」的用于實戰可能更須賈以時日。當然利好的消息也是有的,美**方的資料顯示,中國的高能激光技術已非常成熟,可從太空基地射光線致盲近地面的敵方在軌衛星。

航空母艦雖然不算是一種過時產品,但它的作用和重要性已經被大大地壓縮了。未來戰爭並非信息戰時代,也不可能再擁有單一模式的海戰或6戰,空天戰時代是我們必須去面臨的新課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彭氏軍史評論最新章節 | 彭氏軍史評論全文閱讀 | 彭氏軍史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