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郭京 真命大帝 第十九章 襄陽城

作者 ︰ 玉無點

次日中午,楊過和小龍女已是飛到了千里之外的京西上空,腳下現出一個大城,甚是繁華。兩人隱起形跡,悄然下落,準備找個地方用餐。卻現這里的街上熱鬧非常,似乎是在過節搞慶典。兩人一打听,原來這里是襄陽城,城里剛剛修好了一個祭祀「飛將軍」的祠廟,百姓們忙著慶祝。這個「飛將軍」祠就在附近。楊過和小龍女也隨著人流,前往觀看。不過讓兩人納悶的是,祠里供奉的竟然是漢朝的李廣將軍。按理說,百姓不應該如此歡慶才對。楊過細細地觀察祠廟里的「飛將軍」畫像和泥塑,神貌與岳飛有6、7分相似,也猜得了原由。原來這里的百姓假借供奉漢代將軍立祠,實際上是在紀念岳飛。再一思量,岳飛曾領軍打退金兵,收復襄陽六郡。怪不得在此地深入人心,死後都有人托名立祠。楊過把現用傳音之術,悄悄地告訴了小龍女。小龍女也很感動,既感動這里百姓知恩圖報的情義,又感動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

看完「飛將軍」祠,兩人就近找了家酒樓吃飯。這家酒樓名字很特別,竟然叫「滿江紅」。里面生意很好,賓客滿座,兩人在樓上的偏僻角落方才找到一張小空桌。兩人男俊女美,容貌俱是一流,堪稱絕世璧人,不由吸引了很多目光。

坐下不久,小二就來服務。楊過問他︰「你這里有些什麼招牌菜?」小二說︰「來這里的客人,基本上都要點‘匈奴血’和‘胡虜肉’。兩位要不要上?」楊過暗暗吃了一驚,與小龍女相視一眼,見她也有幾分驚異,想來她也知道岳飛所填的名詞《滿江紅》。楊過說︰「自然要點。還有哪些特別一點的菜品?」小兒說︰「本店還有‘活蒸兀術’,‘火燒金營’,‘三軍過河’,‘直入中原’四樣招牌菜。」楊過說︰「那就都點了吧,就這些了。」小兒應了聲,就去招呼上菜了。

小龍女說︰「看來這店家挺有抗金愛國的精神,要是人人都這樣,收復失地,光大宋室,就指日可待了。」

楊過說︰「話雖如此,但我看這店家主要是搞噱頭、促銷售,未必有你想得那麼好。」

小龍女說︰「我也只見你油腔滑調,你心里到底是怎麼想的?」

楊過說︰「我對姑姑的深情厚意,天地可鑒。」

小龍女說︰「我不是問這個,我問的是抗金救國之事。」

楊過說︰「他日一定破軍斬將,直搗黃龍。」

小龍女說︰「果然是有好志氣,真到了那一天,我一定幫你。」

正在這時,小二已經把「匈奴血」和「胡虜肉」上來了。楊過拿過一看,原來所謂的「匈奴血」就是把豬、牛、羊等牲畜的血,拌進燒酒里。紅紅的,挺有特點,入口辛辣,味道不怎麼好。楊過和小龍女都不擅飲酒,只是少喝了一點。不過看著別桌的酒客都是大口笑飲,甚為痛快。而這個「胡虜肉」則是尋常的「咕嚕肉」,入口滋味倒還不錯。

過了會,幾道菜6續上齊。「活蒸兀術」是清蒸烏龜,伴襯一些白術。‘火燒金營’是火腿片炖白蘿卜。‘三軍過河’乃是用盤子裝了半大不小的鯉魚、鯽魚、鰱魚各一條,分別是紅燒、清蒸和糖醋。這個「直入中原」最單調,看上去只有清湯和一大塊豆腐,吃一吃才知道,豆腐里面另有泥鰍。原來是豆腐和泥鰍放鍋內同煮,水熱了之後,泥鰍就鑽進豆腐避涼。最後成菜,只見豆腐,不見泥鰍。泥鰍身子是圓的,直入豆腐中,怪不得叫「直入中原」,味道也還不錯。

楊過說︰「是不是覺得這些菜有些名不符實啊?」

小龍女說︰「沒有啊,店家也是照名作下比喻。不僅好吃,而且形象。最重要的都是‘愛國菜’,吃其形,得其神。」

楊過說︰「竟然被你說得這麼好。」

小龍女說︰「我已經下山一次了,這些菜的材料基本都識得。惟獨這種紅紅的肉片,未曾見過,不知是何種珍禽異獸的肉,調制得如此好吃。」

楊過笑著說︰「這是普通豬腿做的,不是來自什麼珍禽異獸。也叫‘金華火腿’。我在臨安常有吃到。」

小龍女說︰「原來有個‘金’字,難怪叫火燒金營。」

楊過又笑說︰「其實金華是個地名,就在臨安以南。也是我朝宗澤將軍的故里。說到這‘金華火腿’的來歷,也與他有關。」

小龍女說︰「竟然有這種事,說來听听。」

楊過說︰「宗澤將軍升任東京留守後,指揮前線將士抗敵。金華家鄉父老特地預備酒肉特產,肩挑手提,結伴而行,千里迢迢趕去犒勞。由于路途遙遠,肉類不易保存,就在上面抹了很多鹽巴。一路上,日曬雨淋,鹽巴是掉了又抹,抹了又掉。幾個月後,方才到達。宗澤將軍非常感動,把家鄉父老帶來的東西,分給部下享用。其中的肉食經過了這麼久,不但沒有腐壞,而且風味獨特。尤其是幾條豬腿色紅如火,味美香濃。食者莫不稱贊。之後金華百姓總結了制法,明了這種‘火腿’。觀之如火,名傳天下。」

小龍女說︰「想不到這火腿背後還有這動人的故事。看來,你知道的事還挺多的。」

楊過說︰「這是當然的了。不僅如此啊。常人一般只知金華有火腿,卻不知金華還有另一樣好吃的,喚作‘金華酥餅’。」

小龍女說︰「連這你也知道啊。」

楊過說︰「因為我在宮中的時候常吃啊。說起來,這背後也有故事,還和我爹有關。」

小龍女說︰「這麼巧啊。」

楊過說︰「其實呢,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所以我爹輕易不說。建炎三年,金兵渡江南下,攻陷臨安。爹沒辦法只好乘船避入海上,東躲西藏。前有惡浪,後有追兵,衣食物資無法及時得到供給,忍饑挨餓是家常便飯。一次,我爹耐餓不住,不顧危險,下令停船靠岸。自己步行到一所寺院索食,僧人不及準備,只好以5枚炊餅進獻。爹居然連吃了三枚半,吃好後說了一句話,讓在場的人全哭了。你猜他說的什麼?」

小龍女說︰「可能是誓死抗金,保家衛國之類的吧?」

楊過說︰「他那時只想著肚子,哪還顧得上豪言壯語啊。他說,里面要是有肉,那該多好啊。」

小龍女說︰「原來萬人之上的皇帝,也有想吃肉,吃不著的時候。」

楊過說︰「爹那時也糊涂了,寺里怎麼會有肉食呢?」

小龍女說︰「那後來又怎麼出來個‘金華酥餅’呢?」

楊過說︰「一位籍貫金華,姓李的大臣,在朝廷定都臨安,太平興旺之時,給我爹進獻了自己所創的一種炊餅。原來我爹以前吃到那種餅,是江浙沿海百姓常食的千層餅。做時涂油在面團上,反復按壓。等餅烤熟之後,分成薄薄的許多層,所以叫‘千層餅’。這種餅本身是不放肉的。這名大臣將其改良,特地加入豬肉和霉干菜作餡,制成了一種新餅。爹見了這餅,勾起了往事,也明白了這位大臣的一片苦心。這是在勸諫自己,奮圖強,報仇雪恥。這餅還未定名,爹就叫它‘酥餅’。還讓御廚學做,方便經常食用。‘酥’和‘輸’音近,爹想通過常吃‘輸餅’,來記住失敗的教訓。他老是對我說,‘酥餅’,‘輸餅’,常吃就會贏。那名大臣告老還鄉後,在那邊開了個酥餅店。現在金華城的大街小巷都有了類似的餅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俠郭京最新章節 | 大俠郭京全文閱讀 | 大俠郭京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