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郭京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趙構

作者 ︰ 玉無點

在金兵把徽,欽二帝及後妃、宗室俘虜北去的時候,宋朝嫡親宗室中只有趙構、宋哲宗趙煦被廢的皇後孟氏、恭福帝姬趙小金幸免于難。

孟氏因為是被宋哲宗趙煦所廢棄的皇後,所以在宮廷的「玉牒」中沒有位號(「玉牒」是皇家的家譜),在金兵圍攻開封的前夕又正巧所居宮室失火,住在私邸中,所以在金兵按「玉牒」抓捕宋氏宗室時才躲過一劫。

而徽宗的小女兒恭福帝姬由于當時出生才2周,尚未寫入玉牒,遭了遺漏。蒙難之際,幸得劉雪倩收養。後來也是長大**,道行不淺。

說起來最幸運的是趙構。在金兵第二次圍攻開封的前夕,他以親王的身份,同刑部尚書王雲一起,出使金朝求和。走到磁州(今河北磁縣)時,王雲被前來阻攔的百姓所殺。由于趙構是皇子,身份特殊。百姓不敢傷害,但仍把路堵了,不放他過去。州官宗澤也極力勸阻。趙構也知道此行似入虎口,凶多吉少,巴不得留下,借機答應不再前去。但他也不敢留在磁州前線,退回到相州住下。

欽宗在金軍先頭部隊抵達開封城下時,給留在相州的趙構下了道詔書,封他為河北兵馬大元帥,令其率河北宋兵救援京師。趙構本也想收攏一些部隊自保,于是借這個名義去河北各處調兵。但國難當頭,人人自危,附近州縣都擁兵堅守,不敢出城。身為親王,又有皇上詔書,作用也不大,只征得數千部隊。磁州的宗澤倒是很熱心,他一直積極準備抗金,已經集中了8萬軍民,願意鼎力相助。趙構封宗澤為副帥,但不願真的去與金人交鋒,只想著避敵自保。移師到大名後,便按兵不動。

宗澤苦勸未果,便私自行動。從大名至開德,與金兵大戰十三次,連續獲勝,又以孤軍進到衛南,連敗金兵。宗澤在衛南時,听說金兵俘擄徽、欽二帝北去,即領兵到滑州,轉至大名,計劃搶渡黃河,斷金兵歸路,截回二帝。宗澤傳檄鄰近各地宋兵來會,共同行動。各地宋兵到期不來,只能作罷。

趙構與宗澤分道揚鑣後,帶所屬人馬從大名轉移到東平府(今屬山東)。宗澤回頭來找他,勸他作皇帝。

趙構得知父兄被抓,嫡親宗室只剩他一個男丁,心中也蠢蠢欲動。見宗澤來投,又勸他作皇帝,也是極為開心,決定倚仗宗澤起事。

恰巧金人北撤後,張邦昌的偽楚政權不得人心。京城內外的官員拒絕接受張邦昌的號令,並對他施加壓力,要他歸政于趙氏,復立趙氏為帝。張邦昌此時成了孤家寡人,不得不表示自己當偽楚皇帝只是權宜之計,接著就請宋哲宗趙煦所廢的皇後孟氏出來垂簾听政,請趙構即位。孟氏主持朝政後,就正式下詔給趙構,讓他「嗣宋朝之大統」。于是,趙構在假意推辭一番後,五月初一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改元建炎。張邦昌親自前來朝見,趙構以護國有功為名,封他為王。

趙構又起用抗戰派李綱為相,以宗澤為東京留守,動軍民抗金。金人得知趙構重建趙氏政權,馬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南侵,目的是要趁趙構立足未穩,將其一舉消滅。建炎元年(1127)秋,金朝分兵攻宋。趙構內心惟恐重蹈靖康之變的覆轍,不顧主戰派大臣和將領們的反對,于十月將朝廷遷至揚州。

因為政見不和,他罷免了李綱,啟用黃潛善、汪伯彥,把宋軍防線由黃河一線南移至淮、漢、長江一線,白白放棄了黃河天險,從而使抗戰形勢逆轉。使得金兵分兵三路輕易即渡過黃河,並在不到三個月之內即佔領了西自秦州、東至青州一線之廣大地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俠郭京最新章節 | 大俠郭京全文閱讀 | 大俠郭京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