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邪傳人 書畫山河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為有所不為

作者 ︰ 葉離歌

「小曦、小曦小楚來了」趙月英放下電話沖著二樓大聲喊道這一段時間自己的寶貝隨女心情可是很不好現在治她心病的良藥來了為孫女擔心不已的趙月英自然欣喜萬分。

「喊什麼呢?小曦這幾天不是天天都去忙工作了麼?」孔儒的聲音晃悠悠的從書房中傳了出來

趙月英听了頓時伸手拍了一下自己的頭說道︰「看我一急起來什麼事情都給忘了哦小楚來了已經到了小區門口了」。

「什麼你說小楚來了?那快去接呀」听到趙月英說楚邪來了孔儒頓時跺了一下腳抬腿就向外面走去走了兩步想到了什麼來到電話旁邊說道︰「都差點忘記了小楚進不到小區來先給門衛打個電話」。

「嗨小楚的電話還沒掛呢?」趙月英急急忙忙的喊到兩人忙的亂糟糟的

「喂小楚麼?你先等等我這就給門衛打電話」孔儒急急忙忙的給楚邪說了兩句又急急忙忙的把電話掛下給門衛打了過去讓他們放楚邪進來。

完了之後就急急忙忙的走出了家門後面的趙月英被孔儒這一番行動鬧得頭都有些暈乎了看到孔儒向外走去還不等她喊出聲來人就不見了頓時無奈的搖搖頭自言自語的說道︰「當真是高興傻了也不想想這里離門口有多遠一把老骨頭了還這樣走路去接人」。

心中想到自己的孫女連忙拿起電話打算給孔令曦打個電話告訴她楚邪來的消息電話撥過去之後。卻听見樓上響起了鈴聲趙月英听了嘆了一口氣。把電話掛了起來。

這段時間來這個孫女的笑容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這幾天也許是受報紙上到處流傳的有關楚邪那個一龍二鳳的消息的影響。孫女就連家里也很少待整天不是去忙著工作就是說去外面寫生每天都要晚上很晚才回來就連手機也經常不拿。

其實往常哪里有這麼忙。還不是因為楚邪地原因才這樣用工作來排除心中的抑郁孫女大了她地父母又經常在外面忙工作而自己和孔儒對一些事雖然看在心中也毫無辦法。

面對這樣的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麼辦法可言他們並不是普通的家長對孩子的管教十分理智從來不會拿身份來逼迫孩子做什麼事。

放下電話。趙月英向門口走去剛走到門口就听到孔儒開懷大笑地聲音傳到了耳中。伴隨著的還有楚邪的聲音心中暗道這小楚的度怎麼這麼快。

心中想著腳下不停快地走出了家門。一眼就看到了正向這里走來的楚邪。臉上的笑容頓時盛開了起來︰「小楚呀你來了怎麼也不先打個招呼。讓我們也好接接你」

楚邪看著她笑道︰「對我哪里還用得上這樣麻煩隨意慣了如果和我再過客套那我可就不敢來了」。

「不客套、不客套」趙月英連連說道︰「就把這里當成你的家這樣更好」。

「快進家再說吧在門外成什麼?」孔儒帶著滿臉喜色說道

常人若是見了他們的神態肯定不會理解為什麼對楚邪這樣喜歡就算楚邪文采出眾就算對楚邪極為欣賞但也用不著這樣熱情吧。

豈不知在孔儒和趙月英的心中對于楚邪不單單是欣賞更有種視他如子一樣的感情。他們已經老了沒有什麼追求了可以說對一切的一切看的都淡了而最想要的卻是心靈地一種寄托楚邪的出世性格也許不適合與這個社會但卻非常得他們的欣賞而且年紀與孫女相似這般對待楚邪在他們心里可以說是理所當然地。

進入家中還不待楚邪坐下趙月英就趕著為楚邪沏茶楚邪也沒有推辭來了幾次已經領教到了她的熱情了越是推辭越是熱情。

坐了下來孔儒看著楚邪問道︰「小楚這次來是不是為了老林和老王他們兩人的事情?」

楚邪點點頭︰「二老做出這樣的決定相比心中不是一般的沉重吧我沒有什麼本事改變這樣地情況但也應當來看望一下」。

孔儒嘆了一聲道︰「看到你沒有為他們二人感到愧疚我這心也就放下了在我看來這樣也不錯只是他們短時間內心中有些不好受罷了」。

楚邪輕笑一聲︰「愧疚倒是不會二老以前地所作所為也不是為了什麼名利那些個地方也的確不適合他們留在那里只是經常心中受氣罷了現在這樣做雖然有些傷懷但也不是什麼錯事。至于他們心中地傷懷並不是為了這個決定而心疼而是因為乍然間放棄了自己過去一生的追求而感到心痛這是不可避免的」。

「難得小楚你年紀輕輕對世態能看的如此透澈」孔儒听了楚邪的話贊賞道才學可以憑借過人的才智而少年有成但人生經歷卻不是能夠靠聰明才智就能擁有的楚邪能夠對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清透實在讓他驚訝。

楚邪聞言一聲輕嗤說道︰「這並不是什麼讓人欣喜的經驗縱觀歷朝歷代的文人才子有幾人能夠名滿朝野的同時又能名傳文壇?又有幾個名傳至今的文人騷客年少之時不是滿腔報國之心最終經歷了一番流離顛簸歷經各種磨難最終黯然遠離朝野也正是這樣那些人最終才能做出名傳千古的巨作。文學的展本就是一種極其自由的學術隨心隨己不受他人的引導這樣才更容易學有所成。自古以來也就現在才出現了什麼文學組織但那些組織的成立當真對文人起到了什麼好處?反而處處遏制了文人的思想就連寫篇文章也充滿了歌功頌德這樣的氛圍又豈會培養出什麼文壇巨匠?林老二人離開那個地方也是件好事以後可以靜心鑽研書畫了」。

對于林千習和王墨文的抱負楚邪自然清楚就連孔儒心中也有這樣的抱負不過孔儒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改變現狀所以才斷然放棄了而已。

當初剛認識楚邪時孔儒不一樣希望楚邪能夠擔當起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擔子麼?與他相比楚邪的年齡是最大的優勢而且一身所學足以領導中國的傳統文化界當初孔儒心中是何等的激動。

但是在與楚邪幾番接觸之後孔儒也不得不把這個想法埋植在心底從此不再提。因為楚邪根本沒有那心思對于琴棋書畫古學孔儒甚至清楚楚邪把那些只是當成了陶冶情操的工具修身養性他從來不把一身所學當成一種責任。而且楚邪的性格也注定了就算他想要插手傳統文化這一領域也肯定是無所作為一個人永遠不能撐起一艘大船。

在楚邪而言並不是他沒有絲毫愛國之心他當初剛來到現代社會時又何嘗不憂心中國的傳統文化但就算是當時再怎麼憂心他也從來沒想過靠自己去改變什麼。因為他心中清楚的很自古以來不管學識是如何淵博也無法改變一國現狀。

雖然朝堂之上的眾人來自文人但文人絕對無法改變什麼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一個就是文人被同化另一個就是如林千習和王墨文這般最終黯然離開。

楚邪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武功縱然高強一身所學也是樣樣精通但他不可能去改變世人的思想就算能影響到也只是微不可見的一部分改變不了什麼。這就如郭靖鎮守襄陽一般縱然能夠堅持數十年能夠得到那麼多人相助最後又能怎樣?不一樣煙消雲散?

楚邪深受儒道兩家思想的影響但對儒他更多的是學其知識而行事卻是得自師傅的傳承更多的是受道家無為的思想影響。

無為不是如字面的意思一樣引導人們消極、遁世、清談、無所作為這種思想是魏晉時期玄學家們的錯誤誤導。道家的「無為」追求的是奉獻「無為」的結果恰恰也成為「有所作為」。

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這是道家無為的根本。就如宋時郭靖鎮守襄陽而言這並不是說郭靖不對而是在當時而言朝廷**舉國對與蒙古的侵略的都無動于衷僅僅靠著一群江湖之人鎮守國門這樣又有何作用?平白添了無數個冤魂而如郭靖這樣只為鎮守一座城池而鎮守從來不去思考本質原因不去試圖改變本質只憑著一腔問心無愧這也怨不得黃藥師對于郭靖至始至終心中都不歡喜。

這樣並不是說郭靖有錯在郭靖身上的確體現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思想但卻多了幾分愚鈍木呆徒勞一生于事無補。行事是沒有錯但方法卻有些讓人震撼欽佩之余為之唏噓不已。如這樣的爭議在岳飛身上同樣有所體現十二道金牌之事又何嘗不是讓人們至今念念不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邪傳人最新章節 | 東邪傳人全文閱讀 | 東邪傳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