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秘術 正文 第九十一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中)

作者 ︰ 潘高嶺

礦井底部又傳來一陣輕微的悉悉索索聲,似乎是挖土的聲音,在礦井的底部听起來,仿佛是在隔壁,又仿佛是在上面。

地丙道人愣了一下,一點綠光從他手中飛出洞外,綠光剛飛出洞口,礦井底部的地面突然間站起一人,是靈寶三奇中的人丁道人。

原來那點綠光是他們的聯絡方式,人丁道人變土術當真了得,與土同體,可在土中幻化游走,實際上就是奇門遁甲術中的土遁之法。奇門遁甲古人稱其為「學」而不稱「術」,原因就是奇門遁甲是以古老而獨特的術數原理為基礎的,復雜深奧,其中包含了許多切實有效的奇門遁甲法術和奇門遁甲佔卜術,以前被視為「帝王之學」。可惜現代研究把奇門法術棄之一邊,只對奇門佔卜術進行研究,把一門極為高深的學問搞成了預測吉凶的佔卜術。

靈寶三奇之乙、丙、丁,實際上就是奇門遁甲中的天干三奇,他們的師承,應該是一位精通奇門法術的大師。

人丁道人也听到了挖土聲音,他把手附在礦井的土壁上,瞬息不見蹤影,只听見上方的土層中聲音大作,一雙鮮血淋灕的手突然間從土層里直挺挺地冒了出來。

僵尸!地丙道人饒是膽大,也是驚呼出聲。這些人術法有成,知曉魂魄之理,自然不信有什麼鬼怪僵尸,但在這陰暗之處突然看到一雙血淋淋的人手,不免也是吃了一驚。

直到人丁道人從土層中幻化而出,大家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那雙手的主人並沒有死去,只是他身體虛弱之極,看見有人來救,驚喜間竟然昏迷了過去。

這是個衣衫襤褸的礦工,臉色黝黑如煤,干瘦如柴。從煤礦倒塌到現在已有三天,不知道這樣瘦小的身軀如何能在這樣的礦井內熬煎支撐到現在。土煤窯塌方後,水和食物倒是次要,主要是礦井內的空氣已經有毒,不適合任何活體的生存,這瘦小的礦工能得而不死,實在是一大奇跡。

眼見地丙道人和人丁道人合力把瘦小礦工運出洞外,我松了一口氣,雙手伸出,和張鐵嘴的雙手四掌相抵,各自元神用功。雙方的攝魂術交匯而發,礦井內瞬間聚集了十多個陰魂。

這些陰魂沒有離開礦井,是因為尸體尚留在礦井內未被挖出。天乙道人隨身符紙多多,當下執筆把這些人的姓名記錄下來。新死之魂,不入人身,但在天乙道人的引魂符紙上能夠紛紛留下姓名,他們雖然無法發出任何聲音,但張張黝黑的臉上都露出哀傷感激之情,看得我和張鐵嘴心中酸澀,幾乎流下淚來。

白色尸氣依然在地面上緩慢移動,新喪魂魄的氣場加入,使得這片尸氣白色如雪。想起這些尸氣幻化的蛇鳥拯救了我們的性命,我們三人默默地對著如雪尸氣深深地鞠了幾躬。

出得洞口。地丙道人等三個人正在上面等候。瘦小礦工正蜷身躺在地面上。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張鐵嘴感嘆說。誰是我們地敵人?誰是我們地朋友?這個問題要搞清楚。這些尸氣為什麼要搭救我們?是因為我們都是階級兄弟啊。現在雖然不講階級了。但我們地命運是相同地。心是相通地。請階級兄弟放心。我們一定要向政府揭露真相。讓你們地沉冤得以昭雪。

一行六人離開煤礦地時候。听見頭頂傳來「嘶嘶」地聲音。一只蛇化鳥從半空中一掠而過。不知道什麼方向上地煤礦又要倒塌了。

這種尸氣利用蛇類幻化出來地蛇鳥。可能是世上唯一一種身具奇毒地鳥類。煤礦里地煤呈層狀分布。都是在高壓缺氧地情況下形成地。但一旦形成。經過千百萬年地沉積和冷卻後。最底部地煤層往往含有大量地水汽和營養物質。活躍著一些噬齒類地小動物。非常適合一種俗稱雞冠蛇(頭部生有肉角)地蛇類地生存。古人掘土地時候曾見過這種蛇。看見蛇頭生有肉角。于是認為這種蛇是一種三棲動物。是龍地變種。其實這種蛇地本身並沒有那般靈異。蛇頭上方地肉角不過是進化出來地一種角質層。可以方便地掘開煤層游走。這種蛇在煤層下可以迅速爬行。平時以噬齒類小動物為食。一般不會鑽出煤層。不過這種蛇一旦在煤礦中被鏟出。就意味著這個煤礦地煤層已被挖到底部。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這也是為什麼在廢棄地煤礦中可以看到這種蛇地原因。

礦難後地魂魄形成地尸氣。之所以要通過雞冠蛇幻化出蛇鳥。不過是反映了遇難礦工強烈地求生意識而已。古人認為生氣凝聚之處可生成新地物種。不必利用父精母血。這種說法是否合理。還有待現代科學進一步研究。

山西大同和太原南部一帶地礦工。听見這種鳥叫。就傳說為蛇叫。認為不吉。凡是听見蛇鳥叫聲地人。第二天一般不會去選擇下礦。這種風俗由來已久。至于原因則無人知曉。以後隨著小煤窯地遍地開花。這種蛇鳥曾經大量出現。直到現在。在山西還能夠偶爾見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茅山秘術最新章節 | 茅山秘術全文閱讀 | 茅山秘術全集閱讀